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世纪初,日本在中国的间谍可谓是比比皆是,这些间谍以摄影师的身份出现,留下了不少的照片。本文将结合乌丙安和李家巍主编的中的千幅照片,来探讨一下那时的中国在日本人眼中是一幅什么样的形象。
关键词:照片 日本人 中国
20世纪初期(日本侵华前后),日本在中国设置了大量的情报机关并且派了大批的间谍人员来到中国。这些人员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的公开身份是摄影师。他们用当时最先进的照相技术对中国的方方面面进行了大扫描。他们的镜头不仅指向中国的城镇和农村,还指向中国的山水和百姓,就连一些寺庙教堂还有礼俗也均在他们的镜头之中。本文所考察的这近千幅的老照片(见乌丙安和李家巍主编的),根据准确资料得知,均出自1924年至1932年间日本南满铁路株式会社直接指导下的一名情报人员岛崎役治之手。此人的公开身份是日本设在大连东公园町70号的“亚细亚写真大观社”的专业摄影社员。透过这些老照片,我们不仅可以看出摄影者眼中对中国人的那种轻蔑和歧视,同时这些老照片也反映了那时的中国在日本人眼中究竟是一幅什么样的形象。
这些老照片共741张,被作者(指乌丙安和李家巍)分为10个部分,中国城镇、中国山水、中国百姓、中国百业、中国乡村、中国礼俗、寺庙教堂、抗日义勇***、日本移民、其他。这些照片中的很大一部分只是一种情报搜集式的摄影,并没有什么观赏价值,但是对正处于侵华前非常时期的日本却很有实用价值,从这个角度考虑,这些照片更具有一定程度的客观性。
中国是一个资源大国,这不仅是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另外从这类照片的数目中也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来。以资源为拍摄对象的照片达29张之多,其中有关森林资源的就占了17张之多,很引人注目的是关于中国东北林业和木材行业的照片形成系列,其内容有山上林场的大规模采伐,山下大河间浩荡的木排运输,堆积如山的木材货场,“南满铁路”庞大的枕木货场,从中可以看出日本对中国东北极为丰富的森林资源那种按捺不住的贪婪心态,也反映了日本人眼中的中国是一个森林资源丰富的国家。除了森林资源以外,还有盐矿资源,如在照片“大连的盐山”的说明文字中写道,“在盐场里,像金字塔一样的盐山,一座挨一座,其景象极其壮观”。这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盐矿资源十分丰富。粮食资源、金属资源也都在日本摄影家的镜头之内。当时的中国在日本人眼中是一个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这也加速了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到来。
当时的中国在日本人眼中是贫穷、落后、愚昧甚至是麻木的,这在一定程度上与摄影者的主观目的有关,他们把镜头尽量对准这些地方,以此印证他们极端***的“种族文化论”中所说的“优等种族”对“劣等种族”统治的“合理性”。 照片“老乞婆”画面中的老太太白发苍苍,满脸皱纹,驼背弯腰,偌大的年岁,已是灯烛残年了,还要为了生计提着打狗棒,挎着讨饭筐,步履蹒跚,沿街向店铺、住户和行人乞讨。“讨饭老汉”、“叫花子”也显示了同样的情形,这些照片向日本人传达了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国家的慨念。吸鸦片、裹脚、算命是社会恶习,然而日本摄影者却用了很大精力来拍摄这方面的情形。照片“吸烟片的女人”中的女人躺在床上,把烟***放在大烟灯上,一幅极享受的表情。以小脚为拍摄对象的照片达8幅之多,包括中老年妇女的缠足、“三寸金莲之美”、缠足、穿袜子、的小脚、手掌大小的绣鞋。这些照片即使我们今天看来仍然是不堪入目的,更别说那时的日本人了。照片“算命”显示了一张方桌上面,放着几本线装书籍,一个讨签的签筒以及坐在方桌后面给人算命的先生的情形。这些照片虽说是当年日本为了搜集中国的情报和揭示中国的阴暗面才拍摄的,有着很明确的***治目的,但是照片上的内容却留给日本人中国一幅贫穷落后愚昧和麻木的情形。这些情形在当时的中国确实存在,但由于拍摄者的主观目的,这些现象被明显的夸大了。
中国民众的信仰十分泛杂。既有信奉喇嘛教的藏族和蒙古族,如照片“察哈尔贝子庙里奇怪的礼拜”中的妇女正在虔诚的做着礼拜。照片“穿着盛装去参拜的妇女”中的两个妇女头戴着镶满了奇珍异宝的饰物,裹着色彩艳丽的头巾,骑着健壮的骏马,正兴高采烈地参加盛会。又有信奉佛教和道教的人们。照片“山中偶遇的僧人”描写的是一个行脚僧挑着担子,戴着草帽,拿着一个锡杖,正从一个寺庙赶着去另一个寺庙挂单的情形。照片“路旁的道士”中的道士正在趵突泉附近的大道上祈求布施。除了这些以外,中国民众还有其它信仰,这在照片中可以很好的反映出来。如在中国建有供奉太阳的太阳庙,纪念和祭祀孔子的孔庙,供奉孟姜女的姜女庙,供奉云霄、琼霄、碧霄三娘娘的娘娘庙或者说三母庙,供奉关帝神位的关帝庙,除了信仰这些中国土生土长的人物和事物外,中国民众也信奉近代从西方传来的宗教,如天主教。照片“天主教堂”显示的就是位于海北地区的天主教堂。中国民众的信仰五花八门,形形。中国人信仰的最大特色就是实用性,凡是对他们有实用价值的人或物均在他们的信仰行列,诚如一西方学者所说,“中国人主要关心此生,所以他们的伦理强调人对人的责任,而不是人对神的责任。”估计这也是中国民众信仰和日本民众信仰的最大不同点吧。
当时的中国人在日本人眼中并不是沉默的,她也存在反抗的声音,存在向前前进的声响。日本摄影者显然也听见了这种声音并用了11张照片来描写这种反抗他们的力量,以便更好的为日本征服中国服务。照片“攻击”中的义勇***战士腰缠着武装带,埋伏在高粱队里,瞄准目标,手扣着***机。从辽西到整个东北,像这种拿起武装打鬼子的义勇***战士,可以说遍地都是。照片“集合的号角”描写的是奋战在辽西的义勇***战士在出发前吹集合号的情形。照片“勇敢的红***队”中这些由农民组成的一支义勇***的红***队,他们手拿着系着红缨或红布的长矛作为武器,给侵略者以沉重的打击。照片“南京市南门外大街”画面上楼高路窄,行人很多,显得很拥挤,汽车开到这里,得鸣着喇叭在人群中慢慢穿行。日本摄影者说:“仔细观察,这些过往行人,给人的感觉,好像要进行***似的。”虽然这只是日本摄影者的个人想法,但是从中也反映出日本人眼中的中国处处蕴含着***气息。20世纪的中国古老落后,但是古老落后并不代表着停滞不前,她也在缓慢着前进着。照片“牡丹江桥”中的牡丹江桥所在地牡丹江从“渤海国”时代的一个小镇发展到一千多年后的中等城市,牡丹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连日本摄影者也感叹这古往今昔的变化。在照片“大连的有轨电车”的说明文字中写道,“电车门是自动开关的,这种情景在当时是很罕见的”。在照片“新芜湖市容”的说明文字中写道,“芜湖的新貌可以在租借地的码头上看得到。码头的名字仿佛也表现出了充满奶油气息的中国的新面貌。汽船横在江边,船是大江特有的浮码头,英语叫库船的那一种船。它又可以当仓库,又可以当接待室,又可以当办公室。连接大船和大陆的中介总体上都利用这样的船。***为日本的仓库汽船”。不过当时的这些新变化大部分是外国带给中国的。
20世纪初的中国已经变得殖民地化,这在很多照片中得到体现。在照片“香港建筑的殖民化”的说明文字中写道,“罗曼风格的建筑显示着英帝国的威力,居住于附近的人感觉到一种无言的威严。殖民地的***策是以都市的建筑风格为始的,这是英国殖民者成败的秘诀”。照片“长春的闹市”中大街两旁商店的招牌有很多是用日文写的,穿和服的日本男人和女人在街上散着步。如果不表明是“新京”,有人很可能把它当作日本的一个城市。照片“长春郊外宽城子”的说明文字中写道,“宽城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一块饱含异国情调的乐土”。从照片“哈尔滨的商业中心街”可以看到大街两旁都是洋楼,街上有来往汽车,行人中夹杂着俄罗斯人。一个国家的殖民化程度可以从这个国家的建筑中很好的表现出来,照片中显示的各种异国风格的建筑正象征着列强侵略下的中国殖民化程度已经非常之深。
自从人类社会发生了残酷的战争以来,处于落后状态的被欺凌、被侵略的族群,就有了反抗的醒觉意识。然而,“战争人类学”的简单常识告诉人们,处于落后、贫穷和愚昧中的那种醒觉意识的抵抗,是无济于事的,只有摆脱了落后、贫穷和愚昧,在物质上、精神上获得充足的实力时,那种醒觉意识的反抗才是有力的和奏效的。虽然日本摄影者拍摄的主观目的是为侵华战争搜集情报和为此做各种先期的文化准备,但是这千幅照片却在客观上基本的展示了20世纪初中国的真实面貌。日本民众通过这些照片获得对中国社会的一个基本认识:拥有丰富资源却贫穷、落后、愚昧无知,落后中蕴含着进步,沉默中暗含着反抗。但是到了日本***国主义分子眼中,同样的照片却传达着不一样的信息,资源丰富成为他们加速侵华的动力;贫穷、落后和愚昧成为印证他们极端***的“种族文化论”中所说的“优等种族”统治“劣等种族”合理性的借口;众多关于民间信仰的照片却成为日本统治者研究如何在文化上统治中国民众并进而摧毁中国文化的资料;而对于中国民众的反抗意识和中国社会的进步,他们要不视而不见,要不诉诸武力。
参考文献:
[1]乌丙安,李家巍.窥伺中国[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0.
[2]Kenneth Scott Latourette.The Development of China[M].Houghon Mifflin company,192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从千幅照片看20世纪初日本人眼中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