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演员对角色的创作过程中,需要对规定情境、假定性进行思考,而这些思考直接体现在演员对角色的创作上。演员利用“行动分析法”创作原理,去挖掘角色的潜在行动线和心理线,根据剧本中给予的种种暗示,借助自己的想象来填补作品的空白点,将作品的未定点确定,将省略的事物还原,在导演的构思中进而完成角色的创作。
【关键词】角色;肢体表现力;外部造型;假定性
中***分类号:J8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05-0072-01
一、演员与角色的关系
演员与角色是一种相互选择的关系,演员通过外部的肢体、语言行动、内部的情绪延伸和释放来创作角色。演员的表演是整个戏剧活动的核心,剧作家和导演的创作都需要通过演员的表演呈现出来。演员对角色的理解尤为重要,因为角色不仅是剧作家的表达手段,还是导演的创作中心,因此,演员首先需要对剧本交代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角色背景、故事情节等进行分析,理清人物关系以及人物间的共同命运,再完成对角色的安排以及角色间矛盾冲突的处理等,因此,演员的创作不是呆板地模仿生活,而是在生活规律和正常思维逻辑下完成角色的创作。
《恋马狂》中的艾伦是一个在外人眼里“普通”,实质却极为“不普通”的少年,他喜欢在马厩给他的“神”洗澡,夜晚在“神”的陪伴下狂奔,“神”是艾伦的整个世界,也是他所有的情感寄托。塑造艾伦这个角色时,必须看到这个人物具有双重性格,即在极度追求物质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在少年身上的压迫,以及与“神”相处时内心涌现出的反抗。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口的艾伦,变得自卑、胆小、懦弱,他处于一种压抑恐惧的复杂的精神状态中,直到他刺瞎了“神”的眼睛,似乎才得到了灵魂上的解脱。在创作艾伦这一角色时,演员应该清楚地认识到角色的复杂性和交错性,不能进行单一化、脸谱化的创作,与此同时,必须在角色创作上完成角色身上的双重性特点。
二、演员肢体表现力的变化
演员肢体的表现力是创作角色外部形象直观的方式之一,演员在创作角色时,必然会有肢体上的变化,哪怕是一个小小的动作或行动,都可以体现出角色的性格和特征,丰富的肢体表达也可以丰满角色形象。
例如,《恋马狂》中艾伦父亲与心理医生的对话,就需要演员在创作角色时运用身体语言来表现艾伦的那种病态和疯狂的。
弗兰克:他从口袋里取出一段绳子,挽成一个套子,把它放进了嘴里(艾伦用一根无形的绳子给自己带上缰头,而且往后拉),又用另外一只手拿起了一个衣架,一个木衣架,就……就……
狄萨特:就开始抽打自己?(艾伦做模拟动作,开始抽打自己,越抽越快,越抽越使劲)
这段戏对于角色的创作来说,是极其重要的,它展现了角色的一种病态的信仰和一种无法解脱的精神状态,因此,在舞台提示的帮助下,我们应该充分运用肢体的表现力来进行角色的诠释,特别是要着重处理肢体的力度和层次,达到一种有机的表达。
三、演T与外部造型的融合
《恋马狂》中马厩中的马有着许多性格和特征,它是一种拟人化的处理,它代表了艾伦心中不同性格、不同类型的“神”,因此,在创作“马神”这一角色时,必须细致观察马的习性特征,通过演员细致的刻画,有意识地给观众灌输一种“人即马、马即神”的概念。
吴戈教授在《戏剧本质新论》中归纳了外部造型的作用,“第一,使人物形象具有戏剧的视觉美感;第二,标明人物的身份、地位;第三,好的服装造型在具备上述特点之外,还能够点明人物性格和情感类型。”肢体动作直观塑造了角色的个性和特点,外部造型会更好地让观众接受这个规定情境,并认可假定性的约定。因此,角色的外部造型必须符合剧作家和导演所构建的规定情境的要求,必须符合规定情境中角色的社会面貌、心理面貌、外部特征。
四、演员与创作中的假定性
如何达到角色的内部与外部情绪的统一,是演员在创作中应该思考的问题。演员对角色的创作能力体现在演员的肢体表现力上。在角色的创作过程中,假定性的思考为角色的创作提供了一种途径,演员应该思考角色在规定情境下的状态,在假定性的方式下去挖掘语言和肢体表达的准确性。
假定性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它与单纯的模仿不同,是在真实地进行创作。如果将《恋马狂》中的马用现实生活中的马来代替,那么剧场就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因为马的不确定性会给导演和演员的创作带来许多风险。如果用假定性的创作方法,即以“人扮马”的方式来呈现,就避免了很多问题,也能够被观众认可,从而将他们更好地带入故事情节当中,推进戏剧的进程,形成强烈的戏剧视觉审美。同样,2016年英国国家话剧院的《战马》就是一部运用假定性来进行角色创作的匠心之作。
参考文献:
[1]何之安.导演基础知识讲话[M].郑州:黄河文艺出版社,1985.
[2]吴戈.戏剧本质新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
杨 余(1992-),男,汉族,云南昆明人,云南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导表演理论与实践。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以《恋马狂》为例浅析角色的创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