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过去的60年人生,邹远东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在外人看来,他的故事更不能仅仅用“传奇”来概括。
部队生涯
邹远东出生在湖北广水,在家中五个孩子中排行老大。16岁那年,因家境贫困辍学后,他先后做过当地小学的教员、文工团的演员。18岁那年,邹远东创作的戏剧《血泪仇》在当地一演出便引起轰动,曾在当地县城的水库工地连续演出6场,场场观众爆满。
1968年,18岁的邹远东被县里的征兵干部看中,在驻***所在地河南信阳,他成了一名警卫连战士。
不久,他所在部队的首长正需要一位警卫秘书,便有人推荐“机灵又会唱戏”的邹远东。等他去了之后才知道:此前这位首长已经换掉很多秘书,跟随其最长的时间也不过半年。邹远东首先从这些离开的秘书身上了解情况,最后得出结论:以前的秘书对首长大多心存敬畏,不敢和首长交流,时间长了首长自然对这样的秘书产生不信任。
找到症结之后,邹远东便主动和首长谈起自己过去的一切,优点缺点都让对方了如指掌。按照他自己的说法,就是“把心交给首长”。而过去登台唱戏的经历,也让他在首长面前从不怯场,加之手脚勤快、为人忠诚,很快便得到了首长的认可,并在此岗位上一干就是3年。
既然受到赏识,首长自然也不想让邹远东做一辈子警卫秘书。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部队推荐到当地机要学校学习,并在毕业后得以顺利提干,升任警卫排长。
此后,希望继续留在部队的邹远东,受领导指点进入部队的宣传科。“科里除了我一个高中肄业生,其它都是河南大学毕业的,难免有人说我是借助首长的关系才混进宣传部门的。”邹远东回忆说。
在宣传科的前3个月,邹远东没有写出一篇甚至是“豆腐块”文章,而一次无意听到两名同事对他的嘲讽,则深深刺激了他的自尊心。从此他发誓一定要练好字、写好稿。没有人教他,他就向报纸学习,自己琢磨。在积累了十几本厚厚的简报之后,他的第一篇通讯终于在《湖北日报》发表了。从此他便一发不可收拾,爱上了新闻写作。
令同事刮目相看的邹远东,很快被调往武汉警备区宣传科任新闻组长,在任组长的3年,他不仅培养出一大批日后成长为优秀***官、***旅作家的部队人才,新闻组的报道工作还连年被评为系统第一。1976年10月,时值刚刚粉碎“”,***报急需补充记者,作为湖北入围的两名记者之一,邹远东成功进入《报》,成了当年最年轻的记者,对、陈锡联等重要领导进行了采访。一时之间,可谓风光无限。
仕途风顺
1979年,刚刚调任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的李任之同志希望给自己找一位***队出身的秘书,当时正值新婚不久希望回湖北工作的邹远东,被武汉***区一位领导推荐进入最终的15人候选人名单中,并最后交由书记本人定夺,邹远东成了最后的幸运儿。
重新做回“本行”的邹远东自然如鱼得水,直到1983年底,书记因病逝世半年多的时间之后,他进入武汉市经委,任交通处处长,协调管理湖北民航、长航、武汉电信、武汉邮局、武汉市邮***局等部门,可谓位高权重。在所有人看来,邹远东未来的仕途都一片光明。
在***府任职期间,最让邹远东感到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在他的努力下组建了武汉航空公司。
1984年,经中共中央、***批准,武汉市进行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中共武汉市委、武汉市***府实施“两通(交通和流通)起飞”,把武汉建成内联华中、外通海洋的经济中心、商业中心、交通运输中心的发展战略,组建武汉市交通管理委员会。
时任武汉市长的吴官正找到邹远东说,作为交通处长,“两通”中的交通是大头,你有什么好的建议?“九省通衢的武汉为什么不能利用地理优势拓展航空业务?”他把这一想法和吴官正市长汇报了,在得到对方认可的同时,吴市长也向邹远东提出了最现实的问题:即便***策能够和民航总局沟通,建立航空公司的巨额资金哪里来?邹远东回答道,***府出资买飞机肯定不现实,但可以借用空***系统的运输机,先从货运开始。他把这一想法和驻鄂空***有关领导沟通,对方正为如何响应***同志提出的“***队建设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的号召,如何服从服务武汉经济建设而犯愁,双方不谋而合。
短短21天!国内第一家地方航空公司便在1986年4月2日正式成立。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中国第一个地方航空公司――武汉航空公司在武汉成立。武汉航空公司的成立,打破了中国民航一统天下的局面,给中国的计划经济打破了一个缺口”。
不久,武汉市交委从经委中分离,邹远东改任经委轻工外贸处处长,后被借调至武汉市保密委员会。此时,已在官场十年的邹远***然萌生退意,外面汹涌前行的世界,对他似乎更有吸引力。1988年,慎重考虑后,他毅然下海――摆在这名老兵面前的,再次充满了不确定。
辞官下海
离开武汉市外经委时,邹远东甚至连人事档案都未转出,一个人带着***府部门出来的4个秘书便来到海南,就是为了给自己“断后路”。
他找到海南省的一位主要领导,在其建议下,注册成立了一家由湖北四家国有企业出资的国有企业,“当时什么都不懂,”邹远东回忆说,他当时便夸下海口:确保这些企业每年20%的回报!
但事情并没有如他想象的简单,在海南的几个月,公司效益并没多大起色。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在十堰市一位领导的建议下,赴深圳以“十堰市人民***府驻沿海地区总代表”的名义开展工作。
离开海南前,邹远东将最初在当地买下的20亩土地低价售出,让他没想到的是,7个月后,海南掀起地产狂潮,之前转手的20亩地在一夜之间升值了近6000万!对此,邹远东只能淡然一笑:命中注定无此横财。
此刻他一定没有料到,在此后经历了短暂的茫然之后,他又成为国企兼并重组浪潮中的一员猛将。
1993年被三九企业集团作为人才引进后不久,即主动请缨带着500万元投资到内地武汉创办了湖北三九长江实业公司。1996年至1998年,为响应***和国家关于“鼓励兼并,规范破产”、“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困难企业”、“使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号召,为支持湖北的改革和经济发展,根据三九企业集团“二次创业”的发展战略,邹远东在短短14个月内兼并了中南五省国有企业55家,企业固定资产高达72亿元,对我国的国企改革发挥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受到朱基***和国家有关部委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正当三九长江的兼并战役如火荼时,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悄悄地逼了过来,许多世界知名大企业经不住金融风暴的冲击纷纷倒闭,有的濒临崩溃边缘,中国大陆的许多企业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其实,邹远东早就看到了辉煌背后的阴影:三九长江的资产负债率已达80%。一旦被兼并企业运作不好,债务无法偿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不但国家损失,也会把三九的核心企业拖垮。该出手时就出手,邹远东如壮士断腕般地果断退还了40多家企业,只留下6家(包括原襄樊三九酿酒厂在内的6家企业)。但邹远东在这些企业最困难时刻对其做出的贡献,仍然是不可磨灭的。
最忙的时候,邹远东一天考察十几个工厂,每天只睡2-3个小时。1998年的一天,他白天在安庆谈完兼并事宜,连夜赶往江西,汽车在半夜的山路上滚翻,卡在悬崖边的一块巨石中才捡回一条命。第二天一早,被山民发现送往医院。谈判所在地的女县长一见到邹远东便满眼泪水,第一句话就是:“不用谈了,有邹总这样的三九人,我们放心!”
正是靠着这种“拼命三郎”的精神,邹远东完成了生命中一次又一次转身,直到今天,仍奔忙在激情创业的路上。采访中,记者问起他这些年的感受,邹远东只回答了一句话:“人生至此也无憾!”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相关报道:邹远东前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