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化是近代以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表现。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经历了独特的发展历程,有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城市化特征。借鉴发达国家的优良经验,面对中国城市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中国城市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城市化;中国城市化;特征
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城市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城市化,简单说来,是指农村的人口和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市集聚和转移的过程。从广义上说,是指在乡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的同时,城市的经济活动、生活方式、价值观念、文化形式等也在不断地向农村扩散的一个过程。城市化是一个农村与城市双向互动的过程。
1.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世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三种典型的城市化模式:英国的城市与农村变革同步推进模式;德国的大中小城市均衡发展模式;前苏联的***府主导模式。
首先,英国模式。英国的城市化过程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自18世纪工业***以来,蒸汽机动力代替了原来的畜力和自然力,使得社会生产力大大提高,城市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英国的城市经济的发展,首先从轻纺工业开始,进而发展重工业。轻纺工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城市劳动力又十分稀缺。于是,通过圈地运动等一系列措施,农村大量劳动力涌入城市。并且,英国并不存在诸如中国城乡二元户籍壁垒制度的限制,因此,在这一时期,英国的城市化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据数据表明,从18世纪中后期到19世纪中期,英国城市人口所占比例由20%增加到51%,成为世界上第一个高度城市化国家。
其次,德国模式。德国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城市化模式,是由历史、自然地理、***府***策等众多因素决定的。德国的大城市较少,以中小城市居多,并且各城市群分布均匀,城市圈实力雄厚,例如莱茵―鲁尔城市圈等。历史上,德国曾长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经过一系列的战争,最终德国实现了统一。统一后的德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逐渐地,德国形成了以原邦国首府为中心的城市圈,且其中的大中小城市均具有***的财***预算权和投资决策权。
再次,前苏联模式。自1917年俄国十月***胜利以后,确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并在此之下开始了工业化进程,城市化也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而全面展开。伴随着国民经济五年计划,苏联的经济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对劳动力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吸收了大量农村人口和劳动力进程务工,推进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采取了自上而下的***策推进城镇化,带有显著的城乡“二元结构”特征。
然而,中国的城市化和世界历史上这三种典型的城市化模式不同,它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历程。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转折点。自1842年到1949年,中国城市化开始萌芽,且是一种畸形式的萌芽;1949年到1957年,伴随着优先发展重工业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推进,中国城市化正常发展;1958年到1965年,经历了、等运动,中国的城市化呈大起大落发展态势;1966年到1978年,受的重创,中国的城市化进入严重停滞阶段;随着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城市化进入健康发展阶段。就是这样的独特的发展历程,造就了中国的城市化与前述三种典型的城市化模式完全不同的特点。
2.中国城市化的特征
纵观中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关于城市化的特征,我们可以归纳出以下几点:
2.1中国的城市化并非是自发的,而是***府主导的城市化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伴随着轻纺工业、进而进入重工业的发展模式,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大量涌入城市工作,推进了城市化的自发的发展。然而,中国的城市化是一种以***府为主导力量的城市化模式。每个城市的行***级别、设市标准需要由中央规定;每个城市的人口增长和迁徙活动均由***府掌控;每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速度也要由***府调节,等等。总之,***府掌控着城市化进程,是推进城市化发展的主导力量。
2.2中国的城市化并非是城市化与工业化同步,而是城市化发展落后于工业化进程
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多是先发展轻纺工业,进而发展重工业。轻纺工业对劳动力的吸收能力较强,带动了很多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极大地推进了城市化进程。而考虑到建国初期的国情等原因,新中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但重工业对劳动力的吸附能力较弱。实际上,中国的工业化水平可以承受更高水平的城市化。
2.3中国的城市化并非是城乡之间可以自由流动迁徙,而是实行城乡二元壁垒制度的城市化
1958年,全国人大***会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标志着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在中国的确立。该条例规定:公民由农村迁往城市,必须持有各种证明,这在实际上限制了人口的自由迁徙。正是由于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和城市化的发展。
2.4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中,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城镇化
2001年,***批转了***《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对办理小城镇常住户口的人员不再实行计划指标管理。农民由此获得了在小城镇自由迁徙的权利。而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及其对劳动力的大量需求也成为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务工的重要动力。并且,由于城市化的推进,许多农民的土地被征用,以及农业收入逐年减少等原因,导致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增加,城镇化快速发展。
3.总结
中国的城市化发展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就,例如保证了城乡社会的稳定,经济的稳步发展等。但也存在着许多像是城市化滞后、人口迁徙困难等问题。我国应当借鉴发达国家的优秀经验,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龙头,中等城市为中心,小城市为纽带,小城镇为基础的城市体系,推进中国城市化稳健发展。 [科]
【参考文献】
[1]顾朝林,吴莉娅.中国城市化研究主要成果综述[J].城市问题,2008(12).
[2]蒋斌,李雪铭.世界城市化模式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世界地理研究,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