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价通知函篇1
快递行业一周内的“涨停”
从诞生那一刻起,民营快递就注定了多舛的命运。民营快递从一诞生就面临内外夹击,内有有国字头为首的邮***速递EMS、民航快递,外有国际市场和高端市场上的FedEx、UPS、DHL、TNT四大行业巨头。民营快递只能靠价格,血拼出一块市场,而低价恶性竞争就决定了民营快递不可能有厚重的发展资历和积淀。
价格战显然不是万能的,国内快递企业在低端市场上徘徊不前,经营水平提升和品牌形象塑造进展缓慢,而日前一场仅仅维系一周的涨价运动,再次暴露出民营快递企业的这些弊端。
最先在***网站上调价声明的是韵达快递,《告客户书》详细公告:“将从即日起提高快件运价。其中,首重在原有基础上增加1元,续重增加0.5元/公斤;而对于远距离快件,首重在原有基础上增加2元,续重增加1-1.5元/公斤。”紧接着,圆通、申通、中通等快递企业也纷纷了涨价通知函,涨价联盟初步形成。对于涨价原因,各公司的解释不一,多是物价居高不下、燃油价格和人工成本上涨等。
然而,也许这些快递企业不会想到,这个涨价联盟维系了仅仅一周就土崩瓦解。涨价,究竟促动了谁的神经?
网购业务被多数民营快递看成“救命稻草”,金融危机以来,传统业务遭遇下滑,但网络购物却是高歌猛进,快递业务发展迅速。仅以淘宝为例,2008年每天实际物流配送支持量约200万单,2009年上升到300万单/日,这还不包括其他电子商务网站快递业务。
淘宝等网站上的网络卖家发货量大,快递价格比较优惠,可以从快递费中挣点差价。因为对于购买量大的客户,卖家都会包邮,快递费的差价正好可以弥补这一块的支出。但是快递价格的上涨,让卖家失去了这一部分的收入。
网络卖家之所以选择民营快递公司,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价格便宜。虽然服务上差强人意,但比起邮***、UPS的昂贵价格,无论是卖家还是买家,都把橄榄枝伸给了民营快递公司。涨价通知无疑促动了网络购物的人们最敏感的神经,一纸通知换来抗议四起。
值得注意的是,就是这四家简称“三通一达”的快递公司,掌握着时下最火的网上商店――淘宝网近八成的快递业务。从表面上看,涨价同盟有足够叫板的筹码,然而,网络卖家反应的激烈程度却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涨价消息一经公布,迅速激起了大量的网络卖家的强烈抵制。淘宝卖家在论坛上大声疾呼:我们不该忍气吞声,而要团结起来抵制!一位服装网店店主说,现在大家在网上买东西,就是***价格便宜,为了做成生意,有时还要自己倒贴快递费。现在邮费增加了,相当于卖的成本增加了,大家可能就不愿意买东西了。
一位参加抵制的网络卖家说,目前淘宝网上的快递公司有20多家,除这四家外,其他都没涨价,我们有很多可选择。
由于网络购物刚起步,卖家承受能力有限,再加上民营快递公司数量多且竞争激烈,民营快递业与网络卖家的依存度相当高,在与卖家的价格谈判中,快递公司处于弱势地位;同时网购卖家对价格敏感性最强,快递企业从这里“开刀”,局面自然非常被动。
最终,韵达和中通两家宣布:针对淘宝卖家的快递价格不会高于此前在淘宝网上公布的物流定价。绝大多数民营快递针对网络卖家的价格仍维持原价,涨价联盟一周时间就瓦解了。
“赔钱赚吆喝”的买卖
许多快递公司都在亏钱经营,不计成本,只为了提高知名度,占领更多的市场。低价格已经成为民营快递抢占市场份额的法则。
对于消费者来说,低价带来的并不全是实惠,还有低端服务:投诉率居高不下,丢件、损件等现象时有发生,人们往往抱怨有关部门失于监管、快递公司不负责任,却并没有看到,低价战术带来的恶性循环已使许多快递公司没有精力和财力为提高服务水平花费更多心思。这也是目前国内民营快递企业的真实写照。
“民营快递早些时候过低杀价已经背离了服务行业的标准,大家都是靠低价格来拼市场,却削弱了我们的服务质量。我们这次涨价,就是要从内部、外部消化低质的快件,降低数量,提高质量。”在圆通快递网站的一封告客户书中,也提到了上述提价理由。
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目前的“低价行为”实际早该摒弃了,能坚持到现在已属奇迹。一方面是成本的不断上涨,另一方面是价格竞争,民营快递进入了谁先涨价谁先死,谁不涨价谁等死的恶性循环。
形成对比的是,国际物流巨头UPS表示邮递费平均上调4.9%,联邦快递计划将其快递部门的运输费率平均调升5.9%,但这并未引起多大反响。雄踞高端市场,手里的客户都是“不差钱儿”,但支撑涨价背后的是,国际块体品牌多年的品牌积淀和服务的高效与完美。
这些细节,似乎都在说明着民营快递涨价的底气不足:一是在与电子商务企业的合作中处于被动地位,不得不受制于人;二是服务水平低等因素,让其在消费者中间失于人心。
同样是涨价,情形为何不同?差别就在于消费者对服务质量的认可。国际快递企业所拥有的品牌软实力和服务硬实力,都让顾客觉得物有所值,因此能够接受相对较高的定价。这其实也给了民营快递一个启示:价格涨跌并不能左右快递业的发展走势,民营快递唯有靠提供更加优质而稳健的快递服务,才能让消费者接受调价行为。
穷则思变谋出路
提供服务水平,并不仅仅指提升业务员水平、改进服务态度等等面上功夫,重要的是打造“专业化服务”。在徐勇看来,快递服务产品细分、增值服务与承诺服务成为快递业新的竞争热点。例如,在以重时效为先的限时服务产品方面,已有多家中外快递企业推出了“当日达”、“次晨达”、“次日达”、“隔日达”、“限时达”、“上午取件下午达”、“下午取件次日达”等多样化的快递服务产品可供用户选择;在满足专业化快递服务的方面,许多快递企业则可以提供传统快递(文件、50公斤以下小包裹)、电子商务配送、物流配送、DM广告配送等多种配送服务的选择。
定制服务的逐渐丰富,将使快递企业在定价方面握有主动权。当然,并不是希望所有快递企业都要以高价取胜,形成价格差异化,注重价值,而非价格才是关键。利用价格来适应市场很正常。并不是说价格低就好,价格高就不好,要看市场的反映。如果市场需求量大,价格可以上去;如果市场需求量小,价格自然下来。快递行业是一个服务行业,它提供的是价值,而不仅仅是价格。
除形式价格差异化之外,规范快递公司员工素质、提升经营管理水平,从而带动民营快递企业整体服务质量的改善,由价格竞争转向质量竞争,这才是国内快递企业的出路。
这次涨价事件充分表明,快递业到了转变盈利模式的时候了,如不跳出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必死无疑。只有提供性价比服务,才能在第二轮发展中站稳脚跟。■
涨价通知函篇2
似乎很突然,钢材、铝材、塑料、橡胶、燃油等生产资料产品的价格不约而同地上涨,涨价幅度之大,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在网上的许多帖子中,我们都会在开头看到这样令人惊悚的一段:
去年三季度以来,木材涨价15%-30%,塑料涨价30%,铝材涨价30%,钢铁涨价30%,玻璃涨价40%,不锈钢涨价40%,纸箱涨价30%,运费涨价33.6%……
由于上述产品的涨价,又拉动了一些相关产品的涨价,形成了连锁反应。这些材料的涨价和我们钢结构行业、门窗行业、采暖通风行业以及建筑给排水设备行业都是密切相关的。不断上涨的原材料价格加重了这些行业的成本负担,而能否将成本上升的负担成功消化,前景并不乐观。如何保持企业的效益,消除由涨价而带来的提高成本因素,已经成为我们企业新的课题和当务之急。
材料价格上涨,受哪些因素影响
2016年11月开始,供货商关于价格上调的通知函如雪片般飞向各个厂家、经销商,已有不少品牌的产品开始陆续提价。许多公司材料采购负责人透露,由于库存,公司仅能尽力保证年底之前不提价,但上游供应链成本上涨,整个行业价格整体上涨基本已成定局。具体哪些原因使价格上涨的呢?
国家***、工信部等部门透露,除煤、钢之外,2017年去产能力度将进一步扩大,包括有色金属等多个新行业的落后产能将进入去产能行列。工信部副部长徐乐江日前表示,严控电解铝新增产能、完善民机铝材上下游合作机制,争取在民机铝材等有色金属新材料上取得重大突破。
据了解,各地***府加紧落实2017年去产能工作安排。北京市未来将分类处置50户以上“僵尸企业”;天津市将进一步压缩钢铁产能,处置僵尸企业;而钢铁大省河北也将进一步压缩钢铁、煤炭、玻璃、水泥等产能,2017年加快廊坊、保定、张家口铁产能全部退出,承德、秦皇岛等地钢铁产能部分退出。
除了去产能之外,2016年9 月1 日,号称“史上最严超限令”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正式施行,***门对于超载车辆实施新一轮“严打”,许多行业依靠“超载”压缩成本的潜规则被全部打破。物流运输成本上升带来的影响,可能更大、也更深远。超限令出台提高了道路交通安全,但确实带来了比较大的成本压力,整个行业的产业链成本已经出现了结构性上涨,对于纯利润微薄的行业来说,材料企业不可能独自承担成本上涨的压力。
人工费上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物价上涨,实际生活成本增加,再加上年轻人越来越少选择重型制造行业,导致人员紧缺。在某些行业,技术工人和重体力劳动者的收入水平远超普通白领。
总的来看,这些上涨是各种成本上升、环境治理、货币***策、汇率波动、宏观调控、甚至行业垄断导致的被动上涨。目前看来国内外市场需求、消费者价格指数、企业赢利水平、工业增速等还没有明显好转,这种涨价并非经济基本面好转催生的,是否可持续很难下结论。
材料价格上涨,制造业能否迎来春天
原材料价格上涨,对企业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这一波原材料涨价,使得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涨幅扩大,表明制造业积极因素在累积,制造业进入企稳回升的通道。不过,面对涨价潮,不同类型的企业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而这恰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重新洗牌在所难免。
这一波原材料涨价,一方面是2016年国外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反弹走高,另一方面则是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趋向减缓,供给侧改革和去产能去库存取得一定成效。以广东佛山为例:2016年不独钢铁涨价了,其他原材料也涨了,而且纷纷在岁末创下年内新高。像佛山市监测的6种有色金属价格在2016年1月降至41058元/吨的最低位后开始反弹,逐步上涨至12月58650元/吨的年内最高点;监测的2种化工产品从1月3192元/吨低位涨至12月5188元/吨的年内最高点。
广东经济学会常务副会长、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院长朱卫平教授认为,2016年12月,佛山市制造业重点企业PMI实现较大幅度的升幅,显示佛山制造业已经走出了上半年低位徘徊的局面,进入了企稳回升的通道。PMI是反映制造业经济预期、信心的标志性指标。广东2016年制造业PMI整体都呈前低后高走势,表明制造业企稳态势得到持续巩固,市场信心不断增强。有分析指出,进入2017年,制造业仍有望延续2016年的良好走势。
那么,2017年原材料价格又将如何呢?佛山市发改局报告指出,后期生产资料价格仍将跟随大宗商品价格波动上行,但在国内市场需求疲软和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预测2017年原材料价格大幅攀升的可能性不大。
愈演愈烈的原材料涨价潮,目前正在席卷中国制造业。制造业企业面对原材料上涨,不少需要面临成本负担加重的压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工业运行研究室张航燕博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指出,面对原材料涨价,制造业的大企业有一定的规模优势,在单位利润摊薄的情况下还可以维持生存,对于制造业小微企业而言其生存比较困难,不排除一些企业会面临倒闭的危机。眼下国家加大环保治理力度,一些小的、装备能力比较低的工厂关掉了,而环保要求的趋严会带来产业集中度的提高。
成本的激增,让迫于产能过剩和国内消费低迷而不得不减价促销的制造商,只能进一步压缩企业利润。而同样的情况对于外贸企业来说,可能面临的困境更加难以摆脱。在我国,大多出口企业依然是通过传统OEM模式进行订单生产。这一模式下的同质化现象,让这些企业在面对海外品牌商议价的时候处于劣势,尽管企业成本上涨,但很难将成本转移到出厂价上,企业只能是本着“涨价不丢单”的精神艰难过渡。
此次原材料价格上涨,首先冲击了缺少自主品牌的代工企业,似乎在为企业敲响警钟:过去的几十年,低制造成本让“Made in China” 引领中国外贸走在世界前沿的红利正在逐渐消失,随着东南亚国家在中低制造业上的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税收优惠优势越来越明显,依靠传统代工模式出口的外贸企业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大,制造企业转型升级的趋势已成必然。
目前,互联网的出现为企业采购和销售提供了新的平台,企业需要跟上形势的发展,关注电商平台和跨境贸易平台的动向,把握时机,创新开拓,创出一条破解涨价谜题、实现企业转型升级的新路。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1-3362(2017)03-0012-02
涨价通知函篇3
许多采购人员每天早上到公司,打开电脑,收到邮件不出例外是涨价通知函;就连朋友圈也充满了各种涨价潮,调价潮,以及各种涨价搞笑段子!可是老板可不管供应商的涨价,只希望你的采购成本一降再降。采购怎么办?
作为企业的采购人员,必须关注原料行情。首先要理解各项物资的生产原材料,总结出他们的主要上游原料,这些原料的价格行情及走势、市场分析将是你每天必修课。你要做到原料行情与供应商一样清楚了解。
一、应对材料涨价的策略
首先要界定原材料价格上涨的成本分担问题,成本应由供应商承担、客户承担,还是共同承担?这个在于你和供商的合作关系。
价格被双方所承认(当然供应商还是在里面加了水分),也将作为以后价格变动的基础。这样,原材料价格上涨给供应商带来的实际成本增加应该由客户承担,但采购此时可以和供应商讨论:如何合理降低他的采购成本?如何在成本结构其他项目上寻找降低的机会?此时需要供应商的合作,而其是否合作决定于你公司的实力,或者你是否具备了踢人的条件!
如果没有清楚的成本信息,采购可以要求其提供,供应商尽管不乐意或不同意,他也知道这个要求是合理的。如果他不同意,你就慢慢要,在要的过程中拖延新价格的实施,并且做好寻找新的供应商的工作。
要强调的是,除非你公司很有实力,否则一定要有合适的供应商储备,并且对于专用的模具一定自己控制所有权,以便在转换供应商的时候方便行事。比如GE,GE在找供应商时花费的精力很大,签订的合同很多,一大堆英文的,很多公司因为其声誉而愿意一味接受,所以GE的每个part的供应商只有一个,这样便于他管理,如果供应商不合作,GE会拿出一堆文件和他说事,谁都知道GE是大公司,是做大生意的,一旦有闪失损失肯定不会小,供应商怕担当不起,所以即便不乐意也得继续做,当然GE会因为你合作不好会愿意让你退出来,但是还得是他表示主动踢你。但更多的客户没有这样的能力,所以不要参考GE的做法。
以上分析的是配套产品的供应商关系,而我们还会接触直接的原料供应商。要相信,现在还没有什么原料被一家公司垄断,因而有国产和进口,品牌和非品牌的差别,这时你要看你公司产品的定位了。若公司对产品品质和原料近于品牌崇拜的话,那你就不要想着选择国产或非品牌的东西。此时如果你是跨国公司的话,你可以和其他兄弟公司一起向供应商签订集团采购合同,如果你联合采购的量也让人家没兴趣,或者你公司的品牌或影响力在行业里不行的话,你就像经理如实打报告吧。如果公司愿意,则可以在质量保证的情况下考虑国产或非品牌公司产品。
但有一些大的跨国公司原料供应商往往会有很多,换个有时会很有用,可能你会在他那里可以拿到低一点的价格,原因在于作为,制造商会给他在价格上有优惠,而商愿意通过跑量给你比市场上价格低一点的价格,还有,大公司可能对小客户没有什么兴趣,所以对小客户的报价会高,以此把小客户挤出,或者转给商来做,比如EXXOMMOBILE公司。
关于大公司产品的,其实也有方式可以降低采购价格。要知道各个地方的产品价格往往是不一样的,所以采购可以根据公司采购量和运输费用的比较来确定是否可以从外地进货。当然,有些公司规定全国各地的须在本区域内销售,要相信有差价就会有人去冒险,采购可以引入新供应商从外地调货,外地的不会拒绝,因为他也想赚钱。
二、节约采购成本的策略
就企业采购来说,节约成本的方法有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九种:
1.价值分析法与价值工程法(VA与VE法):适用于新产品,针对产品或服务的功能加以研究,以最低的生命周期成本,透过剔除、简化、变更、替代等方法,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价值工程是针对现有产品的功能、成本做系统的研究与分析,现在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已被视为同一概念使用。
2.谈判:谈判是买卖双方为了各自目标,达成彼此认同的协议过程。谈判并不只限于价格方面,也适用于某些特定需求。使用谈判的方式,通常期望采购价格降低的幅度约为3%-5%。如果希望达成更大的降幅,则需运用价格、成本分析,价值分析与价值工程(VA、VE)等手法。
3.早期供应商参与ESI:在产品设计初期,选择伙伴关系的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小组。通过供应商早期参与的方式,使新产品开发小组依据供应商提出的性能规格要求,极早调整战略,借助供应商的专业知识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4.杠杆采购:避免各自采购,造成组织内不同单位,向同一个供应商采购相同零件,却价格不同,但彼此并不知的情形,无故丧失节省采购成本的机会。应集中扩大采购量,而增加议价空间的方式。
5.联合采购:主要发生于非营利事业的采购,如医院、学校等,通过统计不同采购组织的需求量,以获得较好的折扣价格。这也被应用于一般商业活动之中,如第三方采购,专门替那些需求量不大的企业单位服务。
6.为便利采购而设计,DFP-自制与外购的策略:在产品的设计阶段,利用协办厂的标准与技术,以及使用工业标准零件,方便原材料取得的便利性。这可以大大减少自制所需的技术支援,同时也降低生产成本。
7.价格与成本分析:这是专业采购的基本工具,了解成本结构的基本要素,对采购者是非常重要的。如果采购不了解所买物品的成本结构,就不能算是了解所买的物品是否为公平合理的价格,同时也会失去许多降低采购成本的机会。
8.标准化采购:实施规格的标准化,为不同的产品项目或零件使用共通的设计、规格,或降低订制项目的数目,以规模经济量,达到降低制造成本的目的。但这只是标准化的其中一环,应扩大标准化的范围,以获得更大的效益。
9.寻求新的供应渠道。如果原材料价格有增无减,且持续的时间较长,企业可以考虑寻求新的供应渠道,如采用招标采购的方式寻求材料价格较低的供方,寻求处理积压产品(同类材料)的供方,有条件的企业必要时也可考虑实施国际采购等。
另外还有电子采购(逆向竞拍),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流程等。
三、降低采购成本所需考虑的因素
以上所说的几种降低采购成本的策略只是理论上的方法,就现实实践中,企业拟定采购策略的时候,应同时考虑下列几项因素。
1.所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型态。所采购产品或服务的型态,是属于一次性的采购,或者是持续性的采购。这应是采购最基本的认知,如果采购的型态有所转变,策略也必须跟着作调整,持续性采购对成本分析的要求远高于一次性采购,但一次性采购的金额如果相当庞大,也不可忽视其成本节省的效能。
2.年需求量与年采购总额。年需求量与年采购额各为多少,这关系到在与供应商议价时,是否能得到较好的议价优势。
3.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卖方、传统的供应商、认可的供应商,到与供应商维持伙伴关系,进而结为策略联盟,对成本的分享方式不同。如果与供应商的关系一般,则肯定不容易得到详细的成本机构资料,只有与供应商维持较密切的关系,彼此合作时,才有办法做到。
4.产品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采购量与产品的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有直接的关系,产品由导入期、成长期到成熟期,采购量会逐渐放大,直到衰退期出现,采购量才会逐渐缩小。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