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奋斗的终极目标都在于获得幸福。自2005年江阴首提“幸福江阴”之后,各地幸福城市建设的热潮高涨。据中国幸福研究院的统计,到目前,全国有58个城市将幸福写入了自己发展战略目标中。而且在不断探索创新中,逐步完善幸福城市建设理念并形成各自不同的模式。
2011年,温州市委市府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不仅提出了“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战略目标,而且形成了战略目标、科学评价和绩效考核三位一体的幸福城市建设理论与实践体系,走出了幸福城市建设的“温州之路”。
一、“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内涵
“三生融合·幸福温州”是温州发展的宏伟目标和战略部署,“幸福温州”是目标,“三生融合”是战略。这体现了科学发展的新要求,顺应了城市发展的新潮流,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提升了温州模式的新境界。
(一) “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提出
20世纪70年代,美国南加州大学经济学教授理查德·伊斯特林教授通过研究发现了经济增长与国民快乐的不一致性问题。这是由于只顾物质利益,导致了经济社会发展路径对于快乐幸福社会发展路径的偏离。
但是,将幸福作为城市发展目标也面临着诸多质疑。幸福是一种个人的主观体验,个人是幸福的主体。由此,很多人认为,幸福是个体性的、神秘的;幸福是不可言喻、不可捉摸的;幸福无法丈量、无法评估。
然而,正如英国著名哲学家罗素指出的那样,人们的幸福不仅与个人心理有关,也与社会制度相连。所以,谈幸福不能抽象地、脱离环境、超越发展阶段空谈,而应始终结合幸福主体——个人的实际需要,还要牢牢把握住幸福产生的环境与条件。
可以说,在个体层面,幸福是个人的体验与期盼;在整体层面,是一种终极目标与价值导向。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治文明、生态文明以及社会文明都对个人幸福的获得以及个人幸福实现的水平和程度予以决定性的影响。正如学者胡鞍钢指出:“客观地讲,幸福是一个多元的概念。找出‘幸福最大公约数’,最大程度地实现最多数人的幸福,是***府的重要职责。”追求幸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如何实现国民幸福的最大化,是***府公共管理的最重要职责。
温州近几十年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但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社会事业却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水平。据浙江省统计局有关评价显示,2009年,温州社会发展水平居全省第9位,民生评价综合指数居全省末位,落后的位次与温州经济总量居全省各市第3位的地位极不相称。其中落后的方面主要集中在人口发展、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等方面。
因此,温州提出了“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发展战略目标。把经济社会发展***策全面调整到以多数人幸福为核心的基础上来,围绕温州幸福原则及其需要层次变化来修正与拓展温州经济产业部门发展,围绕温州幸福需要而进行生态环境、公共卫生、劳动保障、收入分配、公共***策的调整等,努力真正构建起“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快乐”的幸福温州。
(二)“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基本内涵
“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理论体系由“三生融合”、“幸福温州”两个核心理念组成。
1、“三生融合”的基本内涵
“三生”指“生态”、“生产”、“生活”,是幸福温州的客观事实基础,反映了区域的发展绩效和水平。生态包括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生产包括创业与创新,生活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同时把代表着过去现在未来的前世今生来生纳入“三生”,作为温州城市发展的历史传承和未来关怀加以考量,也是作为幸福温州的价值引导。
2、幸福温州的目标归依
评价一个地区的发展成果,关键是看能不能让群众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能不能让群众普遍感到幸福。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群体、不同的人对幸福的理解和感受也迥然不同。
按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人的需求一般分为生理、安全、社会、尊重和自我实现五个层次,这五种需求贯穿于人发展的全过程,体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不同环境、不同阶层的人之中。从人的发展和主观感受来说,幸福就是对每一个层次的满足。因此,参照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结合温州经济社会历史人文特性与居民的现实需求,将“幸福温州”具体化为百姓幸福需求,并概括为“幸福五感”。
满足人民群众的幸福需求,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科学发展成效的体现。所谓“幸福五感”,就是在“三生融合”的科学发展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富足感、认同感、公平感和成就感,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满的生活。
一是安全感需求。安全是幸福的保障,也是幸福之本身。百姓的安全感意味着百姓不受伤害,感受到较少的威胁,并有相应保障措施使其在不安中得到保护。二是富足感需求。财富是幸福的基石。但这里的富足感不仅指经济上的富足,也指资源环境与精神文化上的富足感。三是认同感需求。幸福源于关系的和谐、融洽,认同感是幸福城市的应有内涵。
3、“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理论框架
“三生融合”与“幸福温州”是一个有机整体,具有逻辑统一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关系。通过“融合”这个重要的机制。促进各要素的互动、互补、互融,形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最终实现共生共赢的科学发展。
总之,以人为本的幸福城市体系,是个体幸福与社会幸福的统一、物质幸福与精神幸福的统一、代内幸福与代际幸福的统一,是保证人的身心***、人格完善、人权实现、人际关系良好、人的素质提高、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幸福理论与实践体系。
二、“三位一体”幸福温州实践体系
(一)幸福温州的价值导向体系
幸福温州是科学发展的具体实践和探索活动。幸福温州实践价值导向体系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灵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以温州人民幸福追求为目标的价值引导体系。其基本内涵为“科学发展、幸福至上、全民参与、共建共享”,并具体化为“民本”、“务实”、“敢为”、“尚美”四大价值原则与规范要求。
“民本”,即执***为民、民生至上、人人参与、全民共享,就是一切为人民服务,人民当家作主,这是幸福温州实践的***治理念。温州是一个民营经济发达、民本意识浓厚、民间力量强大的地区。“民本”原则要求以广大人民群众为中心和主人,珍视人民的自由和幸福,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与精神需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的热情与智慧,推进民主改革,保障人民群众当家作利,达到全民共享改革成果与幸福生活。
“务实”,即崇尚理性、科学求真、勤劳诚信、脚踏实地,这是幸福温州实践的思维品性。温州人历来重实际、讲实利、求实效。早在宋朝时期形成的温州永嘉学派就以倡导“事功学说”著称,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人反对“空谈天命性理”主张“义利并举”和经世致用。而改革开放以来,温州人不唯书、不唯上,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不等不靠不空谈,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诚实致富。
“敢为”,即大胆改革、锐意创新、敢于担当、勇于实践,这是幸福温州实践的行为取向。温州人追求自主、自立,敢吃第一口螃蟹,敢冒风险。温州人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敢为天下先,不断开拓思路,突破陈规,不断进取,永不言败;并创造了市场经济的先发优势,走出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温州模式”。
“尚美”,即礼义兼修、忠孝两全、情操高尚、温馨和美,尚美是幸福城市的精神内核,是幸福温州实践的品格特征。尚美包括两个方面:外在美与内在美。外在美与自然环境相联系,是自然天成的美,也是后天建成的美;内在美与人的思想气质修养品行相联系,则是崇尚人性美、追求品行美的深刻反映。美在于和谐,止于至善,即大真、大爱、大诚、大智。因而,尚美是幸福城市的精神内核。
幸福温州价值导向体系的具体实践需要全体发动、全民参与,全面开展,全程推进。
(二)“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的科学评价体系
1、“三生融合·幸福温州”评价体系的建立
一些专家指出,幸福指数是衡量一个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指标,是监测一个社会良性运转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幸福指数的追踪研究,可以把握不同社会群体幸福指数的走势和变化规律,并以此作为***策调整的重要依据。
幸福城市建设需要通过一系列量化发展指标来衡量,体现统筹发展、平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想和特殊要求,反映温州城市的环境状况、经济水平、民生水准和幸福状况。这种评价指标体系必然是充分体现社会特定的幸福前提和幸福生成机制下人们的幸福内涵。其关键是在通过对相关领域工作的检查和群众满意度的高低,找出薄弱环节,促进***府改进工作。
2、“三生融合·幸福温州”评价指标的设置
“三生融合幸福温州”科学评价体系由“三生融合”、“幸福温州”两个核心理念所决定。具体指标按照客观与主观两个方面进行设置。通过一系列客观指标来评估“三生融合”水准,通过主观评价指标来测量居民“幸福温州”状况。
客观量化指标。客观指标是围绕生态、生产、生活而展开的,表明幸福城市建设的基本条件与水平,体现为一种发展绩效。
(1)生态指标的设立
在“三生融合幸福温州”评价体系中将“生态”概括为两类:自然生态系统和社会生态系统。
自然生态系统包含了土地的资源与环境、水的资源与环境、大气的资源与环境,以及植物、动物微生物系统,构成了居民生存的基础与依赖,成为幸福生活的重要来源。具体指标包括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建成区绿化覆盖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农村饮用水安全普及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区域环境噪声声值等项目。
(2)“生产”指标的设立
“生产”系统指的是区域生产综合体并延及区域经济整体,体现为区域的经济实力、物质保障能力和未来发展潜力,“生产”是幸福的基础和动力。在“三生融合幸福温州”评价体系中将生产概括为两类:创业与创新。
创业,代表着生产系统中保障经济平稳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涵盖了全社会经济产出、创业投资水平、现代服务业发展等方面。具体指标包括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每万人个私企业数、户均个私单位注册资本等项目。
(3)“生活”指标的设立
“生活”是民生体系的主体内容,是幸福的核心和根本。国民教育、就业保障、社会福利、医疗卫生、文化建设等与人民生活质量密切相关,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实现百姓有求必应、有需则供,真正呵护群众的生活需求。在“三生融合幸福温州”评价体系中将生活概括为两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
2、主观幸福感评价指标
主观幸福感是直接表明居民对于自身幸福程度的评价的指标。
包括了对生活的幸福程度的总体评价以及对于安全感需求、富足感需求、认同感需求、公平感需求及成就感需求等各方面满意度的评价。
(三)“幸福温州”绩效评估体系
绩效考核起源于西方国家文官制度,是提高***府工作效率的中心环节。***府绩效评估,是***府自身或社会其他组织通过多种方式对***府的决策和管理行为所产生的***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短期和长远的影响和效果进行分析、比较、评价和测量。
对幸福城市建设绩效进行评估,是推进幸福城市发展战略实施的一项重要制度和有效方法。它从差异化的城市整体发展战略出发,运用一整套的管理科学方法和工具,将年度绩效管理考评与中长期战略评估相结合,构建确保幸福城市发展战略一致性的实施落实机制。
“三生融合幸福温州”作为温州今后发展的战略目标,近期选取国内相近发展水平的城市作为标杆,近赶“杭甬”,远学“青厦”,全面定点跟踪其各项事业发展,学赶比追。
1、“学赶杭甬、比追青厦”的依据
选择以杭州、宁波、青岛、厦门为学习标杆,一是由于温州与“杭甬青厦”城市可比性较强,基本都是1万多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800万左右的常住人口。温州市本级是1180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304万常住人口,与厦门相当。同时也在于“杭甬青厦”这些城市的先进性。从全省来看,杭甬处于领先地位,从全国来看,青厦处于一流水平。温州提出“全国一流、全省领先”的工作目标,就是要以幸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为依据,对照“杭甬青厦”的平均值、最优值,查找差距,寻找不足,学比追赶。通过比较,了解他们的发展路径和成就,知耻而后勇,奋起直追。
2、幸福温州战略分解落实体系
对幸福温州战略目标进行分解落实,包括确定标杆、拟定全市年度目标、组织战略分解到部门,制定部门年度行动计划和目标。进而再分解到各责任部门、乃至每一名干部公务员的长效机制,形成“千斤重担人人挑“的局面。
3、幸福温州关键指标数据采集体系
准确公正的评价离不开真实量化的关键指标数据,绩效考核部门应组织各相关部门完善全市各项绩效数据的采集体系,同时要跟踪收集“杭甬青厦”及国内外其它一些城市评价标准数据和标杆城市的最新数据,作为评价的标准。
4、开展第三方绩效评估
引入和建立外部***第三方的专家评价机制。每年邀请国内、省内、本市的各行业的外部专家以及主要媒体,开展温州市年度城市幸福指数评价,主要评价各项关键指标相对于幸福城市战略目标和标杆城市数据的进展和差距。同时专家们还要分析一年来各项工作相对于上一年度的改善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策建议。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三生融合 三位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