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故事篇1
车厢里的故事
——礼仪故事
在20*年2月6日的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去沃尔玛买年货,我们高高兴兴地来到车站等候我们需要的公共汽车。
我们等了不一会儿,我们需要的车就来了,我和妈妈、爸爸来到车上,还好我们都有座位,这下不用站着了。坐在座位上好舒服啊。我一边坐着车,一边欣赏窗外的景色。过年了,人可真多啊。坐了几站地,有一位老爷爷上了车,车上已经没有空座位了,老爷爷把着扶手吃力的站着,车上没有人把座位让给老爷爷。我想,我是不是应该把座位让给老爷爷啊,老师可是教育我们坐车的时候要主动让座的啊!可让了座位我就得站着了,多累啊。妈妈这时看了看我,我的脸有些微红,感到有点灼烧。我想,我是一名少先队员,应该主动让座给老爷爷,于是我说:“老爷爷,您请坐这!”车上的目光刷地朝我看来,我的心砰砰的直跳,脸更红了,但我感到一种很轻松的喜悦。我看了看妈妈,妈妈笑了,朝我点了点头,象是在说,你真是一个好孩子。老爷爷说:“谢谢你,孩子。”我说:“不用谢,是我应该做的。”
到站了,我们下了车,爸爸夸了我,在超市里还给我买了好吃的作为奖励呢。今天我战胜里自己的自私心理,主动让座给老爷爷,我真开心啊。
助人为乐
——礼仪故事
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在我和妈妈买菜归来的路上,妈妈忽然转身对走在身后的我说:“女儿,你看!”我顺着妈妈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一位大伯拉着载满蜂窝煤的木车非常吃力地上坡,大伯埋着头,倾着身,一条套在车上的带子被肩膀拉得直直的,细细的,两只放在车把上的手使劲用着力,弯曲的双腿好象要把地面踏出两个脚印坑。那副吃力的模样仿佛把整个身子趴在路面上。
我立刻领悟了妈妈的意思,迅速地跑上前用手搭在木车上。我埋头弓腰地使出我全身力气向前推。顿时,我全身开始冒汗,脸儿涨得红扑扑的,步子艰难向前迈着。车子终于成了“S”形,弯弯曲曲地上了坡。大伯转过头对我和妈妈说:“小朋友是你帮我推的车吗?太感谢你了。”
我双手拍了拍说:“不用谢!”妈妈看到我的小手红红的掌心,用她的大手掌用力的握了握我的手,好象是在说:“女儿,你真是妈妈的骄傲!”我好高兴的看看妈妈,笑了……
公共汽车上的文明
——礼仪故事
有一天,妈妈领着我坐公共汽车去黑水路,因为有很多人,所以我和妈妈是站着的。
不大一会,上来了一个孕妇。我发现,竟然没有人给她让座。只有一位老奶奶站了起来,大家眼前一亮。老奶奶说:“你坐这吧!”“不用了。”孕妇说。大家看连老奶奶都给她让座,一位男子站了起来,让她坐下。到站了,我和妈妈下了车。我想,今天我要是有座位,我一定把座位让给这个阿姨。
我觉得文明礼仪必须做得到,文明礼仪是高尚的,每个人的文明就是一盏灯,你的灯光亮一些,文明的世界就更亮一些。
让我们提高自身的素质,让文明礼仪之花处处开放!
张良拾履
张良是六国贵胄后裔,刺杀始皇帝的主谋,虽说是亡命在逃,也是年轻气盛,英雄一方的人物。听了老者的话,张良不禁愕然怒起,恨不得一拳打将过去。只是看在对方年老的分上,强忍下来,下得桥去,将鞋拾取上来。老者毫无感谢之意,伸出脚来吩咐张良道:“给我穿上。”张良心里有些捣鼓了,既然已经捡上来了,那就穿上吧,于是跪下身来,为老者将鞋穿上。老者坦然让张良为自己穿上鞋后,站起身来,微笑而去,没有留下一句话。张良大吃一惊,惑然目送老者远去。老者走出有五百来步远,转身又走了回来,指着张良说道:“你小子可以教得出来。五天以后的平明时分,在这里等我。”此时的张良,知道老者不是一般的人,于是跪下来施礼答道:“明白了。”
五天以后的平明,张良如约前往,不料老者已经等在沂水桥头。老者怒斥张良说:“与老人有约,反而后到,成何道理?”说完转身离去,只丢下一句话,“五天以后早早来。”
五天以后,张良早了一个时辰,鸡鸣时分就赶到桥头,老者又已经先到了,再次怒斥张良说:“为何还是晚到?五天后再来。”
又过了五天。这次张良不敢有稍许怠慢,未到半夜就出发前往桥头等待,不久,老者也来了。老者见了张良,高兴地说:“这回就对了。”从怀中取出一部丝绸包袱递给张良说:“这里有帛书一部,读通了可以成为辅佐王者的师傅。十年以后兴事发迹,十三年后来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话说完,老者转身离去,再没有话,也从此不再出现。天亮以后,张良打开包袱,是一部用墨写在丝绸上的兵书,篇题是“太公兵法”。太公者,周文王、周武王的******导师姜子牙也。姜子牙善于兵法谋略,辅佐文王行***强兵,辅佐武王灭殷兴周,被尊称为姜太公。太公兵法,据说是姜太公的著作,是他一生***治***事经验的总结。张良深感奇异,从此将这部书带在身边,随时翻阅揣摸。
赠书教导张良的这位老者,后来被称为黄石公。黄石公的得名,源于他留给张良的那句话“十三年后来济北见我,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据说,十三年后,张良跟随刘邦经过济北郡,果然在谷城县境内的谷城山下见到了一块黄色的石头,张良大为感铭,取下石头宝贵珍藏,奉时祭祀。张良死的时候,将这块石头放在自己的棺椁中一同埋葬,嘱咐后人,扫墓祭祀的时候,一定要供奉黄石,如同自己生前。
“今天过得真有意思”(社会礼仪故事)
新的一天又开始了。小明吃完早饭,又像往常一样在穿衣镜前整了整衣领,系好红领巾,还检查一下拉链是否拉好。妈妈在一旁笑着说:“又不是去参加演出,何必这么认真?”小明回答:“妈妈,良好的仪表是对别人的尊重,到公共场所穿着就应该整洁、大方!”说完,他对妈妈说了声“再见”,就去上学了。
不多久,小明就走到了公交车站点,在站台上等车的还有好些人。不知谁喊了一声:“看,车来了!”人群一拥而上,把车门都堵住了。售票员阿姨连忙请大家排队上车,小明自觉地排到队伍的最后面。车刚要开时,又上来了一位老奶奶,此时车上已经没有空的座位了。小明看到这个情景,连忙站起身说:“老奶奶,请您坐我的位置吧!”说着,上前扶老奶奶坐下。老奶奶感激地说:“谢谢你,小朋友!”小明微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不知怎么回事,司机猛一刹车,小明重心不稳,不小心踩到了旁边一位阿姨的脚。他不好意思地打招呼:“对不起,阿姨,把您踩疼了吧!”阿姨笑了:“没关系,小朋友,你也不是故意的。”
车终于到了站点,再走几分钟就到学校了,前面忽然传来一阵哄笑,小明一看,原来是几个小朋友围着一位盲人叔叔,有的给他乱指方向,有的还朝他扔东西,小明连忙上前制止了这些不懂事的小朋友的行为,他扶着盲人叔叔,热情地把他送过了马路。
中午放学,小明和同学兴致勃勃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走来了几个外国友人,看样子是来旅游的。同学兴奋地抓着小明的肩说:“嗨,那儿有老外,我们上去打个招呼吧!”小明说:“好啊,见到外宾就应该主动问好。”他们用刚学会的英语热情地向这些外国友人问好,其中两名外宾向小明打听天目湖怎么走,小明仔细地指点他们乘车路线,还向他们介绍了天目湖的主要景点。几位外国友人不住地竖起大拇指说:“中国小朋友,真棒!”说着,还赠送了他们一人一份精致的小礼物。小明微笑着双手接过,又向他们回赠一套明信片。
回到家后,妈妈责备小明:“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小明正想解释,忽然发觉妈妈今天好像很不高兴的样子,就问她怎么回事。原来早晨妈妈洗衣服后来不及脱水,直接把衣服晾在外面,把楼下阿姨家晒的被单淋湿了,她刚刚上门来和妈妈评理,难怪妈妈憋了一肚子气。小明想了一会儿,笑着对妈妈说:“好了,妈妈,犯不着为这点小事生气,待会儿我下楼给阿姨道个歉。”“什么?”妈妈睁大了眼睛,“为什么要给他们家道歉?早晨我晒衣服时,他们家又没晒被单。”小明耐心地对妈妈说:“邻里之间应该互相帮助,我们家住在楼上,要多为楼下邻居想想。您忘了,上次我们家衣服掉下去,还是那位阿姨送上来的!”爸爸在一旁笑着说:“还是我们家小明懂事!”
晚上放学回家,妈妈兴冲冲地说:“今天我们不用烧晚饭了,你爸爸的同学请咱们吃晚饭。”“是那个杨叔叔吗?”小明问。“对,是他。”妈妈提醒小明,“他们一家可都是回族人,去作客时可要注意啊!”小明说:“我知道了,在杨叔叔家我保证不谈与猪肉有关的内容。”妈妈笑了,叫小明赶紧去把作业完成。
到了5:30分,爸爸下班回家了,小明一家三口兴致勃勃地来到杨叔叔家。小明在门上轻轻地敲了三下,“谁呀?”屋里传出了杨叔叔的声音。“我是小明,和爸爸妈妈一起来的!”小明高声答到。门开了,杨叔叔微笑着站在门口,“欢迎你们来作客,快请进!”小明把妈妈准备好的礼物递给杨叔叔,和爸爸妈妈换好拖鞋,这才走进客厅。
晚餐丰盛极了,妈妈直夸女主人手艺好,杨叔叔也不住地给小明夹菜,小明总是笑着表示感谢。晚餐后,杨叔叔说:“小明,听说你很喜欢唱歌,对吗?我这里刚好有几张音乐会的入场券,待会儿你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吧!”小明高兴地接过票,连声说:“谢谢叔叔!”
从杨叔叔家出来,小明一家三口就打的去了体育场。这场音乐会真是精彩极了,小明听得如痴如醉,每场演出结束,他们都抱以最热烈的掌声。
回到家里,小明兴奋地说:“今天过得真有意思!”
懂礼貌的小华(家庭礼仪故事)
“叮铃铃”,清脆的铃声打破了黎明的寂静。小华一骨碌起了床,拉开窗帘一看,啊,好一个明亮的世界呀!小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他迅速穿好衣服,看见妈妈在做早饭,爸爸在洗脸,小华向爸爸妈妈问了声“早上好!”洗漱完毕,吃过早饭,对爸爸妈妈说了声“再见”,就去上学了。
小华在学校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上午。中午放学回到家,小华按按门铃,奇怪,怎么没人开门呢?他用钥匙开了门,发现爸爸、妈妈不在家,桌上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小华,奶奶得了重感冒,我们陪她去医院了,一会儿就回来。不一会儿,门铃响了,小华打开门一看,是一位陌生的叔叔,他问:“您找谁?”那人说:“我找你爸爸有事。”小华说:“我爸爸不在家,请您晚上再来吧!”过了一会儿,爸爸、妈妈带着奶奶回来了,小华赶快过去搀扶奶奶,关切地问道:“奶奶,您好点儿吗?您先在床上躺一会儿,我去给您倒杯水。”奶奶微笑着夸奖小华:“真是个懂事的好孩子。”
吃中饭了,小华主动地帮着盛饭,端菜,啊!今天有糖醋排骨,这可是小华最爱吃的菜了,他把这盘菜端到了爸爸跟前,爸爸说:“这是专门为你做的”。小华说:“您是长辈,该您先吃”,爸爸高兴地笑了。妈妈不停地往小华碗中夹排骨,小华说:“妈妈,老师说,素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吃了有利于健康,而且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妈妈听了,对爸爸说:“咱家的小华懂的真是越来越多了。”
个人故事篇2
一直很喜欢看柴静主持的节目,柴静的《看见》这本书出版后,我便立即网购了一本。这本书是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也可以看作是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我花了两天时间一口气将这本四百多页的书读完。在这本书中,柴静记录下新闻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个人,记录下淹没在宏大叙事中的动人故事。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但是“隔行不隔理”。读着这本书,作为一名教师,我从柴静的《看见》中看见教育,思考着我们的教育。
每个人都是一个故事。《看见》可以说是一部讲故事的书。这本书中,一章就是一个专题的采访。二十章就是二十个故事。柴静还在书中讲述了很多新闻故事背后的故事,比如周老虎事件、药家鑫事件、虐猫事件……这些故事带给我们的有感动,也有沉重。有的故事让我们泪流满面,有的让我们掩卷沉思,有的让我们哑然失笑,有的则让我们心痛不已……在阅读的间隙,我情不自禁地想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名言:“每一个儿童都是一个完整的世界。”静思默想,在这一个个“完整的世界”中,又该有多少精彩故事呀!孩子们的多彩生活犹如一条涓涓细流,这条小河在勇往直前,不断流淌。一路平坦时,它平缓舒展;遇到高山峡谷,它急速湍急;地形复杂时,它曲折回旋……用故事的眼光看待学生,每个学生都是深深埋藏的故事,需要我们用爱心去解读、去关注,用耐心去等待、去发现,用真心去触摸、去感受……我们只有走进孩子的心灵,用心聆听方能感受它的美妙神奇。
经营每一个故事。书中有一张照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柴静蹲在地上,为一个哭泣的男孩擦拭眼泪———那是双城事件中一个失去了姐姐的男孩。这个饱受非议的镜头让很多人怀疑柴静是不是“表演性主持”,甚至有人因此而戏称她是“新闻戏剧主义”的代表人物。我觉得,这应该是柴静最纯粹的真情流露,她在书中的一句话也许是对这张照片的最好诠释———“如果问我做新闻关心什么时,我说关心新闻中的人。”我想到我们的教育:关注教育中的每一个人,这是做教育需要抵达的。如何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灵,读懂孩子们的诸多故事?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倾听者,遇到不善言辞或不愿开口者,柴静会通过他们的动作、声音甚至一声叹息去辨识人物的真实内心。我们也应该学会用“孩子的眼睛”去看,用“孩子的耳朵”去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想,用“孩子的感情”去热爱……我们应该做一个反思者,对孩子们的故事进行教育的解剖和深入,只有深入才能有丰富的抵达;我们应该做一个参与者,“采访是生命间的往来,认识自己越深,认识他人越深,反之亦然。”同理,教育也是如此。只有进入孩子的故事,浸泡进他的生命河流,和孩子们一起创作、推动情节的发展,故事才会精彩。
记录每一个故事。柴静是一个善于讲故事的人。在《看见》这本书中,她的文字平淡朴实,每一句话都很通俗,可是组合在一起,却拥有无比的张力,吸引着读者一步一步不断探寻下去,让你不想错过任何精彩的细节。她把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写得非常有个性,每个动作、每一句话,都意味深长。我们也应该像柴静那样做一个诚实的“记录者”。用文字留住孩子的成长故事,也留下自己的成长足迹。我们可以讲述成功的教育故事,重温成功的喜悦;我们可以记录教育中不可避免的“事故”,反思教育的不足;我们可以回眸教育过程中的怦然心动的美好瞬间;我们也可以聚焦生活中的原汁原味的教育细节……也就是说,我们要“尽可能实地写下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
每个人都是精彩的故事,我们要用自己的教育智慧,自然地融进学生的故事,和孩子一起编织精彩故事。
个人故事篇3
最早听到的故事是孟姜女哭长城,儿时奶奶讲的。奶奶不识字,却讲得很动情,而且经常讲。我一直以为真有这样一位女子能把长城哭倒,那半截哭倒的长城,一个哭泣的女子背影和经常讲孟姜女哭长城的奶奶自儿时起就铭刻在我的心中。孟姜女一个人就哭倒了长城,沉重的苦难在一个女人的眼泪面前那么不堪一击,“长城”在流传者心中坍塌的场景也必定震撼人心。这个故事,让我看到一部因苦难而被飞升的心灵史,也看到这个故事在普通人心目中的位置。人们像诉说自己的故事一样,一代又一代地流传。是不是也会有一部历史通过传说、基因、地貌等生长到我们的相貌中?是不是我们的眼神中也会时不时的显现出古人的忧愁和狂喜?是不是百年后我们的形象也偶尔会出现在未来人的梦境中?
后来奶奶去世了,我们兄弟三人尾随着爷爷摸黑走了很远的山路到了一个小山顶,在那儿埋掉了一直捧在爷爷手里不能落地的盛有神秘物件的宝瓶,还在上面放了很多的白色小石头―老家的山里没有白色的石头,是爷爷从很远的地方背来的。他告诉我们,奶奶的灵魂就在这里了,不久就会变成神,让我们长大后到这里看奶奶。一身黑衣跪在中堂前念经的亡人爷爷,那个神秘的宝瓶和洁白的石头,还有奶奶会变成神的说法,让我坚信着灵异事物的存在,对自己生命的态度也是不紧不慢地朝着死亡和永生的两个极端走着。
上初中后,父亲为了让我们兄弟“踩着书去取馍馍”,把家搬到了县城,离开了那个诡异的双格达村。我也慢慢通过发生在身边的事情、听到的故事和看到的***像去了解我认为的艺术。比如孟姜女,在那么沉重的苦难命题下产生的、让人灵魂飞翔的故事,是人们发自内心最有力的对自由的诉求。再比如张大千用胡子画画的那张照片上的胡子,曾让我无数次的想象自己留着比张大千还威猛的胡子画老虎。还有梵高自画像上那张金黄色的神经质的脸,藏满故事,写满忧愁和偏执。我觉得梵高先生的故事比他的作品有魅力许多,因为很多人喜欢他的画是因为喜欢那些复杂的表面下深藏着的自己,那个自己是有故事的,或者是期待故事的,是时刻准备着飞翔的。
故事,使我总是试***从类似的传说和视觉***像中找到一些和琐碎生活有关的线索,因为那些藏在背后的才是组成艺术的全部。我不完全相信事实,事实的不可信在于铺天盖地的新闻事实极具蛊惑性地盘桓在人们的心头,想象力被扼杀。如果一个人还想从这众多的事实中醒悟过来,去开发自己新的生命,可能只有臆想。从事实中逃离,生命才会焕发生机,至少这一点对我自己已经产生了作用。必要的时候甚至按照古人的生活方式严苛的要求自己,尽最大可能与土地和一切自然的事物靠拢,与最质朴的心灵靠拢。
这让我想起一些主要从事行为表演的观念艺术家,他们从事的是雕刻时光的心灵工作,比如克莱因不自量力的以艺术之名跃向高空;杜尚下了很多年棋,掌控着大量闲余时间;谢德庆老了之后更多的时间在家待着,冥想⋯⋯对他们而言,重要的已经不是某一件作品,而是一个鲜活的生命哲学体。他们的一生就是一件完美的艺术,并区别所有。同样,行为艺术也给了我让生命提纯的机会,它切割生命的方式类似于工匠切割钻石,目的也类似,都是为了让一个东西的方方面面璀璨起来,并产生意义。各种有意思的事和散发着人性光芒的独特的个人,构成了我的艺术史和艺术观。我看到河流一样的一条脉络,附带着生命激情。它告诉我艺术的源头和大致流向,甚至暗示着无数条河最终流向海的宿命,以及这条河遇热成汽、遇冷成冰,遇木成林的自然规律。并告诉我忠于自己的历史、生活背景和心灵,就会有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艺术。我通过各种途径去了解他们的思想、情绪,甚至弱点。然后,受益。他们活生生地站在我的世界中,让我感觉自己的工作可为;也让我想站到他们中间。而我的艺术也会跟河流一样自然流淌,我相信经岁月和环境的变化,自然会形成一条壮观且美丽的渠道。甚至可能长成一棵树,我不再了它还继续生长。我把我的行为、诗歌、绘画,还有摄影和影像作品看成是这棵树上不同的枝叶,有的粗一些,有的绿一些,哪怕有的黯淡无光,都没关系。因为它们脉连在一起,也拥有同一个主杆和根系。不同的艺术家站在一起,就会形成树林,再大到森林。那会改变人们视野和呼吸的空气,以及大气的流动和气候的变化。人身处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很灵动很舒服的事情,也很干净。
现在也是,在我看来,做一个行为作品最重要的不是完成一个方案,表达一个观念或者看法,而是在一个特定的时间段让艺术和生命发生关系,从而在自己的体系中改变生命本身。在这里时间显得多么重要,它最能揭示生命和艺术的秘密。就象没有时间一切都将失去意义一样,在这一点上它不同于任何的艺术形式,在实施作品的过程中不需要灵感,只要自己充沛的情感和不走在表上走在自己生命轨道上的时间。我相信当一个艺术家承包某种视觉***像,包工头一样指挥助手批量生产的时候,艺术已经离场。艺术是艺术家存在过的特殊痕迹,艺术家应该珍视这种痕迹的流露。因为这种痕迹是用来发表展示流传的,过多的功利主义和个人英雄主义的做法,只能局限艺术的界限,而且会在流传的初期浪费太多人的时间。因为很多人愿意走进你的作品去了解你,甚至有可能若干年后通过你的作品去了解你的时代,因此艺术家得有起码的职业操守。我们现在生活的时代,并不是电视上看到的那样娱乐,除了通过作品表达我们的观念之外,还得表达我们的良心。
也许到最后,不会再有历史,也不会有哲学史、宗教史、艺术史等各种各样的史,站在我们就近的,远处的都是饱满的,散发着独特个性气质的个人。当然,我们也可能站在这些人中间。无所谓职业、肤色、年代,更无所谓艺术形式,或者是不是艺术。当然,如果一定要有艺术史,我的艺术史里面没有艺术只有那些生动的人。
最后讲个故事:我朋友在青海海西一戈壁滩发现一户人家,女的漂亮、乐观、好客;男的矮小、猥琐、多疑;女的待在家中只做家务;男的放牧种田养家;但他们在一起时很和睦,只是女的眼睛一直闭着,据说眼皮下面是两个黑洞,被那男的戳的。他怕自己的漂亮妻子眼睛看到太多而离他远去,他像神一样供着自己失明的妻子。我不知道他们会讲述一些怎样的故事。当那男的戳妻子眼睛时,疼痛的尖叫有没有戳通那片戈壁滩的天空,有没有一个强劲的风使劲的击打着他们的窗户。他们在那儿活着,并且继续他们的感情和艺术。从中我看到了一种极端的黑色之美。
你能记住这个故事吗?他们都还活着。
刘成瑞(刮子)于北京马坡
201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