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装的制作中,衣身的袖窿弧线与袖子的袖山弧线缝合,但袖山弧长并不与袖窿弧长完全等长,而是比袖窿弧长略长一些,二者的差值就是装袖时袖山的吃势量。为了将平面的面料适合于立体的人体造型而进行的一种工艺处理方法,是将多余的量均匀地吃进所要缝的部位后进行湿热塑型处理。吃势量的存在,使袖山形成漂亮的袖山圆势,使袖形更加饱满。
在谈论服装袖山吃势量的时候,人们会根据服装种类来做出大致的推断,一般衬衫类袖子吃势为 2 cm左右,套装类袖子吃势为 3 cm左右(茄克衫袖子吃势为 0),外套类袖子吃势为 4 cm左右。这个量是针对最普通的袖子而言,可以根据袖子的造型、袖山的高低稍作调整。但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出的,下面就此问题做出分析。
1袖山吃势计算
1.1服装袖山吃势的影响因素
袖山吃势的相关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
做缝倒向做缝倒向决定了里外匀的形式。当做缝倒向衣袖时,则衣袖处在外圈,而衣身处在内圈,这就要求袖山吃势相对大一些;当做缝倒向衣身时,则上述情况相反,这就要求袖山吃势相对小一些;当做缝为分缝时,则袖山吃势的大小介于前两者之间。因此,在相同条件下,3 种做缝倒向决定 3 种不同的袖山吃势。
面料厚度当做缝倒向衣袖或衣身时,面料越厚,则内、外圈的长度差也越大,内外匀要求也就越高,从而需要的袖山吃势相应越大(或越小)。因此,在相同条件下,袖山吃势与面料的厚度有关。
袖斜线倾角袖斜线倾角越大,在上衣成型后,袖中线与袖窿平面所形成的夹角即袖立体倾角越小,从而造成袖山头偏薄。为了消除此弊病,必须烫缩足够的袖山吃势,以形成一定的袖山圆势和袖山厚度。因此,在相同条件下,袖山吃势与袖斜线倾角大小成正比。
袖山弧长袖山弧长越长,意味着袖山吃势也越大(前提是袖窿弧线长一定),因此在相同的条件下,袖山吃势与袖山弧长成正比。
垫肩厚度由于垫肩伸出袖窿线及支撑力的原因,使垫肩越厚,袖山头下部的凹陷越明显。因此必须再进一步烫缩足够的袖山吃势,以保证袖山顶点至凹陷部有自然的过渡。在此条件下,袖山吃势与垫肩厚度成正比。
衣袖宽松程度衣袖越宽松,其袖山高越低,装袖点在人体肩点下,袖子的造型决定了袖山吃势必须小甚至没有袖山吃势。因此,袖子越宽松,袖山吃势越小。
由此可见,吃势量随衣袖的宽松程度、袖斜线倾角、面料性质等有所不同。如袖斜线倾角小,衣袖相对宽松时,袖山吃势量相对较小。同一款式,全毛类面料较化纤类面料的吃势量大。袖山吃势与多个因素相关,必须对其进行综合判断。
1.2袖山吃势的计算
分析完袖山吃势的相关因素后,可对袖山吃势的大小作出理论估计。袖窿弧长为AH,面料厚度为a,袖斜线倾角为 15∶X,垫肩有效厚度为h,袖山吃势为q,则有下列计算公式:
q=0.001AH(10 h + 3X ± 5a)
其中:做缝倒向衣袖,a取正号;做缝倒向衣身,a取负号;做缝分开,a取 0。a的具体取值可参考如下:
2袖山吃势的分配
2.1人体肩部外形
常规的肩部造型从人体侧面看,肩端部偏前位置弧线曲度较大,偏后位置弧线曲度较平缓,其形状呈马蹄形 (*** 1)。俯视人体肩部,腋根的方向性线是向前倾斜的,左右两条线在人体前方延长后可形成一锐角(*** 2),袖窿的曲线,前部的肩峰到前腋点之间的走向是凸向内侧方向,上面肩峰部朝外侧,下面前腋窝到后腋窝之间的腋底是凸向内侧,后面的肩峰到后腋点之间几乎呈直线倒向外侧,臂根线的形状,4 个方位都不同,因此形成了复杂的曲面。
2.2袖窿线的贴合区、作用区与自由区
根据人体的上肢功能分布可将袖窿划分为贴合区、作用区、自由区(*** 3),从CD线到肩峰AC的体表,是支撑衣服放松量几乎为 0 的贴合区,它对于袖窿的形状和袖山的形状有很大的关系。从CD线到腋底以上是服装作用区,服装与体表之间有一定空隙,它对于人体穿着舒适性作用很大。从腋底开始的自由区,其服装与体表的空隙,可根据造型需要设计成任何形状,是设计袖窿线深浅、形状的区域,它是变化前后衣片时袖窿底部的调整区。
2.3袖山吃势量的分配
袖山吃势的分布的合理与否是袖子成型优劣的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袖山吃势的分布如*** 4 所示,将整个袖山弧线划分成 6 个分布区域。除了袖山吃势为 0 的区域外,其余 5 个区域的单位长度的吃势均不一致,在每个区域中的吃势基本均匀分布,但要注意每 2 个相邻区域的自然过渡。将*** 4 与*** 3 对比来分析袖山吃势的分布,在肩点附近的贴合区处的袖山吃势占整个袖山吃势的 1/5,剩余的袖子前后贴合区处的袖山吃势各占整个袖山吃势的 3/10,袖子前部作用区的袖山吃势为整个袖山吃势的 3/20,袖子后部作用区的袖山吃势为整个袖山吃势的 1/20。
3袖山吃势的确定与修正
利用前面所提到公式可精确计算出袖山的吃势。理论上的袖山吃势要在实践中得到印证,需要利用缝制工艺与熨烫工艺来实现,然而利用这些工艺获得的吃势毕竟有限,当二者出现出入时,可根据设计要求和面料质地等特点进行适当调整。在纸样上,当袖山高不变,袖山吃势需要增加时,可将袖肥加大;相反,当想减少袖山吃势时,可在衣片上将袖窿弧线加长,将袖窿开深后在侧缝上追加。在修正时,不仅要考虑到设计要求,还要考虑人体穿着的舒适性,袖子应具有胳膊活动所必需的量,只有处处以人为本,才能设计与制作出满意的立体的袖型。
参考文献
[1] 蒋锡根. 服装结构设计 ―― 服装母型裁剪法[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2] 中泽愈著,袁观洛译. 人体与服装[M]. 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0.
[3] 张祖芳,纪万秋. 原型法结构设计要领[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安装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