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人性的善恶问题是古今中外普遍关注的议题之一,它关系到道德伦理的基础以及向善去恶的可能性和现实性问题。荀子的性恶论与保罗的性罪论存在某些相似之处,同时亦有很多差异。本文拟分别从人性提出的角度、罪或恶的由来、向善的可能性和成善的途径几个方面逐一论述,详细解读二者的异同之处,并试分析出二者各自的优劣。
【关键词】人性;性恶;性罪;道德;伦理。
【作者简介】朱小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哲学专业2011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儒
耶比较。
人性是善还是恶?对于这个问题可谓见仁见智,就我国儒家传统而言,孟子的性善论长期以来处于道统的地位,而荀子的性恶论则好似大海中一片孤舟。然而,随着近代以来法制的普及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荀子的性恶论逐步受到重视,人们逐渐在荀子的性恶论与基督教的性罪论中间找到切合点。因为二者都深刻地触及到人性的幽暗面,都对人性充满了一种忧患意识,但是这种忧患并没有导致悲观,而是借着外在的他律激发起内在的自律行为,从而为道德的自我提升和精神的无限超越提供了一种实践向度。虽然如此,荀子的性恶论与保罗的性罪论却有着明显的差异,在不同的文化土壤的栽培和思想体系的浇灌下,二者呈现出不同的特色。
一、性恶论与性罪论提出的角度
清代学者郝懿行认为:“性虽善,不能废教;性即恶,必假人为。孟、荀之恉,本无不合,唯其持论,各执一偏。准以圣言,‘性相近’即兼善恶而言。”[1]此话道出了荀、孟二人关于人性问题上的分歧。孔子对于人性问题只是总括为“性相近,习相远”,孟子发展了孔子内圣的观点提出了性善论。而荀子则继承了孔子外王的观点,针锋相对地在反方面提出了性恶论。
荀子出生晚于孟子,身处战国后期,社会正处在由***走向大一统的历史潮流中,礼坏乐崩、诸侯争霸造成民不聊生、社会动荡。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荀子以现实的视角和批判的眼光提出了性恶论。《性恶》篇的开头第一句就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提出了性伪之分:性是先天的、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而伪则是后天的、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这里,荀子吸收了告子“生之谓性”的观点。人性是本始材朴,此性是伪的基础,伪则美化、矫饰本性。可见,荀子并非人们通常以为的性本恶论者,而是认为人性本质上是一种起点,存有各种可能性,只是荀子强调了性中有恶的观点。美国哲学家孟罗指出,中国哲学家认为人人都有尽善尽美的潜质而没有天生的缺陷,即便是提出性恶论的荀子也体现了这一特色。因此,本文从这种意义上倾向于把荀子人性论称为性有恶论。与孟子的人禽之辩和人性具有善端的理想人格相比,荀子人性论提出更多的是从经验层面对人性提出了现实性的拷问。他深刻地发现了人性中的无穷的欲求和贪婪,从而积极有效地寻求通过礼乐教化和后天的修身功夫而改善人性的努力。
在基督教历史上,使徒保罗是基督教初期的核心人物,是基督教神学教义的最初诠释者,更是福音事业的开拓者。巴勒斯坦地区当时处在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新兴的基督教身处艰难险境,有来自犹太教的攻击和毁谤,也有来自罗马当局者的打压和迫害。保罗在去大马士革的路上被耶稣基督呼召以后,他的生命开始了转变,从一个逼迫基督教的人变成了一个为基督教献身的使徒。保罗认为,与民族的危机相比,人们信仰的危机才是最根本的,人们所有的危机都源自罪。他第一次明确阐述罪的概念:“这就如同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罗5∶12)这里的“一人”是指人类的始祖亚当。在创世记故事中,亚当和夏娃滥用了自由意志偷吃了禁果而受到了上帝的惩罚。这种罪性从亚当以后就存在于人类之中,成为人的共同基因,这就是原罪。这里的罪可以说是一种本体论上的罪,一种形而上层面的应然之罪。罪在希腊原文中指箭没有射中之意,也就是人不认识上帝或是人不能达到上帝的标准就是人的罪。如后自由主义神学家尼布尔所指出的,人性中的罪恶乃是人类存在不可避免的处境,它无时不在,无时不有。因而,人类的罪性具有本体论的地位。
分析荀子的性恶论与保罗的性罪论,我们就会发现二者人性论提出的不同角度。荀子的人性论是从经验层面和实践的角度提出的,而保罗的人性论则是从宗教神学的角度提出的。前者是世俗的层面,后者属于神圣的层面。
二、恶或罪的由来
荀子认为所谓恶,就是一种偏险悖乱之性,那么人性之恶从何而来的?荀子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解释。首先,从自然欲望的不加控制而导致的社会混乱而言:“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荀子·性恶》)其次,从人不从师法、失去礼义而导致性情之恶而言:“今诚以人之性固正理平治邪,则有恶用圣王,恶用礼义哉?虽有圣王礼义,将曷加于正理平治也哉?”(《荀子·性恶》)圣王和礼义的作用是为了矫正人性之恶,也就是说人性中的恶是人需要礼义教化的前提条件。再次,性恶是因为受到了不良环境的影响。荀子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比喻指出不良的环境使人性朝向恶的方面发展,而使得人向善的可能性受到了遮蔽。
保罗的关于性罪的由来也有具体的说明。人犯罪从内因来讲是由于人心中的骄傲和悖逆。伊甸园中分别善恶树代表了上帝的一种权威和旨意,人应该顺从上帝的命令而不僭越。但是亚当和夏娃却失去了对上帝和创造的敬畏心,希望吃到善恶果以后能够变得和上帝一样。“因为,他们虽然知道神,却不当作神荣耀他,也不感谢他。他们的思念变为愚枉,无知的心就昏暗了”(罗1∶21)。从外因来讲,人的罪性是因为撒旦的引诱,蛇诱惑人去违背上帝。根据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城》里的说法,在创造的第一天,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就把光暗分开了。奥古斯丁把光和暗解读为善恶两种力量。其中,恶便是撒旦。他认为上帝允许恶存在是为了达成一种平衡,为了给人真正的自由,这样上帝的审判才体现出公正。这样,人就处于一种灵与肉的二元对立状态,如同保罗在《罗马书》中描述的二律的交战,“按着我里面的意思,我是喜欢神的律;但我觉得肢体中另有个律和我心中的律交战,把我掳去,叫我附从那肢体中犯罪的律”。人的这种罪的存在处境和无法自救的局限就引出了救赎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