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世纪需要创新性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改革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本文在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措施、方法、形式和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探讨,指出在加强理论教学研究的同时,需要通过实践教学改革和创新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关键词】研究性教学;网页设计与制作;人才培养
中***分类号:G420
所谓研究性教学,是指确立以探究和创新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更新教育教学观念,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构建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系,着力解决教师研究性"教"和学生研究性"学"的问题,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之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较高素质和较强能力的易就业人才。
一、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探索旨在通过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职业岗位群的分析,充分了解市场对本专业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确定切合市场、科学合理的模块化课程体系,选用适当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就业机率,最终实现专业培养目标。
二、课程研究性教学的理论依据
1、现代学生观
2、多元智力理论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4、发展性教学评价理论
三、课程研究性教学的实践过程
1、网页设计与制作岗位需求分析
通过广东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网站、智联招聘、中华英才等专业招聘网站对广州、北京、上海、哈尔滨、南京、天津、武汉、深圳、沈阳、杭州、西安等大中型城市的人才招聘信息进行分析统计,确定与高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相关的职业岗位主要有:网页设计、网页设计与制作、网页美工、网页制作、网站管理、界面设计、网页编辑、网站运营,在这些岗位需求中,选取了800个岗位进行分析,如表1所示。
2、根据岗位需求分析,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1)本课程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结构中的位置
本课程在计算机类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计算机应用基础》、《数据库应用技术》、《VB/C语言程序设计》作为其先导课,为其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比如设计平台的熟悉、数据库设计方法的掌握以及程序代码的设计规范等等,而《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又为其后续课程《Web程序设计》、《网站建设与维护》、《软件工程》等课程提供有力的支持,比如管理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对于开发界面的设计、学习JSP、ASP/、PHP等开发工具中对于HTML代码的熟悉掌握等等。总之,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深入学习计算机类相关专业其他知识和提高职业技能,完善学生的专业知识结构,提升学生从事实际工作的综合素质。
(2)课程体系结构内容
从内容结构体系来说,《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包括了五大部分,分别是:网页设计基础知识、网页编程语言、网页设计工具(包括Dreamweaver部分、Fireworks部分、Flash部分)、动态网页介绍、综合实践(实训),它是一门技能整合的课程。
3、《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
1)突出专业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2)学以致用。
3)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理念。
(2)设计思路
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以项目教学为主要手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与成绩评价方法的创新,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
4、教学内容的重构
(1)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与适用性
《网页设计与制作》是我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同时还是计算机类其它专业、艺术设计类以及电子商务类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结合职业需求,我们所确定的教学内容在针对性和适用性方面具有如下特征:
1)教学内容的设置,满足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通过大量的社会调研,分析了网页设计人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素养,从而选取合理的教学内容。内容的选取着重培养学生具备以下能力:
①网页的赏析能力
②网页布局的设计能力
③网页色彩运用的能力
④网页的编程能力
⑤常见网页设计工具和***形***像处理软件的运用能力
⑥网站建设和网页的能力
⑦项目开发中的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2)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教学内容的设计
针对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采取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教学,按照网页设计制作实际流程来安排教学内容。
5、教学方法与手段的创新
(1)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核心课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网页设计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借助多媒体手段、电子教室、教学网站、电子邮箱和QQ流等手段,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举措:
1)课程内容模块化,化解难点,循序渐进
2)精心准备案例项目,从宏观上进行教学设计
3)微观教学采用"四阶段教学法",将"教、学、做"融为一体。
4)注重师生互动,营造课堂气氛
5)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6)举办学生作品大赛,展示成果、促进交流
(2)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1)多媒体教学
2)"理论+实践"教学模式
6、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考核方式
打破传统的考核模式,建立新的、开放式的全程考核模式。根据本课程的特点,提出并逐步实行以项目系统考核为主线的考"应用"不考"理论"模式,同时也鼓励学生以证代考。成绩评定:
(1)期末综合作品和网页制作水平占50%
(2)平时作业、学习态度、出勤等占30%
(3)阶段性实训作品占20%
五、教学效果
1、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原来消极学习的学生现在也变成了"好学分子"。
2、 研究性教学的实践性探索的开展,使教师有机会和条件将理论和实践教学两种教学能力结合起来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使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种教学能力在有机结合中得到相互促进、相互提高,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认可,教师教学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强化。
3、学生考证通过率显著提高。
【参考文献】:
[1]夏锦文程晓樵《研究性教学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要求》《中国大学教育》2009年12期
[2]朱红耕周济人《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开展研究性教学的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2年2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