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白描是中国传统绘画尤其是工笔画的创作中的基础绘画能力。学生要学习绘画,首先要学习造型基础,而白描的练习与掌握正是这种造型基础的主要学习内容,本文针对白描艺术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地位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对白描的重要性阐释,引起绘画专业以及现代国画爱好者对白描的重视。
关键词:书画合一;表现手法;基础作用
中***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2-0186-01
白描是我国传统绘画技法中一个重要的绘画内容,是利用线条来进行造型塑造、物体表现、层次展示的一种有效手段,也是衡量画家本人国画创作造像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可以说,白描是国画创作的艺术基础。从目前我国高校的美术学院的国画课程设置上可以看出,白描已经逐渐开始成为一门***学科,由此可见美术教育领域对白描造型基础的重视。下面根据白描艺术的艺术特征以及应用范围等情况,来研究白描艺术对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性。
一、书画合一的艺术境界
由于中国画是由毛笔来进行线条勾勒和墨色晕染,所以在白描创作中带有写意性和书法性,强调白描的传神写意。另外,在运笔手法的规律上,白描的创作也与书法艺术相契合。在运笔的时候,白描是用单色的线条,通过行笔的轻重缓急,中锋、直锋、偏锋用笔,来创造出长短不一、粗细不等、浓淡相宜、虚实融合、抑扬顿挫的多层次的富有韵律变化感的线条造型,这些手法与书法艺术的创作用笔道理是相通的。我国古代一直强调书画同源,两者在千百年来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各自具备了完备的体系,但同时也在不断融合和借鉴,既保持了自身的艺术特征,又相互促进,产生一种别具一格的艺术共通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书法艺术的提升可以促进白描手法的革新与运用,白描手法的运用自如又可以促进书法艺术上的领悟与技法运用。
另外,从色彩上来看,白描画稿的创作也与书法相同,二者都是通过单一墨色来对文字或物象进行一元化描绘。古代人形容白描说“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扫去粉黛,淡毫轻墨”,白描脱去了工笔画的浓墨重彩,以其特有的简洁、纯净、质朴、自然来产生一种特有的艺术魅力和欣赏价值,虽然是工笔绘画的基础,但是又可以***于工笔绘画而自成体系。书法艺术也是如此,通过对现有字体字形的富有韵律和动感的线条变化,将书法家的感情、风骨等融入到线条的走势、轻重、缓急当中,产生具有生命力的艺术体验。
二、勾勒手法与表现形式多样
白描的勾勒手法有单勾和双勾两种手法。利用线条一次勾勒成实单勾,其墨色有浓淡之分,适于表现不同的景物摹写,比如淡墨勾画,浓墨勾叶,线条流畅生动。先以浓墨将造型全部勾好,再以浓墨对局部或全部进行勾勒叫复勾,可以加强所描物象的精神和质感,利用线条的墨色浓淡变化来传达出层次感和立体感。在绘画中,描摹物体的形状、神韵,光感、质感、立体感,都依靠单线的线条来确立和表现,由此可见白描艺术对于绘画创作的重要性。我国历代有很多画家同时也是白描大师,比如顾恺之、吴道子、李公麟、赵孟坚、张守正等,历代画家对白描手法的看重与掌握由此可见一斑。
另外,随着历朝历代画家的手法革新与技法实践,白描的勾勒技法也在不断增多,按其绘画手法主要包括三种类别:铁线描法,兰叶描法,减笔描法。铁线描法没有线条的粗细变化,包括高古游丝描、行云流水描、琴弦描、铁线描等手法。兰叶描法具有线条的粗细变化,包括钉头鼠尾描,蚯蚓描、马蝗描、柳叶描、枣核描、橄榄描、战笔水纹描等技法。减笔描法具有快速简化的线条特征,包括撅头描、竹叶描、混描、折芦描、枯柴描、减笔描等。丰富多样的技巧和表现手法,让白描绘画可以描绘更多的物象内容,不仅在人物画、花鸟画领域发挥重要作用,还可以在时代的发展中与山水画、风景画、宣传画等领域展开运用,扩大了白描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表现范围。
三、白描的绘画基础作用
好比素描是油画创作的基础一样,白描也是中国画创作的基础。自从白描绘画被古代作家所重视和推崇之后,随着各个朝代画家的发展和应用,白描的基础造型作用越来越被国画学习者和爱好者所重视。无论是花鸟画还是人物画,都要以线条来构成基本形态,以线条的粗细、长短、曲直、方圆、疏密、顿挫、浓淡来表现出不同的物体特征营造描摹物体的质量感、体积感、和空间层次感,是国画创作在塑形上首先具备一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具备一定的神韵和风格特征,再进行下一步的随类赋彩时,能够将这种神韵和艺术风格更好的表现出来。
总之,白描艺术在国画创作中起着基础性作用,它与书法艺术的共通性,以及各种表现技巧和表现手段的多样化,都促进了白描艺术的***性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丰富我国传统绘画体系的结构构成。认识到白描的重要作用,就要在国画学习时重视白描绘画能力的培养,为更好的学习国画创作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雪.白描在中国画绘画中的重要性[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07).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白描在中国画绘画创作中的重要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