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
战争是残忍的,和平是美好的,中国人民自古就崇尚和平、反对战争。即使在战国时代各国纷争的情况下,还有不少先哲为消除战争而奔走呼号。虽然效果甚微,但他们的光辉思想却流传后世,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和平爱好者们的心声与迷茫,比如崇尚“非攻”的墨子——
“非攻”思想是墨子思想体系中十分重要的构成要素,是墨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内在要求。“非攻”与墨子思想体系其他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许多学者认为“非攻”以“兼爱”为理论基础,是“兼爱”的自然推论。方授楚先生认为“非攻”是墨子思想体系之事实上的核心:“夫以统摄诸目,则兼爱自较概括,此乃逻辑上之体系也。若就事实上之体系而言,或先因当时战争惨酷,乃倡‘非攻’之说,进而更倡‘兼爱’,以为‘非攻’理论上之根据也。”“非攻”亦是符合“天鬼”的意志的,如:“天之意,不欲大国之攻小国也,大家之乱小家也;强之暴寡,诈之谋愚,贵之傲贱,此天之所不欲也。”“非攻”与“尚同”亦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尚同”乃是因“明虖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正长”提出的,与“非攻”所要解决的问题有所契合。“非攻”与“节用”“节葬”“非乐”有着内在的统一关系:墨子“非攻”思想强调战备,“节用”“节葬”“非乐”旨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发展经济,进而保证战备物资的储存。总的说来,“非攻”思想是贯穿整个墨子思想体系的要素,与其他要素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墨子提倡“非攻”,反对频繁攻城略地的战争,论证有二:第一,攻伐“不义”。墨子认为,攻伐战争危害最大,是最大的“不义”,却不容易为人所认识。“入人园圃,窃其桃李”是“众闻则非之,上为***者得则罚之”;至于“攘人犬豕鸡豚”“入人栏厩,取人马牛”“杀不辜人”而“杝其衣裘,取戈剑”等则皆是“亏人愈多”“不仁兹甚罪益厚”;众人“皆知而非之,谓之不义”,却不认为“大为攻国”亦是“不义”。第二,攻伐不利,有三方面:一是损害被攻伐国家人民的利益:“以往攻伐无罪之国,入其国家边境,芟刈其禾稼,斩其树木,堕其城郭,以湮其沟池,攘杀其牲牷,燔溃其祖庙,劲杀其万民,覆其老弱,迁其重器。”二是损害战争发动国的利益:“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今唯毋废一时,则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与其涂道之修远,粮食辍绝而不继,百姓死者不可胜数也。与其居处之不安,食饭之不时,饥饱之不节,百姓之道疾病而死者,不可胜数。丧师多不可胜数,丧师尽不可胜计。”并且,墨子认为,大国往往是地广人稀,牺牲本不多的人换取多余的土地,“计其所得,反不如所丧者之多”。而且一时战胜,后常遭诸侯报复。三是不利于“天”“鬼”:“夫取天之人,以攻天之邑,此刺杀天民,剥振神之位……则此上不中天之利矣。……夫杀之人,灭鬼神之主,废灭先王,……此则中不中鬼之利矣。”
墨子主张“非攻”,却同时亦赞成诛暴。墨子区分“攻”和“诛”,认为“诛”是有道伐无道:“今遝夫好攻伐之君,又饰其说以非子墨子曰:‘以攻伐之为不义,非利物与?昔者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此皆立为圣王,是何故也?’子墨子曰:‘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彼非所谓攻,谓诛也。’”墨子称“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与“攻”为异类,并且认为反对或削弱诛暴战争是不义之举。墨子反对儒者“君子胜不逐奔,掩函弗射,施则助之胥车”,说:“圣将为世除害,兴师诛罚,胜将因用儒令士卒曰:‘毋逐奔,掩函勿射,施则助之胥车。’***之人也得活,天下害不除,……不义莫大焉!”
由此可知,墨子“非攻”,却不“非战”。在墨子看来,对一场战争的肯定与否定,关键看其是否符合“义”的原则。而“义”是什么呢?可以把“义”理解为“利”,墨子曾明确说:“义,利也。”这就是说,墨子所谓的“义”,归根到底还是“利”。那么“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是否有利呢?从其结果及长远影响来看,禹征有苗,夏部族获利;汤伐桀,对于商部族有利;武王伐纣的成功,利于周部族。但是,战败方是否获利呢?这仍旧值得商榷。按照墨子的思想及其对于“诛”的定义,之所以称禹、汤和武王为“圣王”,是因为禹征有苗、汤伐桀、武王伐纣是“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的。按照墨子的理论,利不可能在战争的过程中出现,它只能在战争前或战争后出现。利出现于战争前在逻辑上说不通,所以它只能出现于战争结束后。这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对于一场战争的肯定或否定要看战争后的情况,而这是与“非攻”的宗旨相矛盾的。“非攻”是反对攻伐战争的,而墨子“诛”的思想却得出了支持攻伐战争的推论。此外,可以把“义”理解为“道义”,那么“义”就类同于儒家提倡的“仁义”,这就要求发动“义战”的国家实行“仁***”。这样,可以根据一个国家是否实行“仁***”而判断其发动的战争是否值得肯定。这就会导致另一个问题的出现,如果一个国家实行“仁***”,那么这个国家攻伐其他国家的行动就值得肯定了。这显然也与墨子反对“大国之攻小国”的初衷相违背。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反对攻伐与肯定诛暴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矛盾。郭沫若认为墨子“名虽非攻而实美攻”“只是在替侵略者制造和平攻势的烟幕弹而已”。新加坡学者李廷辉则反驳说:“大贼以义战之名以行其攫夺,此系大贼之罪,非墨翟之罪,何以归咎于墨翟?”观此二说,郭沫若虽有所偏谬,但墨子非攻而是诛之矛盾确存,难逃“美攻”之嫌。
而如果不肯定“诛暴”,则又可能会导致暴***泛滥、民不聊生、天下之害不能除的混乱局面,这又是与墨子思想相悖的。原因是,墨子非攻,是以保护小国利益为出发点的,他明确规定了大国与小国的义务:“大国之不义也,则同忧之;大国之攻小国也,则同救之;小国城郭之不全也,必使修之;布粟之绝,则委之;币帛不足,则共之。”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弱国外交的思想:“厚为皮币,卑辞令,亟遍四邻诸侯。”墨子进而指出了莒、陈、蔡等国灭亡的原因:“东方有莒之国者,其为国甚小,闲于大国之闲,不敬事于大,大国亦弗之从而爱利。是以东者越人夹削其壤地,西者齐人兼而有之。计莒之所以亡于齐、越间者,以是攻战也。虽南者陈、蔡,其所以亡于吴越之间者,亦以攻战。虽北者且不一著何,其所以亡于燕、代、胡、貊之间者,亦以攻战也。”墨子的弱国外交思想,并不符合其对于大国小国确定的义务要求,如果弱国要总以“敬事于大”来保障自己的安全,则的确有“投降主义”之嫌。墨子关于莒、陈、蔡等小国灭亡原因的论述,是小国“不敬事于大”在先,所以才有“大国亦弗从而爱利”,“弗从而”三字已指出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有删节)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墨子“非攻”思想的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