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小石潭记》有两句:“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两句看似没什么难理解的,实际上要正确理解还得琢磨一番。
一、“岩”为何意?
在第一句中,课本对其中较难的“坻”“屿”“堪”作了解释,唯独对“岩”未注。相关的古文选本也未见到注释了“岩”的。也许编者们都认为它就是通常的“岩石”之义,无须多注释。与此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将这一句翻译为:“整块石头作为潭底,靠近岸边,有一圈从潭底周围突出水面的石头,成为坻、屿、堪、岩各种不同的形状”。那么“岩”是什么形状?既然文中的“堪”,课本已经注释为“不平的岩石”,如果后面再来一个“岩(岩石)”,岂不重复?其实,在这里,“岩”当注为“洞穴”。
“岩”有多种意义,其中之一是“洞穴”之类。《辞源》“崖(岩)㈡”:“石窟。《楚辞》汉东方朔《七谏・哀命》:‘处玄舍之幽门兮,穴崖石而窟伏。’”其下有“穴”“阿”“洞”“栖”“居穴处”等词条。“穴”释曰:“山洞……”、“洞”释曰:“山洞……”,“崖居穴处”释曰:“住在深山洞穴之中,谓隐居生活。……”(以上见第949页,商务印书馆1983年12月版、2000年印刷本)《辞源》另收有“堪崖”一词,释曰:“高深的山崖。《庄子・在宥》:‘故贤者伏处大山堪崖之下,而万乘之君忧傈乎庙堂之上。”(第940页)而此处的“堪”,被注释为“山深”,所以此处的“崖”也当为“洞穴”之意。
《辞海》中的“岩”字条未收“山洞”的义项。但其下的“岩穴”词条释曰:“山洞。《庄子・让王》:‘魏牟,万乘之公子也,其隐岩穴也,难为于布衣之士。’后用来指隐居之处或隐者。左思《招隐》诗:‘岩穴无结构。’韩愈《为裴相公让官表》:‘伏愿博选周行,旁及岩穴。’”(见第948~949页,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年版缩印本)
同样的解释也见于《古代汉语词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和《现代汉语词典》。由此可知,《小石潭记》中的那段话是说这些出露水面的岩石有的成了高地,有的成了小岛,有的成了的高低不平的岩石,有的地方由于水的长期冲击等,则变成了洞穴。
二、“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应该如何理解?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这一句,(教师教学用书)翻译为“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下,随风飘动。”课本将“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解释为:“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这些解释并不准确。
实际上,这里的“青树”与“蒙”“摇”“参差”对应,“翠蔓”与“络”“缀一披拂”对应,原句即是说:“青树蒙摇参差,翠蔓络缀披佛”,意即“树枝遮掩摇动参差不齐,藤蔓缠绕下垂随风飘拂。”
这一句,是运用了一种修辞方法――分承,又叫合叙、并提,或并是分承。它先把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相关事物并列在一句子中,然后依次相承陈述。这样可避免板滞,行文富于变化。这种句法修辞,古今皆有,在人教版的初中语:课本中也并不少见。如:
1.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此即为“县官日有廪哨之供,(诸生)无馁之患矣;父母岁有裘葛之遗,(诸生无冻之患矣”。
2.欧阳修《醉翁亭记》:“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其中的“风霜高洁”即为“风高霜洁”。
3.诸葛亮《出师表》:“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这里的“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即广若有作奸犯科,宜付有司论其刑;若有为忠善者,宜十有司论其赏”。
4.朱自清《春》:“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化为多提多承,即“桃树红的像火,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树粉的像霞,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杏儿;梨树白的像雪,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梨儿”。
此外,我们还应注意分承与互文的区别。互文是上下文互相呼应互为补充,一般都可合为一个单句。如《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不因外界事物的影响和个人处境的好坏而欢喜悲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意即天气奇寒,将***、都护的角弓都不得控,铁衣都冷难着。而分承是先合而叙之,再分别相承,不能交互作用。
湖南岳阳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平地中学 414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