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八十年代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进行,相对较为宽松的社会环境及西方文化的影响使中国的艺术运动也出现了重大的变革。“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成为中国艺术的一个转折点,在当时全国各地都涌现出了一些青年美术团体。厦门达达作为上世纪“八五新潮”美术运动中最为彻底与深刻的反叛者,为中国现代艺术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在中国现代艺术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关键词:八五新潮;厦门达达;艺术运动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治、经济、文化框架,***了中国人长期以来压抑的个性。伴随着西方大量哲学著作的涌入,大批的现代西方哲学家、文学家以及美学家的理论著作的翻译出版以及各种不同表现形式的艺术作品的展出,不仅冲击了人们的视野,更冲击了所有的传统艺术模式。现代艺术的绘画形式于八十年代中后期(1985~1989年)形成了高潮,以势不可挡的态势,很快就蔓延了整个中国艺术界,史称“八五新潮美术运动”。“八五新潮”带有很强烈的反艺术色彩,祈求对人性的***与自我的复出,逐渐摆脱“神”的约束,转化成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当时,很多的艺术活动都不在美术馆中进行,艺术家也乐于保持这种反叛以及疏离的姿态,他们把公众和文化青年当作观众,并期望他们能够理解作品并产生回应。其中,黄永和他领导的“厦门达达”被视为中国观念艺术的先驱,黄永极具智慧地将中国东方的“禅宗”与西方的“达达主义”结合在一起,质疑艺术的形式、功能和整个艺术体系。
1厦门达达在国内的出现
厦门达达正式出现于1986年9月,是来源于在厦门新艺术馆举办的公开展览,即厦门现代艺术展。成员们在此前只是志趣相投的一些朋友聚在一起进行一些艺术活动,他们并没有明确的群体称呼,即使是在举办这个展览的时候也没有明确的团体名称,只是后来随着宣传的需要,才慢慢得出这个称呼。黄永与蔡立雄的《厦门达达――一种后现代?》、《厦门86年,新达达,现代艺术展》这两篇文章使其成员们有了更清晰的思路,在改装焚烧展览声明的后面也署上了厦门达达这个名称。厦门达达的形成,不仅是受到当时全国出现的艺术团体以及西方达达的影响,也来源于其成员们对当时中国艺术现状的思考。
2厦门达达运动的艺术特征
在“八五新潮”中,厦门达达艺术运动的出现是比较晚的,但其艺术行为的极端性与反叛性却达到了“八五新潮”的极高点。它最明显的一个特征,就是直接借用了西方艺术中的一个流派名称“达达”来称呼自己,这在八十年代的中国还是头一个。达达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1916年苏黎世编辑出版的《伏尔泰小酒吧》这份杂志惟一的一期上。在当时的国内期刊中,对“达达”的介绍大概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把达达的含义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结合在一起说;第二种是对于“达达”的反派角色的论述是占主流的,对于“达达”反派角色的论述包括以下几点:无***府主义、;反传统、反文明;反理性;反偶像、反权威;反艺术、反美学、反审美,可以说达达的实质就是破坏原有的一切,否定一切。当时国内期刊对“达达”反叛角色的描述,一方面为整个的中国艺术界传达了一种具有比较彻底、极端的反叛形式的“达达”;另一方面也无意间为厦门达达的到来开创了良好的语境。
其实,早在1983年黄永就感觉到了青年一代的艺术家在面对现代西方与东方传统而具有的空白感,并且还提出了要通过现代绘画重新与中国的优秀文化相连接,这样才能从重负中***出来。“厦门达达”就是运用西方现代后现代的艺术形式来反思与质疑当时中国的主流与传统艺术,他们期望能用这种方式来开拓一种新的艺术。在八十年代的中国,艺术还处在变革发展过程中,艺术家在此过程中不免会有困惑与彷徨,他们总是在不断的探究思考“什么是艺术。真正的艺术到底是什么”。在他们的眼中,西方的达达所力荐的“破坏也就是创造”、“反艺术、新艺术、非艺术也都等于艺术”与他们的“反对当时国内的传统艺术形式以建立一种新的艺术”的目标是相同,达达代表了他们当时对艺术的理解与思考。1986年9月28日―10月5日于厦门举办的展览,既是1983年厦门五人现代艺术展的进一步深入,也是这个群体真正意义上的首个展览,参加展览的有黄永、嘉华、焦耀明等十三位成员。黄永展出的作品有实物《大字典》、《1986年涂掉1985年所作的抽象画》、《会响的手***》等;林春参与展览的《大海是正方形》是将抽象绘画与一个竹筐和一卷纸相结合以构成作品等;焦耀明的《行将死亡的主题》、《自上而下的脱变》等等。该展览首次在中国提出了“达达”精神,并称要***艺术家自身,***艺术,创造一种新艺术。如果说这次展览中的作品还不具备一种比较彻底的虚无与达达式的破坏的话,那么展览后的焚烧作品的行为,则比较强烈的表现了这种破坏精神。成员们把焚烧的艺术品都堆在一个划定的圆圈里,外面写上早已拟好的字:“达达死了”、“不消灭艺术生活不得安宁”等等,成员们想通过这次活动最大程度的***艺术家本身,在熊熊大火中,压抑的激情被彻底的释放,才开始达到了达达的境界,有了达达的精神。应该说,厦门达达的焚烧行为与“八五思潮”那种激烈的反传统思想有关,它是“八五”那种叛逆精神的极致。然而作为观念艺术,它对于艺术及艺术家的反思与解构,使艺术对自身的超越变成可能。
对黄永等人的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是马塞尔・杜尚。杜尚的艺术追寻[1]的是自由与非理性。杜尚是非功利的,他并不把艺术当作一切,只是看作人生的一部分内容,他从不标榜自己,不为自己做宣传,不主动参加展览,他的否定一切是为了呈现一种更自由的人生境界。杜尚的作品也经常被当作达达的例子来介绍,被论及最多的是那张加了小胡子,题为《L.H.O.O.Q》的《蒙娜丽莎》复制品。这一对待“经典名作”的态度马上遭到了传统艺术大师们的大力抨击。然而,杜尚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待“大师”们的作品?如果我们永远把“大师”的作品压在自己头上,我们个人的精神就永远只有受到奴役。此外,我们必须承认的是,杜尚重新画过的《蒙娜丽莎》另有一种特别的味道。对于杜尚的这幅作品的论述有四种:第一,在论述“达达派以破坏旧的审美趣味为旗帜”作为例子引用;第二是“著名的蓄意的的荒谬事件;第三,认为是反偶像、反权威的驱动;第四,认为是讽刺或戏谑性地模仿某一文艺样式的先驱品。他的另一件作品《泉》,也被当作是使用“现成品”的例子来论述。对于用“现成品”的观点有人认为杜尚用现成品是探讨了艺术与生活的界限问题;还有一种认为他用现成品是他对观念比作品感兴趣的表现。美国画家德库宁说:“有一种一个人从事的运动,那便是杜尚,对我而言,这是个真正的现代运动,因为他预示了每个艺术家觉得他能够做的一切,这是一个为所有人的,向所有人开放的运动。”[2]每个艺术家都可以从他那里得到灵感,达达几乎是最早一个奉杜尚为精神领袖,并给以极高崇敬的流派,但事实上杜尚一直与它及之后的所有运动若即若离,并不是它们当中任何一个的真正意义上的参与者。因为不止是达达,它之后的任何一个流派都没有跳出杜尚早已看透的套路,杜尚至今没有被超越。另外一个在厦门达达活动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1986年12月在福建省美术馆举办的“发生在福建省美术展览馆内的事件展览”。此次展览上展出的不是美术作品而仅仅是把美术馆周围的建筑材料与废弃物搬进了展厅,平铺、斜靠、堆放在美术馆。这次展览本来是打算把美术馆大院内的各种现成物品移入馆内展出,展出完了之后再移出来,但是展览仅展出了几小时就被强行关闭了。成员们表示,这次活动的事件意义大于展览意义,这样的结果表明这次活动的目的达到了。厦门达达以团体的方式所进行的活动还有1987年3月“废品仓库活动”,1987年11月“作品垃圾处理”、“纠缠――捆绑活动”,1988年10月的“进入美术史――幻灯活动”等。每个人的生活选择不一样,因此风格也会不一样。他们的成员们虽然都属于这个团体,但是其艺术观念仍然存在着不同,他们中有相同的,也有不一样的,相互影响,所以成员个体的艺术探索对这个群体的集体表达也异常重要。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厦门达达的艺术特征:一是反对传统艺术的艺术。反艺术源自于以杜尚为尊的达达主义,在美国的波普与观念艺术中达到了顶峰,厦门达达反艺术主张的形成一方面来自于当时中国社会各个方面对传统文化的清算,另一方面源自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厦门达达成员们反艺术的结果是期望建立起一种新艺术,以反对国内的传统艺术活动,包括传统的艺术创作手法及对传统材料的运用。这种新艺术应摒弃艺术的实用性以及功利性,追求精神性;二是更加注重对艺术创作过程的体验。厦门达达的艺术创作抛弃了传统绘画静态的单一的表现方式,而追求一种动态的、四维的艺术形式。这种艺术形式具有时间性、过程性的特征;三是追求动作、过程、空间上的偶然性的效果。厦门达达希望建立一种理想中的新艺术,这种艺术主张艺术与生活相一致,从而摆脱了传统艺术赖以存在的艺术条件以及艺术形式。厦门达达虽然受到偶发艺术的影响,但并没有完全加入偶发艺术的门下,只是在某一阶段的成员们的艺术探索过程中有此印迹;四是使东方与西方的文化相结合。厦门达达的艺术思想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性,同时也有着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痕迹。
3厦门达达艺术运动的影响
八五新潮美术运动无疑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重要转折。正是以厦门达达为代表的中国艺术家们在现代艺术上的不断探索,中国现代艺术才有了今天的多元格局。厦门达达艺术的行为极端性与视觉刺激性,在八五时期产生了巨大轰动,这个群体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为九十年代装置艺术以及行为艺术的出现打好了铺垫。
参考文献:
[1] 王瑞芸.从杜尚到波洛克[M].金城出版社.
[2] 贺万里.中国当代装置艺术史[M].上海书画出版社.
[3] 亨利・贝阿尔,米歇尔・卡拉苏(法).达达――一部反叛的历史[M].陈圣生,译.郭宏安,校.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4] 吕澎,易丹.中国现代艺术史・1979―1989[M].湖南美术出版社.
作者简介:夏青(1985―),女,浙江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0级研究生。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浅议厦门达达艺术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