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阿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同母弟舒尔哈齐次子,曾任四大和硕贝勒之一,地位显赫,权倾一时。但他终因飞扬跋扈、桀骜不驯、恣意妄行,不吸取其父失败的教训,遭到了皇太极的强烈反感。最终重蹈其覆辙,招来杀身之祸。
【关键词】阿敏;战功;囚死
阿敏能成为四大和硕贝勒之一,与其父舒尔哈齐在努尔哈赤兴起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是密切相关的。其父死后,努尔哈赤为了照顾亲弟之子及其附庸势力,而重用提拔阿敏。阿敏幼时,正是父亲舒尔哈齐与伯父努尔哈赤为统一建州女真大业浴血奋战之时,耳濡目染中,阿敏亦成为勇武之将。
一
正当伯父与父亲的事业如日中天之时,他们之间却产生不可调和的矛盾,且愈演愈烈。作为儿子,阿敏自是倾向于父亲舒尔哈齐的,而且是其父势力的骨干。舒尔哈齐被战争的胜利和权力的欲望几乎冲昏了头脑,与其兄努尔哈赤极力争权,但他远不及努尔哈赤的远见谋略和实力。当父亲幻想独自立国,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迁居黑扯木时[1],阿敏似乎在做着成为“储君”的汗王梦,是积极响应者。舒尔哈齐的这些不利于其兄努尔哈赤***权的活动,最终招带来了其兄严厉的制裁。努尔哈赤闻之,迅速封锁了舒尔哈齐投奔明朝的道路,并进行了武力镇压。斩杀了长侄阿尔通阿和三侄札萨克***等人。对于舒尔哈齐,努尔哈赤念亲情、战友情以及群臣劝说,得免一死,被囚而终。[2]当然,阿敏作为父亲的骨干也本应是处死的,因平时与诸兄弟结下深厚的情谊,得到了褚英、皇太极等人的说情才得以活命。舒尔哈齐死后,依照惯例,舒尔哈齐所属的财产在其死后,由年龄居长的次子阿敏继承,并且得到了努尔哈赤的同意
万历四十三年(公元1615年),努尔哈赤确立八旗制,阿敏承父亲舒尔哈齐之遗绪,领镶蓝旗,成为拥有国中八分之一土地、人口、***队和财产的旗主贝勒。“丙辰,太祖建元天命,封和硕贝勒,以齿序,阿敏为二贝勒” [3],与次子代善、五子莽古尔泰、八子皇太极并称“四大贝勒”,太祖命四人“共理机务” [4]和“按月分值”治理国***,阿敏始终是参预国***的最高******长官之一。可见四大贝勒中只却有阿敏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从与努尔哈赤血缘亲疏上似乎有些说不通,这是因为“旗”是贝勒的私有财产,依照惯例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加之太祖为了内部的团结与统一,又顾及到胞弟之子及其势力,所以这应是阿敏能位列“四大贝勒”中居于第二的重要原因。阿敏得到封官进爵的同时,也为其重走父亲舒尔哈齐的老路埋下了伏笔。
二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八月十一日下午,清太祖努尔哈赤驾崩。一时汗位陷于虚悬状态,而此时各和硕贝勒皆手握重兵,“代善以宽厚得众心,太宗(皇太极)则威厉为人畏惮。以武力言,代善独拥二旗,为他王所不及,以才德言,合太祖选贤与能之旨者,亦莫代善。”[5]虽有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新汗一说,可此时的阿敏清楚地知道自己承继汗位的机会实在是渺茫,好在自己手中握有镶蓝旗,愿作为竞争汗位者笼络的对象。其实阿敏是另有目的的。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九月初一,众贝勒的推举下,皇太极正式继承后金汗位。后金国在皇太极的执掌下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而身为人臣且手握重兵的阿敏却开始走下坡路了。
在皇太极继承汗位时阿敏虽表示同意,但却企***以率镶蓝旗“出居外藩”作为拥立条件。言外之意,就是想率镶蓝旗另立门户、***国家,这自然遭到皇太极的严辞拒绝。阿敏自建***王国的旧梦似乎破灭,虽没有什么异样的举动,但却一直在寻找实现这种君王梦的机会。直到有一***被罢官夺爵。
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在推行封建化,加强法制、皇权建设中,阻力最大的是三大贝勒。主要是因为他们手握重兵。后金的八旗,努尔哈赤在世自掌两旗,其余六旗,四大贝勒即拥有五旗。[6]为此皇太极在位期间不断地解除诸贝勒的兵权,而镶蓝旗旗主阿敏是势力最大者之一,因而阿敏是皇太极加强皇权而被削弱的主要对象。
三
阿敏在努尔哈赤时,曾参与并指挥了许多战役,但是阿敏被战功和权利冲昏了头脑,特别是皇太极继承汗位后,阿敏的桀骜不驯最终招来祸害。
阿敏生性卤莽,口无遮拦,常在大庭广众中散布怨言,诸如:“我何故生而为人?”“还不如山上的一棵树,或者坡上的一块石头”,“即使被人砍伐为柴,甚至被野兽浇上一泡尿,也比现在的处境强”。这些话不仅是牢骚,也是对皇太极的影射,说明阿敏心怀不满,态度跋扈。阿敏还向叔父贝和齐说,自己在梦中被努尔哈赤捶打,但是有黄蛇护身。这显然是在暗示自己是真命天子,包藏着夺取汗位的野心。这样一个相对一个加强皇权的君主来说,眼里是容不下他的。
天聪元年(公元1627年),清太宗皇太极担心腹背受敌,命阿敏率领贝勒岳等攻打朝鲜。阿敏率后金***队直逼朝鲜王京,朝鲜国王李被迫求和。阿敏与诸贝勒答书数其七大罪,拒绝和议。随后攻打黄州郡,李再度遣使求和。阿敏仍不希望和议,只***破其都城,而诸贝勒则建议待朝鲜使臣到,双方议和并盟誓。总兵李永芳也进言:“我等奉了大汗之命令仗义而行,之前也说过双方盟誓后即撤退,如出尔反尔则为不义。”[7]阿敏大怒,叱退李永芳。后金***遂攻打平山,李再度求和。有人建议和议之后班师,阿敏说:“我一向仰慕明朝和朝鲜的宫殿城池,现在既然到了这里,怎能仓促而归?你们愿意回去就自己回去,我是打定了主意要进朝鲜都城。”[8] 阿敏甚至打算要屯居久住,不再归国。但他的意***遭到其他贝勒的一致反对。于是诸贝勒议定并与李结兄弟之盟。阿敏欲留不得便让士兵劫掠三日,愤恨的离开了这个理想王国。
天聪四年,皇太极亲统大***征明,攻克了山海关内的永平、滦州、迁安、遵化四城。次年三月,皇太极派阿敏率***前往驻守。阿敏到永平不久,明兵反击,后金***队寡不敌众,于是阿敏弃城东归。逃跑前,他下令将城中的汉人全部屠杀,城内的财产被洗掠一空。平日里的妄自尊大、专横跋扈,使其积怨甚多,这次丢了四大城池惨败而归,受到举国上下的谴责。为此,皇太极乘机利用此事,决定拔除这个眼中钉。
天聪四年六月初七日,诸贝勒议阿敏大罪多达16项。归纳起来是两个问题:其一,对皇太极汗位不认同,有严重***倾向。其二,对国体改制不满,屠杀汉人。天聪四年后金***占领明朝关内永平、滦州、迁安等四城,令阿敏带兵前往换防。五月,受明***攻击,他不积极防守,反而大肆屠杀投降汉人,逃回沈阳。针对阿敏罪状,哪一项不是欺君罔上之罪,满朝文武廷议阿敏死罪,可皇太极念其功绩而判了削爵囚禁之罪。崇德五年(公元1640年)十一月十六日,卒于幽所,享年55岁。
纵观阿敏的一生,他的命运,与其父舒尔哈齐简直如出一辙。他的显赫地位和权势令人羡慕,可他的桀骜不驯却带来了一场无法改变的人生悲剧。
注释:
[1]位于今开原与铁岭之交界地带。
[2]明朝和李氏朝鲜历史文献均说舒尔哈齐为努尔哈赤所杀,本文采自清朝历史文献记载是自死狱中。
[3]《清史列传・宗室王公传三》112页。
[4]《清太宗实录》卷一。
[5]赵光贤:《清初诸王争国记》载。
[6]李民:《建州闻见录》。按天命前期掌领八旗的具体情况,努尔哈赤自掌两黄旗,代善掌两红旗,莽古尔泰掌正蓝旗,皇太极掌正白旗,阿敏掌镶蓝旗,褚英长子杜度掌镶白旗。见王钟翰辑录:《朝鲜〈李朝实录〉 中的女真史料选编》。
[7]《清史稿・列传二》诸王一,8943页。“我等奉上命仗义而行,前已遣书言遣大臣莅盟即班师,背之不义”。
[8]《清史稿・列传二》诸王一,8944页。“吾恒慕明帝及朝鲜王城郭宫殿,今既至此,何遽归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