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狐”意象在中国文学史上渊源深远。蒲松龄《聊斋志异》中不仅继承了前代塑造的狐女形象,并对其进行了改造,塑造了一批容貌美丽、心地善良、才华过人、敢于主动追求爱情和自由,并表现出坚贞性和执着性的美狐形象,寄托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女性的理想和认识。
关键词:《聊斋志异》 狐女 特征
蒲松龄创作的《聊斋志异》中有近百篇写狐,其中的名篇佳作不胜枚举,如《红玉》、《青凤》、《鸦头》等。蒲松龄用一支生花妙笔塑造了一个个美丽、多情、聪慧且独具个性的狐女形象。正如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所评的“花妖狐魅,多具温柔娇憨人情,和易可亲,忘为异类。”这些狐女形象的特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体态丰盈、容貌美丽
在《聊斋志异》中,狐女最突出特点和最大的资本就是容貌的美丽,如青凤:“审顾之,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胡四姐:“荷粉露垂,杏花烟润,嫣然含笑,媚丽欲绝”;辛十四娘:“振袖倾鬟,亭亭拈带”,娇美无比;莲香:“觌面殊非,年仅十五六,禅袖垂髫,风流香曼”;写娇娜:“娇波流慧,细柳生姿。”她们一出现,男子便失魂落魄,念念不忘:“生望见颜色,顿望,精神为之一爽。”娇娜给孔生查病时,“把握之间,觉芳气如兰”,在她给孔生开刀的过程中,孔生不仅不觉得疼,而且贪近娇姿,唯恐开刀的时间短。这些美丽的狐女形象,不仅保有传统花妖狐媚的艳丽妖娆的特点,而且具备了人间女子或端庄或曼妙的气质。
2.多情主动、敢爱敢恨
《聊斋志异》中这些风华绝代的狐女对男性大多是主动和大胆的,她们热爱生活,热烈追求美好的爱情,对感情执着专一,在恶势力面前表现出的坚韧与勇敢,常常使人为之动情。如《莲香》、《鸦头》等篇章的主人公。莲香是一个典型的多情多义的狐女,她为了爱人,甘愿付出任何代价。她和女鬼李通判女同时爱上了桑生,面对桑生和鬼女的爱恋,她没有争风吃醋,而是处处为桑生着想,多次劝告桑生远离女鬼,并“采药三山”,救了桑生一命。后来,为了能与爱人白头谐老,莲香甘愿死而投胎,终于在十四年后嫁与桑生,再续前缘。她对爱情的追求炽热而勇敢,这种百折不挠,置生死于度外的爱恋精神,感人至深。《鸦头》中的鸦头虽被母亲逼去当,但她并没有放弃对真爱的追求,当她见到“淳笃可托”的王生时,便不畏封建礼教的束缚,连夜“急易男装”与之私奔。
蒲松龄笔下的狐女敢爱也敢恨,一旦她们发现自己深爱的男子不值得去爱时,她们会义无返顾的做出选择。《丑狐》中的狐女以金钱引诱男子,当男子嫌弃她时,她便取走自己的全部财物转投他人;《武孝廉》中,狐女不仅取走了自己的财物,同时也取回了自己的丹丸,使虚伪的孝廉命丧黄泉,负心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3.心地善良、真率自然
蒲松龄笔下的大多数狐女不但是容貌美丽,而且心地善良、乐于助人,是美的使者,更是善的化身,展现出最美好的人性。如《小翠》中少女小翠为报母恩而甘愿嫁给一个傻子,并想方设法化解王家灾难,让丈夫变成一个正常人。《娇娜》主人公娇娜与孔生以诚相待,患难中互相救助,度过人生中的一个个难关。在《红玉》中,红玉亦是一个有情有义,抚危济困的狐女。她与书生冯相如一见钟情,“与订永好”,后因冯父责骂,而使红玉自尊地离开。在离开之前,她还设法帮助相如建立一个美满的家庭。她走后,冯家厄运连连,老父被恶霸活活气死,娇妻吴氏被抢走后也因“不屈”而死。就在冯相如家破人亡,陷入绝境的时候,红玉却又飘然出现,帮助哺养孩子,“荷诛茅,牵萝补屋”,从废墟重建起一个“腴田连阡,夏屋渠渠”的幸福家庭。
在所有狐女中,最能体现真率性情的是婴宁。婴宁爱笑,但封建时代,女子必须遵守一系列的女教女规,恪守笑不露齿,笑不出声的闺范,否则就会被认为有悖于纲常、有失检点。婴宁却一反闺范,她的笑,是毫无忌惮的大笑,如“笑不可遏”,“笑声始纵”,“狂笑欲堕”等。这些真率而自然地笑容笑貌,传达出了一位没有受到礼教压迫和世俗污染的纯真狐女形象。而异史氏之叹:“观其孜孜憨笑,似全无心肝者,而墙下恶作剧,其黠孰甚焉。……房中植此一种,则合欢、忘忧,并无颜色矣。若解语花,正嫌其作态耳。”表现了作者对婴宁的赞美和喜爱之情。这些集“真、善、美”于一身的狐女也产生了感染人、陶冶人的美的力量,给读者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4.足智多谋,才华过人
在才华与智力上,蒲松龄笔下的狐女也不逊于人间女子。小翠嫁与王家弱智儿子后,在王家做了一系列看似荒唐,实则是为王家解除灾祸的事情:她以踢球为乐,让傻丈夫到处捡球,甚至是一脚踢到公公的脸上;把丈夫画的“花头粉面,演霸王别姬”。她在嬉笑之间帮助王家解决了灭顶之灾。在她前,自私、怯弱、愚蠢的达官贵人显得一无是处,她毫不费力地就把敌人玩弄于股掌之间。辛十四娘不仅容貌美丽,性情温和,而且善于观察,她感受到楚生并非为善之人,便多次告诫丈夫远离楚生,但丈夫不听劝告,以致身陷囹圄。丈夫遇难,十四娘却从容不迫,她运用智慧,让仆女找到皇帝,投其所好,最终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把丈夫救出。
总之,《聊斋志异》创造了一系列貌美,聪慧、又有个性的狐女形象,这些狐女一方面具有普通人的形体、外貌和生活经历,另一方面也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反世俗色彩,超越规范而与现实中的女子有很大差异。不仅寄托了作者对心目中理想女性的渴慕与向往,对男女美好情爱婚恋的推崇和赞美,而且表达了作者对在封建礼教严重压抑和扭曲下的人的自然本性的呼唤与追寻。
参考文献:
[1]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M].民族出版社2004
[2] (宋)李.太平广记[M].中华书局1962
[3]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李伟(1989-),女,山东单县人,青岛大学文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明清文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聊斋志异》狐女形象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