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

[摘要]柴科夫斯基是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音乐家,其作品有序曲、交响曲、歌剧、芭蕾音乐等多种题材,他的第六交响曲《悲怆》是他的代表作,作品中尽显他的自传性的悲剧特点,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经典之作。本文通过对第六交响曲《悲怆》的创作背景、音乐分析、总体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详细分析,使我们对该作品有更深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柴科夫斯基 悲怆交响曲 音乐分析 悲剧特点

彼得•伊里奇•柴科夫斯基是俄国作曲家,1840年生于俄罗斯一个工程师家庭,他幼年便已显出钢琴即兴演奏的天分,1848年,全家搬到圣彼得堡,开始学习钢琴和作曲,后又被送到一家严格的法律学校去读书,毕业后在司法部工作,然而他本人却并不喜欢这个职业。1862年入彼得堡音乐学院从安东•鲁宾斯坦学习作曲,后赴莫斯科音乐学院任教。1877-1890年获得梅克夫人资助,摆脱繁重的教学工作,专心从事创作。在这段时期里,柴可夫斯基四处旅游并巡回演出并交往了很多像格里格、勃拉姆斯等优秀的作曲家。他勤奋的工作,在音乐的各种题材上都大显身手,创作出极其优秀的作品,《天鹅湖》、《胡桃夹子》、《叶甫根尼奥涅金》、《1812序曲》、《第六交响曲》等优秀作品都成为传世之作。但在柴可夫斯基一生的众多作品中,《第六“悲怆”交响曲》被人们认为是他的代表之作。作品中充满了自传式的悲剧特点,成为十九世纪末叶交响乐创作的高峰,很值得人们赏析和学习。

柴可夫斯基的最后三部戏剧响曲(《第四交响曲》到《第六交响曲》),由于思想内容和情绪氛围彼此相近,时常被总称为悲剧三部曲。这三部作品在揭示人的精神悲剧以及个人同遭遇现实之间的尖锐矛盾方面,都达到了真正的哲学深度,其中每一部作品分别反映出悲剧发展的不同阶段;《第四交响曲》可以说是悲剧的第一幕,展示了个人的悲剧性体验的内心世界;作为悲剧的第二幕,《第五交响曲》表现出险恶力量的寒冷气息;至于《第六交响曲》,是他的最后一步交响曲,是带有总结性的代表作,是他全部创作的终结,反映的是个人的悲惨遭遇,阴暗的力量终于用前所未有的威力把悲剧的主人公拖向死亡。

一、创作背景

1893年10月28日,柴科夫斯基交响曲创作领域里的最后一部作品――第六交响曲《悲怆》,由作曲家亲自指挥,在圣•彼得堡首演,反应不佳。也许是由于这部乐曲惶惑不安的情绪和异样的阴暗使他碰壁。但是,当柴科夫斯基死后,此曲再演,也许是由于听众懂得了它的含义,场内一片哭泣。这是我们时代的一位伟大的交响音乐作曲家创造性生涯的最后总结。他自己说过:“在这部交响曲里我倾注了自己的全部心血”。首演后欣然接受弟弟莫杰斯特的建议,用了“悲***”的标题。

浪漫主义标题音乐,是一种相对于纯音乐(即非标题音乐)而言的器乐音乐,它的特征是有一个概括性的题目,这个题目或源自于民间传说、文学作品、绘画作品,或是个人的亲身经历等,作曲家在统一的构思下,用音乐手段将题目表达出来。总的来说,标题音乐的音乐内容具有叙述性或描绘性等特征。相形之下,《悲怆》交响曲并非像被视为西方浪漫主义标题音乐之滥觞的柏辽兹创作的《幻想交响曲》那样具有明确的叙述性内容,也非穆索尔斯基创作的《***画展览会》那般具有明显的描绘性特征,正如柴科夫斯基的弟弟莫德斯基透露的,这个“悲怆”的别名是作品完成之后在偶然的灵思驱动下附加的,因此并不具备标题音乐的特征。

二、作品分析

全曲包括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b小调,从一段阴暗、深含抑郁的慢引子开始。戏剧性的引子有两个乐句构成,预示出以后的主题,不协和和弦带来不稳定的因素,概括了该乐章的悲哀情绪。动荡不定的主部主题是单二部曲式,既有感情的冲动又有焦急不安的因素。连接部与主部主题交织在一起,界限并不明显,中提琴和单簧管的上升旋律把副部连接起来。安静的副部是单三部曲式,旋律温柔哀婉,再现乐段音色朦胧,是主体进入幻想的意境,仿佛是对幸福生活的憧憬。结束部的音乐材料来自于副部主题,和声上并没有完全终止,进入展开部的引入部分。引入句有两个相似的乐句构成,节奏顿挫鲜明,充斥着紧张性,奠定了展开部的基础。在展开部中,主题在高潮的顶点上再现,表现出一种殊死的搏斗。再现部中主题一直在乐曲的高潮中进行,直到第四个高峰。音乐又进入连绵不断的爬行时旋律,和前面的动机形成对比,刻画了斗争的艰巨性和曲折性。当多种因素激烈的冲突达到顶点后,铜管乐吹出旧式俄罗斯教堂中为死者举行葬礼时的挽歌《与圣者共安息》的曲调,速度缓慢,最后第一乐章在沉闷的气氛中结束,象征不可避免的死亡。这种戏剧性的冲突一方面揭示了抗争对死亡的恐惧,另一方面也表现了神一样的快乐和天地万物中的真善美的无限的爱。

独奏大管―――它的音质带有戏剧性,音色接近男声。用它表现冷酷的、呆滞的感情非常适合。则在由低音提琴轻轻地奏出的低沉和暗淡的背景上缓慢地奏出那个优郁、艰难地爬行着的动机。核心动机取材于主部主题的动机,两次模进,每次提高一个音级,最终以叹息的音调结束。从第四小节的末拍起,中提琴的低音区―深沉、粗野,对大管的核心音调进行呼应。

序曲的第一乐句:

引子之后,一个小停顿,音乐活跃起来,紧张的期待和不安的预感显然也加深了。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的第一主题,是从引子主题滋生出来的,但是它从原来的沉重变成焦虑的高吁长叹,此时它的音调也失去了原有的歌唱性特点,变短促的、若断若续的一阵阵发作,显得特别惊慌不安:

第二乐章(复三部曲式)是二拍子加三拍子的五拍子圆舞曲,充满了清新、愉快的气氛和迷人的情绪,反映了他生命中短暂的喜悦中间部分,叹息的音调又驱走了舞蹈的曲调,重新又表现出无可奈何的哀伤。结尾对中间部情绪进行了补充,在安静的气氛中又含有激情的音调,最后在一片安静中结束。《悲怆》的第二乐章在西方音乐史上之意义在于,柴科夫斯基把本属于一般音乐会领域的圆舞曲带进了交响乐的高雅殿堂,同时也丰富了交响乐的表现手段。

第三乐章是诙谐曲和进行曲结合的乐章,也是整部交响曲气势宏伟的高潮乐章。其结构为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主部主题与副部主题形成对比,主部主题是幻想般的、飘忽不定的诙谐主题,但其中孕育着副部主题材料。副部主题变成沉着坚定的进行曲主题,这个主题在整个乐章中掀起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体现了主人公决心战胜一切的意志和力量,斗争的精神贯穿在悲剧性的作品中。就如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说的那样,在这部作品中:“起着主导作用的,不是自暴自弃的思想,而是斗争和克服悲惨命运的乐思。”乐章的结尾非常宏伟豪迈,表现出压倒一切的意志和力量,它与紧接而至的哀歌般的第四乐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按照传统,具有欢腾,凯旋性质的音乐应该出现在套曲的末乐章,担当着表达结论的作用,是整个套曲中速度最快的部分。然而,柴科夫斯基早把具有这种性质的音乐提前安置在第三乐章,而在末乐章创作了一段极其忧伤的慢板音乐,彻底打破了古典交响乐的格局。

第四乐章是深情的慢板,是一首刻画内心无比悲楚苦痛的哀歌。它是含有奏鸣曲因素的单三部曲式。第一部分的主题,二度下行的叹息音调,不协和的和声以及缓慢的速度,体现出了深刻的悲剧性和紧张的戏剧性。中间部分采用对比主题,b小调转到明朗的D大调,旋律温柔抒情,宽广的气息代替了短促的呼吸,体现出对生命的眷恋,但当中还是存在叹息味道。音乐不断展开,当音乐发展到顶点时,乐曲突然强收,随着哀鸣的下行模进音调的出现,再现部出现,音乐仍有所展开。暗淡的尾声采用中间部分的材料,使音乐的悲剧气氛达到了顶点,最后,整个交响曲在中间部分的音调上寂静地结束。

作者在酝酿这部作品的过程中,常常情不自禁地淌下热泪。因此,人们一直把这部旷世之作誉为“经典的忧伤”、“灵魂的震颤”。柴科夫斯基生前也曾对他的侄子达维多夫说过,悲怆是他的“安魂曲”。而就在《悲怆》交响曲首演后不久,这位音乐巨人竟真的与世长辞了!所以在人们用心去聆听《悲怆》交响曲时,总会情不自禁的体味到脆弱与坚强,短暂与永恒。

柴科夫斯基的音乐在欧洲与美国逐渐受到欢迎,他与当时最伟大的勃拉姆斯和格里格齐名。虽然大众的喝彩不断,却掩盖不了他内心的绝望,觉得自己的生活已经被摧毁了。1890年,梅克夫人突然不再与他通信,虽然此时,柴科夫斯基已经在经济上自立自足,但对他而言,人情比金钱重要的多。宣泄倾诉情绪的重要通道封闭使他更陷入寂寞悲伤中。形成了《悲怆》交响曲的创作背景。在这种极度的困惑与悲伤中,柴可夫斯基通过对交响曲的创作,来抒发和缓解情绪上带来的压力。

总之,柴科夫斯基这位带给无数人喜悦的优秀音乐家,本身却被悲惨不幸的私生活所折磨。他的音乐充满浪漫乐派传统精神,他的创作主观上直接表达他内心深处的情感,他的作品特色是深刻的旋律复杂的情绪历程,精心编排的主题与结构。他将一生的经历都融入到了第六交响曲《悲怆》中,这一代表着柴可夫斯基一生悲叹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震撼。同时燃烧着这位忧郁的作曲家生命中最后的余晖。有人评价柴科夫斯基是俄罗斯民族之魂,更高的评价是:他的音乐已经超越了国界的藩篱,是全人类音乐宝库中最珍贵的遗产。

参考文献:

[1]杨民望.世界名曲欣赏[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1年3月.

[2]冯云.告别音乐与人生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结构与内容分析[J].苏州大学学报,2005,(10).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柴科夫斯基第六交响曲《悲怆》赏析

学习

我的“超级”老爸作文700字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我的“超级”老爸作文700字,内容包括我的超级老爸作文,我的超级老爸作文800字。俊杰,快起床了俊杰,快下来吃饭了诶~俊杰,你的饭盒忘拿了看到这些,你肯定会说:俊杰同学,你可真幸福啊!有一个这么称职的好老妈。嘿嘿!不对哦,他是我的fat

学习

韩国釜山港逐鹿东北亚经济圈

阅读(67)

本文为您介绍韩国釜山港逐鹿东北亚经济圈,内容包括韩国釜山港发展趋势,韩国釜山自贸区有哪些优势。30%的美国产品,20%来自日本、台湾、香港、欧盟产的产品,30%来自中国货物都会经过釜山港中转,釜山港成为名副其实的“亚洲中心仓库”。

学习

明星的美容招 不一定都对

阅读(19)

走在时尚前端的明星的装扮、发型……都是粉丝们的效仿对象,对于她们的美容秘方,JM更是深信不已。真有那么神奇吗?《美颜志》特邀美容专家针对一些明星推崇的美容方法一一比对,指出了很多美容误区!对于连明星们都犯的美容错误,粉丝们可要

学习

关于“风险社会”的论述

阅读(87)

本文为您介绍关于“风险社会”的论述,内容包括社会风险稳定评估报告全文,关于风险社会的议题。摘要:风险社会是指在全球化发展背景下,由于人类实践所导致的全球性风险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发展阶段,在这样的社会里,各种全球性风险对人类的生存

学习

探秘男人“女性化”

阅读(19)

本文为您介绍探秘男人“女性化”,内容包括男人女性化例子,男性女性化文章。一项最新研究显示,由于环境中化学物的污染,包括人类在内的脊椎动物中的雄性洼器官和生育能力都受到影响,导致雄性变得越来越“阴柔”。科学家称,这一研究为人类敲响

学习

玛莎·盖尔霍恩:女版海明威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玛莎·盖尔霍恩:女版海明威,内容包括玛莎盖尔霍恩与海明威,海明威玛莎盖尔霍恩。5月28日,在HBO的电视电影《海明威与盖尔霍恩》首播之际,扮演玛莎·盖尔霍恩的妮可·基德曼说,她想用自己的表演,向今年2月22日刚在叙利亚遇难的“

学习

爱国主义书籍范文精选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爱国主义书籍范文精选,内容包括爱国主义书籍阅读记录表,爱国主义教育书籍排行榜前十名。爱国主义书籍篇1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在语文方面表现出的比较稳定的、最基本的、适应时展要求的学识、能力、技艺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的综

学习

“五四”精神

阅读(36)

本文为您介绍“五四”精神,内容包括五四精神全文朗诵,五四精神的最新内容。[摘要]“五四”精神概括起来就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爱国救国勇当先锋,是青年学生的宝贵品质。与人民群众相结合,是青年运动的正确方向。用民主和科学引领进

学习

内网安全浅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内网安全浅析,内容包括内网安全知识大全集,内网穿透安全。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企业内部网络安全威胁和隐患的现状分析,提出了一套从技术和管理并重的内部网络安全解决方案,以提高企业内网的安全性。

学习

涨价通知函范文精选

阅读(18)

本文为您介绍涨价通知函范文精选,内容包括涨价通知函的正确写法,最新纸业涨价函通知。涨价通知函篇1快递行业一周内的“涨停”

学习

论公司的治理结构

阅读(31)

本文为您介绍论公司的治理结构,内容包括公司治理结构,论公司治理结构论文。[摘要]在结合我国企业公司制改革及修改后的《公司法》,分析企业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和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相关建议和对策。

学习

浅谈产品设计中的可用性与用户体验设计

阅读(20)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产品设计中的可用性与用户体验设计,内容包括用户体验与可用性测试电子书,web用户体验设计与可用性测试。【摘要】可用性这一概念从出现到被引入产品设计,为产品设计领域开发出了一个被广泛认可的理论,将产品设计引入了一

学习

茶道表演与茶艺歌舞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茶道表演与茶艺歌舞,内容包括茶诗与茶艺表演,茶道和茶艺舞蹈。现在我们在各种场合看到的有关茶事的舞台表演大致可分成“茶道表演”与“茶艺歌舞”两大类,这些表演在茶学教育与茶文化推广上起到很大的效用。但我们必须将它们

学习

柴可夫斯基《四月――松雪草》的演奏分析

阅读(186)

本文为您介绍柴可夫斯基《四月――松雪草》的演奏分析,内容包括柴可夫斯基四月松雪草钢琴谱,柴可夫斯基四月松雪草曲式分析。摘要:松雪草是一种生命力极其顽强的植物,由于它的坚强不屈,深受俄罗斯人的喜爱,柴科夫斯基以其非凡的大师手笔,在

学习

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六月――船歌》

阅读(21)

本文为您介绍柴可夫斯基钢琴套曲《四季》之《六月――船歌》,内容包括柴可夫斯基六月船歌钢琴谱原版,柴可夫斯基钢琴曲六月船歌完整版。摘要:钢琴套曲《四季》是柴可夫斯基具有代表性的钢琴作品之一。作品将浪漫主义时期的创作手法与俄罗

学习

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浅析

阅读(104)

本文为您介绍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浅析,内容包括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的概述,贝多芬奏鸣曲第一乐章作品赏析。关键词:贝多芬《悲怆奏鸣曲》;第一乐章;浅析

学习

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赏析

阅读(37)

本文为您介绍贝多芬《第六交响曲(田园)》赏析,内容包括贝多芬田园交响曲作品赏析,贝多芬田园交响曲第二乐章赏析。【摘要】《第六田园交响曲》展现了贝多芬细腻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挚爱。全曲共五个乐章,所展现的是人的精神世界和人对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