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郭敬明《小时代》的热映,把一个聊了很多年的话题重新又拿了出来,那就是商业电影。
当下有这么一种论调:无论你认为《小时代》质量如何,但是从商业的角度它是成功的。更有媒体以“100分的商业电影,2分的艺术电影”为题来评价这部电影。一时间,所有人都认同这种说法:即便这部电影差劲,但是它是一部成功的商业电影。
于是,评价商业电影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票房。这样的论调表面看起来似乎无可厚非,所谓商业电影,就是强调电影的商品性嘛。既然都提到商品属性了,能不能赚钱当然是首要的。于是,不管好片烂片,赚到了钱的就是好的商业片。
由此拓展开,是不是只要能赚钱就是好的商品呢?这种说法始终有待商榷。如果基于这个论调,那些假冒伪劣和各种黑心商品的制造商们是不是也应该叫成功的商人呢?因为从投入产出的角度来看,他们的商品利润率更高,因为成本低嘛。但是,仅是基于这个理论将他们称为成功的商人,将他们的商品称为成功的商品显然是有问题的。
其实在中国,商业电影这种叫法本就很奇怪的。或者是受过去的国有制片的体制影响,那时候拍电影并不是为了挣钱,而是为了完成国家的任务。所以当电影面对市场化,要对观众以及票房负责之后,中国的电影人不知如何转变。为了强化这个赚钱的概念,只得发明出商业电影这个名词,以强调电影的商品性。在百度百科上,商业电影被定义为“专指以获利为主要或唯一的创作目的的电影类型。”并将商业电影英文名称为Commercial Film(直译就是广告片)。
而在内地电影人心中的商业电影圣地——好莱坞,商业电影这个概念却很少被人提起,更不会有Commercial Film这种奇怪的名字。虽然很多人总会把《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之类的电影称作文艺片,把《变形金刚》、《钢铁侠》之类的大片称作商业片。实际上,在好莱坞,这些都是商业片。或者说,对好莱坞那些制片商来说,拍电影就是拿来挣钱的嘛,哪还有挣钱片里的商业片和艺术片。专把电影的商业属性拿出来讲,其实是很业余的。
而他们对电影的区分则采用更直观的分类方法,那就是类型的划分。电影被分为战争片、爱情片、喜剧片、科幻片等各种类型,而且每种类型都有其对应的公式,包括角色设置、剧情套路、以及风格等很多方面。正是以这些公式,他们才复制了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成功。而判断一部电影的成功,也是基于类型前提下的评判。比如《泰坦尼克号》,这是一部成功的灾难片,也是一部成功的爱情片,影片很好地运用并综合了两种类型元素,才成就了其票房上的伟业。
同时,当我们用类型的概念去评判《小时代》的时候,它的问题就出来了。《小时代》主要的类型元素有两种,一种是爱情,一种是励志。但是,无论从哪一类来看,影片完成的都很差。从爱情角度,电影仅是浮皮潦草地介绍了几位主角以及她们的爱情,对于她们的感情并没有任何深刻的描写,都是简单的好或不好,误会与解决,几句台词,几个小情节就一笔带过了。这些内容无法对角色性格以及剧情产生实质的推动,都是概念式的东西。而励志方面更是简单的情节拼贴,没有更多深入以及冲突式的推进。与之对应的是,即便是很多人诟病的《暮光之城》,都会有一条相对清晰的爱情主线,角色会有冲突和和解,整个故事也是围绕几个主人公的爱情关系展开的。因此,从类型的角度看,《小时代》是全面失败的,即使它的票房很高,这也是一个畸形的商业产物,它对应着我们整个畸形的电影市场。
而我们,面对那些畸形的、缺乏类型概念的、只知靠明星堆积以及虚假宣传作为噱头的电影,只因为他们的票房很高,就将之称为成功的商业电影,而无视其他问题,这显然是欠妥当的。我们从不反对高票房的电影,甚至由衷希望内地的电影市场能越来越好。但是,优秀的商业电影并不应该和优秀的电影对立。
好的商业电影应当遵循类型片概念,尊重电影的基本规律,以电影的角度出发,既赚钱、又好看,不是更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