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历史街区的保护正日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历史街区该如何得到复兴则成为了社会和学界共同关心与探讨的话题。本文以对长汀店头街区的研究为例,通过对店头街区的价值定位、振兴目标和振兴策略的探索,为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提供相关思路和对策参考。
关键词:历史街区店头街复兴
历史街区作为现代城市的组成部分,往往以其浓郁的历史文化氛围营造出特有的场所感和独特的城市魅力。但由于经济社会等宏观背景的变化,历史街区不可避免地存在诸多不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过时” 现象。因此,如何对历史街区进行保护和更新,成为学界和社会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以福建长汀店头街区为例,试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着重从街区功能更新与重建的角度,对店头街区的价值定位、振兴目标和策略提出相关见解。
一、导言:店头街区的价值
城市历史街区保护被提上日程是人们价值观念变化的折射,同时也是历史街区的价值被不断得到正确认识和评价的结果。正确的复兴策略必然是建立在对历史街区价值的相应考察和定位之上的。因此,对长汀店头街区振兴目标与策略的思考也需以其现有的资源为基础。
(一)物质资源的价值
店头街区位于长汀县城东南,北邻兆征路,东临汀江,总面积约12.09公顷。主街店头街为南北方向,其两侧分布了十条与其垂直的东西向街巷。
丰富的古建筑群是店头街区最有价值的物质资源。街区内现存73处明清时期建筑,55处民国时期建筑,历史性地展现了当地建筑的风貌。从建筑原有的功能来看,既有作为院落式住宅之用的民居建筑,也有庙堂建筑,还有原红***纺织厂、红***医院等建筑,展现了当地建筑的风格多样性。
(二)文化记忆/遗产连续性的价值
从文化的角度看,我国因辽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积淀,形成了诸多具有独特风格与个性的城市。长汀自唐代置县至清末,均是州、郡、路、府的治所,1929年3月,成为当时的中央苏区经济中心。作为“客家首府”和***老区,长汀保留有自身独特的文化记忆和遗产古迹。
店头街区作为长汀古城的一部分,既形构了城市个性的内核,又突显出城市不同发展阶段特有的文化形式,营造了一种能够引起当地民众内心共鸣的场所感和精神内涵。因此,保护店头街区的实质是保护了长汀古城文化记忆的连续性,而从某种程度上讲,正是这种文化记忆构成了理解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的基础。
(三)经济和商业价值
笔者认为,历史街区的经济与商业价值往往是以其建筑和文化内涵为依托的。“历史建筑和历史街区具有独特的品质,它们令人回想起一个拥有真实技艺和个性魅力的时代,而这些在现代工业化的建筑及建造系统中都已消失殆尽(史蒂文•蒂耶斯德尔、蒂姆•希思、塔内尔•厄奇,2006)”。这种美感倘若挖掘得当,即可转化为可观的经济和商业价值。
就店头街区而言,其丰富的建筑类型、悠久的客家文化和传统以及***年代的记忆都是资源独特性和稀缺性的具体表现。
二、店头街区振兴的目标
由于历史街区特殊的品质和价值,其振兴的目标也应该在物质环境、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得以体现。
(一)物质环境的振兴
历史街区的物质环境主要由建筑和街区景观构成,而街区特有的环境氛围和场所意义也是通过这些建筑和景观得以呈现。
从已有资料来看,店头街区目前急需从两个方面对物质环境加以改善。其一是规范和引导居民拓展居住空间的行为,避免随意建设;其二是改善街区的基础设施,使硬件条件得以提高。
(二)经济的振兴
物质环境的振兴是城市历史街区复兴的短期目标,而其长期目标必须是经济的振兴。
店头街区的保护和保存同样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如果仅仅依靠公共开支或民间财力来维持,那么它将成为一个长期投入而鲜有产出的财***“黑洞”。因此,对店头街区现有的功能进行更新,对其潜在的功能加以挖掘,以此建立其经济基础,不仅仅利于其自身具备生存与发展的“造血”能力,更能够使街区活力得到复兴。
(三)社会的振兴
无论是物质环境的振兴,还是经济的振兴,其最终的落脚点都是为了实现城市历史街区社会的全面振兴。
就店头街区而言,其公共领域不仅表现为以建筑等有形资源为依托的物质结构,更体现在社会结构和关系网络等无形架构之中。特有的社会结构承载了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民俗传统,而这些正是场所精神的内在和实质。
当然,要实现店头街区社会的振兴只是停留在保护的层面显然是不够的,应将其历史和文化内涵嫁接到新的城市经济基础之上,才是店头街区复兴的必由之路。
三、店头街区的振兴策略
对店头街区振兴策略的探索需要建立在对以下几个方面的综合考察和考虑之上:
首先,店头街区并不是作为一个孤立的个体存在,而是扎根于长汀古城这个城市和区域的整体文脉之中的。
其次,振兴店头街区的关键在于保留、更新或开发街区功能,通过发挥其特有功能来重建或巩固经济基础,恢复其生机与活力。
再次,店头街区的振兴需要建立在多功能的发展战略之上,在文化、传统和民俗得以有效延续的基础上使固有的传统活动顺应时势而变。
最后,在振兴店头街区的同时,需要充分考虑其环境承载力,避免因对有限资源的过度使用和开发而对街区整体形态造成破坏。
(一)生活居住功能的更新
以住宅建设为先导的振兴策略成为西方诸多历史街区复兴的首选方案,他们或者通过保留街区传统的居住功能,或者将原有功能置换为居住功能的方式,实现历史街区的振兴。
对于长汀店头街区而言,生活居住功能一直居于主导地位。但街区面临的是人口增长后居住空间不足的问题。调查发现,71%的居民未来几年没有迁出意向,58%的居民愿意在街区改造后迁回原住地,86%的居民表示改造后的房屋仍然用于自家居住。 由此可见,店头街区的生活居住功能对于当地居民而言意义非凡。
与此同时,我们不得不关注店头街区现行居住功能所存在的种种问题。其一是生活设施不健全。其二是生活环境欠佳后,年轻人和有经济能力的人迁出所带来的街区人口的老龄化和贫困化问题。其三是人地矛盾下见缝插针的拓展居住空间行为对古建筑群造成严重的破坏。
总的来说,店头街区生活居住功能的更新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其一,根据居民意愿,适当搬迁部分居民,缓解人口过多问题。其二,改善街区生活环境。其三,对街区居民的改建、插建行为进行统一规划和引导。最后,通过这些方式,街区作为生活区域的吸引力也会进一步提高,避免了年轻人和有经济能力的人普遍外迁的现象,能够使街区的老龄化和贫困化现状得到改善。
(二)以文化民俗为主导的旅游产业的开发
长汀早在1994年就列入国家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店头街区置身于名城背景下,应充分利用街区内部资源,在保留生活居住功能的前提下适当开发文化旅游功能。
如前所述,店头街区以建筑景观为物质载体,同时挖掘客家民俗传统等人文景观,不失为发展店头街区以文化民俗为主导的旅游功能的可行途径。
就建筑景观而言,不同类型的建筑应该采取不同的保护策略。如段宅等按古典民居建筑、林氏家庙等按传统宗祠建筑、而原红***纺织厂、红***医院等则按工业遗产建筑采取保护。
就人文景观而言,这就需要对店头街区的名人轶事、民俗文化、地方文艺、民间风俗、传统服饰、饮食文化等进行深入调查和发现,以制定适宜的发展策略。
当然,通过文化旅游功能振兴店头街区也可能会出现一系列伴生问题。如旅游业对街区的基础设施、环境等承载能力也是一个考验,同时在旅游泛滥的今天,历史街区之间的趋同性也日益增加。因此,我们需要对街区的形象和目标进行定位,对街区的地方行销策略加以细致规划,同时对管理和投资策略予以全面思考。
(三)社会结构和关系网络的维系/文脉的传承和场所感的保留
从西方以住宅建设为先导的历史街区振兴方案来看,改造后的历史街区由于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独特的韵味成为富裕的中产阶级的新宠,原住民由于承受不起昂贵的地价而被迫搬离,使得街区原有社会结构和关系网络消融瓦解。
对于店头街区而言,保留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关系网络对于传承长汀地方的文化和民俗具有重要意义。当地居民是地方文化和民俗的载体,街区的社会结构和关系网络体现了街区居民的互动方式和生活轨迹,是居民传承地方文化与民俗传统的内在结构体系。
文脉的延续和场所感的保留是城市历史街区复兴中探讨最多的话题。店头街区作为一个空间场所,它必然在时空上都担负着传承地方文化和民俗传统的功能,同样它也是当地人千百年来生存与生活方式的载体和见证。
场所感和认同感是当地民众的精神归属所在,亦是唤起民众作为店头街区主人的参与意识的关键。因此,街区功能的更新必须在其特定的文脉和场所环境中展开,激励当地民众为店头街区的物质环境振兴、文化与活力的复兴做出努力和贡献。
总之,历史街区的复兴应该兼顾街区的保护与更新、街区自身的振兴与城市整体的发展等多个方面,这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探寻。长汀店头街区的复兴需要经过更为充分的实地调查和细致规划,在权衡中做出更适合当地可持续发展的抉择,以期实现综合利益的最大化。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城市历史街区的复兴:对长汀店头街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