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字,也是世界上最奇妙的语言符号,但窃以为汉字最独特的是其表意具有模糊性,有的概念常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恰恰是这个雾里看花、水中赏月的特点令国人欲近不得,欲罢不能,如醉如痴,渐成病态。
比如说“主流”一词,绝对是近些年里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概念。坊间有什么争论,有人就会整理出一个“主流观点”;社会有什么热点,有人会分辨出一个“主流声音”;就连一些专门刊登鸡零狗碎的报纸,也一个劲儿地自号为“主流媒体”:最可笑的是有些以收取版面费为生的学术刊物也自称为“核心期刊”,等等,无奇不有。似乎谁不跟“主流”、“核心”沾上边儿,谁就要降为下九流了。
若问“主流”究竟为何意,我估计很多心仪“主流”的人怕要“口将言而嗫嚅”,或“顾左右而言他”了。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主流”的内涵与外延到底包含了些什么。我只知道路有干线,河有干流,树有主干,屋有主体……但“主流”究竞是什么“流”,还真是一脑袋糨糊。
翻开《现代汉语词典》“主流”有两个义项,一为“干流”,一为“比喻事物发展的主要方面”。第一个义项好理解,跟河流有关,具体可感。第二个义项因为跟修辞挂上了钩,含义就像流动的沙漠一样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不稳定,好呀,谁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凭着自己的兴趣来给它注入想要的内涵。
比如“主流观点”,究竟是谁的观点?是大多数人的意见,还是权威人士的看法?如何判定?那就得看说话的人是什么样的身份,为谁立言,为谁代言了。比如“主流社会”,究竟是谁的社会?工人的农民的?有权的有钱的?有话语权的还是没话语权的?估计草根们是入不了“主流社会”的。又比如“主流声音”,是民间的话语,还是***的抑或干脆就是某个官员的表白?事实上,圆为话语平台、表达渠道的限制,多数人的观点与声音,时常没有机会亮相。所谓的“主流观点”、“主流声音”,有些代表了多数人的意志,有些则是占据高位者在那儿自说自话。
最莫名其妙的是“主流媒体”划分。现在的媒体从表现形式来分,至少可分为电视、电台、电子和传统平面媒体(纸媒)四大类。四大类中又有若干小类,如电视,有央视台和地方台之分,地方台又有综合类与专门类之分。怎么分“主流”?是以它的信号覆盖率大小分主次呢。还是以它的收视率多少分主次呢,抑或是以节目内容特点分主次呢?任何单一标准都会招致非议,谁都不愿意被排挤出“主流”。皆大欢喜的结果是大家都“主流”了,彼此相安无事。又如纸媒,现在的纸媒多了去啦,有大报刊小报刊之分,有***报(刊)非***报(刊)之别,等等。谁敢说大报刊能代表“主流”,小报刊则不能入“流”?人家小报刊说了,我们也在为“两个文明”服务,为啥硬是没有“主流”的身份?我敢说若以阅读率分,小报刊怕要居于大报刊之上。理由很简单,当今很多大报可读性不高,同质化严重。把这样的报刊说成“主流”,谁承认呢?
“主流”热的流行与泛滥,只是当下社会浮躁病的冰山一角。谁都想做“主流”,谁都想过一把“主”瘾,那“支”与“次”谁来承领?圆通的办法有的是,那就是学学某些电视节目“第一冠***,第二冠***……”的评奖招数,来一个“第一主流”、“第二主流”、“第三主流”的排列,就统统搞定。皆大欢喜,岂不妙哉!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主流”情结也是一种社会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