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网互动已经是平面媒体发展的大方向。《平顶山日报》在报网互动方面也积极行动,其中《读者之声》版“百姓话题”栏目与论坛互动,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百姓话题”栏目是创建于2000年的一个老栏目,每周六预告一个话题,由读者参与讨论,在下周六整理见报,同时预告下期话题。“百姓话题”栏目以“大家点题,大家评说”为栏目理念,以打造鹰城人的公共话语平台为目标,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在平顶山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在栏目发展过程中,最初以记者采访整理的形式刊发,后来改为读者自由来稿。读者来稿也随着报社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最初只能接受书面来稿,后来发展到接收电子邮件,后来又接收手机短信,总之读者的参与方式随着时代的变化在不断丰富。2006年10月17日,在网友的帮助下,在大河论坛的支持下,“百姓话题”栏目在大河论坛媒体互动板块建立了工作论坛“鹰城百姓”,进一步缩短了与读者的距离。
从2006年10月17日到现在已经两年多了,事实证明报网互动并非一“动”就行,报网互动离开传统的读者参与方式,新老结合才能更好地吸引群众参与,才能更广泛地反映民意。
一、打开了一扇窗户
2006年10月17日,“百姓话题”在大河论坛媒体互动板块开设“鹰城百姓”论坛,“百姓话题”的负责编辑担任主要负责的版主,另外招募两名热心网友任副版主,协助版主工作。报纸上的话题预告见报后,版主将话题预告贴在论坛上,并置顶,网友可以自己选择是跟帖发表讨论,还是将稿件发送到信箱。话题内容见报后,编辑将见报内容贴到论坛上。另外,网友还可以自己在论坛上发帖推荐下期讨论的话题。“百姓话题”栏目与论坛互动为栏目的发展打开了一扇窗户,开辟了新局面。
一是扩大了稿件来源。由于报纸的读者与论坛的网友是两个不完全重叠的群体,所以在论坛上话题预告等于为报纸打开了另一扇窗户,带来了一批新的读者。尽管这里面肯定会有一部分重合,甚至有一部分网友就是以前的热心作者,但还是为话题带来了新的关注者、参与者。并且这些新的参与者会随着话题的关注度成倍放大。
二是话题更容易形成焦点。原来的电子邮件来稿,尽管读者讨论的重点会自然地向主要问题集中,但是由于不是直接讨论,参与者不知道其他读者的观点,所以不能形成针锋相对的阵势。但在论坛上发帖后,部分网友直接跟帖发表自己的观点,网友能够看到其他网友的观点,在跟帖时更有针对性,也更容易形成讨论的焦点
三是话题更贴近读者。这有三方面的意思,一方面是话题更容易产生了。在建立论坛之前,想话题主要靠负责话题的编辑,编辑每天要认真阅读当地的报纸和全国的主要媒体,从中选取可以作为话题的题材。但有了论坛之后,网友会把自己关心的新闻贴到论坛上,还会根据相关新闻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时编辑通过论坛就能发现这一周网友关注的重点,从而从中选出合适的题目作为话题。另一方面,网友推荐的话题也多了。论坛鼓励网友推荐话题,对于成功推荐话题的网友,除了由版主给予虚拟奖励外,还按话题投稿见报的标准发稿费,所以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网友遇到自己觉得可以讨论的题目就会在论坛上发帖推荐。而其他网友看到后会跟帖就是否有必要作为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
四是扩大栏目影响。话题每期见报后,编辑都将见报内容贴到论坛上,让网友及时了解稿件是否见报,也让很多的网友看到话题内容。栏目刊发的关注度比较高的话题经常被其他网站转载,比如2006年6月18日刊发的话题《短信欺诈 问题在哪儿》,就被多家网站转载。网络也扩大了话题的影响力,更好地发挥了报纸的舆论引导作用。
总的来看,报纸与论坛互动后有两方面的优势,一是报纸与网友的互动。这种互动让话题更容易产生,更贴近读者,同时扩大了稿源,扩大了栏目的影响。二是网友与网友互动。论坛一方面是搭建了报网互动的平台,同时也搭建了网友互动的平台。这样就为网友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便利,而这项便利的副产品便是使话题的焦点更突出。
二、遇到的一些问题。
设立论坛对于“百姓话题”栏目来说是里程碑式的意义,为栏目开辟了一片新天地,但论坛固有的属性也使编辑在操作过程中需要面对一些问题。
一是网友的代表性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发现,论坛的网友结构不够平衡。从身份上看,以工人和知识分子居多。农民由于知识和上网条件方面的原因,上网的不多。从职业上再细分,以大企业工人、教师、机关公务员居多。尤其是教师和国有企业的工人,在论坛的网友里面占很大比例。从事不同的工作就有不同的关注重点,在发帖方面就体现出来。所以这就使话题的来稿面临代表性的问题。
二是论坛的管理问题。从客观上讲,网友上论坛主要是为了玩,为了放松。而“鹰城百姓”的定位是工作论坛。所以网友的“玩”与论坛的定位就产生了一定的矛盾。
三是专业与人气的矛盾。这个问题其实与上一个问题是一脉相承的。也就是说论坛究竟该如何定位,如果定位于专业工作论坛,那将就意味着人气不会太高,特别对于一个将目标网友限定在一个城市的论坛来说。其实其他报纸的同类办法的同类栏目都存在这个问题。比如,东北一家晚报的一个栏目,其论坛纯粹就是个投稿信箱,每天的发帖量非常有限,更没有什么讨论之说。
总的来说,报纸与论坛联动产生的问题是基于论坛的自由属性产生的。在这里自由发言成了把双刃剑,它正是论坛的力量所在、魅力所系,同时对于想充分利用它的报纸来说,如何控制就成了个难题。
三、正确引导是关键
报纸与论坛互动为报纸打开了一扇窗户,开辟了一个更直接接触读者的途径,但窗户开了什么都有可能飞进来,关键是如何引导。
一是提供一个立体的多层次的论坛。就目前的大河论坛来说,下面分为时***、城市、女性、财经、娱乐等多个版块,为不同爱好的网友提供了充分细分的阵地。但是对于其城市论坛版块的各个论坛来说,却是一个单一的论坛。网友都喜欢与自己熟悉的网友进行交流,而交流时不懂交流财经内容时到财经方面的论坛,灌水时到娱乐方面的论坛,所以城市论坛的帖子也经常是五花八门。在“鹰城百姓”设立之初,有大量灌水帖时我就想到,是不是应该在“鹰城百姓”下面再设一下纯粹娱乐的子论坛,让网友各取所需。结果由于管理员顾虑到人气问题没有落实。但后来,大河论坛设立城市论坛“鹰城印象”后,把平顶山有关的三个论坛放到一块儿,以“鹰城印象”为主,以“鹰城副刊”、“鹰城百姓”为辅,这样设置恰巧满足了网友的需求,网友如果想参与严肃话题的讨论可以在“鹰城百姓”、“鹰城印象”,纯粹灌水则更多地是到“鹰城印象”。更重要的是,这样解决了长期困扰“鹰城百姓”的老问题――专业化的问题。目前《平顶山日报》自己的论坛正在改版,改版过程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个问题。
二是将论坛管理作为编辑工作的一部分。目前“鹰城百姓”论坛的管理已是编辑担任主要的版主,另外还有两个网友任版主,以编辑管理为主。两年多的实践证明,管理好论坛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是需要时间,一个版主要想管理好一个论坛必须每天***8个小时以上,主要工作是发原创帖,发与论坛定位相关的主题帖,跟帖、顶帖。这是一个非常繁重的工作。所以《平顶山日报》自己的论坛如果成功改版,必须考虑设立专人管理与报纸互动的论坛,或者将编辑管理论坛的工作作为其职责的一部分纳入工作考核。
三是报纸引导论坛。为了更好地实现报纸与论坛互动,应该发挥报纸的优势,引导论坛向符合论坛定位的方向发展。在这里需要强调说明的是,报纸作为平面媒体的传统优势还是非常大的,其读者面和社会影响是目前的论坛也无法企及的。所以编辑应该充分发挥报纸的优势,借助报纸引导论坛。比如借助比较成功的话题,点明与报纸互动的论坛,引导关注地方发展的网友到论坛上去,引导想反映的问题,想表达自己呼声的读者到论坛上去。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在读者心目中塑造出一个论坛的定位,吸引对相关问题关注、有相关意见想表达的读者上论坛,从而改进网友的结构,带动论坛良性发展。
实践证明,报纸与论坛相比还是有自己优势的,所以在报纸与网络互动的前提应该是充分发挥平面媒体的优势,充分发挥读者面广的优势,这是报网互动的前提。同时,在报纸与论坛互动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论坛自由讨论的特性,充分发掘利用论坛的优势,从而更好地让报纸与论坛互动,进而充分发挥平面媒体与网络媒体结合的优势,把报纸办得更好,把栏目办得更活,更有影响力。
(作者单位:河南省平顶山市平顶山日报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百姓话题”栏目与论坛互动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