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可行性分析篇1
摘要:投资项目要达到预期的经济目标,其技术方案和设计方案是重要的基础条件。在投资项目建设过程中,拟建项目经济效益的高低,总是同一定的技术条件相联系。因此,在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中,在项目建设必要性和建设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必须对投资项目的工艺,设备定型、技术经济指标参数等的有关技术内容进行可行性分析,以解决投资项目技术上的可能性和可靠性问题。
关键词:投资项目;可行性分析;技术分析
中***分类号:F2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1)22-0136-02
一、投资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的重要性
项目技术分析与经济分析是可行性研究中两个有机组成部分。经济分析主要针对所开发的产品,采用的工艺条件以及生产过程进行经济分析,确定它的经济效果,同时在此基础上,实现最优化的经济效果。而技术分析评价着重于对所采用的技术事项进行技术上的分析,确定它的先进性,实现的可能性以及产生的影响,同时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评价,选择最优化的技术。经济分析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中的基础,只有在一定的经济效果基础上,才能谈到技术的先进性与实现的可能性。如果仅谈到技术的先进性,不讲经济效果,要实现也是不可能的。某项技术是十分先进的,也没有公害,生产率很高,工人劳动强度很低,但由于投资额庞大,经济效果很差,投资回收期限很长,那么这个项目的建设是不可取的,也是不可实现的。
另一方面,经济效果受制于技术手段,经济分析的结果也要建立在技术分析的基础上,用技术分析作为保证。提出过高的经济效果指标,不考虑技术实现的可能性,必将会给项目分析带来严重的后果。因此经济效果也受制于技术方法和手段。技术评价与经济评价并非总是相矛盾的,先进的技术带来的往往是较好的经济效果和较高的生产率。在进行可行性研究的实际过程中,应该首先分析采用工艺技术等有关技术问题的先进性,实现可能性,产生的有害影响等,然后进行经济效果分析。在有了经济效果的基础上,再反过来修正采用的技术。这样的过程反复交错进行,以期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采用最适合的技术,保证项目的有利可***和顺利实现。
二、投资项目技术可行性分析基本原则
(一)先进性原则
投资项目拟采用的技术,其先进性具体表现为工艺的先进性,设备选型的先进性,设计方案及产品方案的先进性,技术经济基础指标参数的先进性。从设备的选型来看,生产工艺设备的先进性,不仅要求主机先进,与之配套的辅机及备品备件也应是先进的。在坚持技术先进性的同时,还应与科学性,即与技术合理性相统一。
(二)适用性原则
技术上的适用性是指拟采用的工艺和设备能适应生产要素的现有条件。适用的先进技术应该成为技术评价和选择的一项基本原则。一般来说,判断技术适用性的标准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能否提高劳动生产率,并充分地,合理地、有效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原材料,特别是能源的消耗,相对地节约资金。
2.能否改善产品质量,并有利于新兴产业和创新产品的开发,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三)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是指投资项目拟采用的技术,应能以一定的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对项目技术分析,必须对投入与产出进行研究与衡量,说明需要投入多少费用。衡量和评价其经济上的合理性,这是技术经济性的核心内容。
三、投资项目技术分析的基础及方法
在可行性研究的技术评价过程中,首先要分析对象技术的性质,只有对技术的性质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以后,才可能对技术进行分析评价。技术的性质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技术的形态,有物质和方法的区别。如机械制造系统的自动线生产、专机生产、生产所具有的技术形态应不尽相同。
其次是技术的相关领域影响技术的主要方面,技术连接的相关程度。
最后是涉及的基础技术学科领域,通过对对象技术的分析研究,明确对象技术的性质,这样才能找出比较相近的技术方法和竞争技术,从而加以对比和分析评价。
(一)技术分析的一般内容
一般来说,对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技术分析主要涉及到技术的内容,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产品工作原理、工作机构、构成要素、使用方法、生产方法等技术问题。
2.制造过程动作原理、装置的组成及材料的消耗、输入输出物(包括原材料、产品、排出物、中间产物等)的联系。
3.服务方式。使用方法、采用装置及基本原理等技术问题,以及建筑方式、结构和功能,地区风貌及建筑风格。周围环境、交通状况,气候条件,工业布局等有关问题。可行性研究的技术分析主要围绕着这些内容展开的,最主要内容是工艺与设备分析和选择。
(二)技术分析的方法
方法一:
1.确定分析范围,明确进行技术分析的前提条件,技术范围,应该讨论和确定一些事项以及主要产生影响的种类、范围等。
2.说明对象技术的概要:相关的一些技术和竞争技术的分析对比。
3.确定对象技术的先进性程度和技术实现的可能性。
4.寻找对象技术给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带来的和将要带来的影响。
5.明确这些影响所属的领域,明确这些影响的特点,并就采用的相应对策作简单的说明。还要有详细的研究对策,明确评价的标准。对对象技术的先进性,实现的可能性及影响的分析结果和对策作综合评价,从而确定采用对象技术。
方法二:
1.根据对象技术的概要,明确技术应用的目的,了解社会的要求,确定技术的范围,把握现有技术,整理技术内容,确定对象技术的先进性及实现的可能性。
2.影响的整理、分析。确定影响产生和原因,后果及影响涉及的方面和程度,寻找对象技术的影响,指出预想的影响,从多方面反复进行这一工作。
3.研究对策,探讨为消除或减少预想的危害应采用的措施,综合评价,对最后的选择提出意见。
(三)项目生产工艺分析评价
生产工艺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艺流程是从原料到成品的整个生产过程,它不仅直接涉及项目投资多少,建设周期长短,对未来产品质量和产量,对项目经济效果有直接影响。确定生产工艺路线时,还涉及到采用不同设备,不同的工艺方法和其它工艺因素,即不同的实施工艺方案。要针对不同行业的特点,对具体的工艺方案进行分析比较,除技术因素外,还要考虑生产工艺过程中劳动与物化劳动的占用与消耗。为了选出既符合技术标准,又有较高经济效果的工艺方案,必须进行全面综合的工艺方案比较。工艺选择除遵循技术先进性、适用性;经济合理性、安全可靠性等总的原则之外,还要具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工艺技术的选择要考虑主要原材料影响:在某些情况,原材料对工艺选择有着决定性影响。对拟建项目工艺方案的技术分析时,需要确定同某种工艺相适应的主要原材料是否有长期稳定的供应。
2.前后工艺要注意均衡协调,每一道工序要顾及前后工序的影响。评价工艺技术,主要应从生产过程角度看其总工艺技术的选择考虑是否合理,是否最优。
3.工艺选择应考虑市场需求的影响。不同工艺可以得到不同性能、不同质量、不同品种的产品。市场需求经常在发展变化,工艺技术要灵活,要尽量保证产品多品种、多功能以及产品升级换代需要作相应的调整和改变,要有应变能力。这一点,对于生产消费品的建设项目来说尤其重要。工艺技术应尽量满足综合利用,提高综合效益。
总而言之,在对投资项目进行可行性技术分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与时俱进,力***选择精湛的技术工艺,为企业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与财富。
参考文献
[1]韩静轩,马力.高新技术项目投资风险的分析与测度[J].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4L200l,(3).
[2]刘梅.浅析投资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
2009,(7).
作者简介:马隆,男,湖北襄阳人,供职于南宁市众标工程造价咨询有限公司,研究方向:建设项目建议书与可行性、建设项目建议书编制与可行性。
技术可行性分析篇2
【摘要】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在大庆油田难采储量改造开发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纵向上小层多、厚度薄的油层改造中表现出了不适应性,因此提出了直井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技术。本文通过分析直井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技术的原理和主要做法,对该技术进行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能够有效解决水平井不能压裂多层的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水平井 体积压裂 直井同层同步体积压裂
体积压裂是一种以增加水力裂缝条数,增大裂缝渗流体积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压裂工艺。但随着改造开发的深入,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也表现出了不适应性,因此又提出了新的直井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技术。
1 体积压裂
1.1 体积压裂的概念
体积压裂是指通过压裂的方式将可以进行渗流的有效储集体“打碎”,形成网络裂缝,使裂缝壁面与储集基质的接触面积最大,使得油气从任意方向的基质向裂缝渗流的距离最短,极大地提高储层整体渗透率,实现对储层在长、宽、高三维方向的“立体改造”[1]。
1.2 体积压裂改造原理
以往研究证实,储层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大小,决定了压裂形成复杂缝网的难易程度,差异系数越小,越容易形成网状裂缝[2]。压裂形成网状裂缝的基本条件是:缝内的净压力大于水平最大与最小主应力差[3]。
1.3 体积压裂主要做法
针对水平应力差异系数小的储层,应用缝网压裂技术能够达到改造要求。但针对应力差异系数较大的储层,主要采用水平井体积压裂方式,充分利用多段、多簇压裂的缝间干扰来形成网状裂缝,满足体积改造要求。
1.3.1单井多段奇偶交叉压裂
水平井奇偶交叉压裂是先压裂奇数井段,再压裂偶数井段,利用奇数井段压裂后地层存在的高压,对偶数井段部分地层产生应力干扰,降低水平方向最大最小主应力差,甚至造成应力反转,降低水平差异应力系数(Kh),促使偶数段压裂时形成网状裂缝,达到体积压裂的改造效果。
1.3.2纵向穿层压裂
随着勘探开发的深入,储层厚度变薄,小层数变多,原有水平井体积改造技术已不能满足开发要求,因此研究应用了水平井纵向穿层压裂技术。该技术是在储隔层遮挡研究基础上,通过提高前置液比例、降低压裂液沿程摩阻、提高压裂液粘度、提高携砂性能和裂缝宽度、前置液三段段塞提高缝内净压力等方式,穿透泥岩隔层,纵向上一次性改造多层,达到体积改造效果。
1.4 体积压裂新思路
随着改造开发中小层厚度越来越薄,薄层比例越来越高,常规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不适应性越来越强,因此,提出了新的体积压裂改造思路――直井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技术,该技术是在多口直井的(3口以上)同一层位上同时压裂,各井裂缝平行,利用不同井裂缝产生缝间干扰,形成网状裂缝,解决了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在纵向上无法改造多层的难题。
2 直井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技术
直井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技术是在多井(三口井以上)同一层位同时进行压裂,通过布井方位优选、最佳应力干扰井间距优选、压裂工艺优选、钻井方案优化等措施,满足井间裂缝干扰条件,促使水力裂缝扩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获得连通多井的复杂裂缝网络,增加裂缝改造体积,提高单井产量和原油采收率。
2.1 布井方位优选
针对纵向多个连续分布砂体,首先进行区域应力场研究,计算出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得出初步人工裂缝方向。布井时控制井距方向与人工裂缝方向垂直,保证产生缝间应力干扰。
2.2 最佳应力干扰井间距优选
主要做法是根据地层应力差异情况、泊松比、杨氏模量等参数,利用应力干扰分析软件进行不同井间距应力干扰模拟,得出合理的应力干扰井间距,再通过现场试验和裂缝监测,对井间距选择标准进行完善。
2.3 压裂工艺优选
结合储层物性条件和应力特征,采用复合滑溜水压裂工艺,充分利用不同工作液造缝特性,形成包含主缝、支缝、微缝的网络系统,形成体积裂缝网络,增加储层泄油体积,提高储层的动用程度。常用的压裂工艺有:
工艺一:采用滑溜水大排量施工,压开天然裂缝,低砂比段塞式加砂,形成近井筒大范围裂缝网络;
工艺二:采用滑溜水大排量施工压开近井天然裂缝,形成近井裂缝网络,低砂比加砂结束后停泵至裂缝闭合,再用线性胶进行主裂缝加砂压裂;
工艺三:采用超大规模滑溜水大排量施工,形成多条主缝沟通近井裂缝网络的复杂裂缝。
2.4 钻井方案优化
在新区块只能根据布井原则和优化的井间距合理布井后钻井。针对老区快,可以根据原有井网进行加密或侧钻。以100m井网区块为例,制定了100m、70m、40m三个不同井距侧钻方案:
100m井距:在垂直井排方向上利用两口油井中间的一口水井进行侧钻,实现井下三口油井的连线与人工裂缝方向垂直,满足 100m井距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改造的井网条件。
70m井距:在垂直井排方向上利用三口油井,保留中间的一油井,在上下两端的油井进行侧钻,向中间保留的油井拉近,实现井下三口油井的连线与人工裂缝方向垂直,满足70m井距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改造的井网条件。
40m井距:在垂直井排方向上利用三口油井,保留中间的一油井,在上下两端的油井进行侧钻,向中间保留的油井拉近,实现井下三口油井的连线与人工裂缝方向垂直,满足40m井距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改造的井网条件。
3 可行性分析
3.1 工艺可行性分析
直井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技术通过布井方位优选、井间距优化等措施,理论上完全能够满足体积压裂改造要求,达到体积改造效果,该技术不但包含了以往多种水平井压裂技术的优点,而且能实现纵向上多层改造,比水平井穿层压裂技术改造层数更多,纵向上波及范围更广,在工艺上可行。
3.2 应用前景分析
大庆油田拥有4.16亿吨探明未动用难采储量,该区储层具有物性差,纵向上小层多,厚度薄等特点,在改造开发中存在初期产量递减快,后期产量低,有效驱替关系建立难等问题。
新的直井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技术可以在纵向上实现多层改造,能够解决当前面临的问题,由此推断,该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4 结论及认识
(1)直井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技术与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原理相似,控制措施合理有效,工艺上可行;
(2)直井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技术不但可以实现水平井多段体积压裂的工艺效果,而且可以改造更多的层位,尤其是在厚度小、纵向上相对分散的储层上更有优势。
(3)直井同层同步体积压裂技术在大庆油田难采储量改造开发中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 陈守雨,杜林麟,等.多井同步体积压裂技术研究[J].石油钻采工艺,2011,33(6):67-71
[2] 雷群,胥云,等.用于提高低-特低渗透油气藏改造效果的缝网压裂技术[J].石油学报,2009,30(2):237-241
[3] 陈守雨,刘建伟,龚万兴,等.裂缝性储层缝网压裂技术研究与应用[J].石油钻采工艺,2010,32(6):67-71
技术可行性分析篇3
【摘要】本文对锦150块水驱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概括,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开发效果技术对策,并对实施效果进行了客观地评价,最后提出了适合锦150断块开发的结论及建议.
【关键词】油藏概况 存在问题 水力压裂 可行性分析 锦150断块
1 锦150块中生界油藏基本情况1.1 地质概况
锦150断块区位于辽河盆地西部凹陷西斜坡南段锦古1井以东地区,北为锦45块,南部紧邻锦271块,地质储量243×104t。油藏埋深1635-1805m,平均有效厚度21.3m,储层岩性以红色砾石状砂岩为主,孔隙度14.2%,渗透率38.5×10-3μm2,其中粘土矿物成分以蒙脱石为主,平均含量为69.6%,物性较差,为低孔、低渗储集层。地面原油密度为0.8348g/cm3(20℃),粘度为4.95mPa.s(50℃)。
1.2 开发现状
截止到2013年1月底,该块共有油井35口,开井17口,日产液97m3,日产油22t,综合含水77.3%,折算采油速度为0.37%,累产油32.7×104t,累产水23.17×104m3,采出程度为13.46%。注水井开井2口,日注水平45m3/d,累注水94.68×104m3,月注采比0.31,累计注采比1.35,累计亏空为-24.28×104m3。
2 存在的主要问题
2012年,锦150主块的平稳注水改为周期注水,东块的两口锦150-18-119和锦150-17-125井仍采用平稳注水,全块日配注255m3/d,全年配注5.7×104m3,实际完成计划的32.3%,欠注3.86×104m3。水井欠注的主要原因是主块5口注水井和1口停注井实施水井返采,共影响注水量4.1×104m3。
2.1 井况问题严重,进攻性措施难以实施
自2007年以后,断块油水井井况越来越差,统计油水井22口具有井况问题,导致油井无法实施水力压裂、堵水和补层等措施,水井无法实施分注,严重制约了断块的开发效果。针对这一情况,2010年6月,开始在锦150块开展油水井大修作业,累计大修10口,仅成功2口,失败8口,直接导致了各类进攻性措施的实施。
2.2 油层堵塞憋压,注水开发效果不理想
自2008年通过实施单井增注泵,水井基本达到配注要求,但目前油井仍呈现出低产液状态,注水开发效果不理想。通过单井对比和钻井(19-K105)分析,老井供液差,测试地层中部压力为15.22MPa,初步认为水未注到井底,而侧钻更新井底与原老井井底平面上仅距离20m,则发生了钻井井涌,说明水已经注到井底,经过综合对比分析,油井供液差的主要原因为粘土膨胀引起油层堵塞,造成憋压严重。
3 水力压裂技术可行性分析
3.1 水力压裂技术概况
由于锦150块投产初期,认为注水开发并不一定能见到好的开发效果,同时该块初期井网较稀,井距一般为150-200m之间,大部分井采取过水力压裂措施,见到了比较好的压裂增产效果。自2002年至今,区块累计实施水力压裂26井次,措施后单井累产低于2000t的有7井次。截止2012年12月,这部分压裂井已累计产油12.3×104t,累产水4.7×104m3,平均单井采油5134t,单井采水1958m3。
3.2 注水开发后水力压裂效果跟踪
2004年6月锦150块开始试注18-106井,2005年初,区块全面转注,按反九点正方形井网布置,井距140m;2006年4月,共有采油井23口,注水井8口,其中采油井压裂井为17口,注水井中压裂井为2口;至2012年,主块5口注水井和1口停注井实施水井返采,东块的两口井锦150-18-119和锦150-17-125仍采用平稳注水。经过统计分析,压裂井中见到明显水驱效果的井有6井次,这部分井含水上升幅度并不大。而整个区块中含水较高的井(>20%)井有10井次。
其中18-104、20-102、18-108和19-115四口井由于压裂排量过高,压裂层段距水层较近,导致压穿底水,多次堵水无效而呈高含水。19-103、19-107、20-106和19-109四口井均为多向受效井,表现为液量上升含水上升的特点,但其含水为缓慢上升,综合含水在30%左右,较为稳定,表明并没有沿裂缝水窜突进的表现。
统计结果还表明,自2006年至今,水力压裂在锦150块效果不理想,措施后出现过套管损坏、供液能力差和高含水等问题。
3.3 水力压裂技术适应性分析
锦150块初期压裂设计上主要采用大排量、高砂比、造长缝的原则,其中19-115井最高排量达到了4.6m3/min,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后期发现20-102、18-102下部水层被压穿现象后,压裂设计上采取了大砂比、造短缝的设计思路,并对部分井采取了控制缝高的措施,如21-113井的压裂后日产液24m3,日产油21t,含水仅为10%,为锦150块下步可继续进行水力压裂奠定了技术基础。
锦150块压裂设计时支撑缝长(文中缝长均为半长)不低于60m,最长的不超过120m。通过统计和分析锦150块中生界26井次的水力压裂施工参数,认为裂缝形式为垂直裂缝,并且压裂层段上、下泥岩隔层并不厚,因此,其缝高一般均应超过压裂层位上下界,缝长的延伸必然受到一定影响,其缝长应小于设计缝长,从区块大部分相邻油井压裂后无明显串通现象,推测支撑缝长大部分应在50-60m之间。
根据锦150断块实际开发状况,受井况较差,油井产液量低,且储层蒙脱石含量高造成地层堵塞严重,注水压力高等影响,目前主块暂停注水开发,故此目前暂不考虑在水井实施水力压裂。
目前该块若实施油井规模化水力压裂,应首选距离未注返采水井附近的采油井,并根据单井具体情况和重复压裂经验进行调整施工参数和控制措施,提高压裂后的生产效果。
[1] 赵淑俊.包14块低渗透油藏干层及差油层潜力再认识[J].特种油气藏,2004,11(6):56-57
[2] 张方礼.多油层低渗油藏纵向非均质对油井产能影响研究[J].特种油气藏,2002,9(4):43-448
[3] 裘怿楠,等.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模式[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192-216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技术可行性分析范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