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修订后的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了培养目标,切合教学实际,具有可操作性,突出了“语文素养”的培养,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在教学中建议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提高教师素质和指导作用,帮助学生构筑扎实的语文功底。
【关键词】初中语文;新课标;认识;教学建议
一、几点认识
1、让“语文”真正回归到了它应有的地位
这从“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可以明显地看出来,修订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强调了语文教学对学生素质养成有很重要的意义。大家一致赞成我们的语文课应该扎扎实实地上成真正的“语文”。语文课标修订的原则、依据是坚持改革方向,正视新课程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增加新课程实施的可操作性。原来定的目标和基本框架都值得肯定。比如强调语文教育的人文性,同时,又注意到不掏空语文的特点。
2、课程目标应切合教学实际,具有可操作性
通过对语文课程标准试验稿的分析,主要意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课程目标应该更切合一线教学实际;二是面对升学压力的问题,教师们应该做出的那些举措;三是希望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内容。
3、重新修订的内容更为突出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
把“语文素养”作为教学课程的一个核心概念,更好的将素质教育精神体现,这样就丰富了语文教学的教育目标,促进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追求、能力的学习、情感态度的培养和更多方面的能力和谐发展。要求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积极地引导学生对语言的丰富积累,并且对语感和思维的培养都要同时做到。在学生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同时语文课程还应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诸方面的和谐发展。
因此,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学生的将来学习和今后工作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基础,就是听说读写。但是,当前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受***门的统考和评价体制的束缚,还没有完全摆脱应试教育的模式。语文教学较大程度上仍在“讲”、“练”、“考”中兜圈子。语文教学的目的应该回归到培养学生的基本素养上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才是语文教学返璞归真的要义所在。
4、修订在内容上加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语文课程中的渗透
这是语文课程在育人功能方面的重要使命,因为语文课程应该将人文关怀和道德品格的教育、优秀文化传统和***传统的教育,融入语言文字运用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还有“育人”。我们有责任培养学生在道德情感价值观方面是一个积极进取的人,是一个具有正确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人,是一个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所谓“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弱则国弱。”
5、改动增删很到位,意思更加准确明晰
此次修改达200多处,修改最多的是语言叙述部分,努力使意思表达更明确,尽量避免误解和歧义。最终目的是将修改后的课程目标更切合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一步的突出语文教学的关性。如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增加了关于“语文素养”的描述,强调“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通过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等内容。各学段的教学目标、要求的梯度和层次更加清楚,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也更具体了。
6、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读书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务
强调读书在语文学习和思想文化修养中的关键作用。在听说读写中格外突出“读”,要求扩大阅读量,重视阅读的“兴趣、习惯、品位、方法和能力”,为此还特别调整和补充推荐阅读书目和诵读篇目;俗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能作诗也能吟”,古圣先贤也早就指出了读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我们都知道,古代私塾的教学方式再简单不过了,熟读成诵,积少成多,然后融会贯通,化为己有。我们看到有些语文教师却对“读”束之高阁,在阅读教学中去搞新花样。教师纯粹“为讲而讲”,学生纯粹“为学而学”,表面上学生收获不少,但是由于缺少了对文本的朗读,实质的理解还是缺少相当的内涵,尚有部分学生甚至一节课中没开过口,这显然无助于课文的内容的解读。 现代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记忆力是一切智力的基础。朱熹曾经说过:“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这“三到”是多种分析器官同时参加活动的协同作用。因此读背是自悟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反复诵读才能真正体会课文的意味、情趣和文气。
另外还特别强化写字教育,针对学生学习中错别字情况严重;书写质量普遍偏低的问题,强调书写的规范和质量。这对电脑化带来写字能力普遍下降的状况是有针对性的。
7、新课标强调教学的三维目标,但不是每一堂课都要落实三维
实际上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是长期、隐性的目标,语文教育要靠熏陶,不可能在每一节课内全部落实三维。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必须相对集中,不可能完成太多。要特别注重引导阅读,阅读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靠大量阅读中去“涵泳”,逐步习得。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而教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不见得好,还可能破坏那种“涵泳”的感觉。
二、教学建议
1、认真解读和领悟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2、教学中,夯实“双基”,从字词入手,构筑扎实的语文功底。
3、 注重学生平时的积累,科学指导积累的方法。
4、 正确理解“以学生为主体”,在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的同时,更要注重教师的引导作用。
5、 正确认识和处理“学”与“教”的关系。不能首先考虑这一课如何“讲”,那一课如何“表演”。应将学生的“如何学”放在第一位,让学生掌握这一阶段应学到的内容,并且学到语文学习和运用的方法。
6、语文的课程教学应该过多的一多媒体教学,因为多媒体应用过多,学生的识***能力提高了,但是对文字的感知、思维的拼接和碎片化发展都差了。因此我们牢记,语文的根本是文字能力。
7、 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修养、思想修养,做到与时俱进。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