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 茂名 525000)
摘 要: 自从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将“拈连”列为一种辞格以来,许多学者都对拈连辞格做了大量的研究。目前的研究对拈连辞格的定义的看法比较一致;对拈连的分类标准和结果不一;对拈连的修辞效果的看法比较单一;对拈连与相似辞格进行辨异而明确它们之间的界限,不足之处在于拈连辞格的内部分类存在盲目性、无依据性和零乱性。
关键词: 拈连 定义 分类 效果 辞格辨异
拈连这种修辞现象常出现在古代的诗词作品中,如唐代温庭筠的词作《更漏子》中的词句“红蜡泪,遍照画堂秋思”采用拈连的修辞手法。然而,我国古代学者并没有意识到拈连是一种修辞手段。“拈连”作为一种辞格,一直到1932年出版的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才正式问世。
1.关于“拈连”的定义的研究
陈望道是汉语修辞学史上第一个将“拈连”列为一种辞格的人。《修辞学发凡》(1979)中的“拈连”的定义为“甲乙两项说话连说时,趁便就用甲项说话所可适用的词来表现乙项观念的”。自从陈望道将“拈连”列为一种辞格以来,它的定义很快就被大家接受。目前关于拈连的定义各家分歧不大,基本上同于《修辞学发凡》中的说法,如倪宝元的《修辞》(1980)、郑颐寿的《比较修辞》(1982)、黎运汉和盛永生主编的《汉语修辞学》(2006)等。也有些学者在陈望道的《修辞学发凡》的定义的基础上做了些修正,如吴士文的《修辞讲话》(1982)、刘焕辉的《修辞学纲要》(1991)、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2004)。各家对拈连定x的差异之处主要表现为名异实同,即用不同的辞格名称来表示拈连这种修辞现象。如张弓的《现代汉语修辞学》(1963)称为“连物式”。黄民裕的《辞格汇编》(1984)称为“顺连或关联”。宗守云的《修辞学的多视角研究》(2005)称为“顺势移用”。
目前谈到“拈连”的修辞论著不少,总的来说,《修辞学发凡》以后的修辞著作和教材对拈连的定义的具体说法虽不尽相同,但有两点是多数著作都承认的:第一,拈连涉及甲乙两项,或者说两个事物;第二,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语趁势巧妙地用于乙事物。这两点应该说是“拈连”的基本点。
2.关于拈连辞格内部分类的研究
学术界有不少论著是从拈连内部分类方面进行研究的。宋振华等人主编的《现代汉语修辞学》(1984)把拈连分为四类:用同音、同形词拈连,用相关的词语拈连,用比喻拈连,用比拟拈连。吴士文的《修辞讲话》(1982)把拈连分为五类:用同音字拈连,用同形字拈连,用比喻拈连,用比拟拈连,先引用后拈连。谭宪昭编的《现代汉语修辞》(1978)把拈连分为顺拈和反拈两类。吴宗渊的《关于拈连、仿词与仿拟》(1981)依据拈连的不同情况,将其分为顺连、反连与类连。郑颐寿的《比较修辞》(1982)认为拈连最常用的形式有动宾变格和主谓变格两种。孟昭泉的《拈连辞格的分类》(1993)把拈连分为三大类:常式拈连、变式拈连和杈式拈连。倪宝元主编的《大学修辞》(1994)按结构可分为详式、略式、倒式、单式复式等。周建民、刘善群的《拈连的结构、范围与分类》(1994)分得更详细:从连项的句法关系着眼,分为动宾拈连与主谓拈连两大类;从拈连词的词性着眼,分为动词拈连、名词拈连、量词拈连、活用词类拈连;根据词与词之间的关系,分为同一拈连、同形拈连和同音拈连;从充作拈连词语言单位的级别着眼,分为语素拈连、单词拈连、短语拈连三类。张宗正的《理论修辞学》(2004)根据拈连格位具体思维结构形式的变化,形成两类格变体:明拈式和暗拈式。谢俊涛的《“拈连”略说》(2008)中按拈连的三个成分的隐现及异同的划分为明拈、暗拈和借拈。
综上所述,对拈连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研究成果颇丰。各种论著对拈连进行了较细致的分类,但分类缺乏统一标准,分类结果存在盲目性、无依据性和零乱性。
3.关于拈连辞格的修辞效果的研究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拈连辞格的效果被深挖出来。郑颐寿的《比较修辞》(1982)认为修辞的效果有:启发人们联想,可以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解释事物的本质,使文章含义深刻,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使语言新鲜、别致。黄民裕在《辞格汇编》(1984)中提到拈连的修辞作用有:可以使上下文联系紧密、自然,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深刻性。彭家强、杨达英主编的《实用修辞》(1986)认为拈连的修辞效果是:通过丰富巧妙的联想,把很难连在一起的东西顺连起来,读起来空灵流畅,又顺理文章,增强文趣。郑颐寿、林成章主编的《新编修辞学》(1987)认为:拈连看似不合语法常规,却别具情味,有含蓄、风趣、简练等修辞效果。刘焕辉(1991)认为:拈连能产生特殊的修辞效果,比一般用法更形象、生动而深刻的表达效果。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1993)认为拈连的修辞效果为:使听众读者能领略到一篇里的叠用的一个动词的前后相应的意义,能感觉到情味的深厚。倪宝元主编的《大学修辞》(1994)认为拈连的修辞功能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调动想象,使语言形象生动;扩大联想,使语言对比鲜明;巧妙连接,使语言经济、凝练。王希杰(2004)认为:赋予了抽象事物以具体形象,增加了语言的艺术美;可以造成幽默诙谐的情调。黎运汉、盛永生(2006)认为:拈连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化、形象化,使语言显得活泼新颖,给人鲜明的印象。
综上所述,学术界对拈连的修辞效果的看法大同小异,比较一致。
4.拈连与相关辞格的辨异研究
刘小南的《语法修辞易混问题区分》(1982)区分了拈连和仿词,他认为拈连是词语的巧妙移用,仿词是更换词语的某个词或语素,临时仿造新词语的修辞方式。郑远汉的《辞格辨异》(1985)对移就与拈连加以辨析,得出结论:移就是把表示人的情状的词语移用来同表示事物的词构成限定关系;拈连不同于移就,拈连要利用上下文的联系,不限于表示人的情状的词语,不限于构成限定关系。谭永祥的《汉语修辞美学》(1992)也对拈连和仿词加以辨异,他认为可以很容易地把拈连和仿词区别开来,因为拈连的实质可以说是词语的反常用法,仿拟则不然,它仅仅是词语的模拟仿造。倪宝元主编的《大学修辞》(1994)认为拈连和移就有两点区别:第一,从意义上看,移就所移的一般是表示人的情状的词,拈连无此限制,且多是具体的不表情状的词。第二,从结构上看,移就所关涉的两项一般构成限定关系,拈连常以动宾关系出现,强调拈与被拈,接连而生。
综上所述,拈连辞格和许多辞格有相似之处。到目前为止,主要是研究拈连与拟人、移就、仿词之间的异同。这些研究成果有助于明确拈连与拟人、移就、仿词等相关辞格之间的界限,但想通过对辞格的辨异完全达到明确界限、统一认识的目的,有赖于对辞格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5.结语
近几十年来,许多学者对拈连辞格做了大量研究。总的来说,对拈连辞格的定义的看法比较一致;对拈连的分类标准和结果不一;对拈连的修辞效果的看法比较单一;通过对拈连与相关辞格的进行比较研究明确各种辞格之间的界限。目前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在于拈连辞格的内部分类存在盲目性、无依据性和零乱性。在语言实践运用中,拈连与相关辞格偶尔存在界限不清的情况。
参考文献:
[1]陈望道.修辞学发凡[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2]黄民裕.辞格汇编[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
[3]黎运汉,盛永生.汉语修辞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4]刘焕辉.修辞学纲要[M].南昌: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1.
[5]刘小南.语法修辞易混问题区分[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
[6]卢英顺.从原型范畴看拈连[J].当代修辞学,2014(6):24-50.
[7]孟昭泉.拈连辞格的分类[J].中州大学学报(综合版),1993(1):40-44.
[8]倪宝元.修辞[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0.
[9]倪宝元.大学修辞[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4.
[10]彭家强,杨达英.实用修辞[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86.
[11]宋振华.现代汉语修辞学[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2.
[12]谭永祥.汉语修辞美学[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13]王希杰.汉语修辞学[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14]吴宗渊.P于拈连、仿词与仿拟[J].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1(2).
[15]吴士文.修辞讲话[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
[16]张弓.现代汉语修辞学[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3.
[17]张宗正.理论修辞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18]郑颐寿.比较修辞[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
[19]郑颐寿、林成章.新编修辞学[M].厦门:鹭江出版社,1987.
[20]郑远汉.辞格辨异[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85.
[21]周建民,刘善群.拈连的结构、范围与分类[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3).
[22]宗守云.修辞学的多视角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23]谢俊涛.“拈连”略说[J].怀化学院学报,2008(3).
此文是茂名市2016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共建项目“古代汉语教学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研究”(2016GJ16)与广东石油化工学院高州师范学院2016年度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微时代的汉语规范化问题与对策”(项目编号:2016GSKT0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