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
[关键词] 再创造 做数学 说数学 用数学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让学生在参与特定的数学活动和在具体情境中初步认识对象的特征,获得一些体验。”所谓体验,就是个体主动亲历或虚拟地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的直接经验的活动。让学生亲历亲为,不但有助于通过多种活动探究和获取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体验中能够逐步掌握数学学习的一般规律和方法。教师要以“课标”精神为指导,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让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充分体验数学学习,感受成功的喜悦,增强信心,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一、自主探究――让学生体验“再创造”
荷兰数学家弗赖登塔尔说过:“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把本人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实践证明,学习者不实行“再创造”,他对学习的内容就难以真正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了。
教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加工者,应该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度不大的例题,大胆舍弃过多、过细的铺垫,尽量对学生少一些暗示、干预。“教学不需要精雕细刻,学生不需要精心打造。”要让学生像科学家一样去自己研究、发现,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在体验中主动建构知识。
如学完了“圆的面积”,教师出示一个圆,从圆心沿半径切割后,拼成了近似长方形,已知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大6厘米,求圆的面积。乍一看,似乎无从下手,但学生经过自主探究,便能想到:长方形的周长不就比圆周长多出两条宽,也就是两条半径,一条半径的长度是3厘米,问题迎刃而解。
二、实践操作――让学生体验“做数学”
教与学都要以“做”为中心。陶行知先生早就提出“学做合一”的观点。“做”就是让学生动手操作,在操作中体验学习,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获得大量的感性知识,同时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在学习“时、分、秒的认识”之前,让学生先自制一个钟面模型供上课用,远比带上现成的钟好,因为学生在制作钟面的过程中,通过自己的思考或询问家长,已经认真地自学了一次,课堂效果能不好吗?如一张长30厘米,宽20厘米的长方形纸,在它的4个角上各剪去一个边长5厘米的小正方形后,围成的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各是多少?学生直接解答有些困难,若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在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体验长方形纸是怎样围成长方体纸盒的,大部分学生都能轻松解决问题,牢固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不但获得了大量的感性知识,而且提高了学习兴趣,激发了求知欲望。
三、合作交流――让学生体验“说数学”
这里的“说数学”是指数学交流。学生处在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下,平等对话,平等交流,能够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个人创造的数学必须取决于数学共同体的‘裁决’,只有为数学共同体所一致接受的数学概念、方法、问题等,才能真正成为数学的成分。”因此,个体的经验需要与同伴和教师交流,才能顺利地共同建构。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创新思维能力。
如在《平均分》的一课教学中,我以4人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进行教学。课前,我让每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准备8个、12个、16个、20个不同的物品(可以是桔子、糖果、花生、饼干……);在课堂上,我让各小组的学生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按照自己的意愿分给组内的同学,并说出分配的理由。通过这样的实践操作,问题一下子就出来了,大家的话匣子也打开。有的学生说:“我家里有很多桔子,我自己要一个就行了,其它都给他们。”有的学生说:“我认为,我们的组长成绩最好,也最负责、最辛苦,我要多分他两块糖。”有的学生说:“我不同意,我们都是同学,有好东西要大家一起分享,我觉得应该每人分得同样多……”可见,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充分地表达、争辩,在体验中“说数学”,能更好地锻炼和激发创新思维。
四、联系生活――让学生体验“用数学”
学以致用,学习的目的在于会用。因此,人人要学有价值的数学。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
学习“圆的认识”后设计游戏:学生站成一排横队,距队伍2米处放一泥人,大家套圈。学生体会到不公平,应站成一圆圈或站成纵队才公平,更好地体会“在同一个圆内半径都相等”。
让学生亲身体验,孩子们就会兴致勃勃,热情高涨;让学生体验成功,孩子们就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课堂也因之充满生命的活力。同时,教师应该深了解学生的心里,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