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山海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一部百科全书,保存了大量原始神话,而其中的洪水神话流传已久,在当今社会闪烁着它独特的魅力。这些洪水神话大致分为共工的洪水成因神话、相柳发洪水、鲧禹治水、应龙相助发洪水四种类型。通过对洪水神话故事的分析,再把考古资料、其他文献资料及地理知识加以佐证,我们可以发现某些洪水神话是真实存在的。并且,这些洪水神话在当代还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文化、精神、科学、民俗等价值。
关键词:《山海经》;洪水神话;当代价值
一、《山海经》中的洪水神话
《山海经》中的洪水神话具有浓厚的奇异性、幻想性,但从另一方面看,它们也是历史的影子。我们将神话看作是古代人对未知世界的一种带有浓厚浪漫主义色彩的自我诠释,是对神秘自然现象的主观解释和自由想象。我们把《山海经》中的洪水神话大致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关于共工的洪水成因神话。《山海经・大荒北经》:“共工之臣相繇,九首蛇身自环,食于九土,其所所尼,即为源泽。不辛乃苦,百兽莫能处。禹湮没水,杀相繇,其血腥臭,不可生谷。其地多水,不可居也。” [1]p489鳐从外貌看是一个凶猛的怪兽形象怪物,它有着强大的本领,使得百姓不能正常生活。而在《山海经・海外北经》中也有记载“共工之臣相柳氏,九首,以食于九山。相柳之所抵,厥为泽溪。” [4]p279我们大胆假设相柳就是相繇,当时爆发大洪水是由于巨大的九头怪相柳凭借自己的本事四处作恶,被禹杀死,而带来的洪水灾害。而相柳是共工的臣子。《山海经・大荒北经》记载:“有系昆之山者,有共工之台,射者不敢北射。” [4]p295共工居住的地方连涉猎者都不敢往前,可见在先民眼里,共工也是凶恶的。以上论述都说明了共工与洪水有莫大的关系。
(二)治水神话故事。《山海经・海内经》是这样记载的:“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
岛。” [4]p536大禹除了继承了其父的遗志,成功治理了洪水。还杀死了作恶多端的相柳使地可以播种谷物。如《山海经・大荒南经》记:“大荒之中,有山名巧涂之山,青水穷焉。有云雨之山,禹攻云雨”。 [4]p432-433《大荒北经》“禹杀相柳,其血腥,不可以树五谷种。禹厥之,三仞三沮,乃以为池,群帝是以为台。” [4]p489除鲧禹治水外,还有治水英雄河伯,《山海经・海内北经》:“ 从极之渊深三百仞,维冰夷恒都焉,冰夷人面,乘两龙。一曰忠极之渊。” [4]p349作为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黄河水神,河伯原名冯夷,也作“冰夷”。在先秦古籍《尸子》中有一个河伯帮大禹治水的故事,“禹理水,观于河,见白面长人鱼身出,约‘吾河精也’。授于河***,而还于渊中。” [2]河伯献河***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间接来说,河伯也是功不可没。
(三)应龙相助发洪水。《山海经・大荒北经》:“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
尤。” [4]p491应龙在蚩尤之战的关键时候蓄积洪水,使黄帝化被动为主动,应龙除了帮助黄帝杀了蚩尤,并且还杀了夸父。《山海经・大荒北经》:“应龙已杀蚩尤,又杀夸父,乃去南方处之,故南方多雨。” [4]p480-491综上所述可推断南方的洪水灾害或许与应龙有关。
二、洪水神话后延分析
把《山海经》中这些洪水神话故事与某些历史文献性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在时间、地点、人物、内容上都有或多或少的重叠。如关于大洪水的起因,《淮南子・天文训》记载:“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3]而《史记・司马祯补三皇本纪》记载:“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缺。” [4]从这些史料都认为洪水神话的成因是共工争权怒撞不周山的。这与《山海经》中洪水神话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而鲧禹治水神话在《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予娶涂山”,“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5]对大禹治水的方法。《荀子・成相篇》中有此记载:“禹有功,抑下鸿,为民除害逐共工,北决九河,通十二渚疏三江。” [6]《庄子・天下》中也提到:“昔者禹之湮洪水、决江河而通四夷九州也,名川三百,支川三千,小者无数。” [7]其次,很多文献也对大禹的功绩称赞不已。从这些史料对大禹治水方法和功绩的记载,可见《山海经》中的大禹治水神话是有迹可循的。
除此之外,学术界对洪水神话的真实性探讨也提出了各种观点。综合来看都倾向于透过这些洪水传说,隐约察觉到其中的一些洪水事实。鲁刚在《大洪水神话中的虚与实》中指出“遍布世界的洪水神话是以各地区的洪水灾害为历史依据的世界性的洪水传说则是初民由此推彼而想象出来的”。 [8]杨知勇也认为“洪水神话是人们在对曾发生过的洪水灾害的记忆的基础上所幻想出来的 ”。 [9]洪水神话故事依据远古时代所发生的一场大水,通过中国古代的文献记载,不少民族与地区以口耳相承的活形态广泛流传很容易将事实夸大。洪水神话是对洪水事实直接的概括和总结。除此之外,根据考古发现,我们能从中看到洪水神话的蛛丝马迹。《尔雅・释文》中载:“禹疏九河,用工极众,沿河工难,众徒惊骇,故曰‘徒骇’。”意为,大禹治水疏浚九河,在此河施工时,用工极多,施工难度极高,众人害怕完不成任务,所以得名“徒骇”,这便是徒骇河名由来。后人们不忘大禹治水的功德,便在山上筑一草亭命名禹王亭。唐天宝元年,此地设县邑。为纪念大禹的功绩则将县邑定名为禹城县,一直沿袭至1993年后撤县改市,更名为禹城市。“禹会诸侯”是大禹治水的关键时期。禹会遗址位于安徽省蚌埠市涂山南4公里淮河东岸,遗址之上,早年还存在着与大禹相关的遗迹。除此之外当代学者王红旗他认为四、五千年的大禹时代曾有过一次大规模的地理考察测绘工程,绘出地***,并撰写了地理考察报告。以上资料从一个侧面揭示了《山海经》中洪水神话故事所包含的历史真实。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山海经》中的洪水神话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