管理效益篇1
关于效益审计的概念,世界不同国家有不同的称呼,如:美国由“3E审计”到现在的“绩效审计”,英国称“资金价值审计”,澳大利亚称“效率审计”等。我国目前审计工作的主导方面还是财务审计,效益审计仍处于探索阶段,较多集中在财务成果的分析上,对经济活动本身所进行的审计评价缺乏足够的深度。笔者认为,效益审计就是利用专门的审计方法和依据一定的审计标准,对被审计单位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评价。效益审计的目的是为了对被审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有效性进行监督和评价,以考核有关经济责任的履行情况,并促使被审计单位提高效益。
一、目前我国效益审计的现状。
从审计的发展阶段来看,我国审计工作仍处在财务审计阶段;从总体上看,目前全面开展效益审计的条件尚不具备。但我们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效益审计的路子。
(一)把效益审计作为一个***的审计类型进行探索。
开展效益审计,不能仅仅在财***财务收支真实合法的基础上加一些效益审计的内容,要把效益审计作为一项***的审计类型进行全面实践和探索。效益审计的开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从立法、内部制度、审计规范、人才、资源、技术等各方面都要进行建设,既要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效益审计的成功经验,又不能完全照搬它们绩效审计的模式,只有将效益审计作为***审计类型,效益审计才能顺利进行,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目前我国效益审计主要以财***性资金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等重大问题。
经过这些年的研究探索,我们对效益审计形成了一些基本的认识:第一,目前效益审计的范围主要是财***性资金,目的是促进提高财***资金管理水平和使用效益。如固定资产投资审计以及一些财***专项资金审计今后应主要以开展效益审计为主。第二,我国目前的效益审计还应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而不可能象国外那样搞全面的效益评估。不能满足于在真实合法审计中发现一些效益方面的问题。总之,开展效益审计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绩效审计的模式,必须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的效益审计路子。
(三)目前我国开展效益审计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近年来,我国审计工作的主导方面还是财***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性审计,在效益审计方面也做了一些积极尝试,如对三峡移民资金审计、国债投资项目及部分财***专项资金的审计中,加入了部分效益审计的内容,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主要体现在审计信息成果的利用上。但总的来说,效益审计的开展状况仍不理想,如开展范围小,层次低,大多数单位仍以财务审计为主,效益审计较多集中在财务成果的分析上,对经济管理活动本身所进行的审计评价缺乏深度,对***府的效益审计没有展开,审计手段落后,事后审计居多。再加上目前财务审计任务比较繁重、审计人员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不能适应效益审计的要求、还没有较完整的效益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和科学可行的效益审计评价标准等,我国大规模开展效益审计的路还很长。
二、进一步做好效益审计的几点建议
效益审计是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是现代审计的主流,审计署《五年规划》中对今后开展效益审计提出了明确要求。效益审计的开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外部立法、内部制度、人才、资源、技术等多个方面的建设:
(一)进一步加快效益审计理论研究,用成熟的研究成果指导实践。
我国效益审计起步较晚,从事效益审计理论研究的人较少,有价值、相对成熟的理论成果也不多,效益审计研究的专著也比较少。可由审计署统一组织,选定一些事关我国效益审计发展的课题进行攻关,必须采取超常规的做法,加大研究力度,借鉴国外先进的效益审计理论和方法,尽快取得较成熟的、符合我国国情的效益审计研究成果,为我国开展效益审计提供理论指导。
(二)尽快建立效益审计的法律、法规体系。
首先,要完善效益审计的法规体系。依法审计是审计的基本原则,法律依据是开展效益审计的关键,只有以法律、法规的形式把效益审计确定下来,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时才有法可依。这些年来有关审计的法律、法规出台不少,影响较大的有《审计法》、《审计法实施条例》、《国家审计基本准则》等,但其中论及效益审计的篇幅很少。完善效益审计法规体系既是对效益审计的工作的规范,也是深化和拓宽效益审计的保证。其次,要认真总结经济责任和专项资金审计中取得的经验,结合财务收支审计的审计准则,制定比较系统、操作性较强的效益审计准则。在准则中要对效益审计对象、审计目的、审计程序、审计报告形式等作出规定。最后,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可行的指标评价体系。效益衡量标准体系是审计人员对效益的高低优劣进行评价或判断在参照系,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层次性和计量性等特点。效益审计指标内容应包括对经济效益的评价和对社会效益的评价。经济效益的评价可以参考企业的经济效益指标评价而定,对社会效益的评价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内容而定。社会效益很难用定量指标来衡量,而定性指标有时难以保证公平,在制定社会效益评价指标时,可以给出一些原则性较强的定性规定。针对弹性较大、容易使公平性受到损害的项目或领域,要通过认真总结经验后再做一些补充性的规定来不断完善。
(三)强化培训,使审计人员尽快掌握效益审计的本领。
目前,我国审计人员多数来源于传统的财务部门和审计、财经会计类大专院校毕业生,缺乏如工程类、计算机、管理学、心理学、法律类等专业人才,人员配置缺乏复合性,知识结构难以满足效益审计的要求。审计人员的结构近期发生较大的改变可能性不大,除了加快从社会上引进专业人才之外,我们的重点应加强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效益审计培训,使审计人员尽快掌握效益审计的本领。培训方式上,可由审计署统一组织,以大专院校为依托,为特派办、地方审计机关培养效益审计的业务骨干。培训的内容不仅包括国内外效益审计理论研究成果,而且重点要突出效益审计实务的培训。如配合对某一领域或行业效益审计,进行审前培训,着重拓宽审计人员的思路,使审计人员具备创新能力,发现与财务审计不同的问题,能够以联系发展的观念看待和解决审计查出的问题;进行效益审计方法的技术培训,重点提高审计人员效益审计的能力和经验;进行具体效益审计项目的技能培训,如统计学、环境学、社会科学、计算机等;进行***府环境培训,使审计人员深刻地了解***府工作并对***府业绩形成有价值的判断。
(四)正确处理效益审计与传统审计的关系。
从总体上看,全面开展效益审计的条件尚不完全具备。目前,我国整个经济社会的管理水平还不高,财经领域违法违规问题还比较普遍,在这种基础上开展效益审计,脱离传统的财***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性审计,全面开展效益审计是不现实的。《五年规划》中也指出,我国目前效益审计还应以揭露问题为主,重点揭露管理不善、决策失误造成的严重损失浪费和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审计实践中,我们要把效益审计同财***财务收支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府投资项目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结合起来,在其他审计类型和方式审计中增加效益审计的成分,既可以提高这些审计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审计成果的质量,又可以突破传统财务审计方法,培养训练审计人员。同时,要克服旧习惯和方式的制约,简单地将效益审计导入传统审计,使效益审计缺乏实质的内容,跳不出传统审计的圈子。在具体实践中,审计人员首先要制定好审计计划,作好审计调查。如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严重不实,则不能再进行效益审计而应进行传统的真实、合法性审计;如只发现一部分资料不实或小范围违规,则可重点开展效益审计。
(五)做好效益审计的试点工作,合理选择效益审计的切入点。
首先,在目前情况下不宜在所有领域全面开展效益审计,要根据审计机关现有能力和审计资源的现状,在一些关键领域开展效益审计的试点,摸索方法、积累经验,为效益审计的逐步规范、全面开展做好准备。如选择公共财***、投资等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对资金投入量大、***策性强及社会关注程度高的焦点等项目,积极开展效益审计。其次,要合理选择开展效益审计最佳切入点。选择效益审计切入点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难易程度。不能选择审计人员难以胜任的项目,应选择在人员素质、工作基础、审计资源等条件下能够做好的项目来试点。二是被审计单位的接受程度。开展效益审计要加大对被审计单位的宣传,需要被审计单位积极配合,如果所审内容与现有工作跨度太大,转型过快,被审计单位可能难以接受,审计难度会加大,审计结论也不容易被接受,也达不到促使被审计单位提高效益的目的。三是社会的需要。要选择那些***府的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焦点的项目和领域去开展效益审计,这样才会得到***府的社会的支持,审计结果才能受到重视,审计成果才能发挥作用。
管理效益篇2
一、物流系统“结合部”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物流,是指在社会再生产中,物质资料从供应地到消费地之间实物形态的流动过程。作为一个系统,物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元的巨系统,它包含了从物资管理、物资包装、物资运输、物资储存、物资加工到为用户服务、需求预测与组织控制等各子系统(或称部门、环节)。这些子系统虽然各司其职,各有分工,但为了实现物流系统的总体目标,必然在工作、职能、工序、区域等诸多方面产生交叉部分,我们称之为物流“结合部”。显然,“结合部”是物流各部门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物流功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它体现了在物质资料的链式移动过程中物流各部门、各环节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关系,这种关系是否和谐,即“结合部”各部门间的工作是否协调,将直接影响整个物流系统的性能与效益。“结合部”在物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结合部”是制约物流系统生产能力的瓶颈
物流系统的生产能力可用单位时间内系统周转物流量来表示,它表示物资在系统中流通的快慢程度,物资以原材料、半成品到成品的形式在生产地与消费地间的流动中,必然要经过管理、服务、预测、信息联络、搬运、订单处理、采购、包装、运输、装卸、修理等各个环节与部门。环与环间的相互配合、相互衔接是阻滞流动速度的瓶颈,如果在流通过程中工厂、仓库及运输部门间不能相互兼顾。密切合作,就会出现生产出的产品或所需原料不能及时得到运输,运到的物品不能按时存贮,从而大大延误物资从需地到目的地的流通,同样,如果订单处理速度和运输速度不相匹配,相互脱节,就会造成物质运输次数的增加或物资与运输相互等待的现象,使单位时间流量减少,流通效率下降,因此在优化物流系统时,不仅要考虑提高各环节的工作效率,更重要的是要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解决各环节间的匹配和协作,以使各业务环节能够统一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产生共生效应,以减少物资在整个流动过程中的阻力。目前,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物流系统各部门、各环节的设备水平、管理水平得到很大提高,随之而来的是各单一部门的效率提高。然而,由于长期以来所形成的条块分割,行业界限使得物流各部门间形成某种隔阂,各部门只片面追求自身效益而忽视了部门相互合作与系统发展,使得各部门间常常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内耗扯皮,严重阻碍了物流系统能力的协调,可以说,克服“结合部”这一瓶颈问题是当前挖掘物流系统潜力的一大方向。荷兰菲利普公司在这方面取得了极好的成绩,为了加速产品的流通,他们首先详细调查了当前各物流中心的布局情况,画出了产品流通和服务相关的活动流程***,在***上可以显示出定单和产品通过物流中心的情况以确定它们各环节之间存在的冲突和无效物流等问题,然后对影响定单和产品处理时间(排队、建立、处理、移动时间等)的因素进行分析以消除各因素间的摩擦,以减少排队,降低延迟时间。全面检查原料、半成品、成品仓库水平,分析不同状态下库存水平的关系,检查库存、运输延迟时间和服务水平间存在的差距。在对以上影响物流效率的“结合部”因素分析确定之后,他们开始对现有物流系统进行改进,其具体作法是:引入JIT(准时生产)策略来衔接从订单收接、处理到取货、包装、运输各子系统;对工人进行多技能培训,以便随时进行部门间的大力支援与协调,减少额外人员;调整人机界限与接口;消除部门间的多余与无效操作;调整物流中心位置,使之靠近主要供货商库房;将订单处理和包装等领域的操作进行标准化和简单化,以减少物流中心库存,减少延迟时间,改进管理信息系统以适应新的物流形式;将物流各部门集中在物流中心一起工作,以实现各功能的协调一致。通过以上改进,菲利普公司的电子产品物流系统的性能大大提高,每天流通量由过去的900(件)到改进后的2000(件),其它技术指标也显著得到改善,如单位成本由过去的11美元降为6美元,工人劳动量减少40%,库存滞留时间由3天变为1天等。可见“结合部”这一瓶颈问题一旦解决,物流系统的生产能力就会得到极大的***。
(二)“结合部”是提高物流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七十年代前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有人发现,降低物流成本(或物流费用)是第三利润的源泉。第一利润的源泉(即由于降低物料消耗而增加的利润)和第二利润的源泉(即由于节约活劳动消耗而增加的利润),随着自动化、电脑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潜力几乎挖掘殆尽,而随着物流部门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在20世纪末的今天,单纯靠提高装卸效率、加快运输速度、减少库存、改进包装等部门功能也已不足以显著提高第三利润,要全面提高物流经济效益,必须从加强对物流系统化、有序化等管理方面下功夫,这就不可避免地要求我们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对系统间各部门、各环节关系的正确处理、合理协调方面上来,只有使物流系统各部门通过有效的形式,真正结合起来,减少冲突与扯皮,形成合力,才能减少各部门间的相互推底不负责任所造成的物流浪费与损失。每年我国均有上百亿元的物资在物流过程中损失掉,这完全可以通过流通各部门间的通力协作和强化管理而得到竭止。同时物流系统间
各部门通过互相监督,实行联控、联防,可以有效地减少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财物的损失,这从另一方面为物流系统经济效益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最根本的是只有有效地实行各部门间的结合,才能充分发挥系统整体的工作效率,充分利用系统的人力资源,最大限度地提高系统设备使用率,促进物流的流通速度,实现规模效益。如1986年建成投产的重庆果品中心上桥果品冷库,有工作人员167人,占地78亩,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总容量1.1万吨,是全国四大果品冷库之一,它地处重庆九龙坡区华岩西村,与重庆东站和商业、粮食两条铁路专用线紧邻,交通十分方便,他们在改革中对货主实行全方位开放、全方位服务,代办运输、装卸、包装等业务,利用交通优势和设备优势开辟了水果货场。水果批发交易市场和水果加工厂,成为一个水果流通各环节紧密结合的物流中心,吸引了各方来客,在促进果品流通、提高经济效益中发挥了显著作用。1988年实现总收人200多万元,创利78万元,人均创利0.47万元。如果其仅仅是发挥其仓储职能而不重视与其它环节的相互结合与协作,是不可能取得这一成绩的。可见“结合部”的协调程度是提高物流经济效益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三)“结合部”是提高物流服务水平的关键
物流是联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不断进行的前提条件,它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作为货主的顾客服务。顾客服务是指与供应订货和使顾客保持满意而进行的有关活动的总和。某物流公司为此下定义为:“使顾客在心目中树立与本企业做生意放心的信念”。顾客服务是一项综合性活动,这可从两方面来看,首先为了使物流企业的顾客保持满意,企业各不同职能部门必须为实现这一目标同心协力地工作;其次,发展与供应者或用户之间特殊的长期关系,有助于加强物流渠道内各方关系联结为一体。物流企业各环节、各部门本着互不相干、各自为***的观点处理顾客的需求,势必引起结合、交叉区域无人过问、互相推倭,物流服务链在结合部处不能顺利延续,整体服务无法顺利进行,呈现服务状况混乱、服务秩序模糊的局面,从而严重影响物流系统服务水平的提高,损害物流企业在顾客心目中的良好形象,不利于物流系统健康、有序的发展。只有认真抓好结合部这个常被人忽视的薄弱环节,才能使物流系统由始至终地、完整地、连续地体现顾客至上、一切为顾客服务的宗旨,赢得更多顾客的青睐。当前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物流企业、物流公司已意识到结合部在物流整体服务所处的过渡、转接的关键地位,纷纷在自己的物流网络上建立了一系列的物流中心、物流据点,以顺利实行不同形式的运输方式、货物装卸。货物储存等物流活动的合理结合与对接,真正达到“门对门”的完整服务功能,如日本邮船公司已在海外设置了14个当地法人,积极开展业务,经营海上、陆上货运及仓库业,其海外物流据点遍布美国、加拿大、英国、比利时、荷兰、卢森堡、法国、澳大利亚、香港和新加坡等国家(地区)。这些海外物流中心或据点的主要职能就是推进在当地的揽货、仓储、海陆空联运、码头装卸、集装箱租赁、底盘车出租、船舶代替、货运代替、内陆结关货运站、船舶燃物料供应等运输相关业务。此外,现在国内外蓬勃发展的联合运输正是在物流结合部上作文章以提高物流服务质量而应运而生的,它主要在“组织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接力运输”,“为货主(包括旅客)和运输企业提供运输服务”,“促进产、供、运、销之间有关部门的运输协作。”等三个方面发挥作用。由于联运企业的积极参予.有力地促进了物流各环节如港、站、集、疏、运的衔接与配合,形成了结合部的有序发展,使货主能够“人在家中坐,收发全国货”,大大提高了物流系统的整体服务质量。
由上可见,“结合部”在物流系统处于一个不可忽视的地位,对于物畅其流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重视对“结合部”问题的研究,加强对“结合部”的合理组织、科学管理,才能有效地协调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矛盾和隔离,端正各部门在物流大系统中的位置与关系,从而产生共生效应,进行相互合作,减少物资在整个流动过程中的阻力,提高物流系统整体效益,使物流系统在保障有力、及时安全、优质服务、节能经济四大总目标上达到最优。同时,由于“结合部”涉及到至少两个子系统,通过对它的分析研究,更容易深人反映和全面掌握整个物流系统的特性。因此,对物流系统“结合部”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研究物流系统“结合部”的理论、方法与方向
由于物流系统“结合部”是由至少二个子系统结合而成的一个系统,这就决定了对物流“结合部”的研究必须以系统工程的理论为基础而展开,同时“结合部”本身又是一种比较特殊的系统,它的许多特性如多种形态、边界特性、多维管理、多元集合等不是单一的系统工程理论所能解决了的。因此还需借鉴多种相关学科与理论联合攻关,如运输学、仓储学、安全工程学、人机工程学、管理学。控制论、优化论等,最后形成一门能够正确反映物流系统“结合部”特点的并能科学指导管理工作的系统科学,这也正是目前开展这项研究的目的所在。
研究物流系统“结合部”主要采用定性方法、定量方法及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要有三大研究方向:
(l)物流系统“结合部”的结构分析,这是研究物流系统“结合部”的基础,只有弄清了“结合部”的结构及组成形态,我们才能对其作用机理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对其有针对性地进行控制与管理。
(2)物流系统“结合部”管理与决策研究,其主要内容有:构造“结合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建立“结合部”决策模型;运用计算机、数学等对模型进行求解等。
(3)物流系统“结合部”效用评价分析,通过对物流系统“结合部”进行分析并建立管理决策模型,运用决策模型结果对物流系统各作业环节实施管理,管理效果的好坏体现了各部门。各环节间的协调程度、结合部整体效益的发挥程度,也反映了决策模型的实用效果。为了科学地衡量“结合部”管理的效果,就需正确分析“结合部”各项指标,对其统一量化,综合评定,确定整体水平,这就是“结合部”效用评价分析的主要任务,它在整个物流“结合部”决策管理中处于把关的地位。
除了上述三大研究方向外,物流系统“结合部”研究还涉及到关键结合部的确定,人在“结合部”中的关系,“结合部”设备研制等相关课题。
三、国内外研究物流系统“结合部”的发展状况分析
“结合部”问题作为一个理论问题首先是由北方交通大学系统所于八十年代末提出来的,当时是围绕上海铁路局如何提高干线安全系统管理、站车服务系统管理、运输扩能系统管理这一课题而进行研究展开的,经过几年的理论探讨与实践,北方交通大学系统所的张于心、张国伍、韩抒摈、彭宏勤等教授相继对“结合部”的概念、结构、作用、量化与评价等作了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其中张于心教授对“结合部”理论的深人研究尤显重要意义。此外,***事经济学院物资系凌大荣教授等提出的ODP物流技术,其重在解决物流中的瓶颈部位的思想与“结合部”理论不谋而合,在物流系统“结合部”决策、控制的模型分析领域也出现了些成果,这主要表现在从物流综合优化的目的出发而建立的一些模型及其算法,这些模型及算法从不同应用角度、不同实用范围对优化物流系统“结合部”管理发挥了作用。另外文献及协同学、耗散理论、自组织理论等从决策技术方面为“结合部”研究开拓了思路、提供了基础支持。从目前所找到的国外文献中还未见“结合部”理论的提法,但是在物流系统的管理与决策研究中,有大量的模型与方法都是在充分考虑到各环节间的交叉、互补、约束关系的基础上建立的,如生产物流中生产批量与库存间的关系,生产与需求变化的关系,配送系统中运输与库存间的关系等。这些模型反映了不同情况下物流系统部门间的优化结合方式,有力地充实了物流系统“结合部”决策模型研究的内容。同样,日本丰田汽车工业公司的大野耐一创立的准时(JIT)物流管理技术,以色列的Goldratt所提出的最优化生产技术(OPT,Optinmizedproductiontechnology),WilliamE.Sandman所提出的Q—Control生产计划控制技术等理论也是针对生产物流各环节中存在脱节、薄弱环节的这一情况而建立的,其目的也在于改进薄弱环节,加强环节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提高生产物流的效率。现在,世界上许多现代化的大企业、大公司已从这些管理技术中获益非浅,如夏普公司、Sony公司、摩托罗拉公司、通用汽车公司等。除此之外,西方发达国家还非常重视物流“结合部”的设施建设,如日本通过有计划地在各市区配置各种物流中心,以缓和城市交通混乱和拥挤现象,收到了很好的效果:①使运输、保管和装卸等项作业各理化、协调化;②提高了物资流通的效能;③疏通理顺了城市交通。美国为了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协调、加强联合运输,于80年代中期以来开发并投入使用了公铁两用车辆(Roadrailer)和集装箱叠载列车(Doubliestacktrain)等。
四、应用物流“结合部”理论,加强物流中心建设
物流中心是各种物流结合点的泛称,或是指集中了各种设施齐备、功能齐全的物流业务团地。物流中心往往集中了处理能力很大的储存、分货、拣选、包装、装运、装卸等各个部门、各个环节或设备,通过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实现物资的中转、再加工、存储、销售、分发等业务,促进物资的合理流通。
显然,物流中心是一个“结合部”非常集中的地方,就整体而言,它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结合部”,运用物流“结合部”的理论研究成果,对物流中心各相关部门与环节进行管理与控制,可有效协调部门间、人员间、设备间的分工与合作关系,合理确定并实施各结合子系统目标,使之紧紧围绕物流中心总效益这一总目标,促进物流中心工作的顺利开展。
目前,我国物流中心的建设与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每年都有因部门与环节间的脱节所造成的较大损失。因此,加强物流“结合部”理论研究,特别是从物流生产实际出发,建立物流“结合部”优化模型,提高物流“结合部”特别是物流中心的管理决策水平,促进物流现代化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一项重要任务。
管理效益篇3
一、管理效益审计的基本概念
所谓管理效益审计是通过审计监督检查,发现管理中的问题,及时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从而实现管理出效益的目的的一种宏观审计。
二、管理效益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审计
这是目前管理效益审计最直接有效的突破口,要分阶段确定重点,主要审查建设项目在项目开工前,工程项目计划、资金落实情况,开工条件具备情况,以及施工队伍待定、承包合同签订情况等的合法性、合规性;审查建设项目预结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准确性;重点审计建设单位管理费中有无乱开支,及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的情况。从总体上抓住投资决策、资金使用、建设管理和投资效果四个环节开展审计。有些单位还对项目后评估审计进行了探索,这种审计方式对后续建设项目或者新建项目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值得进一步探索。
(二)经济责任审计
1、年度审计应侧重审查、评价企业的经营情况、各项承包指标的完成情况、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以及盈亏的真实性等。
2、届满和离任审计应侧重于界定、核实出资者资产保值、增值;任期内经营目标及经济指标完成情况;重大投资决策和相应的运营管理情况;盈亏情况;债权债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及清理情况;有无超投资挂账、经济纠纷等。
(三)内部控制审计
建立健全完整配套和相互制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部门单位规范管理、促进经营的前提条件,也是堵塞漏洞、杜绝浪费,提高效能的重要举措。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过程,也是对内部控制制度符合性测试的全过程。
(四)价格审计
价格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水平,价格审计就是对企业购销过程中的价格行为进行审查,确认其真实性、合理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而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为企业公开、公平、公正地进行价格决策服务,价格审计包括购价审计、成本价审计、销价审计、投资价格审计和造价审计。
(五)经济合同审计
主要审计经济合同立项、签订、主要条款内容及合同履行情况及合同终结。要重点关注合同项目是否列入计划或者经有关领导、部门批准;是否经过可行性分析研究或者项目评估,项目资金来源是否可靠,合同当事人、经办人和人是否具备合法资格,是否具备相应行为能力;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法律和行***法规规定;合同标的及其数量和质量是否具体、明确、合法;价款和酬金、履约方式及违约金的约定是否合理;出现合同纠纷时是否严肃、合法等。当经济合同履行终结后,应就其合同执行的效益性进行评估,并对未如约履行的合同要审查其原因、违约责任及所造成的后果,对终止合同还应当审计终止行为对企业利益、国家利益的影响程度。
(六)风险管理审计
风险管理更重要的是要发现舞弊和错误导致的风险,现代企业面临的风险因素很多,包括国际国内的***治、经济、科技、管理等各方面因素。因此,风险成了现代内部控制的主要防范对象,风险同时存在着创造潜在效益的机会。审计人员通过恰当评估风险,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是管理效益审计的重要内容及价值所在。
二、管理效益审计的方式
(一)专项审计调查是现阶段开展管理效益审计的主要形式
专项审计具有程序简便、灵活机动、宏观目的性明确、工作时效性和针对性强的、效果明显等特点,能够针对宏观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侧重于加强研究,提出审计建议,更有利于发挥审计监督的建设性功能。
(二)既可采取单***项也可采取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的方式开展管理效益审计
单***项的管理效益审计,是以评价项目业绩为主要目标,并作为效益审计项目单***项的审计项目。与财务收支审计结合开展的效益审计,是在对某一单位开展经济责任审计或者其他形式审计的同时,开展效益审计。这类效益审计项目在制订审计方案时,明确审计目标除注意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违法违规问题外,还要对其中存在的效益问题给予关注和分析。整个审计项目的审计内容、重点、审计的步骤安排以及报告内容上,都应包含效益分析和评价的内容。
(三)跟踪审计是对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开展效益审计的一种有效方式
跟踪审计的特点是审计介入提前,全过程跟踪监督,能迅速反馈意见、及时纠正问题,重点是节约项目资金和规范项目管理。对一些重点专项资金或重点建设项目进行跟踪审计,能够促使被审计单位及时纠正存在的问题,改进和完善建设工作,使专项资金和建设项目得以规范、有序和有效进行,从而取得最佳效益,因此是当前开展管理效益审计的一种有效方式。
(四)与经济责任审计相结合
在充分把握财务收支真实、合法的基础上,特别关注资金的管理方式,投资方向和使用效益,重点分析重大经济事项决策和国有资产管理是否有序、有效,从而界定经济责任的履行程度。
(五)计算机审计是提高绩效益审计效率、系统进行效益分析的关键。
积极探索在计算机环境下从账目转向数据的审计方法,通过审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对比分析,运用系统思维方法从整体上把握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并将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充分发挥计算机数据分析、处理、集成的优势,寻找和揭示问题产生的内在规律,为效益审计奠定基础。
三、管理效益审计瓶颈问题
(一)审计资源的整合机制
审计人员少与审计任务多的矛盾始终是审计部门面临的困境,如何科学地把审计部门内部彼此相关却又彼此分离的职能,把审计部门外部既有相同使命又完全***的各种组织机构整合成一个审计资源系统,通过组织制度安排和管理运作协调,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审计效果,应是当务之急。
(二)效益评价的约束机制
效益审计的关键在评价。目前开展的效益审计缺少相应的衡量标准,如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甚至环境效益评价中,项目发挥的社会作用,对环境的影响及后果,就只能用简单的好与差来评价,不仅给评价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也影响效益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更导致效益审计结果缺乏约束力和权威性,更不用说上升到宏观管理层面加以评价。
(三)行***问责的长效机制
行***问责制是建设以法治企,促使企业负有道德与社会责任的一种重要途径,目的就是把那些负有经营责任的无所作为、不作为和滥作为、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企业领导人员予以清除,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将经营管理不善带来的损失降到最小程度。如何使效益审计问责常态化、制度化、逐步建立起行***问责的长效机制,遏制财经违法行为,促进依法治企,提高管理效能,应是效益审计实践中探索的全新课题。
(雒文彦,1970年生,甘肃人,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审计处。研究方向:审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