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本基于对吊湘西脚楼建筑特点,结构样式以及吊脚楼的文化内涵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湘西吊脚楼建筑形式的保护与发展提出合理意见。
关键词:吊脚楼;构成要素;特色;传承
中***分类号:TU-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4-0143-01
湘西吊脚楼是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特有的一种建筑形式,最原始的雏形是一种干阑式建筑。吊脚楼依山而筑、临水而立,在苛刻的自然条件下拔地而起,淡薄了正统的建筑概念,它的灵巧精致、端庄秀丽,呈现出与大自然浑然天成的独特建筑美感,是我国传统乡土建筑的瑰宝。
一、湘西吊脚楼的演变
由于湘西特殊的地形、气候决定,这里的先民生活经常遭受野兽、虫蛇、洪水之危害,居住方式由地面改为树上,构木架巢,由此开始了巢居生活,这是有史料记载湘西吊脚楼最早的建筑雏形。后来衍生出了在地面用木头搭建“人”字形的棚子,上面覆盖茅草。随着土家族先民们的居住条件也不断改善,由地面搭建的巢穴形式演变为在地面用树枝搭建的巢穴形式,形成了干阑式建筑雏形。土家族大多居于悬崖峭壁上,为了扩大使用空间,下面用木柱做为支撑,架空地板,室内居住空间向外悬挑。现今湘西吊脚楼与普通房屋并存相连,吊脚楼建筑形式在湘西的土地上不断繁衍,并且做外我国建筑风格特有的形式,深深扎根在这片土地之中。
二、湘西吊脚楼建筑特点
(一)平面布局形式
1.单吊式:这是最普遍的一种形式,有人称之为“一头吊”或“钥匙头”或“拐头”。它的特点是只有一正屋一厢房,厢房悬于空中,用柱子支撑。
2.双吊式:此类吊脚楼也较为普遍,主要平面格局是一正屋两厢房,两个厢房全部吊出,形成一个比较整齐的前庭。
3.四水合式:主要格局特点是将正屋两头厢房吊脚楼部分的上部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四合院,两厢房间的楼下为大门,进去大门还要上石阶才能到正屋。
(二)接地关系的构造分类
1.挑廊式吊脚楼:这是因为吊脚楼二层挑出走廊而命名,其主体底面一部分落于基地上,另一部分位于支撑柱上,这种构成形式的吊脚楼最能适应地形,与湘西地区自然环境相互结合。
2.干栏式吊脚楼:主体全部架空与基地脱开,使用支撑住支撑全部负荷。
(三)建筑特色
湘西吊脚楼最大的建筑特色是它能够克服地势对他的限制,能最大限度的节省建筑空间,并且能够适应湿热的气候条件,防止虫蛇、洪水的侵害。土家居民非常重视吊脚楼的建筑工艺以及建筑装饰,追求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就地取材,建筑框架全部使用木材、榫卯结构。吊脚楼一般分为三段式结构,顶层通风良好一般作为储藏粮食之用,防止食物霉变;二层一般作为家人生活起居之用,是观赏望景的绝好场所;底层一般作为堆放杂物之用,有的地方甚至把底层作为饲养动物的场地,通风良好。这样三段式的结构划分很好的解决了地理条件线条的缺陷,从而形成了湘西土家特有的民居生活和特有的聚落形式。
三、湘西吊脚楼的建筑装饰及文化内涵
(一)建筑装饰
土家人对吊脚楼的装饰非常讲究。主要在檐柱、门窗、栏杆、脊饰、石柱等部位,装饰手法多样有精美的木雕、石雕和砖雕,木雕手法主要有、浮雕、镂雕和透雕,石雕手法主要以浮雕为主,配有圆雕和线刻。檐柱柱头主要为回纹和龙凤纹。门窗装饰多以龙凤虎豹、花卉植物、王字寿字、万字福字、吉祥如意等纹样。栏杆素材多以“回”字格、“万”字格、“喜”字格等。屋面主要装饰为屋脊与翘脚,屋脊主要以方形纹、花叶纹、蝙蝠形、葫芦形、寿桃形、钱形纹等等,翘脚多以鳖形、凤尾形、卷草纹等。石柱表面雕刻麒麟、天马、龙凤、狮子等***案。
(二)文化内涵
湘西吊脚楼在建筑选址上讲究天人合一,建筑朝向无一定之规,东西南北,四面八方都有。土家族是最崇尚“道”的一个民族,他们最为遵循的是和谐,追寻一种和大山、大自然统一协调的意境。从他们重视装饰寓意可以看出土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究。
四、湘西吊脚楼的传承与发展
吊脚楼是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意蕴。随着土家族地区经济与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吊脚楼正在面临破坏和消减。因此要加大对吊脚楼的发展与保护,将现代商业建筑与吊脚楼建筑形式完美结合,这样既可以丰富商业的建筑形式,也可突出地域特色。此外,我们还应努力发挥传统建筑的最大优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将湘西吊脚楼的建筑特色做到不断的优化和演变。最后,传统建筑的旅游开发也不失为一种绝佳的保护与宣传策略。
五、总结
湘西吊脚楼建筑历史久远,建筑风格独特,注重建筑装饰。由于现代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湘西吊脚楼的保护和利用难免会面临一些危机,作为我国传统乡土建筑的瑰宝‘我们应当对土家族特有的民族文化以及建筑所依赖的环境载体加以保护,并且传承其建筑工艺,进而积极的探寻新的经济形势下湘西吊脚楼在现代商业建筑中的实际运用。
参考文献:
[1]刘肃.湘西民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