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分析桂南采茶戏进课堂的必要性,提出桂南采茶戏进课堂必须做好采茶戏教材的建设,营造浓郁的氛围和重视采茶戏教学师资的建设。注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表演和创作。
【关键词】桂南 采茶戏 课堂
【中***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123-02
博白桂南采茶戏是一种由源于江西赣南传入广西的民间表演形式,它结合舞龙、舞狮、唱竹马、唱麒麟等民间艺术形式发展成为载歌载舞的采茶小戏。关于博白采茶戏,明末清初就有记载,新中国成立后其得到了较好的发展,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民间叫做“唱竹马”、“唱采茶”、“吁嘟呀”等。传统的采茶表演是以载歌载舞的形式***演出,表演以喜剧和闹剧为主,情节较强,有丰富的群众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生活意识和地方色彩浓厚。2006年,博白桂南采茶戏被国家列为首批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国家瑰宝。笔者认为,作为有文化传承使命的学校,应该担负起建立本土音乐文化教育的重任,将采茶戏纳入课堂教学中。
一、桂南采茶戏进课堂的必要性
(一)桂南采茶戏进课堂是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渠道。目前,桂南采茶戏的传统剧目有44个,作为地方戏,已成为研究客家语言、艺术及民俗文化的重要材料。但是,博白采茶剧团编、创、演及研究人员匮乏,一些采茶戏全靠老艺人传唱,会唱采茶戏的艺人越来越少。并且在多元音乐文化的占领下,采茶戏这种本土的音乐文化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在青少年当中更是鲜为人知。《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音乐项目)运用到音乐课程中来,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树立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意识”。传承采茶戏不能仅仅依靠少数专业传承者,应该把重点放在培养新一代的欣赏者和爱好者上,因为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是一个人、一代人价值观念和审美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而且这时期他们的模仿能力、接受能力极强,许多人一学就会。因此,应把采茶戏相关的知识通过多元的教学方式,渗透到学生心里,化为学习者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过程。
(二)桂南采茶戏进课堂是丰富音乐课程内容的需要。采茶戏的音乐由茶腔(正腔)、茶插、杂曲、新创编的唱腔、过场音乐、锣鼓击乐等部分组成,在舞台表演中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花扇、腰带、钱鞭是采茶表演经典的、不可少或缺的三大特色道具。采茶戏的羽调式的茶腔、徵调式茶插及其交替调式,加上桂南八音曲牌、相思锣鼓的伴奏、采茶歌舞的穿插、矮装步的独特步法,都可以作为音乐课程资源来开发利用。目前,博白县中小学现行采用的音乐教材是没有桂南采茶戏的内容的,而采茶戏唱的、念的是客家方言,其在鼎盛时期风靡博白全县,广泛流传、活跃于社会文化活动之中。因此,桂南采茶戏进课堂,不仅可以丰富音乐课程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感受、了解、学唱采茶戏,而且可以为学生认识博白本土音乐文化与客家文化开辟新的途径。学生通过观赏、参与采茶戏的演出、学习成果展演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从而更加全面了解桂南采茶戏。
二、桂南采茶戏进课堂的措施
(一)做好采茶戏教材的建设。教材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求知特点,编印普及教材,是桂南采茶戏进课堂的保证。对于博白桂南采茶戏音乐教材的编写,笔者认为应该以客家文化为主线,突出培养兴趣,注重可行性和开放性、传统与现代视野结合这些原则。
1.以客家文化为主线,突出培养兴趣。因为采茶戏与生俱来的客家属性,中小学采茶戏教材的编写应该突出客家文化的背景,要从学生能力和需要出发,突出培养兴趣 ,全面系统地介绍采茶戏的历史与知识,以及优秀的采茶艺人的简介。
2.注重可行性和开放性。教材内容的编排必须按照由易到难的编排顺序,循序渐进,注重音乐实践,以及与兄弟剧种的比较学习,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
3.传统与现代视野结合。采茶戏传统的唱腔有茶腔、茶插。茶腔中的曲牌多为民族五声音阶,以羽调式和徵调式为主。新唱腔主要是在原来茶腔、茶插的基础上,利用现代作曲手法发展起来的。传统与现代结合,有利于学生在学习采茶戏的过程中认识和感受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二)营造浓郁的氛围和重视采茶戏教学师资的建设。采茶戏教学如果没有师资保证,很难得以推进。笔者认为,应该将“桂南采茶戏进校园”活动列入县宣传文化工作规划,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县教育局、文体局、各中小学校也应该相应成立工作机构,制订活动方案,明确相关责任。为确保师资力量,全县应该建立人员培训机制,每学期派出骨干教师到采茶剧团、文化馆跟班学习和专业培训,文化系统每季度组织一次桂南采茶戏专业培训辅导,并定期到学校对活动的开展进行指导和督查。以此营造浓郁的学习采茶戏的氛围,激起学生对采茶戏的兴趣。
(三)注重创新,鼓励学生大胆进行表演和创作。采茶戏还有一种表演形式:“爆肚戏”,就是临时加演节目,无需详尽的剧本,由主事人讲一个故事提纲,由各表演角色自行发挥表(下转第125页)(上接第123页)演,类似即兴表演。但不管怎样发挥,这些表演最终要回到主题上来,有应景作用,多以搞笑、喜剧为主,使人看了“笑爆肚”,俗称“爆肚戏”,表演者要有一定的基本功和表演经验。“爆肚戏”是采茶戏特有的表演特色,采茶戏的精髓就在于创新,因此,要开发一批反映时代、充满趣味、贴近现代群众生活的新节目,从作品内容、剧目编排、人物刻画、表演形式、舞台效果要实现推陈出新,表演形式要从原来单一的采茶小戏发展到相声、小品、音乐剧、快板等多种喜闻乐见的形式,贴近学生生活,满足不同学生的审美需求,才能更好地鼓励学生进行表演和创作。
桂南采茶戏进课堂,其目的是更好地传承和保护好这一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本土音乐与日常音乐教学相结合,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构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课堂文化,为广大师生、为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可持续的发展前景。
(责编 刘 影)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桂南采茶戏进课堂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