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酵床垫料原料的选择
1. 锯末、稻壳型发酵床垫料的选择
此类型发酵床垫料材料主要有锯末、稻壳、猪粪、米糠和发酵床微生物。锯末主要起保持垫料水分的作用,稻壳或秸秆主要起支撑垫料增加透气的功能,米糠和猪粪为发酵床微生物发挥功能的营养源,发酵床微生物起分解猪粪尿、提高和稳定发酵状态、促进饲料吸收、抑制病菌繁殖的作用。
锯末、稻壳等应无霉变、不含杀虫剂等。经防腐剂处理的锯末不得使用,如三合板等高密度板材的锯末。稻壳最好不要水洗。米糠质量要好,掺杂谷糠或酸败的不得使用,可用玉米面、麸皮等代替。猪粪最好是1周内的猪粪,要直接从猪栏内收集而来,不能从集粪池内捞取,母猪粪最好。新猪场制作发酵床时,可用优质米糠、玉米面或树叶替代猪粪。
2. 其他各种垫料原料的属性与使用
刨花可完全替代锯末在发酵床中使用,但不应有霉变、污染。
花生壳,粗蛋白含量7%左右,粗纤维含量(含木质素)约为69.9%,替代稻壳在发酵床中使用时以不粉碎的为好。
甘蔗渣是甘蔗制糖后的废弃物。干的甘蔗渣可完全替代锯末制作发酵床。湿的甘蔗渣容易霉变,不能用于制作发酵床。
干玉米秸秆,粗蛋白含量约为3%,粗纤维含量为33%,碳氮比为25%。玉米秸秆制作发酵床时有两种利用方式:一种是将干的玉米秸秆事先切成2~4厘米小段,然后与锯末、稻壳、生猪粪等混匀,制作混合垫料;另一种方式是将干的整株玉米秸秆铺在发酵床垫料底层,起到降低混合垫料层厚度、防止垫料水分渗入地下、保持垫料温度的作用。干玉米秸秆使用时,最好将叶、梢去掉。
小麦秸秆和稻草秸秆相似,中空,比重轻,易降解腐烂,碳氮比在80%~90%之间,蛋白含量在1.8%~3.1%之间,粗纤维含量约为33%,在发酵床中的添加比例应低于10%。小麦秸秆和稻草秸秆应用于发酵床应铡短成10厘米左右的小段。应用小麦秸秆制作发酵床时,注意与锯末、稻壳等原料混合均匀。
食用菌菌渣是食用菌出菇后的废料。因生产食用菌菌菇种类不同,其废料组成也不同。干菌渣可替代80%~100%的锯末在发酵床中使用。
玉米芯是用玉米棒破碎加工后的产物,粗蛋白含量约为2.0%,粗纤维含量约为28%,碳氮比为88%。玉米芯粉碎成20~60目后可替代锯末在发酵床中使用。
玉米面作为营养源,可代替猪粪、米糠添加到垫料中。玉米面的粉碎粒度无严格要求,粗粉碎即可。将玉米面与发酵床菌种混匀后,再与锯末、稻壳混合,制作发酵床。玉米面添加量夏季为2.0~2.5千克/米3垫料,冬季为2.5~3.0千克/米3垫料。玉米面可用次粉代替。
另外棉秆、棉壳、树叶、苹果渣、玉米皮等也可用来制作发酵床。一些含有抗菌物质的植物,如桉树、樟树、烟秆、紫茎泽兰(一种牧草)等则不适宜制作发酵床。各地在制作发酵床时,可灵活、合理选用当地的一些原料。
3. 发酵床菌种的选择
发酵床菌种质量好坏是发酵床制作成功与否的关键,建议养殖户选择质量优良的微生物产品。
发酵床菌种的选择,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粪污分解性,即微生物分解粪污的能力;耐热性能,即微生物菌种在发酵床垫料中耐热情况。发酵床垫料在堆积发酵、杀灭病菌过程中的温度一般在60℃以上,有时可达70~80℃,因此,发酵床菌种耐热性能要强。一般***酸菌、酵母菌在60℃以上高温时即被灭活,不适宜用来制作发酵床。另外,发酵床菌种应安全、稳定,生长势强。经笔者研究发现,发酵床菌种的功能菌主要为具有分解粪污能力的芽孢杆菌。各地养殖户在购买发酵床菌种时,可到科研单位、专业生产机构或技术力量雄厚的企业购买。
二、发酵床垫料的铺设
1. 各垫料原料比例
季节不同,各垫料原料所占的比例不同,具体详见表1。实践证明,该配方应用效果较好,缺点是成本高。
注:①夏季可不用猪粪,适当增加米糠用量。②因生产厂家不同,发酵床菌种添加量不同。
2. 垫料制作过程
根据制作场所不同,垫料制作方法一般可分为集中统一制作和猪舍内直接制作两种。集中统一制作垫料是在舍外场地统一搅拌、发酵制作垫料。这种方法可用较大的机械(如挖掘机)操作,操作自如,效率较高,适用于较大规模猪场和新制作垫料猪场。猪舍内直接制作垫料是在猪舍内逐栏把稻壳、锯末、猪粪、米糠和发酵床菌种混合均匀后使用。这种方法效率低,适用于中小规模猪场。不论采用哪种方法,充分混匀垫料即可。
①选择原料、计算用量。首先选择当地适宜的、廉价的垫料原料,根据原料特性确定各原料的添加比例。单纯根据碳氮比确定各原料的比例并不准确,各种原料的碳氮比受原料产地、成熟季节、测定方法等影响而存在差异。制作发酵床时建议选用不易腐烂、碳氮比高、成本低的原料。其次,根据季节、发酵床面积以及所需的垫料厚度计算原料总量。如当地原料有稻壳、锯末、米糠以及发酵床菌种,准备冬季饲养育肥猪。冬季育肥猪舍垫料厚度应达到90厘米,各垫料原料比例(或用量)为稻壳40%、锯末40%、猪粪20%、米糠3.0千克/米3,发酵床菌种200克/米3,此时可铺设36厘米(90厘米×40%)厚的稻壳,36厘米厚的锯末和一定量的猪粪、米糠、发酵床菌种。为了防止垫料表面下沉,故应多准备些锯末和稻壳,即可铺设40厘米厚的锯末和40厘米厚的稻壳。根据发酵床面积大小,计算出应购买的锯末和稻壳体积数。
②原料混合。所需的米糠与发酵床菌种要提前逐级混合均匀。将稻壳或锯末取出10%备用,其余稻壳和锯末倒入垫料场内,在上面倒入猪粪、米糠和制备好的发酵床菌种混合物,用铲车等机械或人工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发酵床垫料铺垫顺序如下***所示。
③垫料水分调节。垫料水分含量一般保持在50%左右(手握成团不滴水,落地即散),水分含量过大、过小都会导致垫料升温缓慢。如水分不足,可加水后再混匀堆积。如水分过多,可再略微补充些干锯末和稻壳,进行水分调解,然后再堆积发酵。对新制作发酵床的养猪户而言,垫料水分调节较费时间和体力。
④物料堆积发酵。各垫料原料混合拌匀后呈梯形或丘形堆积起来。堆积好后用透气性好的麻袋、凉席、草帘等覆盖料堆四周中下部。垫料堆高度一般在1米以上。
⑤发酵温度检测。为确保发酵成功,应检测发酵温度。垫料温度检测方法是准备几只温度计,在垫料中上部分点插入垫料约20厘米深,测定该深度的温度。由于垫料发酵温度高,环境温度低,温度计从垫料中取出后指示温度下降很快,所以应快速读数。正常情况下第二天垫料内20厘米深处温度可达20~50℃,第三天可达60~75℃,并保持60℃以上温度发酵一段时间,一般冬季可保持7~15天,夏季可保持3~7天。垫料温度刚下降时即摊开,摊开垫料后应无臭粪味,正常情况下有淡淡的酸香味,表明发酵成功。夏季用玉米面代替猪粪时,发酵3天即可,冬季要发酵7~10天。
⑥平铺垫料。将发酵好的垫料在每个猪栏内摊开铺平,让垫料中的热气迅速释放。摊开的垫料表面再平铺备用的锯末或稻壳,其作用是使未发酵好的垫料再次发酵、防止垫料温度散失和防止垫料高温伤害猪体。隔日进猪饲养。
三、堆积发酵失败后的补救
1. 预堆积发酵
预堆积发酵,可杀灭垫料、猪粪中的病菌,确保进猪安全。一般寄生虫在55℃温度下几分钟内就被杀死,常见病菌、病毒也可在60℃高温下被杀灭。预堆积发酵时,应在第二天、第三天连续检测堆积发酵温度。正常情况下,第二天垫料温度应上升为20~50℃,否则应查明原因。
预堆积发酵失败时,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查找原因:稻壳、锯末、米糠、猪粪等原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混合比例是否适合,物料是否混合均匀,物料水分是否合适。预堆积发酵垫料摊开时,中心部位水分应较低,气味应很清爽,不能有恶臭的情况出现。
2. 寒冷季节堆积发酵
堆积发酵的垫料温度上升速度受外界环境影响。冬季较低的舍内温度会抑制垫料温度的上升。冬季制作发酵床,应注意垫料堆体积足够大,体积越大越利于保温;堆积后表面应用铁锨按压,垫料堆周围、上部再用通气性好的麻袋等覆盖;垫料堆积后应立即转入猪舍,不能露天过夜;发酵床舍内应配备取暖设施,以提高舍内温度。
3. 二次堆积发酵
二次堆积发酵,即将发酵的垫料摊开,补充水分、营养源或锯末、稻壳后堆积发酵几天,再将垫料外翻,重新堆积发酵。在第一次发酵失败后,垫料被寄生虫或病菌污染,建议进行第二次堆积发酵。二次发酵须彻底发酵,并且发酵时间适当延长,寒冷地区可延长至20天或更长。利用二次发酵,可杀灭垫料中的病菌,保证再次进猪饲养安全。二次堆积发酵时,应确保发酵温度高于60℃。
二次堆积主要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对发酵床垫料特性不熟悉,各垫料添加比例不合适,水分含量没有控制好等,导致第一次发酵失败,此时应针对失败原因,采取添加原料、调整水分含量、补充菌种、添加营养源等措施,确保发酵成功。二是在发酵床饲养过程中,患猪排泄物中的病菌污染了垫料,此时应将垫料重新堆积发酵,发酵温度达到60℃以上时,维持5~7天,然后再将堆积的垫料外翻,再次堆积发酵,发酵温度达到60℃以上并维持5~7天,达到充分杀灭病菌的目的。
预堆积发酵或二次堆积发酵成功,是确保发酵床安全养猪的重要措施。
第一作者简介:盛清凯 山东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研究室主任,主要从事单胃动物营养、畜禽废弃资源循环利用和家畜生态养殖的研究,在发酵床养殖方面已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6项,并主编《***说生物发酵床养猪关键技术》等。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桑园路8号 邮编:250100。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生物发酵床的制作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