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海(1932?2013),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他在数十年的学术生涯中,兢兢业业,笔耕不辍,在对中国近现代史进行深入探讨的同时,撰写了大量著作。他将人大历史学院发展为最具学术生命力的团队之一,培养了一大批历史研究方面的人才。担任校长期间,他呕心沥血建设人大,对于推动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振兴和我国高教改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怀揣对人文学科的满腔热忱,李文海时刻站在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高度,利用一切机会呼吁社会要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他所倡导的重视基础文科的建设以及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李文海,1932年2月28日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由于家境贫困无法负担学费,初中课程全部由教小学国语的父亲亲授。1949年5月,李文海从私立无锡中学毕业,后于1952年夏天被当地干部选入去高等学校学习科学知识。经过3个月的紧张补习后,李文海以优异的成绩被人民大学录取,分配至中国历史研究班学习, 1955年7月毕业后留校任教。1978年,李文海回到复校后的中国人民大学工作,历任清史研究所、历史系的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1994年6月起,李文海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重要时刻――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直至2000年9月退休。
呕心沥血 建设人大
李文海的大半生都奋战在中国高等教育的第一线,尤其是在担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期间,对中国人民大学的振兴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学校管理制度创新方面,李文海确立了校长负责制和民主集中制的管理制度。他在担任人大***书记和校长期间,十分重视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来加强学校领导班子的建设,带头发扬***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作风。他本人也始终保持着清廉的作风,坚决反对学校领导机构的各种腐败现象,努力探索健全他所倡导的校长负责制,表现出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领导艺术。
在学校基础设施的建设上,李文海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发展人大基础设施。他曾带领领导班子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经费来建设人大三个大项目,即公教一楼、体育馆和游泳馆。在当时办学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他狠抓人大学科建设,使得如今的人民大学拥有了***的12个重点研究基地、6个文科基础教学基地和14个全国重点学科。
在教材的制定和编写方面,李文海率先垂范,带头编写新教材,并加大课程改革力度。1992年***南巡后,中国人民大学面临着重大的机遇和挑战。特别是如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高等教育,更是当时长期处于计划体制下的我国高等学校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在此背景下,李文海率领同人改编了多达260多种教材,几乎涵盖了当时所有的主要课程。当时很多学校都在使用人大所编写的教材,这次教材改革修订的意义非凡。
李文海对于人大建设的苦心经营,为学校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正如业内分析人士指出的,如果没有李文海等老一辈领导者为人民大学的基础建设打下的扎实基础,人民大学今日的辉煌是不可想象的。
奋起直呼 重视文教
重理轻文,这是我国当代高等教育中一个长期存在的现象。目前教育界出现的种种问题,或多或少都与这种文理失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民间更是有“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样的谚语流传。作为以人文社会学科为主的人民大学的校长,李文海曾大力呼吁必须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引起了各界的高度重视,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
长期以来,社会上有不少人认为文、史、哲这些学科离现实生活比较远,不像管理、新闻等学科受“待见”,甚至有人会发出学这些东西“究竟有什么用”的疑问。对此,李文海鲜明地指出:“这其实是一种极大的误解。事实上,当今世界所有重大和复杂问题,几乎都与以文、史、哲为基础的社会科学有着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这些学科也有强烈影响和与社会生活的功能,不能把它们看作脱离人间烟火的象牙之塔中的精巧古董。”
为此,他非常重视基础文科建设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意义。他曾有一句名言:“不要拒绝历史,因为历史给我们以智慧;不要忘记历史,因为忘记历史意味着对事业的背叛;不要漠视历史,否则将受到历史的惩罚;不要割断历史,因为否定昨天也就将失去明天。”假如不了解我国过去的历史,也就不可能正确认识我国的国情。现在有些青少年尊奉拜金主义和唯我主义,对国家和民族在近代社会曾遭受过的屈辱史知之甚少,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严重淡漠。正是基于以上现实,李文海提出基础文科建设的重要性,要学习“文、史、哲”等基础文科,继而去“教育青年”,唤醒大众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
平日里,李文海跟同事们谈论更多的是加强基础文科学科队伍建设的重要性。他认为,既然将“文、史、哲”这些学科称作基础学科,自然会对社会科学、人文科学等多个领域起到基础性的作用,这就需要基础文科的从业者具有较高的研究素质。他同时指出,“如果研究者缺乏哲学的思维、缺乏历史感和必要的历史知识,缺乏应有的文化素养,要在任何一个科学领域中取得超出前人的突破性的进展和成就,都将是十分困难的。”
就这样,怀揣对人文学科的满腔热忱,李文海时刻站在繁荣和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的高度,利用一切机会呼吁社会要充分认识人文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他所倡导的重视基础文科的建设以及加强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对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才思敏捷 特色教学
作为我国近现代史研究方面的权威,李文海在教学工作中,始终坚持着开放自由的教学风格。
“”之前,李文海尚是人大的一名青年教师,并担任人大教授尚钺的助手。当时,他一面随堂听课,一面负责给学生做辅导,并定期对学生们所提出的各种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为了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李文海每个学期还会组织和主持2~3次的课堂讨论,由同学们对某些主题发表个人的见解和意见,很多时候讨论都达到了激烈的程度。这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教学方式,很受同学们的欢迎。
在课堂教学中,李文海会结合当时学术研究的最新动态开展教学工作。比如在讲到的时候,他会重点介绍房德邻关于日期的考订,让学员们明白考论考据的方式。在讲戊戌维新思潮时,他又会从人物、地点、学会三个方面入手,以便让学生们能够清晰地掌握当时整个社会环境的全貌,“关节之点的讲述,不厌其详;而历史脉络的交代,不觉其略。”
同时,他主张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1983年,***委托人大清史所举办中国近代史进修班。这个班总共只有18名学生,讲课专家不仅有李文海、戴逸等所内专家,还邀请外校专家举办讲座。当时举办这个进修班时,计划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要有面向学生授课的能力,并且要求具备学术研究能力,可是当时能够供近代史的园地是非常有限的。于是李文海出了一个主意:选择一批北京的名胜古迹,让学生进行实际调查,然后将历史文献跟实际考察相结合起来写文章,最后结集成书,作为此次办班的成果出版。这本书初版就印了一万册,在香港书展开幕不到两个小时就被抢购一空,同时在文博界广受好评。
李文海的教学风格严谨而不失灵活,能够紧跟学术前沿,使学生充分认识和理解历史的脉络。他的教学风格值得很多教师去模仿和学习。
治学严谨 提携后辈
在众多弟子眼里,李文海是一位出了名的严师。他在教育战线上几乎耕耘了近一个“甲子”,他的严谨治学、提携后辈的精神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周育民也是李文海的弟子。作为学生,周育民赞赏李老师的信念,可是在学术观点上有时会与自己的老师不尽相同。1991年,在武汉辛亥***八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周育民又一次与李文海在一个小组讨论。他所提交的论文《辛亥***与游民社会》,与李文海在纪念辛亥***五十周年时发表的《辛亥***与会***》一文的观点不尽相同。周育民认为会***的主体是游民,******人与会***的关系是与游民的关系。而李文海的观点是会***的主体是农民,******人与会***的关系实际上是与农民的关系。李文海的那篇文章影响很大,因此周育民的论文观点难免使其他学者联想起李文海的那篇文章。但是李文海当时虚怀若谷地肯定了周育民这篇文章史料的扎实。
著名清史研究专家夏明方曾经是李文海的学生,在协助撰写《中国近代十大灾荒》时,曾因省略史料招致李文海的当众责备。他对李文海的治学严谨、严格要求终生难忘。
尽管对学生们的要求非常严格,但是李文海对于学生们在学术上的不同见解十分宽容,并不时给予鼓励。人大清史所副教授朱浒曾在一次研讨会发言时说了句,“很不幸,我的观点与李老师很不一致”,众人哗然。但是让人没有想到的是,李文海随即在点评中直言,学生能够与自己有不同的见解恰恰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李文海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自己所挚爱的教育事业。他博学睿智,宽厚待人,深受史学同行的尊敬和教职工们的爱戴。在一篇回忆文章中,李文海曾写到:“不管担任什么工作,自己首先是一个教员、一位老师,这才是自己最重要、最带本质意义的角色。这种观念,一直到后来担任了学校的主要领导之后也没有改变。这是我自己觉得很满意的一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李文海:历史名家 人大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