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通过对鹤壁窑历史概况的阐述,深入分析了其文化渊源及和磁州窑的关系,揭示了其艺术价值。
[关键词]鹤壁窑;磁州窑;白底黑花;中和学说
中国陶瓷文化历史悠久,鹤壁窑以其独特的装饰手法、淳朴的艺术风格成为民间陶瓷中的一朵奇葩。我家世代居住在瓷之故乡――鹤壁, 我对鹤壁窑文化情有独钟。
一、鹤壁窑的历史概况
鹤壁窑――窑址在鹤壁,在河南省的最北端,西背太行,东展平原,汤河在其南,恒河在其北,隔漳河与磁州窑遥遥相望,窑址散落在方圆四五十华里的丘陵之上,1954年河南省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此窑。
鹤壁窑创烧于唐代,终于元代。唐宋时期的器形以盘、碗、壶、罐突出,唐代开始烧制白釉、黄釉和黑釉饰物,此外也能烧制大件器皿;宋代以白釉为主,其次也有白底黑花加绿彩褐黄釉刻花,还有彩色乌金;金元时期白底黑花发展到鼎盛时期。
据史料记载,鹤壁窑是唐代河南府进贡白瓷的重要地区。鹤壁窑久负盛名的原因:一是濒临淇河,原料丰富,土质适宜。二是燃料充足,丰富的煤炭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鹤壁窑历时500年,是北方较大的民间窑场,可是如此在北方兴盛的窑场,历经500年之后犹如昙花般消失了。他的神秘色彩更加吸引了我去看清他的历史与发展。
二、鹤壁窑的审美观念和文化渊源
鹤壁窑的艺术风格体现了中华民族热爱生活,崇尚自然,乐观向上的精神,体现了浓厚淳朴的民间艺术风格。
去年暑假,我参观了鹤壁博物馆,馆内重要藏品就是鹤壁窑的瓷器。厅内一面三四米、高五六米长的瓷墙震撼了我。瓷墙由从唐代到元代的古瓷片粘成,他们在灯光的照耀下,缤纷异彩,各式各样多色的釉瓷片,多样的表现技法,使人眼花缭乱。尤其是碎瓷片上的《童子猜拳***》,描绘了两个儿童在玩猜拳游戏,抓住了儿童嬉戏时全神贯注的表情和姿态刻画得淋漓尽致,画工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顽童脖子上的飘带和右面儿童头顶站立的小鸟呼应,似乎在为他们呐喊助威,寥寥几笔,动静之间、人与自然巧妙地融为一体。画面的题材体现了当时浓厚的民间盛会气息,聪明的匠师能够面向生活,用不同的划刻剔手法,十分简练的笔调画出当时的生活中喜闻乐见的画面,其中流畅奔放的线条,体现出民间艺术的豪放、朴实。
白底黑花是鹤壁窑的主要装饰手法。白底黑花,是用黑赫色画花卉***案,后来拓展为刻、划、剔、划兼绘画填彩等多种形式;他强调了白与黑的对比,巧妙的运用对比,显得更加和谐优美,增强了视觉效果。通过纹样大小的分布;利用细密和稀疏线条的对比,将黑白关系调整到恰到好处。“一阳一阴之谓道”黑白亦为阴阳,这种审美意识反映了中国人最根本的阴阳平衡的宇宙观,阴阳既是美学中认为的矛盾的双法,有绥靖、相济和互补造成平衡最美。平衡指的差异间的相互约束,使其都在适中适度范围之内,也就符合了《礼记》提出的“中和”一说,昭示了儒家的审美思想。孔子说:“中庸之谓德,也甚至矣乎。”可见孔子看来,中和是最高美德,同时中和也涵盖了一种极具东方的色彩的思维方式,即守持未发之情那种无所偏离的状态,达到各种不同事物的协调,在对立两级的中间取恰到好处的中点;肯定事物的变化发展,将其限制在不失中正的限度之中.白底黑花在在变化中求平和,在旋动中给人宁静,绚丽中含蕴淡雅。它之所以受到青睐,是因为他符合中国的审美思想,他继承和发展了哲学文化,它不尽是一种对美的向往的表现手法、一种独特文化符号。
三、鹤壁窑和磁州窑的关系
白底黑花是一种文化形式和风格的称谓。提起白底黑花的装饰手法,就必须谈到磁州窑。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磁州窑,在河北省磁县的观台镇,始烧宋代。广义的磁州州窑系涵盖了北方很多民窑,包括河南的阳峪窑、鹤壁窑,还有山西的玉林窑、山东的德州窑等。
从烧成工艺上看:鹤壁窑大部分早期的文物都有三支钉痕,因此推测很有可能是三足垫饼烧制,后期的褐黄釉大盆明显有五六处支痕,估计是堆叠的烧法;而磁州窑在北宋时期的装饰有:白釉绿斑、白釉酱斑珍珠划花、白釉剔花很多品种,它源于唐代的金银器,而这些技法当时的鹤壁窑都有。据记载磁州窑是效仿河南窑口而来,再次从胎釉上看来:鹤壁窑的胎质较粗,其烧制的白釉较多,多呈牛***白色,右面比较匀净,略有粉质,表面有油比较滋润,另外一种白釉有较强的玻璃质感,奶白中略带土黄;黑釉呈纯黑色并且玻璃质感强;而磁州窑胎釉中胎质比较细腻,白釉中偏有黄绿色有的呈亮粉色右面有细碎的小开片,胎中有小气孔,呈灰色灰褐色或黑色;而黑釉较厚的地方呈漆黑色,较薄的地方呈酱色;黑色和酱色交错的地方为兔毫;蓖划文又是由磁州窑传播到鹤壁窑的。由此不难看出,虽然两者之间属于同一窑系,但是其发展过程是相互影响。
四、鹤壁窑的历史价值
中国宋代很注重海外贸易,陶瓷称为商品呈现在世人面前。从考古中了解到:亚洲有很多国家都出现过宋代出口的瓷器;在元大德年间,泰国国王聘请磁州窑系的窑工同往授艺。日本出土了不少中国磁州窑系的瓷片,此外伊拉克、印度、马来西亚等地都出土过。磁州窑朴实无华的的风格受到了世人的喜爱,在世界各地的***书馆都有收藏。鹤壁窑以其独特的魅力,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据报道,1963年日本陶瓷专家小山富士夫曾来鹤壁考察。近几年来,比利时、英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地区的专家和学者及商贾先后慕名前来观赏,对此《中国考古》、《河南考古》均有记载。
中国陶瓷艺术是一种包含着多重文化底蕴和多维价值要素的文化现象,它以其特殊的方式不断延展着人类的足迹,通过一代代人的努力,把人类智慧和文化底蕴“固化”并世代相传。它是人类的另一种生命符号。江***曾经指出:“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就不可能深刻的了解现在和正确的走向未来。”鹤壁――我的故乡,它不仅留给我们的是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更重要的是激发了我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我们年轻一代有责任将其发扬光大,为振兴区域经济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叶民. 鹤壁窑白底黑花的创烧和发
展[J].中国陶瓷,1982,(1).
[2]牛德学. 试论鹤壁市民间古瓷窑业的
兴衰[J].景德镇陶瓷,1984,(S1).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谈鹤壁窑的历史和文化渊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