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人眼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甲状腺外科主任卢秀波的精力仿佛是开了外挂。每天早晨7点钟到医院,7点半准时查病房;一年完成大中型手术2000余台,平均每天在手术台前奋战10小时以上;坐诊从来不限号,一天100多个病号是家常便饭……在别人看来近乎疯狂的工作节奏,他却乐在其中。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唐代药王孙思邈《大医精诚》中的这句话,是卢秀波从医30多年的座右铭。今年5月1日,卢秀波因其精湛的医术和高尚的医德,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和时间赛跑的“铁人”
每天和时间赛跑成为卢秀波工作的真实写照。“习惯了,哪天不碰手术刀,心里就不踏实。”卢秀波说,自己就像种了一辈子田的农民,不摸一摸锄头、不去田里转转,就会吃不香睡不好。而郑大一附院甲状腺外科的手术台,就是他的“田”。
“卢老师每天早晨7点半准时查房,随后去门诊或手术室。下午,无论时间再晚,都要再次查房,实时了解患者每天的情况。”跟随卢秀波多年的主治医生刘洋说,对于术后尚在监护室中的病人,他帮每一个病人挤压引流管,查看引流量,耐心询问病人感觉。这些在别人看来不起眼的小事,他却一直坚持,温暖着每一位住院患者的心。
“每天的工作时间远远超出8小时,最多时一天做了28台手术。”在同事们眼中,卢秀波就像“铁人”一般,永不疲倦。病区护士长说:“令人敬佩的是,卢教授待人风趣幽默,不仅会治病,还很会做病人的心理工作。病人经他的***,往往是既治愈了身病,又解除了心病。”
在“好大夫***”的网站上,很多病人留言写出了自己住院期间的真实感受。一位甲状腺髓样癌术后复发的患者这样写道:“我是甲状腺癌复发者,百般周折在别的医生都不敢接的情况下,抱着试一试的态度找到卢教授。没想到卢教授欣然接受,并用精湛的医术彻底治好我的病。做完手术看他满头大汗,我们都被深深感动了。”
类似的感谢信和锦旗,每年科室都会收到很多。“这是患者对我工作的认可,给我的最大鼓励。”卢秀波说,治好病人的那种满足感和成就感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作为一名甲状腺外科专家,卢秀波对甲状腺肿瘤、原发甲亢、甲状旁腺疾病、甲状舌骨囊肿、梨状窝瘘等疾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多年来,他大胆创新,在甲状腺外科手术领域提出了多项技术改进,并应用于临床,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手术创伤,降低了病人的***费用,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其中,大部分成果已在河南省得到推广。
“没有一个医生不想尽心救治病人”
卢秀波是出了名的“工作狂”。从2009年至今,他每年的手术均在千台以上,2015年更是创下中大型手术2300台的新纪录。更令人惊叹的是,他的手术从未出现过患者投诉、纠纷或差错事故。
有一次卢秀波做了一天的手术,出手术室的门已经是下午4点了。疲惫的他在去见病人家属的路上摔倒,这一摔卢秀波差点彻底站不起来了。然而,第二天他依然忍着病痛走上手术台,无法站立他就坐着进行手术。
无论在同行,还是患者中,“工作狂”卢秀波都拥有众多粉丝。很多人惊讶于他“永动机”式的工作状态,而他常常自嘲“这一生,别的事都不会做,只是守着病人,就异常满足”。在他看来,一名合格的外科医生应十分珍惜和爱护生命:能用别的办法就不开刀,能开小口子就绝不多开一分,以免增加患者的疼痛。
幼年时一次机缘巧合,让卢秀波对医生这个职业产生了兴趣。出生在农村家庭的卢秀波有个行医的亲戚,用医术为乡里乡亲解决病痛并获得乡亲们的爱戴,在年幼的卢秀波心中留下了深深印记。高考那年,他填写的三个志愿都不离一个“医”字。从本科读至医学博士,虽然觉得学医艰辛,但他从未想过要放弃。“如果时间倒流,我还是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学医。”卢秀波说。
30多年的兢兢业业,让卢秀波荣誉加身:郑州市医德标兵、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面对这些荣誉,卢秀波淡然一笑:“我只是做了医生该做的事。”
最近,社会上热议医患关系的极端事件,卢秀波深有感触:“大家对医生的信任度在下降,这不是一时半会儿能解决的问题。现在,我们除了考虑如何诊治,还要考虑会不会遇到纠纷甚至暴力袭医,有点像带着镣铐跳舞。但无论如何,从医既是一种职业选择,更是一种信仰的抉择,努力救死扶伤仍是我们的最大信念。”
“其实,没有一个医生是不想尽心救治病人的。”卢秀波认为,产生纠纷的原因,除了部分确属诊疗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操作失误,更多可能是医患之间没有建立一种充分的信任。患者和家属希望早日康复的心情需要被理解和抚慰,但诊疗过程特别是手术中不可预测的因素太多了,医生只能尽力降低这些不可预测的因素。如今,卢秀波最大的心愿是医生和病人彼此能够相互信任。
“快乐其实很简单”
有时,卢秀波会跟身边人自嘲,好像一辈子除了做好医生、做好手术,别的什么也做不好,比如好父亲和好丈夫。多年四处奔波,患者危急就随时离开一家人的饭桌往医院赶,卢秀波一周留给家人的时间只有短短半天。
“老爸你好好想想,你有多少时间陪我?”卢秀波回忆说,当年女儿考大学,说什么也不愿意报考医学院。
1997年至1999年,卢秀波主动报名随中国卫生部第10批援非医疗队赴赞比亚,任专家组组长。“在非洲2年零45天的那段经历,我一辈子都忘不掉。”卢秀波说,非洲的医疗环境差,医生不仅面临在极端物资匮乏的情况下进行医疗活动,还要防御疟疾等一系列疾病的侵袭。援非的经历让他更珍惜在国内相对优越的行医环境。
有人说医生看多了生死,会对死亡变得麻木,卢秀波并不同意。“正是因为看多了生死,才会更加担心病人从我手上经历死亡。那种感觉太难受了,很久都缓不过来。”甲状腺外科出现意外的情况比较少,但仅有的几次经历让卢秀波刻骨铭心。
“对于一个医生来说,幸福和快乐其实很简单,累到筋疲力尽但救活了病人,这就是快乐。”卢秀波说,“不同时代对好医生的要求尽管有些许不同,但我仍会努力坚守大医精诚这个核心。”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卢秀波:大医精诚,医病更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