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由于环境中化学物的污染,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中的雄性洼器官和生育能力都受到影响,导致雄性变得越来越“阴柔”。科学家称,这一研究为人类敲响了警钟。
全球物种难逃化学物质威胁
近年来,人类和野生动物所暴露的环境中的新化学品种类超过10万种。其中99%的化学物品没有经过充分监管。许多化学物品被科学家视为“内分泌干扰物”,因为它们干扰动物体内的激素值。这其中就包括邻苯二甲酸盐(被广泛用于食品包装、化妆品、儿童玩具中)、在家具和电子产品上使用的阻燃剂、虽然被禁用但是仍被广泛使用于食品和环境中的多氯联苯(PCB)以及多种杀虫剂。
这些化学物都足以影响脊椎动物(包括有骨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动物在内),每个主要物种中的雄性的生殖能力。脊椎动物物种的雄性雌性化已经成为广泛的现象。美国佛州的雄性黑豹已经无法产生正常的。此外,雌雄同体的北极熊、变小的水獭、变短的貂也都被发现。
人类性别比悄然逆转
佛罗里达大学教授吉列敲响警钟,他说:“如果我们在野生动植物中发现了问题,那么我们有理由担心类似的事情也会发生在人类的男性身
其实,环境污染对人类生育能力和男女性别比例的影响已经显现。不久前,美国有研究显示,那些在怀孕期间接触化学品的女性,生下的男婴儿较小,而且生殖器有雌化倾向。
荷兰一所大学的研究发现,暴露在受PCB(印刷电路板)污染的环境中的孕妇所生育的男孩长大后更喜欢玩女孩们玩的洋娃娃和过家家的用品,而不是传统上男孩喜欢玩的玩具。
而加拿大、俄罗斯和意大利受到严重化学污染的地区的女性,生育女孩的几率是生育男孩的两倍。有科学家认为,这或许可以解释近年来世界范围内男女性别比例所发生的神秘变化。
根据一项最新研究,最近30年来美国和日本的男性人口出生比都呈现下降趋势。在美国,1970年的男女比例是105.5:100,到了2001年这一比例下降为104.6:100。日本则从1970年的106.3:100下降到105:100。尽管这个数字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研究人员指出,这一变化正是环境污染给男性生殖系统带来损害的体现。据统计,仅在美日两国,就有25万女婴“本该”是男婴。
研究人员对俄罗斯一家专门生产除草剂的大型工厂进行调查发现,这个工厂的男性工人只有38%生育男性后代。
美国匹兹堡大学公共卫生研究所流行病学专家德瓦拉・戴维斯博士分析认为,长期暴露在有毒环境中的男性的生育能力将遭到破坏。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男性内的Y染色体活性受到环境中有毒化学物质的损伤,从而无法与女性的x染色体结合,导致无法生育男性婴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