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纯,字清庵,号元素,又号莹蟾子,南宋末元初时人,南宗五祖白玉蟾再传弟子,同时又是南宗最早合于全真道者。他援儒入道,创造性地以儒家“致中和”思想来阐释道教宇宙论、认识论和内丹工夫论,并主张融合三教、汇通南北,是道教史上著名思想家,以及内丹中派创始人。
籍贯考辨
在李道纯门人蔡志颐编订《中和集》篇首,题有“都梁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撰”;在李道纯亲自撰写的《道德会元·序》落款处,也题有“都梁参学清庵莹蟾子李道纯元素序”。故李道纯为都梁人,并无疑问。
但史籍中有两处“都梁”:一处为今湖南省邵阳市武冈县,一处为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对于哪一处“都梁”才是李道纯故里,学者们有不同意见。
先来看以“都梁”指称武冈的史料。据北魏郦道元编《水经注》卷38记载:“旧传后汉伐五溪蛮,蛮保此冈,故曰武冈县,即其称焉。大溪经建兴县南,又经都梁县南……其中悉生兰草,绿叶紫茎,芳风藻川,兰馨远馥。俗谓兰为都梁,山因以号,县受名焉。”据唐李吉甫编《元和郡县制》卷30记载:武冈“本汉都梁县地,属零陵郡,吴宝鼎元年改为武冈县,因武冈为名”。
再来看位于盱眙之“都梁”的史料。据《资治通鉴》卷251所附胡三省的音注记载:“都梁城在泗州盱眙县北都梁山。项安世曰:都梁县有小山,山上水极清浅,其山中悉产兰草,绿叶紫茎,俗谓兰为都梁,因以名县。”
在李道纯籍贯问题上的分歧,自清代就已产生。在清代,武冈所隶宝庆府属湖南省,盱眙所隶凤阳府则先后划归江南省、安徽省。笔者查阅相关方志,并检索《中国方志库》,于同治《武冈州志》、道光《宝庆府志》、光绪《湖南通志》以及乾隆《盱眙县志》、光绪《凤阳府志》、乾隆《江南通志》、光绪《重修安徽通志》,都找到关于李道纯的记载。
同治《武冈州志》卷40《人物志一》记载:“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又自号莹蟾子。著《中和集》,门人蔡志颐编次成书。”另外,在该书卷33、35的《艺文志》中,也有关于李道纯及其《中和集》记载。在道光《宝庆府志》卷101《艺文略二》和卷117《先民传下》,都直接谓李道纯为武冈人。在光绪《湖南通志》卷242《方外志》和卷252《艺文志》中,也谓李道纯为武冈人。
清代乾隆《盱眙县志》卷20、光绪《盱眙县志稿》卷12、光绪《凤阳县志》卷16上、乾隆《江南通志》卷192、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342,也都收有李道纯著述存目。其中,乾隆《江南通志》、光绪《重修安徽通志》都称李道纯为“临濠”人,“临濠”即凤阳别称。
岑孝清把李道纯作为盱眙人,根据 “如果李道纯为武冈州人,元代时李氏本人撰写的文章当用‘武冈’而不是‘都梁’……所以,李道纯当为盱眙县人,故《凤阳府志》列其为‘盱眙道士’是符合实际的”。①其实,地名之古称或别称一直是文人雅士所喜用的。在宋元时期,无论是武冈还是盱眙,都不以“都梁”作为本县的官称,但文人仍常常以“都梁”称之。尽管盱眙距离李道纯的主要活动地茅山、金陵、真州都比较近,但考虑到南宋时南方的水陆交通都已非常便利,并不能因此而断定李道纯为盱眙人。
检索各类史籍中关于“都梁县”的称谓,发现除上述胡三省音注外,几乎全部指代武冈。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明代洪武元年所封宗室15王中,并列有盱眙王和都梁王,而这里的“都梁”乃指湖南之武冈。可见,在明代,“都梁”一词专指湖南武冈。《正统道藏》编于明代正统年间,其所收录、校订的李道纯著作中 “都梁”一词在当时也许并无歧义。
武冈云山为道教第六十九福地,道教传统浓厚。据《湖南通志》载:公元212年,秦始皇派卢、侯二生入海求长生不死之药,未得,难以复命,卢与侯谋,隐入武冈云山,与当地谭真人一起修炼。后人称卢、侯、谭为三真,为境内最早修炼道士。据康熙《武冈州志》卷10《方外》,本州人谭紫霄景升真人著有《化书》刻行。谭紫霄即唐末五代著名道教思想家谭峭,《化书》认为世界根源于“虚”,“虚”既是万物本源又是万物归宿。李道纯在著作中多次强调“虚”的境界,与谭峭思想颇为契合。另在《全真集玄秘要》中,李道纯收录了自己对周敦颐《太极***说》的注解。毋庸置疑,濂溪先生“无极而太极”的思想对莹蟾子产生过深刻影响。而这位理学开山鼻祖的家乡道县和重要活动地衡阳,都与武冈同处湘南,气脉相通。
综上所述,李道纯籍贯,武冈说较盱眙说更可信。清代陈铭珪在《长春道教源流》卷7中也认为:“李道纯,字元素,号清庵,别号莹蟾子,都梁人……都梁,汉零陵郡,晋以后为邵陵郡,今湖南宝庆府武冈州地……盖湖南人而居江南者。”
活动年谱
李道纯为宋末元初人,当无疑义。对于他具体出生及羽化时间,《道藏提要》载为1219—1296年,但没有列出根据。学者大多沿此说,但也未作出梳理。
据弘治《徽州府志》卷10:“(元)赵定庵,名道可。其先辽州人,父木邻赤,宋赐姓名赵旺,授右武大夫,骁卫上将***,福州团练使。道可,其长子也,初名大德,授阁门宣赞舍人,马步***副总管。归元,至正十四年授武德将***金牌……授昭勇大将***管***总管,累遭差调,冒犯风霜,遂成肺疾。麾下老卒李清庵者,素号得道,一夕候安否。因请屏去侍妾,解衣趺坐,腰背相倚,安不得动。达旦而疾瘳矣。道可感动,礼清庵为师。以印绶诰命付其弟大明承袭,乃弃家往建康,创道院居之。”其中,至正十四年(1354)应为至元十四年(1277)之误。作为前宋***将领,赵道可应在宋亡之后才归附元朝。作为赵道可“麾下老卒”,李道纯也许还参加过抗元斗争。由于1286年李道纯即已在金陵(即建康,今之南京)与白朴会面,故以上记载应发生在1277年到1286年之间,是李道纯在史籍中的最早记录。
李大华认为,能够知道的最早关于李道纯活动经历的时间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戊子),即1288年。②然而,著名元曲家白朴(即后文“太素”)在《水调歌头》词中的一段叙述,为我们考察李道纯活动提供了另外思路:“丙戌夏四月八日,夜梦有人以三元秘秋水五言谓予,请三元之义,曰,上中下也。恍惚玩味,可作水调歌头首句,恨秘字之义未详。后从相国史公欢游如平生,俾赋乐章,因道此句,但不知秘字何意。公曰,秘即封也,甫一韵而寤,后三日成之,以识其异。”③晚清况周颐在《蕙风簃小品》中指出:“清庵词《水调歌头》有《赠白兰谷》及《言道》、《言性》各一阙,亦皆以‘三元秘秋水’为起句,太素词乃酬答清庵之作……可知当日商榷文字,过从甚密。太素词作于丙戌至元二十三年。清庵词当亦是时作也。”④至元二十三年为1286年,这应是目前所见李道纯最早的确切活动时间。
据《清庵莹蟾子语录》序中柴元皋记述,自己为该书作序是至元戊子年(1288)夏季。该语录6卷分别由李道纯6位弟子所编,故此时其已开堂讲经,主要弟子也均已投至门下。
至元庚寅(1290)孟夏旦日,李道纯为《道德会元》作序。⑤
李道纯在《中和集》卷4《炼虚歌》序中记载:“辛卯(1291)岁,有全真羽流之金陵中和精舍,尝谈盛德,予深重之。自后三领云翰,观其言辞,有致虚安静之志。于是乎,横空飞剑而访先生,是乃己亥重阳日也。观其行,察其言,足见其深造玄理者也。”⑥这段史料对于研究李道纯与全真道的交往,具有重要价值。从辛卯(1291)至己亥(1299)这8年中,李道纯通过与全真道士接触,与他们建立了深刻的价值认同。正是这样的认同,使他开始以“全真道人”自居。
至元壬辰年(1292)上元日(正月十五),李道纯于中和庵撰写《死生说》,并赠与损庵蔡志颐等人。⑦四日后,又于中和庵撰写《动静说》,并赠与经闲庵等人。⑧
大德三年(1299)纯阳诞日(四月十四),李道纯在銮江中和庵撰写《金丹妙诀》。⑨ “銮江”应指真州(明称仪真,即今之江苏仪征)。故《道藏提要》载李道纯卒年为1296年,应有误。
关于李道纯羽化的时间,有两条史料应引起重视。
首先是杜道坚为《中和集》所作序:“维杨损庵蔡君志颐,莹蟾子李清庵之门人也,堪破凡尘,笃修仙道,得清庵之残膏剩馥,编次成书,题曰《中和集》,盖取师之静室名也。大德丙午秋,谒余印可,欲寿诸梓,开悟后人。”⑩ “大德丙午”为1306年。文中有“残膏剩馥”之言,说明此时李道纯已羽化。
另一条是明代隆庆《仪真县志》卷12《祠祀考》:“长生观:在县东十里河北,按《井道泉记略》云:‘我元皇庆间,道流李道纯从刘道远贸地经营,乃作殿二,曰玄元,曰全真,堂庑整肃为一方云水都会,复为通仙庵。’”?“皇庆”指1312—1313年。按此记述,则李道纯此时仍健在。
笔者认为,考察李道纯羽化时间,应以前一条史料为准。杜道坚为《中和集》作序,是应清庵门人蔡志颐之邀,应该比较了解情况。况蔡志颐对其序言一定还会作最终审订,故出现错误的可能性极低。反观《井道泉记略》在记述李道纯“贸地经营”时,只笼统说“皇庆间”,并未确指某一年,当是多年后依据大致传闻而记载。而且,在李道纯所有著述中,未发现1300年至1313年间有确切纪年的事迹。故李道纯羽化时间应在1299年至1306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