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阿甘正传》作为一部独具匠心、不同凡响的美国电影,讲述的是阿甘一生传奇的经历,给观众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启示和遐想的空间。很多年过去了,片中用象征主义手法所刻画的主题仍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文章中对神奇的奔跑、“巧克力精神”、飘落的羽毛等方面进行了全面与细致的分析,同时对于其运用的象征手法进行了开创性的分析。
[关键词]象征手法;《阿甘正传》;巧克力
依据美国作家温斯顿・格鲁姆的畅销小说《阿甘正传》改编的同名电影,故事围绕的是一位智商评分只有75分的智障者阿甘的生活来讲述的,是一部被当时美国的称赞者和批评者一致认为非常成功的“社会神话”。正是这部电影引发了一场激烈而漫长的争辩,因此我们将这部电影又可以称为“美国社会现实的寓言”。令所有人无可厚非的是它是一部独具匠心、不同凡响的杰作。《阿甘正传》正是通过描述阿甘以及他的爱人的相识相恋的故事,暗示了这部电影的核心思想:理想化的美国、简单的哲学观以及对美国历史的乐观精神。这么多年过去了,但是剧中用象征主义手法所刻画的主题仍能给我们很多的启发。本文对于其运用的象征手法进行了开创性的分析。
一、电影《阿甘正传》剧情分析
淡蓝的天空,一根随风飘舞的羽毛,缓慢飘过树梢,飞向天空……而后,碰巧飘落在福雷斯・甘的膝下,阿甘顺手将羽毛夹在了他最喜欢的书里,等待前往珍妮家的公交车。为了消磨时间,阿甘在等待的过程中,自己在心里讲述着他一生的故事,这也是为了安慰自己的情绪。阿甘一想到要与让他爱慕一生的珍妮见面,就瞬间思绪万千。
二战结束后,在美国亚拉巴马州的一个小镇,阿甘出生。阿甘的妈妈是个性格非常坚强而且强势的女人,阿甘先天弱智,他的妈妈立志要让阿甘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和生活,她一直在鼓励阿甘,要他自强不息,要他和别人一样自立。不仅家人和朋友没有嫌弃阿甘,就连上帝也非常眷顾他,除了给予阿甘一双健步如飞的飞毛腿,另外还使他拥有了不存邪念和正直单纯的头脑。在阿甘还在上学的时候,与珍妮在校车里相遇,自此以后,阿甘在珍妮和妈妈的双重呵护下,开始了一生的奋斗拼搏。他在中学的时候由于被同学追打,就跑进了一个大学的橄榄球场,也由此跑进了大学。
在大学时期,他被橄榄球队破格录取,成了当时的橄榄球巨星,并且还得到了肯尼迪***的隆重接见。在阿甘大学毕业以后,加入了越战,那个时候,他遇到了后来的好友丹中尉和巴布。在越战期间,有一次自己的队伍中了埋伏,在得到撤退的指令后,阿甘突然想起了珍妮的嘱咐,珍妮曾经说过:“如果你遇到了麻烦,不要勉强自己,使劲跑,于是阿甘拔腿就跑,一直跑到了一条小河旁,但是突然他想到自己的好伙伴丹中尉和巴布还在里面,他就义无反顾跑回去救他们,在救丹中尉的同时他臀部中了子弹,之后他遇到了受重伤的巴布,然而由于巴布受伤严重,不久便牺牲了。于是,阿甘失去了最要好的伙伴,这是他在参加越战期间遇到的最遗憾的事。他在战争之后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隆重接见,是因为他救了负伤的战友。越战结束后,阿甘在参加反战聚会的时候遇到了珍妮,当时堕落的珍妮正过着放荡的生活。阿甘自始至终都深爱着珍妮,然而珍妮却不喜欢他,那次相遇匆匆结束。之后,他又对乒乓球开始感兴趣,并且在训练中掌握了相当精湛的技术。之后还被授予了乒乓外交的使者,来中国进行比赛,成为联系中美两国的桥梁和纽带。由于阿甘依然记得巴布的承诺,他还成为捕虾船的船长,经过努力后来还成为百万富翁。再后来,由于照顾生病的母亲,他放弃了捕虾船,改行做了一名园丁。之后的日子,阿甘经常地想起珍妮,那时的珍妮早已迷恋上了放荡的生活,误入歧途,而且开始绝望。但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珍妮又回来了,而且陪阿甘一起生活了一段日子,突然有一天,珍妮在投入阿甘怀抱之后,在天亮时悄然离开。于是,阿甘三年的长跑生活开始了。之后,在结束三年长跑后,阿甘由于过度劳累回到了故乡,做起了免费替人除草的工作。三年以后珍妮和阿甘再次见面,原因是珍妮给阿甘写了一封信,于是阿甘按照信上的地址找到了珍妮,当时,与珍妮一起的,还有一个小男孩,珍妮说是他的儿子,也叫阿甘。那天得知,珍妮患上了一种不治之症,现在看来那个病就是艾滋病,善良的阿甘之后与珍妮结婚,带着母子俩回到了故乡,那段时光是美好的。但是不久,珍妮因病去世,当时他的儿子已经到了上学的年龄。有一天,阿甘送儿子上学,在上校车的时候,突然从儿子的书里飘落下一根羽毛,跟随着校车飘舞,就好像是开始了另一段的旅程。
二、剧情中的象征手法
作者运用的隐喻的哲学思想是这部影片的最大特征,这种特征的运用并不是很明显体现在阐述文字上,而是通过阿甘的结果和他的行动显现出来的。阿甘是一个超级真实的人,是一个有着成年人躯体的孩子,是一个代表民族个性的人物,是一个圣贤级的弱智人。通过对阿甘行为的塑造,使得美国人开始重新反省他们的本质,重新审视个人和整个国家的过去。作品中阿甘的定位就是一个美国人的代表,他体现着美国的国民性,并且还见证和参与了美国20世纪50年代的各个重大的历史事件。阿甘参与了越战,也见证了黑人的民权运动,同时他还目击了水门事件,而后又参与了中美的乒乓球比赛;他曾经是著名的猫王舞蹈动作的指导老师,而且在三年的长跑过程中还创造了当时80年代的美国的最著名最响亮的口号。影片其实就是阿甘的自传,是由阿甘慢慢讲述的。阿甘可以作为美国社会高度的典型代表人,同时也是对美国历史的直接解释。从某个角度来看,电影中隐喻的中心思想其实是和我国道家的传统思想是极为相似的。阿甘就像一个道家的圣人,他能够做到在慌乱的环境中仍能淡定从容过着自己的生活。阿甘有个特点就是一直以来不对事情或者人物的好坏做评判,因此,有时候经历了塞翁失马,也会有好的结果。
(一)飘落的羽毛
一根羽毛从天空飘落到阿甘的脚下,这是影片《阿甘正传》中使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一幕。同时,羽毛也已经成了阿甘哲学的一个象征。阿甘就像随风飘舞的羽毛,象征着他在面对动荡的事件时总是一副被动的态度,任由着历史和命运漂泊。从影片拍摄角度看,羽毛来自于美好的天堂,同时它也象征着我们平凡人生中的庄严,或是象征着一个人的一生,风象征着飘忽不定的命运,起起落落,惟一能让他停下来的也许只有大地。在电影的结尾,阿甘在送活泼可爱的小Forest乘坐和他当初一样的校车,同样的羽毛从同样的角度滑落,这象征着一个生命的开始,抑或是一个新的生命的延续。这个创作描绘的方法不仅增大了影片的艺术性,还留给观众更多的思考,这正是影片的精华所在。我们的生活其实就好似这根羽毛,或是飘飘浮浮,或是落于大地,我们无法控制他的方向和命运,但是,我们却能够选择如何面对。
(二)神奇的奔跑
在一次被同伴们用石头砸倒,阿甘开始不顾一切往前跑,珍妮在一旁大声呼喊着,阿甘边跑边回头张望,同时自行车飞快转动,瞬间已经顾不上腿上的残疾,动作反而非常自然,慌张中加快了脚步,使得腿上的支架散落了一地,阿甘惊讶地看了下脚下,义无反顾微笑着向远方继续奔跑。阿甘不顾支架散落努力奔跑的画面给观众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这正暗示了我们生命的意义。正如同阿甘说过的,不管他想去哪里,都会飞快奔跑着。他将信念、智慧和勇气结合在一起,其他什么都不顾,只是飞奔着向前跑,超越了小时候伙伴们的歧视、超越了大学时期的橄榄球场、超越了中美乒乓球的赛场、超越了泥潭般的越战、他超越了美国,最终达到了终点。阿甘被大家誉为具有神奇奔跑能力的人,电影中暗示给我们的是他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永不放弃、勇于拼搏、自我超越,还有美好的那一面。
阿甘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动作就是奔跑,这可以看似是他获得自由的一个开端,也给了他获得机会的勇气。奔跑使得阿甘有了不同于其他人的生命历程,这也暗示在阿甘的血液中流淌着不管一切努力向前的精神。他将信念、智慧和勇气结合在一起,其他什么都不顾,只是飞奔着向前跑,他从来不计较前程,只会一直往前跑。
(三)“巧克力精神”
影片中,阿甘想要送给珍妮的那盒巧克力,其实是一个矛盾性和复杂性的象征。阿甘的妈妈一直告诉他,其实我们的一生就像是一盒未打开的巧克力,在没有吃到之前,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你选择的是什么味道的。所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巧克力也预示着生命的不可预测性。由此,巧克力使得阿甘联想到了自己的妈妈,巧克力是阿甘送给珍妮的一个礼物,同时象征着阿甘对妈妈和珍妮的爱。
“Life is like a box of chocolates You never know what you're going to get.”这看似是一句简单的话语,但是在这背后却暗示着我们看似简单却很难做到的人生态度。阿甘是一个随和乐观的人,他不会去揣测巧克力的味道,他只会坦然接受,他从来没有奢望,也不会去强求什么,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感受这个世界,使得观众在他的身上领悟到了一种特殊的教诲。人真的是具有讽刺性的,一般的人都会有各式各样的追求,而恰恰是这个“傻子”让我们觉得完美无憾。
三、结 语
守信、诚实、勇敢、认真以及重感情,成为电影中塑造的阿甘的完美形象,阿甘对身边的人从来不求回报,而且也从来不在乎别人的嘲笑和拒绝,他是那么坦荡和淡然接受着生活赐予他的一切。“巧克力精神”可以看做是阿甘成功的关键,不管阿甘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什么,他都会平静的对待,他的一生都充满着困难,这仿佛成了上帝的恩赐。阿甘有个特点就是一直以来不对事情或者人物的好坏做评判,在阿甘的眼里,没有什么事情是让他为难和痛苦的,比如腿的残疾、弱智、感情上的挫折以及残酷的越战,这一切他都坦然面对了。综上所述,不仅在中国,就连在外国,作家们也将象征作为一种古老的表现手法而不断应用着,这种手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并且在现代书中起着越来越关键的作用。影片中的象征手法不但暗示了很多主题,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给观众们提供了遐想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王玲.电影《阿甘正传》羽毛道具解读[J].电影文学,2010(13).
[2] 于海川,夏倩,孔令会.永久的魅力――电影《阿甘正传》对当代青少年的情感熏陶[J].名作欣赏,2010(21).
[3] 肖明.从叙事角度看许三多与阿甘的形象差异[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04).
[作者简介] 付琳芳(1980― ),女,河南平顶山人,平顶山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电影《阿甘正传》编剧中的象征手法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