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这是一张开始泛黄的黑白照片。身穿风衣的郭超人坐在一间农村的堂屋里,周围簇拥着他的亲属和乡邻。
“照片是1986年4月29日拍的,右侧是他的二婶,后面是他的堂弟……”郭超人的表侄吴建新拿出了他精心保存的照片,向记者讲述着他引以为自豪的杰出表叔。
在他的引领下,9月26日,记者沿着武穴市的一条乡间田埂,向一个小村子走去,那便是郭超人出生的村庄――花桥镇塘角村郭永年垮。
郭超人的堂弟郭水玉和他的老伴从地里赶回来,在郭超人当年同乡亲合影的那间堂屋里接待我们,讲述着他们对郭超人的依稀回忆―一小伙伴一起玩耍、捉萤火虫、放牛。“他是我大伯的儿子,小名叫本玉,超人是他的学名。大我几岁。记得他12岁在梅川读书,一个星期回来一次拿菜。到学校要翻山走30里小路。昕我母亲讲,他每次返校时,家里养的狗就要送他,一直送到学校,狗回家了,家里人就知道超人到了。后来超人从梅川转到九江、到武汉读书,同家乡的联系就少了。”
郭超人出生时的老屋早已荡然无存,旧址上别人建的土屋也是门窗关闭,蒿草绕墙丛生。只有屋后的池塘依旧,不过几乎成了一汪死水,不复当年春草池塘的模样,不见当年暮色时分在池塘边捕捉萤火虫的少年。
二
这是一本民国三十五年、封面黄里发黑的卷宗,大约1寸厚、8开左右的开本。一本学生档案。随着一页页淡黄色毛边纸的翻检,人们的思绪回到了早已逝去的岁月:一群少年在学校宿舍起床,赶往操场做操,然后穿过二重门到教室上课……在梅川高中档案室里,记者寻找着郭超人的少年身影。
在一张张黄色的纸张上。毛笔小楷一竖条一竖条地记录着学生的姓名、年龄、成绩等档案资料。其中两个地方出现了编号223号的一年级“一上丁班”的学生“郭超人”,注明是“十一岁”。学生的成绩表上。记载着学生本学年的“公民”、“国文”、“数学”、“英文”、“历史”、“地理”、“生理”、“博物”、“音乐”、“动作”、“***画”、“操行”、“体育”共13门功课的成绩。他的数学、英文、音乐分数最高。从学生成绩单上的分数比较,郭超人的成绩属中等。但谁能料到。他日后取得的成就在同学中最为突出。可见,分数不是衡量学生的惟一、教育的惟一标准,对一个人来说,学习、奋斗更是终身的事情。
梅川高中高大的教学楼的楼门上,镶嵌着“超人楼”三个大字。据学校负责同志介绍,梅川高中的建设,得到了郭超人的关心和过问。1998年郭超人回到梅川高中,在古色古香却又破旧的“魁星阁”前伫立良久,感慨万千。他对随行人员说,“这魁星阁,相当一个小礼堂,当年校长在这面训话,我们在下面背《***遗嘱》的情景,历历在目。”那次回来,他听了、看了一上午,对母校,对家乡充满着深厚的感情。
学生档案“备注栏”里,郭超人是“升级”。还有一处记载他“休学”――他在这里只读了1年多书,后来辗转九江、武昌、北京,继续求学,继续他勤奋好学、不断追求的脚步。
三
这是一张摄于1960年的照片。英姿挺拔、神情坚毅的郭超人,身着羽绒服,正在攀登珠穆朗玛峰途中。在这次艰苦卓绝的登山采访中,郭超人写出了他的成名作和代表作、长篇通讯《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一位广为人知的著名记者。
《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通过中国登山队的登山胜利,宣传了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高不攀的***精神,歌颂了中国人民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登山运动员们的壮举。作品思想性和艺术性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作品还被选人中学教科书,一代又一代学生、青年从中受到鼓舞,受到***英雄主义的感染和教育。从而以饱满的***热情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这是郭超人在那个时代给中国人民难得的精神奉献。
不畏艰险,勇于挑战,是他性格品质中的重要特征。也是他的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原因。
1956年他从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毕业后,积极要求到最艰苦的环境去锻炼,被分配到新华社分社担任记者,从此他扎根雪域高原长达14年,直到1970年调往陕西分社。14年间,他关于民主改革前后的大量报道,记录了社会制度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1960年和1964年,他冒着生命危险,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跟随中国登山队先后攀登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曾登抵海拔6600米的高度。他在登山日记中记下了当时的感受:“一只看不见的魔掌压迫着你的胸脯,紧捏着你的喉管,你需要用很大的力量张开嘴,吸入你需要的空气。每一步都不轻松――并不是你的腿酸痛或者无力,而是你已经没有力量把你这双几乎已经麻木的腿移动。”且不说写出的通讯具有的强烈感染力,这种身体力行的行为本身,更具有强大的人格震撼,感动了无数人,尤其是千千万万的新闻工作者。他所达到的这一登山高度,不仅我国新闻界。就是国际新闻界也迄今无人企及。
郭超人不畏艰险还表现在,1962年中印边境反击战中。他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到炮火纷飞的战场采访。做一名战地记者。以新闻特写和现场目击的形式,报道了事件的真相,向国际社会传达了正义的声音。
四
这是一幅沉重的挽联:“文传驯水,情系珠峰,半纪风云留彩笔;社峙环球,论标喉舌,一生心血献新华”。告别仪式大厅里盖棺论定的挽联,高度而准确地概括了郭超人一生的事功业绩、道德文章。
郭超人2000年3月因胸闷住进医院,一周后发现胸腔积水,在定期穿刺肺叶抽出胸水,注射药物、服药的检查***中,他仍然坚持上午到办公室,下午在家休息。6月9日,医院最后诊断他患的是肺癌。13日上午,郭超人主持了一上午的会议,下午在医院接受了化疗。14日上午,他的身体突然全面衰竭,抢救未能奏效,晚上即陷入深度昏迷,15日早晨9时05分逝世,享年65岁。
郭超人1983年1月调新华社总社任秘书长,后任副社长。1992年11月起,任新华社***组书记、社长。他是中共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中央委员会委员。曾任第九届亚洲及太平洋地区通讯社组织***。
诚如挽联所言,郭超人一生为新华社、为我国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为一位著名的新闻记者,他写下的数百万字的新闻作品结集出版为《向顶峰冲刺》、《十年间》、《万里神州驯水记》、《时代的回声》、《郭超人作品选》等。他撰写的《驯水记》,全面反映了建国25年来水利建设成就。他与同事合写的《历史的审判》,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进行了深刻的反思。
作为新闻战线的高级领导人,他逝世当年出版的《非洲笔记》,记录了非洲大陆的进步,代表了中国新闻工作者对第三世界国家的深切关注。他的新闻理论专著《喉舌论》,凝集着他走上新华社领导岗位后,对***的新闻工作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通讯社实践的思考与探索。新华社在郭超人主持工作期间,迈向世界性通讯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开始发挥世界性通讯社所应该发挥的作用。
所有这些,都为后人、为新闻工作者、为我国的新闻事业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
五
武穴市市委宣传部长吴昌发感慨“郭超人是武穴的骄傲。”他说:“郭超人的精神也激励了家乡很多青年,一些武穴籍的中青年在省内外新闻出版界也取得了重大成就。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发扬郭超人的遗产,让他的精神在故乡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