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 以下这些助眠方法也不见得适合每个宝宝,只能以宝宝能接受的方式来进行。
我还是相信那句话,一个用心的妈妈,总会知道什么对自己的宝宝最好。
该睡的时候睡
宝宝年龄虽小,但一样有自己的生物钟,可他们却没有能力来表达自己的需要,需要大人制订和保持一个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帮助宝宝入睡。
好宝宝是睡出来的。大多数美国儿童睡眠专家赞同“觉生觉”(sleep begets sleep)的睡眠模式:白天的午觉睡得好,晚上更容易入睡,不会哭闹不停;反之,如果宝宝不睡午觉,晚上想用睡得早或多睡一会儿的方式来弥补,结果往往是宝宝不容易被安慰,更难哄入睡。我深有同感,一旦女儿在家庭daycare的睡眠状态不好的话,晚上就很难入睡,即使睡着了,也是哭哭醒醒,根本无法睡得很沉。
所以我们要调整孩子的睡眠习惯,让他该睡的时候睡,而不是想睡的时候睡。这点对于我这样上班的妈妈很有帮助。女儿的儿科医生一直坚持这种观点:既不要围着宝宝的作息时间转, 也别对她的哭置之不理,要在二者中取得一种平衡。一旦建立起有规律的作息,别轻易打破它。比如1岁不到的宝宝,早上8点醒来,上午10点小睡到11点,之后,下午2~4点之间有个小觉。与其带宝宝去上午10点的亲子课,还不如把上课时间调整到下午1点钟,或是调整为下午只睡一次的时候再考虑上课。
建立独睡的安全感
我也曾试过把宝宝抱来和我一起睡, 但是每次都睡不好,反而觉得腰酸背疼。问过好多妈妈,共同的感慨是:母婴可以同睡,前提是做妈妈的要休息好。如果自己都没有照顾好,又怎么能有精力和耐心来面对宝宝呢?对我来说,只有我能够好好休息,才有良好的情绪来应付宝宝,当然小孩子也不会被我的糟糕心情所影响。
让宝宝独睡,不意味着让他失去安全感,相反可以帮助他建立更优质的睡眠。我害怕女儿有分离焦虑,就在睡觉前轻声和她说话,或摸摸她的耳朵,让她完全放松,感觉有妈妈在陪着她,这招对她很有效。再大一点,可以让宝宝拥有自己的安慰物,比如宝宝专用的睡毯或安全的玩具,这些安抚物都有助自行入睡。
不过,记住不要让宝宝成为安抚奶嘴的“奴隶”。如果宝宝入睡后的几分钟或半小时内闹脾气,不要太早安慰他。哭闹只是暂时的,让他哭一小会儿后,自然会停,趁着困劲儿宝宝会继续再睡上两个小时。
先有好环境,后有好睡眠
我以前的理解是,宝宝睡在哪里都一样,小推车、汽车座椅,甚至是可携带的婴儿背带里,宝宝都能睡得像摊泥。事实上我的理解很片面,这些地方都比不上宝宝熟悉的婴儿床。儿科医生也建议,尽量不要频繁地变换宝宝的睡眠环境,注意保持宝宝入睡环境的一致性。
尽可能让宝宝建立一种概念,房间就是睡觉的场所。如果女儿拿着玩具进房间,我会坚持地把她抱出来。如果要玩的话可以带她在客厅里玩,但是只要是睡觉的时间一到,就要回到自己的小床,建立起一种良性循环。
对于睡前环境,还有一些细节要注意:房间的光线不可太暗,如果处在太黑的环境,小宝宝也容易因为害怕而有不安全感,索性就在房间里点上一个夜灯,也方便半夜起床照顾。
为了让入睡环境更宁静,试试发出海浪声、雨声之类有助睡眠的背景声。让宝宝远离外部的噪音。此外还要尽量排除其他外在的干扰,例如:看好宠物,避免它发出吠叫声。
留心困乏的信号
大人困乏了,会有眼皮打架的情况,宝宝也是如此。各种训练宝宝***睡觉的书上,都会提醒家长要重视宝宝的第一个疲劳sign(信号),比如:不经意的一个小呵欠,特别是哺***完毕的时候,留意一下孩子有没有揉眼睛,吸吮手指,甚至寻或闹脾气,以此作为辨别他们是否需要入睡的“窗口”,只要“窗口”一开,就要掌握好时机,在似睡非睡的时候把宝宝放在床上,轻拍他,帮助他学会放松并且自然入睡。
当然,每个宝宝的入睡征兆会不一样,我家女儿小时候就是不停地打呵欠,这样的小呵欠有时还会升级为哇哇大哭,让我措手不及。关键点就是,当我一旦察觉,马上引导她进入睡眠的程序,否则的话,再让她乖乖入睡就难了。我也曾为了迁就宝宝,不忍心看着她哭而妥协,哄着把她放在手推车或是汽车座椅里,带着散步或是开车……以这样的方式让她入睡,看着是尽心尽责,事实上都不是在帮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