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的童年叙事,更多的是压制孩子的天性。哪吒、红孩儿等形象,更多的是承担了成人的“弑父”想象,以及青春回忆。而从哪吒到三毛,则代表了“弑父”的外延的扩展。
青春期叛逆根源:弑父
古代关于儿童的叙事,不得不提的是哪吒和红孩儿。
哪吒神话是千百年来各种文艺形式的创作母题,在今天,依然被改编为动画片、儿童读物、电视剧等,提供给孩子们,也提供给成年人。
在这里,中国传统的父子关系,被彻底地解构了,父子关系是什么――第一,生养人伦;第二,道德偶像。而哪吒剖腹剜肠,剔骨割肉,将“骨肉还他了”,解决了第一点;哪吒用李靖阻挠其复活,神谕说“是李靖的不是”,了父亲的道德偶像,子又还了父亲的生养,父亲有错,父子关系瓦解,弑父是合理的。
哪吒的命运打动了我们,哪吒的行为刺激了我们――哪吒的命运和行为,也许就是我们自己的。
在哪吒神话里,神策划了哪吒弑父,但神谕的天机是什么?神(太乙真人)告诉我们:磨磨哪吒的杀性,以后父子团圆。此处的“杀性”,即是今天心理分析中的弑父情结。哪吒神话,比俄狄浦斯传说更加直白,更加通透,极其鲜明地突出了弑父情结深处的“仇父”意念,这一点,在俄狄浦斯传说中非常含蓄。
当然,之后哪吒度过了青春期,父子团圆,皆大欢喜。
红孩儿则逊色一些。红孩儿是《西游记》中的人物,自称“圣婴大王”,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在唐僧师徒四人取经途中将唐僧捉走,又和孙悟空大战,最后被观音菩萨以法力收服,成为菩萨身边的善财童子。
哪吒和红孩儿,都是桀骜不驯,又都被驯服,代表了中国古代对儿童的最大胆想象。
三毛的“成人警世”录
从更广的层面上来看,民国时期,《三毛流浪记》的出现,使儿童叙事外延得到扩展。
这部经久流传的作品,许多人都说:“我是看着三毛的故事长大的。”漫画家张乐平先生笔下的三毛漫画,早在1935年就问世了。抗战胜利后,三毛漫画在《大公报》连载,三毛形象在上海乃至全中国家喻户晓,成为当时多数中国穷苦儿童命运的象征。
张乐平以机智的笔触,精心构造了一组组笑中带泪的画幅,描绘了瘦削矮小的三毛怎样做报贩、擦皮鞋、当学徒的情景。三毛面对困境态度乐观,身处乱世却始终善良纯真,对有困难的人无私关怀,对压迫者无畏反抗,时而令人捧腹大笑,时而令人潸然泪下。如果将三毛的故事搬上舞台,无疑可以引发无数观众的共鸣。
柯灵在香港版《三毛流浪记》的序言中评价此书:“是一部给成人看的警世书。”三毛身上,背负着沉重的历史阴影,也带着深刻的历史启示――对文明的呼唤。
也奇怪,三毛无父无母,来自苏北,一开始就断绝了所谓“弑父”的可能。但是,具体的父亲的消失,却又在更大的层面上为其添置了一个“父亲”。三毛要反抗的,绝不仅仅是周围人的,而是对更美好社会的向往。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哪吒到三毛:中国式儿童的“弑父”情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