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初夏时,放眼街头,爱美的人儿早已换上了色彩斑斓的薄衫,打开报纸、电视,各种各样的减肥广告充斥着我们的视线。作为心理学工作者,今天我要从心理学的角度谈一谈减肥。
我们先看看生活中都有哪些人、什么样的人在减肥7据我观察,第一类是体重确实超出了正常范围的人,第二类就是已经被称为“骨感型”,却仍然认为自己胖的人,第三类是体重正常、身材匀称的人。
体重超常型
首先来探究一下第一类人,也就是体重超出正常范围的人,除去遗传、疾病、药物所致等原因,为什么会胖?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在某段时间整天都觉得吃不饱、饥饿难耐的现象?
说到这,我的脑海浮现出了一个10岁小女孩的面容。这个小女孩是某年暑假参加我们夏令营的小营员,小姑娘的身材显然超出了同龄孩子。大家伙刚坐上车时,刚吃过午饭的她就在所有孩子里嚷嚷说她好饿,给她吃了一个肉夹馍可半小时后,我又听到她~个人对着车窗自言自语说“哎,早知道带点儿零食就好了,饿死了。”过了四五天以后,小姑娘和我越来越熟识了,在她和我聊天时,她主动跟我说了她的家事。原来爸爸妈妈已经离婚了,但为了她有时仍然会一起出现在公众场合,小姑娘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可妈妈是个在她看来粗暴、野蛮的人,动不动就乱发脾气,对她要求甚严,做不到了就是非骂即打。她幼小的心灵早已是伤痕累累了,从象征层面上我们也不难看出,家庭的一切也早已使她心理层面的洞越来越大,可是几乎没有人知道她的内心世界,大人们不会察觉并且改变自己的言行的,渐渐的,洞越来越大,怎么办呢?只有用实物填满了。于是,就有了我们在现实中看到的这个永远也吃不饱的小胖女孩了。其实和这个小女孩一样,许多成年人肥胖的原因也是差不多的。某一阶段我们生活中有些境遇,内心产生矛盾冲突时,使得我们焦虑不堪,内心中感到爱的不被满足(比如女性失恋之后这种现象更是非常多)的时候,食物就成为了我们缓解焦虑的有效工具了,可是过度的进食,身体根本不需要也消耗不了的能量就会导致肥胖,然后肥胖又会产生新的心理冲突和焦虑,于是再继续通过吃来降低焦虑。如此一来就形成了恶性循环。由此看来,无论你用什么样的方式减肥,最重要的是在减肥的同时,关注我们的心理世界。
在这可以和读者分享我自己的一个小心得。当你开始出现刚才我们谈到的莫名其妙的饥饿难耐的时候,你可以选择安静、放松的时间,舒适地坐着或者躺着,闭上眼睛给自己的身体先做些简单的放松,感觉自己越来越放松、越来越平静时开始和自己的潜意识进行对话“我知道发生了一些事可能让你不舒服,感觉不满足了,可是我和你是永远在一起的,咱们的生活还是非常幸福的,我们是很安全的,生活中是有很多人爱我们、关心我们的……”反复说几遍,在你觉得可以停止的时候慢慢停下来,再慢慢将自己的意识拉到现实世界中,慢慢睁开眼晴。
骨感型
再看看一部分非常热衷于减肥的“骨感型”的人。也许这部分人的潜意识是拒绝成长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女性生理发育的标志就是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皮下脂肪的增厚。如果女孩子不希望自己丰满,很可能是拒绝第二性征的出现,也就是拒绝成为母亲。其实她们可能在透过那瘦瘦的身体告诉我们,我还是个需要爱、需要呵护的孩子呢,我在心理上还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呢。所以,不难看出过瘦的人减肥背后的深层心理动机仍然和爱的缺乏与希望满足是有关的。
匀称型
和前两类人相比,我反而比较认同第三类人控制自己体重的行为。为什么这么说呢?毕竟我们现在大的社会背景不是以胖为美的时代,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人人都希望自己被社会所接纳,都希望在这个社会里得到尊重,那么体重适中当然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了。因此,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的运动,当然还有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学会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把我们的体重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身体健康的同时又为自己赢得了一份自尊,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