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两种相似句型在“着”“呢”作用下的异同

摘 要:普通话中有两个相似句型:“V+着+N+呢”和“V+N+着呢”,两者之间在语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本文对这两类句型的结构层次进行了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两类句型在“着”“呢”作用下的语义、语用功能及其与述宾结构的关系的异同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研究。

关键词:着 呢 着呢 结构层次 语义与语用功能

一、引言

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这样两种句子:

A B

外面下着雨呢。 外面下雨着呢。

他趁大伙儿聊天儿的功夫看着书呢。 他趁大伙儿聊天的

功夫看书着呢。

小王跟他散着步呢。 小王跟他散步着呢。

她也同情着我呢。 她也同情我着呢。

小李系着衣服扣儿呢。 小李系衣服扣儿着呢。

小施穿着衣服呢。 小施穿衣服着呢。

墙上挂着地***呢。 ————————

台上坐着***团呢。 ————————

他还兼着居委会的主任呢。 ————————

这两种句型在汉语中很常见,为方便研究,我们把左边的句子抽象为A类句型“V+着+N+呢”,右边的抽象为B类句型“V+N+着呢”。在句法结构上,这两种句型都是“述宾结构”,只是“着”的位置有所变化:在A类句子中,“着”在动词与宾语之间;在B类句子中,“着”在整个述宾结构之后。在语义方面,这两类句型似乎是一样的,其实二者在语义和功能上存在一些不同。

A类句型和B类句型在句法结构、语义特征和语用功能方面有什么异同?“着”“呢”及“着呢”在句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二、两类句子的层次分析

一般而言,层次分析多用于某个或某类句子实词间层次的划分及直接组成成分间语法关系的确定。熙先生认为,层次分析不能简单地看作是一种分析方法,而应把它看作一种分析原则……我们进行句法分析时,则必须按句法构造的层次性进行分析。(陆俭明,2005)本文划分层次,也考虑了虚词的层次位置及其与其他成分的关系,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层次分析法。

(一)对A类句子的层次分析

A类句子的层次是比较清楚的。

外面下着雨呢。

他趁大伙儿聊天儿的功夫看着书呢。

小王跟他散着步呢。

熙(1982)认为,“出现在主谓结构后头的语气词,多半是附加在谓语上头的”。上述三个句子都是主谓句。通过层次划分可以看到,在A类句子中,“呢”是附着在谓语之后的,作用于整个谓语部分。但去掉“呢”,主谓结构“外面下着雨”“他趁大伙儿聊天儿的功夫看着书”“小王跟他散着步”仍可以***成句,只不过句子的表意及说话人说话时的语气和感情会发生变化。我们认为“呢”的作用辐射于整个主谓结构上,而结构层级则位于谓语的外一层。

同时我们看到,句子谓语部分的结构是“V着——N”,“V着——N”是一个“述宾关系”,这里的述语部分是“V着”而不是单独的动词。

(二)对B类句子的层级分析

再看B类句子的层次结构:

外面下雨着呢。

他趁大伙儿聊天的功夫看书着呢。

小施穿衣服着呢。

对B类句子的层次划分,难点主要集中在“着呢”的层次上。“着呢”是一个语言单位还是两个语言单位?熙(1982)认为,“有意思着呢”“听话着呢”里的“着”在名词之后出现,可见这个“着”不是动词后缀。这里的“着呢”应该看成合成的语气词。这种说法是符合事实的。在这类句子中,如果将“着呢”去掉,那么“外面下雨”“他趁大伙儿聊天的功夫看书”“小施穿衣服”这些句子都可以***成句。如“——你怎么浑身湿透了?——外面下雨。”“他趁大伙儿聊天的功夫看书。”“小施穿衣服!”单独将“着”去掉,“外面下雨呢”“他趁大伙儿聊天儿的功夫看书呢”“小施穿衣服呢”可以***成句,但单独去掉“呢”,“*外面下雨着”“*他趁大伙儿聊天儿的功夫看书着”“*小施穿衣服着”却都是不符合汉语表达习惯的。由此可以看到,“着呢”中“着”和“呢”是不可分割的,“着”依赖“呢”存在,“着呢”应该是一个语言单位,位于谓语的外一层。“它是合成的语气词”(熙,1982)是什么意思呢?这个问题将在下面进行讨论。

B类句的谓语部分比较明朗,“V”是述语部分,“N”是宾语部分,它们之间形成了典型的述宾结构。

三、两类句子的语义和语用功能

(一)对A类句子的语义和功能的分析研究

1.“着”与述宾结构

为防止“呢”的干扰,我们先将例句中的“呢”去掉,然后分析“着”的语义和功能。同时,我们将原句中的“着”删除,形成一组新的句子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

(1)外面下着雨。 (1')外面下雨。

(2)他趁大伙儿聊天儿的功夫看着书。(2')他趁大伙

儿聊天儿的功

夫看书。

(3)小王跟他散着步。 (3')小王跟他散步。

(4)她也同情着我。 (4')她也同情我。

(5)小李系着衣服扣儿。 (5')?小李系衣服(!)

(6)小施穿着衣服。 (6')?小施穿衣服。(!)

(7)墙上挂着地***。 (7')?墙上挂地***。(!)

(8)台上坐着***团。 (8')?台上坐***团。

(9)他还兼着居委会的主任。(9')他还兼居委会的主任。

例(1')~例(3')中,“V”和“N”可以直接组合成为“下雨”“看书”“散步”,都表示动作正在进行,且说话人不关心时间概念(时点还是时段,时间是否连续,有无起止点等),即“说话这一刻,该动作正在发生”。

例(4)中,“同情”和“我”也能直接组合成合法结构“同情我”,动词由表示心理状态的词语充当,与宾语形成“动作—受事”的语义关系,是对客观事实的如实陈述,表示说话人内心的一种活动。

例(5)和例(6)中动词“系”和“穿”是动作动词,表示动作,与宾语形成“动作—受事”的语义关系。这类句子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大都用于祈使句中或对话中。

例(7)和例(8)是存现句,表示静止的状态。例(7')中“挂”是动作动词,它与“地***”是“动作—受事”的语义关系,对语境依赖性很强,实际上有“致使”的意味;例(8')与例(7')在功能上基本相同,但动词是不及物的,与宾语间是“动作—施事”的关系,也可以理解为“致使”义。

例(9')中的宾语“居委会的主任”是表示职务的名词,动词“兼”与其形成了“动作—受事”的关系。由于宾语名词的特殊性,这种述宾关系可以理解为对主语性质的一种描述。但从广义上讲,因为这种性质是动态变化的,是有无不定的,它实质上是一种动作完成后的状态。

通过分析对照组,我们可以发现:①述宾结构表示正在进行的动作或动作完成后的状态;②部分句子的自足性低,对语境和语气的依赖性高。

从这两个特点出发,我们反观例(1)~例(9)。“V+着+N”这类句子,都含有动作和状态的意义,但“着”的出现对述宾结构语义和功能产生了新的限制和选择。

首先,“着”隐藏了动词的进行义,产生了持续义。例(1)~例(4)中的“下”“看”“同情”等动词本身有[+进行][+持续]两种语义特征,而“着”使动词选择了[+持续]。例(5)~例(8)中,“系”“穿”“挂”“坐”这些具有[+短暂]特征的动词,加“着”后,都表示动作完成所产生的结果状态,也是[+持续],而且还有[+静态]特征。例(9)中的“兼”本身就含有持续的意义,但“着”使这一述宾结构也表示了动作完成后产生的结果的持续,与例(5)~例(8)相似。

其次,“着”将时间范畴带入了整个述宾结构当中。“着”使动词凸显或拥有了[+持续],而[+持续]必然伴随着[+时间]。这种时间意义的性质如何?我们认为是[+心理]。以例(1)和例(1')为例。下雨是一个持续性的事件,是在一定时段发生的。例(1')实际上并不表示持续,只表示一种进行。这并不矛盾,因为例(1')中说话人的表意重心不在于说话时“雨是否一直下”,而在于说话时“雨下没下”,即“说话这一刻,下雨是否正在发生”,这是心理上对时点的判断;而语义上,焦点又缩小到“有无雨”,所以“时点”这个语义也被模糊了。而例(1)中“下”与“着”连用,表意焦点移至动词,说话人关心“雨是否一直下”,而这种关注必然是在一段时间内通过比较产生的结论,它的起止点并不是现实的起止点(雨开始下到雨停了),而是由说话人及语境决定的,是说话人关注时段的起止点。因此,“着”强调的是[+时段]。我们可以将两者合二为一,归为[+心理时段]。

最后,“着”使句子的描写功能增强,帮助成句。典型例子是例(5)~例(8)。例(5)和例(6)没有句末语气词“呢”时,只能依赖语境形成祈使句;但动词带“着”后,句子对语境的要求大大降低,自足性提高,整个述宾结构主要是对状态的描写。例(7')和例(8')即使单纯添加句末语气词“呢”也不能成句,只能依赖语境形成一种判断。通过对在CCL语料库中检索到的语料进行分析,有“着”的句子多用于对情状或语境进行描写,句中动词的语义得到限制,描写功能增强,句子表意相对***而完整。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V+着+N+呢”中的“着”后附于动词,使动词凸显或拥有了[+持续][+心理时段]的语义特征,且多伴随出现[+静态]特征;从功能上讲,“着”增强了句子的描写功能,对该类中某些句子有成句的作用。

2.句末语气词“呢”

同样,我们去掉了“着”,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

(1)外面下雨呢。 (1')外面下雨。

(2)他趁大伙儿聊天儿的功夫看书呢。 (2')他趁大

伙儿聊天儿的功夫

看书。

(3)小王跟他散步呢。 (3')小王跟他散步。

(4)她也同情我呢。 (4')她也同情我。

(5)小李系衣服扣儿呢。(5')?小李系衣服扣儿。(!)

(6)小施穿衣服呢。 (6')?小施穿衣服。(!)

(7)*墙上挂地***呢。 (7')?墙上挂地***。(!)

(8)*台上坐***团呢。 (8')?台上坐***团。(!)

(9)他还兼居委会的主任呢。(9')他还兼居委会的主任。

在层次分析中,我们已经说过,“呢”是附着于它前面的整个述宾结构(谓语)上的。对于例(1')~例(9')我们已经在前面对其内部成分间的关系进行了详细分析,这里不再赘述。现在,我们关注有无“呢”对整个句子的影响。

熙先生将“呢”分为“呢1”“呢2”和“呢3”。其中,“呢1”和“呢3”用于非疑问句中。“呢1”表示时态上的持续,“呢3”表示说话人的感情和态度,“把事情往大里说”(熙,1982)。例(1')~例(4')是客观陈述句,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陈述。这些句子中并没有隐藏的“话外音”或语气、情感;换句话说,他们对语境的依赖程度很低,自足性很强。而加上“呢”后,句子就有了某种新的语义或功能。例(1)~例(9)这类句子中,“呢”并不包含时间范畴,且它附着于述宾结构的外一层,和动词是间接的语法关系,因此,“呢”对这类句子中动词的限制作用很小。“呢”的语义作用也比较含混,往往需要结合句中其他词语或具体语境加以确定。所以这类句子中的“呢”应该是“呢3”。

在“V+N+呢”的句子中,“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附加语用功能上。前人认为“呢”的作用有:①夸张语气(吕叔湘,1999;熙,1982);②温和警告(赵元任,2002);③停顿(赵元任,2002;齐沪扬,2002);④提醒注意(胡明扬,1981;邵敬敏,1989);⑤前后关联或照应(屈承熹,1986;齐沪扬,2002)。“呢”在本“V+N+呢”类句子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呢?我们以“外面下雨呢”为例进行研究。

(1)外面下雨呢,我没打伞怎么办?

(2)外面下雨呢,估计被雨淋的人不少吧。

(3)外面下雨呢,等雨停了再说吧,好吗?

(4)外面下雨呢!闲着无聊,把我平时用的都搬出来“晒晒”。

(5)人家要下班了,我们说,那就走吧,别耽误人家下班。可人家一个劲儿地说外面下雨呢,让我们再等会儿。呵呵,他家的人真的很好呀。

我们发现,在“V+N+呢”中,“呢”的功能主要是“提醒注意”,“呢”使得其前面的谓语部分得到了凸显。试比较“外面下雨呢,估计被雨淋的人不少吧”和“外面下雨,估计被雨淋的人不少吧”。很明显,前一个句子在表达猜测意义的同时,也强调了“下雨”这一原因;后一个句子由于没有“呢”字进行强调,句子的重心在“估计”后的猜测意义上。除了“提醒注意”,“呢”在这类句型中还有“照应”的作用,但这种作用是“提醒注意”这一功能衍生出来的。以“人家要下班了……”这句为例,如果将“呢”去掉变换为“可人家一个劲儿地说外面下雨,让我们再等会儿”就可以发现,两个分句之间在语义上的联系比原句要弱。正是因为“呢”的“提醒注意”作用,使“可人家一个劲儿的说外面下雨呢,让我们再等会儿”中“外面下雨”得到凸显;这种凸显使“让我们再等会儿”变得有据可依,而两个分句间的语义关系得到了加强。这种功能在对话中更加突出,如“——要下班了,那就走吧,别耽误人家。——可人家一个劲儿地说外面下雨呢。”中的“呢”字强化了其所在句对前一句的反馈和解释。

3.小结

通过上述分析,A类句子“V+着+N+呢”中,“着”“呢”的语义和语用功能是:使动词[+持续][+心理时段]的语义特征得到凸显且多伴随出现[+静态]特征;而这一持续带有描写的功能,在语境中得到凸显。在存现句中,表示施事宾语在某一处所(主语)持续某种状态,句子对这种状态的描写意味很强,并同样得到凸显。

(二)对B类句子的语义和功能分析研究

1.合成语气词“着呢”的特殊性

语气词主要用于表示附加的意义和功能,如疑问、不悦、夸张、程度等,对谓语部分本身的语义选择和限制作用较弱。根据层次分析,“着呢”是出现在句末的一个语言单位,它是“合成的语气词”,附于谓语部分后。对于这个“合成”,我们应该如何理解?它和单纯的语气词有什么不同呢?请看下面的例子:

C B

(5)小李系扣儿! 小李系扣儿着呢。

(6)小施穿衣服! 小施穿衣服着呢。

A B

(5')小李系着扣儿呢。 小李系扣儿着呢。

(6')小施穿着衣服呢。 小施穿衣服着呢。

我们已经分析过,C类句子语义是要求动作开始,A类句子则表示状态的持续。通过对照可以发现,B类句子所表达的意义明显与A、C两类句子不同,并且这种不同体现在谓语部分上。由此,我们猜测“着呢”对B类句子中的谓语部分的语义有选择和限制作用。

此外,“着呢”这个语言单位本身的构成比“啊、吧、呢、吗”等单纯语气词要复杂,它是由“着”和“呢”联合成词的。而上面我们分析过“着”在动词后面可以为动词增添持续义和无起止点的心理时段义;而“呢”则有“提醒注意”“照应”的作用。虽然不能盲目地认为“着呢”就是“着”与“呢”意义的合成,但“着呢”的语义和功能必然与“着”和“呢”都有关。

2.“着呢”的语义和功能及其与述宾结构的关系

对照组 B

(1)外面下雨。 外面下雨着呢。

(2)他趁大伙儿聊天儿的功夫看书。 他趁大伙儿聊天的

功夫看书着呢。

(3)小王跟他散步。 小王跟他散步着呢。

(4)她也同情我。 她也同情我着呢。

(5)小李系扣儿! 小李系扣儿着呢。

(6)小施穿衣服! 小施穿衣服着呢。

A

(5')小李系着扣儿呢。 小李系扣儿着呢。

(6')小施穿着衣服呢。 小施穿衣服着呢。

根据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例(1)~例(4)中,无“着呢”的句子都在如实地陈述一种动态,并且不关注时间范畴;例(5)和例(6)中两个无“着呢”的句子是祈使句,命令主语进行某种动作,这类句子对语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可见,这两种句子是在陈述,至于动作本身的性质,不在说话人考虑的范畴之中。例(5')和例(6')两个A类句,我们已做过分析,表示在说话人关注的时段内,动作在持续或短暂动作完成后得到的状态结果正在持续。这一持续带有描写的性质,在语境中是应得到凸显的。

我们通过上面左栏的句子来反观B类句。

相同点:第一,语义上,“着呢”带来了[+心理时段]的语义特征。前面曾经说过,“持续必然伴随着时间”,在这一点上,B类句子和A类句子是一致的,都是无起止点的心理时段义,分析过程与对A类句子的分析相同,不再赘述。

第二,功能上,“着呢”的语气功能与“呢”类似。“着呢”作为一个语气词,必然会产生语气作用。通过对例(1)~例(6)的比较观察,“着呢”也可以表示“提醒注意”和“照应”,即也具有凸显功能,与A类句子区别不大。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着呢”使述宾结构得到了持续意义,但“着呢”的凸显功能并不作用于动作持续的过程中,而是将这一过程当作一个完整的、静态的整体进行强调。换言之,这种凸显并不要求听话人关注动作持续过程中的每一个部分,而希望听话人关注这件事情的发生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

不同点:第一,从语义上说,“着呢”使述宾结构突出了[+持续]的语义特征,但与A类句子有所不同。在A类句子中,“着”直接附着于动词之后,因此,这种持续义表示的是“因动作而持续”,如例(5')中对照组句,“系”这个动作动词加“着”,表示因为“系”的动作发生了,所以使“扣儿”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而变化结束后“扣儿”的状态(即动作结果)处于持续的状态。在B类句子中,“着呢”附着在整个述宾结构后面,[+持续]指向整个述宾结构。以例(5')B类句为例,“系”是一个动作动词,“系扣儿”表示的是动作的进行,当它被“着呢”限制了持续义时,持续的并不是动作的结果,而是整个动作的过程。比较例(5')中的两个句子后,我们可以发现,在B类句子中“着呢”所限制的[+持续]是述宾结构整体语义关系的持续,这与A类句子有很大的区别。

第二,从功能上说,B类句子中“着呢”对句子的描写作用不明显。虽然没有理由认为这类句子没有描写的功能,但就其语料主要分布于口语中这一特点,我们不认为“着呢”增强句子的描写功能与A类句子中的“着”相当。

3.小结

综上所述,在“着呢”作用下,B类句子“V+N+着呢”的语义和语用功能是:述宾结构拥有[+持续][+心理时段]的语义特征,且[+持续]指向述宾结构整体;这一持续在语境中得到凸显,且这种凸显是对事件本身的凸显而不是对过程内部的凸显;这类句子多用于口语表达中。

四、结语

现将“V+着+N+呢”与“V+N+着呢”在“着”“呢”作用下的异同,以表格形式总结如下:

句型 相同点 不同点

层次结构 语义特征 语用功能

A类 (1)语义特征:[+持续][+心理时段]

(2)语用功能:在篇章中凸显 “着”“呢”分离;“着”附着于V上,“呢”附着于“V+着+N”外层。 [+持续]指向动词或动词执行后的结果,后者常伴随[+静态]特征。 凸显功能作用于动作或动作结果;用于书面语或口语,有描写作用。

B类 “着呢”为一个合成词;“着呢”整体附着于“V+N”上。 [+持续]指向整体。 凸显功能作用于动态过程整体;多用于口语,描写作用不明显。

参考文献:

[1]胡明扬.北京话的语气助词和叹词(上)[J].中国语文,1981,

(5).

[2]刘月华,潘文娱,故韡.实用现代汉语语法[M].北京:商务印书

馆,2001.

[3]陆俭明.现代汉语语法研究专题[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5.

[4]吕叔湘.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

[5]齐沪扬.语气词与语气系统[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

[6]屈承熹.语用学与汉语教学——句尾虚字“呢”跟“嚜”的研究

[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1986,(3).

[7]邵敬敏.语气词“呢”在疑问句中的作用[J].中国语文,1989,

(3).

[8]赵元任.汉语口语语法[M].吕叔湘译.吕叔湘全集(第十八

卷).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2.

[9]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王彦超 四川成都 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610064)

浅析两种相似句型在“着”“呢”作用下的异同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析两种相似句型在“着”“呢”作用下的异同

学习

卡尔·波兰尼的社会经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阅读(31)

一、波兰尼的生平与著述卡尔・波兰尼(KarlPolanyi)1886年10月21日生于奥匈帝国维也纳的一个犹太家庭。波兰尼家族产生了后来使匈牙利知识界引以为自豪的杰出人物:作为著名社会思想家、经济史家、经济人类学家的卡尔・波兰尼;作为物理、化

学习

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新技术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新技术,内容包括天然气生产合成气主要流程,天然气制合成气的方法有。伴随煤炭石油等能源的日益枯竭,天然气等新型能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如何更有效的利用天然气成为关键。本文简单介绍了国内外天然气的化

学习

拣选方式大汇合

阅读(26)

编者按: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分四次连续刊载全球著名的物流系统集成商德马泰克公司提供的“拣选技术及其应用”系列文章,主要内容包括:拣选技术的分类、不同拣选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如何选择合适的拣选系统、语音拣选技术案例分析等。希望对关

学习

目标定位要细思量

阅读(40)

在品德课堂教学中,只有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围绕目标设计教学开展活动,才能避免低效甚至无效的课堂。在《网络连接你我他》一课的三次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教学目标的正确定位和慎重选择,才能让品德课充满活力,有效达成育人的效果。以下是我三

学习

城市中的绿色屋顶

阅读(51)

绿化可以增加城市绿地面积,改善日趋恶化的人类生存环境空间;而屋顶花园能开拓人类绿化空间,建造生态城市,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生活质量,美化城市环境。关键词:屋顶花园,排水与防水,绿化配置,养护管理20世纪50年代末,一位美国景观建筑师在一座6

学习

林冲形象特征浅析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林冲形象特征浅析,内容包括浅析林冲的人物形象,林冲形象特征800字。林冲是《水浒传》人物画廊中刻画的最为生动、塑造最为传神的正面形象之一。如同众多英雄人物一样,林冲的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在民间广为流传。一部《水浒

学习

日本诗僧一休宗纯的生平概述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日本诗僧一休宗纯的生平概述,内容包括一休宗纯的真实身世,一休宗纯是茶圣吗。本文通过对权威文献的认真梳理,对日本著名诗僧一休宗纯的生平做了概述,涉及其身世、学佛经历、法系、弟子、爱情生活、著述、对后世的影响等方面的

学习

徐訏早期的文学创作倾向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徐訏早期的文学创作倾向,内容包括徐訏小说论文,徐訏笔下的悲凉女性。内容抗战时期徐訏的创作经历了一个与其时代的主导文学由亲和到疏离的过程。抗战开始之前徐訏的创作左翼文学特征明显,与时代文学保持着亲近的关系,受左翼影

学习

滚边工艺概述与其运用状况

阅读(39)

本文为您介绍滚边工艺概述与其运用状况,内容包括滚边工艺有什么优势,滚边工艺的工作原理。滚边工艺是装饰工艺中所运用的一种技法,也是我国服装行业的传统工艺,将滚边技法巧妙地应用到服装中,不仅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同时也烘托出服装造型,起

学习

传统经济发展价值取向分析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传统经济发展价值取向分析,内容包括经济发展要素分析,分析经济发展的内涵。前言我国传统的经济价值取向,是经济价值理论与道德礼义的融合,但是我国传统经济价值取向还处于转型时期,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其内在理论经常与现代社会

学习

张爱玲论爱情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张爱玲论爱情,内容包括张爱玲有关爱情的文章,张爱玲爱情故事全集。张爱玲论爱情1就算眼前这个男人,千般好万般好,处处是优点,他不爱你,这个缺点你永远改变不了。2一个人最大的缺点不是自私、野蛮、任性,而是偏执地爱着一个不爱自

学习

浅谈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

阅读(28)

本文为您介绍浅谈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如何培养思辨能力作文,如何培养和提高思辨能力。思辨能力是成为高素质人才所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环境中,各国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视,如今,思辨能力的培养被看作是高等

学习

新支线飞机RNAV飞行操作程序的设计与验证①

阅读(28)

DOI:10.16660/ki.1674-098X.2016.22.007区域导航(RNAV)是一种先进的飞行运行方式,具备RNAV能力的民用飞机可以充分发挥机载设备性能,降低飞机对导航台的依赖,减少飞行时间,降低燃油消耗,减小空管负担,增加空域容量,提高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益。该文结

学习

矿山法隧道二衬台车的设计

阅读(35)

本文为您介绍矿山法隧道二衬台车的设计,内容包括隧道二次衬砌台车定位放样,隧道衬砌台车cad。文章结合东莞轨道交通R2线2310标陈屋站~寮厦站区间矿山法隧道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二衬台车的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对同类工程施工有一定参考意义

学习

PPT造车的两种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PPT造车的两种,内容包括ppt造车是个什么梗,贾跃亭最新造车ppt曝光。小鹏和游侠应该是去年最著名的两个PPT造车公司,有些人批判这两家公司没节操,只为卷一笔投资人的钱就跑路。然而一年过去了,两家公司还活着,而且都换了看上去延

学习

摊铺机熨平板的两种装配模式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摊铺机熨平板的两种装配模式,内容包括摊铺机熨平板安装教程,摊铺机熨平板为什么越宽越高。熨平板是摊铺机的主要工作装置,其结构复杂,零件多,装配技术要求高。传统装配摊铺机熨平板模式为固定工位拼装,在产量不大的情况下,这种装

学习

两种形式限流电抗器介绍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两种形式限流电抗器介绍,内容包括限流电抗器最佳参数,各电抗器的限流原理。【摘要】介绍了两种形式的限流电抗器结构,并分析了优缺点。

学习

培根《论读书》的两种汉语译文比较赏析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培根《论读书》的两种汉语译文比较赏析,内容包括培根的论读书的原文翻译,培根随笔的读书心得200字。内容摘要:众所周知,《论读书》(OfStudies)出自英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培根培根之手。其原文全文风格典雅,简洁明快。而好的作品离

学习

浅议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异同

阅读(41)

本文为您介绍浅议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异同,内容包括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说明了什么,为什么康普顿效应证明了光电效应。近代物理证明,光除了具有波动性之外,还具有粒子性.光具有粒子性,最好的例证就是著名的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光电效

学习

子宫全切与子宫次全切两种术式的对比分析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子宫全切与子宫次全切两种术式的对比分析,内容包括子宫切除微创和开腹术式的优缺点,老人子宫切除应采用哪种术式。摘要目的:比较子宫全切与次全切两种手术方式的利与弊,为妇产科医生与患者根据不同病情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提供

学习

一卡双号 两种方法为您搞定

阅读(29)

本文为您介绍一卡双号 两种方法为您搞定,内容包括苹果双卡怎么设置主号和数据流量,手机双卡怎样注册两个抖音号。我在单位负责网络、系统维护、数据库等技术工作已经10年,积累了一定的经验,订阅《电脑爱好者》也有6年。我的第一篇稿件也正

学习

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及全跳动四者异同辨析

阅读(33)

本文为您介绍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及全跳动四者异同辨析,内容包括圆度与圆跳动的区别与联系,径向圆跳动与圆柱度有何关系。关键词:圆度;圆柱度;圆跳动;全跳动;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