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玉笥湖洲,古属临江府新淦县玉笥乡,今属江西省峡江县水边镇。它坐落于道教名山玉笥山下。据《湖洲花门楼习氏族谱》记载,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吉州知州习远辞官后,带着家人乘船沿赣江北下,见湖州山环水绕,风景殊异,习远惊喜不已,于是便决定在此安家定居。
习远(991-1055)字有毅,号次卿,襄阳人。幼随父寓居蔡州(今湖北枣阳,一说今河南汝南)。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年四十八,任吉州(今江西吉安市)知州。他勤***爱民,在吉州任上七年,为地方和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但是儒家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理念,促使他未到致仕年龄就辞官归隐,过起田园生活。
习远有三子一女。长子习俊,字才英,号玉峰。邑庠生。皇祜(1049~1054年)间任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丞。次子习僚(1013-1077),字才杰。嘉}右(1056~1063年)间任四川保宁府苍溪县主簿。三子习信,字才谅。
习俊子仁德,字田井心,号厚庵。熙宁(1068~1077年)间授登仕郎。他儒而知商,善于利用本地资源和水运交通优势,积累财富。于元丰八年(1085年)在村中心建造一座供族人聚会、议事、祭祀、庆典的大宗祠——承恩堂,并在堂前架起一座木结构的楼阁,因雕梁画栋特别美观,人们习惯称它为“花门楼”。登上花门楼,远山近水一览无遗。文人学士、亲朋好友可以在这里品茶饮酒、吟诗赋词、弈棋作画、弹奏演唱。从此,花门楼便成了湖洲村的一座标志性建筑物,吸引着各地之人前来参观游览。花门楼成为了湖洲村的代名词。
习仁德不仅建造了花门楼、承恩堂,还陆续在村西南水口狮子山建有护龙庵,在村北龙护山梅源建有浒邱寺,在来龙山岭上石龙建有观音大士庵,在龙护山麓中重修汉唐石阳县所建滁山广济寺。这些工程的兴建和修复,彰显了湖洲村的雄厚财力和文化眼光,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广泛赞誉。***界要人和社会名流还纷纷赠匾题词、赋诗撰文,掀起了一股“湖洲热”。
习仁德还主持纂修了湖洲习氏第一部族谱。元符三年(1100年),他亲自撰写了《湖洲习氏初修谱序》,阐述了修谱的重要意义,叙述了习氏源流,明确了习饗为习氏鼻祖、习远为本村一世祖。
二
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视血缘关系和家族传承的国家。迁徙到外地的湖洲人,不管他们走多远,也不管他们的后裔经历了多少代,都不会忘记祖籍地“花门楼”。正像中国的其他许多名楼名阁一样,即使它后来遭到焚毁或废弃,也不会消失在历史的烟雾中,而会长久地保留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记忆中。
近期我们有幸看到了民国20年(1931年)正月二十日清庠生习所传为河南邓县习氏家谱所写的序言,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予族原籍江西临江府新淦县花门楼人也。明时,习思敬迁居河南邓县堰子里(今河南省邓州市十林镇习营村)居焉。”
但遗憾的是,我们在湖洲习氏族谱中没有找到这方面的确切记载。虽然族谱上也出现过习思敬的名字,但因时间节点不对,而被否定了。我们推测:湖洲有很多人携家外出经商,漂泊不定,音讯未传回老家,故事隔多年村上修谱而遗忘其人,这是有可能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在这里引述族谱中“商居失考”的一些记载:14世和璧,“书略子。生于元大德二年戊戌(1298年)正月二十三日巳时。商居失所”。一溪,“明道子。生于元大德三年已亥(1299年)九月初四日辰时。商居失考”。九润,“书达子。生于元大德十一年丁未(1307年)六月初七日丑时。娶郭氏。夫妇商居失考”。另有仪湘、和鉴、和宽、明哲、明律、义贤、义纯等20余人,都因外出经商而“商居失考”。这些人的后代有没有一个“习思敬”呢?
第二个可能是,习思敬沿途经商到了南京等地,正碰上元末那场改朝换代的战争,因而随大潮流参加了朱元璋领导的农民起义***。据邓州习氏宗祠门前一块石碑记载:明洪武二年,习思敬随孔显来到邓县习营村。乾隆《邓州志》卷十二《名宦传》和卷十四《艺文·李贤(武德将***乌撒卫正干户孔侯墓碣铭>》说:孔显是安徽凤阳灵璧人,为朱元璋部队的一名***官。洪武二年(1369年)秋,奉命率领50名兵士镇抚知邓州。我们推测,习思敬有可能就是这50名士兵中的一个。再从习营这个名称来看,也显然和***屯有关。
再有一种可能,就是习思敬响应明朝***府的号召,移民去了邓州。当时邓州人烟稀少,社会破坏严重,为了扭转这种局面,明廷就组织各省向邓州移民。据有关史料记载,当时江西移民去邓州者,数量甚多。
习思敬迁徙到河南,在邓州习营定居,但因习氏家谱在明代天启、崇祯年间失去,至清乾隆五年才重修,以后又有一百余年未续修,故现今之习谱对人物、事件的记载比较简略,有的世系失载,因而存在许多遗憾。现在我们只好带着这种遗憾,来叙述河南邓州习氏的传承情况:
习思敬,生于江西新淦县花门楼,于明洪武二年(1369年)十一月随孔显来到邓州习营肇基,死后葬于村西南白杨树岗。此墓现存,已被邓州市人民***府列为文物保护单位。
由于家谱的散失,习思敬以下有四代人失载。第6世习栋以后,世系才连接未断:第7世习应旃,第8世习常,第9世习念世,第10世习斌,第ll世习文中,第12世习科,第13世习国科,第14世习玉策,第15世习永盛。
清光绪八年(1882年),河南南阳一带因战乱和灾荒,百姓濒临绝境,习永盛携家带口外出逃荒,经陕西丹凤、商县,在富平县淡村附近的南堡子(后取名为习家庄)栖息下来。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花门楼习氏与邓州习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