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男性作为凶杀案的主角,一直是警察和社会心理学家们重点“关怀”对象,相比较之下,女性犯下的凶杀案件比较少,大众常常关注的是她们杀人背后的花边新闻,女杀人犯成了许多电影和小说中美艳而冷酷的女主角。那么,从科学角度来看,男女凶手会不会存在什么不同之处呢?这其实是一个很有价值的社会课题。
为了弄清楚这个问题,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斯德哥尔摩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们做了一项工程浩大的研究。他们共同调查了瑞典在1990年至2010年期间所有的暴力凶杀案件,重点对比了男女凶手各自差异。
瑞典是全世界谋杀率最低的国家之一,30年间瑞典只有1570起凶杀案件。研究者们发现,正如其他国家的犯罪情形一样,大多数的致命暴力案件为男性所为,在所有的凶杀案件中,有1420件由男性犯下,比例占到了90.4%,而女性犯下的凶杀案件则为150件,占总比例的9.6%。除了这个普遍的规律外,面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受害者,男女凶手也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比如,女性犯罪者如果杀害了一个成年人,这个成年人往往是男性以及她的亲密伙伴,在犯罪前,受害者往往与女罪犯有物质纠纷,很多男性甚至和女性曾经有过暴力冲突,比如在家庭中,女性曾被家暴过;而男性杀人者所杀的人群则多为同一性别的朋友或者合作伙伴。此外,在女性杀人情形中,男性受害者往往死于刀下,也许只有挥刀乱戳才能发泄女性凶杀者长期压抑的仇恨。
另一个区别是,女性凶杀案一般发生在家庭环境中。在女性杀人案例中,10个谋杀案有9个是在家中发生的,家也是男性凶杀案常选的作案地点,但比例没有女性凶杀案那么高。
当受害者是小于15岁的未成年人时,男女凶手在杀人的方式上也有很大不同。面对这些无辜的孩子们,如果施害者是男性罪犯,未成年人往往因暴力***致死。女性杀人犯则常常是让他们窒息而死。不仅如此,女性虽说被喻为儿童的守护天使,但是在谋杀案件中,谋杀儿童罪却是女性凶杀案件中所占比例最高的。研究者们发现当受害者是儿童时,女性罪犯占了三分之一以上。
那么,这些凶手们为什么会杀人呢?
在对凶手们进行心理评估时,研究者们发现女性犯罪者一般会比男性有更多的精神障碍,她们可能因为情绪过度紧张,或者是不良情绪没有得到有效宣泄才会杀人,所以多数女性凶手会被判为误杀,而男性凶手则被更频繁地归类为谋杀或过失杀人罪。
酿成惨案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在酒精或者药物等物质的影响下,凶手们头脑不清醒,失去了控制能力。这种情况下酿成的惨案,是大多数不分性别的凶杀案的共同原因。但这种杀人情况只适合于杀害成年受害者,对于未成年受害者,他们大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因为不清醒而犯下罪行。
除了这些因素导致惨案的发生,研究者们还发现了社会文化环境也会影响犯罪率,比如无论男女,长期承受舆论压力、在不友好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人,更容易走上犯罪的道路。这些研究将为将来有针对性地预防犯罪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