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都有各地的方言,各地的方言都有各自的特色。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力。
行走在济南街头,常常听到“赛”字不绝于耳。“哎,这场球踢得真赛! ”“你看我买的这个相机真赛,我可真喜欢。”
“赛”字在济南话中多指“好”、“精彩”的意思,与名词“比赛”、“赛事”等毫无关联。据说外地人对济南的这句方言口语颇有微词,如:街头巷尾两个济南人发生口角,面红耳赤争执下也说“赛”――“你看你这人赛吧!不讲理!”“你赛吧,你杠赛咧你!”这种场合下的“赛”却不是“好”的意思了,有点贬义的意味,有时让外地人摸不着头脑。
各地都有各地的方言,各地的方言都有各自的特色。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一种,是民族文化的组成部分,显示了其独特的魅力。
济南历史上,民间百姓人家的方言口语可谓独树一帜,风趣乖巧,充满了济南地方特色的语言魅力及亲和力。济南的方言口语不论在词汇创造上还是在语言修饰上,绝无精雕细琢的那种,线条虽粗却有一种质朴厚重、恰到好处的淡雅之美,说来听去那么热情洋溢,令人产生一种细风和雨的滋润。
字字句句流露济南纯朴民风
据说乾隆皇帝与纪昀有一幅对联,上联是:“吃块白面馍馍,喝碗五香甜沫,可谓真赛。”下联是:“咬口黑豆窝窝,就碟八宝咸菜,不算疵毛。”这幅对联集中体现了济南话的特色,既直率又不乏幽默,既表达清晰又余味悠长,真真是堪称“尔利”啊!
上世纪济南地区流行的方言口语庞杂繁多,耐人寻味,回味无穷,咀嚼咂吧之中见真意。至今,济南人最喜爱对人称谓“老师”的口语,现仍经久不衰,在民众中广泛传扬,足可见济南人礼仪以待,人文风范积淀的深厚。“老师”与“师傅”、“同志”齐名,较之相比,远不如“老师”来的热烈和气爽,这便是济南民风淳朴,本***真的体现。
据了解,济南地方方言特别丰富,大约有上千个具有济南特色的方言词汇。在老济南的方言中,外来的一些音译词汇比较少,大部分方言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一语音、语调都经过了漫长的演变,地域特征特别明显。
济南方言属于北方语系,但在词汇和发音上又有自己的特色,而且有的方言乡土气息特别浓厚,如梭揖(顽皮)、杠赛咧(挺好)、胡罗罗么(胡闹)、甜么索的(嬉皮笑脸)滋、滋洇滋洇(慢慢品味)、拾漏毛儿(钻空子得了便宜)、哩哏儿棱(装糊涂,办事敷衍)、拉呱儿(聊天)、迂磨黏痰(说话办事不利索)、么(什么)、忒(跟北京话里的“特”相同)、没徐顾(没在意)、使得慌(劳累)、硌磨(斤斤计较)都是济南方言所特有的。
坚守一方语言文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济南老几辈人使用的济南地方方言渐渐淡化,济南人交流中所使用的语言已经不是传统的土生土长的济南话,济南话中大量生动的俗语、俚语,惯用语,成语、谚语正在逐步被淘汰。一些在普通话语言氛围下成长起来的孩子,普通话、英语说得都非常流利,但却几乎都不能说出地道的济南话。
为保护方言,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方言,上海已经把方言收进中学教材,供学生阅读和学习。在济南这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原汁原味的济南老派方言是不是也应该得到一些保护呢?幸好念旧的济南人也意识到了这点,越来越注重济南话的保护和发展,做响了方言的品牌,坚守了济南话的独特文化风情。
现在齐鲁电视台有档节目叫《啦呱》,颇受大家喜爱。《啦呱》节目主持人名叫“小么哥”。从节目的名称到主持人的名字,再到节目的内容,皆用地道的济南话来表述,听起来亲切、有趣。“啦呱”一词是济南的方言,意思是在一起闲聊、讲故事。有些地方叫做“聊天”、“侃大山”,东北人叫“唠嗑”,四川人称之为“摆龙门”。闲暇之日,茶余饭后,相约几个情投意合的朋友,在一起“啦呱”,可交流感情,增进友谊。
而“小么哥”也是地道的济南土话,从字面上看,可以理解为“小男孩”、“小哥们”。其意思是指还没有长大的孩子,还不十分懂事的孩子。一些长辈、一些阅历经历较丰富的人常说一些涉世不深、不谙事理的人“你懂个么,一个小么哥”。《啦呱》节目中,主持人常常把观众逗笑,常因为一段有趣的故事,更多的则是因为很浓也很正宗的济南方言。
另外还有济南电视台的一档《有么说么》的节目,主持人则是著名的山东说书人刘延广,他主持的故事会也成了济南方言的品牌,赢得了无数老济南人新济南人的喜爱。
这“有么说么”是济南的特色方言,意思是“有什么说什么”,不拐弯抹角。常常听朋友砍价时大喊,“咱有么说么,你这个发夹也就值五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