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幼。博客已然席卷我们的生活。无数专业博客频道、博客网站应运而生,各色人等喜气洋洋,赶集一样地开博。要是哪天居委会大妈眼你说她的博客客点击量,你千万不要大呼小叫,博客就是这么招人待见!它似乎像一个迫不及待要长大的婴儿,不仅让名人百家争鸣,更诱惑着平民百姓对话语权的掌握,那种翻身农奴把歌唱的。阳春白雪们把博客演绎成与大众沟通的平台,下里巴人则找到了释放心情的天然讲坛。
2006年新年,新浪宣布旗下徐静蕾博客访问人数超过千万,这无疑是博客诞生以来最辉煌的时刻。
拥抱老徐的甜蜜风暴
徐静蕾经常为电影工作到很晚,早晨一爬起来第一件事就是更新博客。连在电影节颁奖的间歇,她也很勤奋地在第一时间把感受马上写进博客,不到半小时,就收到了十多封回应,比新华社还快。问老徐点击率高的朋友多,老徐总是淡然地说:“写博客之初是应人家的偶然激将,完全是无心插柳柳成行,要是理解成有人操作就没劲了。写博客和做电影一样,是我表达人生感受的一个途径。我在博客中表达得更轻松更本真,更接近于我的本质。”老徐很讨厌为什么事刻意而为,写博客是因为直抒胸臆,那份聪灵敏锐、流畅轻松的感知能力贯穿在老徐待人接物的方方面面。对于和韩寒的所谓调情,徐静蕾觉得网上的目光都太过猎奇,本来是惺惺相惜的知音,非要具体到是不是恋爱!除此之外,徐静蕾越来越迷恋网友直接爽快的回应,或者说更迷恋网友“反射”中的自己――生动、清丽,灵动流转,善解人意。
网友1:喜欢她健康的“扮相”
我是铁杆“蕾丝”(徐静蕾粉丝的自称),尤其在每天追看她的Blog之后。
社会学出身的我,坚信徐静蕾的粉丝有一种独特的特质。如果说成为“玉米”或者“凉粉”代表着粉丝彼此团结在一种信仰之下的群体行为,那么徐静蕾的粉丝在我看来往往是那些普普通通平平淡淡,抽离于八卦或者娱乐话题之外的低调之辈,尤其是其中的男生。至少我认识的许多徐静蕾粉丝,就是这样的人。他们不会大声地告诉你他有多么热爱徐静蕾,也不会强迫你去相信徐静蕾的好,他们最狂热的行为顶多就是买一本徐静蕾的旅游摄影集,或者收藏几部徐静蕾主演的电影电视剧DVD。这样的一群粉丝,就像冰区一样,绝大多数是藏在深海之中,不为人所知。
虽然她绝大多数扮相被不喜欢她的人攻击为“土美人”,但这样的评价并不妨碍我对她的喜欢――这年头粉丝之所以成为粉丝,欣赏的是演员或者歌手本身,并不一定是他们的演技或者歌喉,拿后者来说事儿的人显然已经Out出局了。
如果要选择最能体现真实徐静蕾的角色,我会选择《我爱你》中佟大为敲半天门后猛一撞门,一头栽倒地上后,躲在一旁窃笑的徐静蕾――那个有点儿小脾气有点儿使坏的徐静蕾。
早年买过她的写真集,上面有她亲笔书就的文字,字写得自然漂亮。但也许是因为出版的缘故,总觉得过于拘束了一点,远不如如今Blog上大大咧咧带点懒惰的文字更有北京女孩的真性情。甚至连徐静蕾在自己博客上用的自称,比如“老徐”“徐博客”都比她在任何一部剧中的主人公名来得更加讨人喜欢。当然,徐静蕾在Blog上的文字也未必就是她的真性情,也许只是她在电影或者电视剧之外的另一种“扮相”。即使是“扮相”假说成立,也不妨碍我更加喜欢她。比起那些绯闻多,酗酒多,陋习多,丧蒲(泡吧)多的女星戏外“扮相”,这样的扮演简直称得上无瑕。
网友2:小徐的文字让我琢磨
很多人说徐静蕾文字水平并不高,其实我觉得对于一个演员、导演来讲,能够写出这样的文字已经算是不错的了。什么是好文字?能够感动人的文字就是好文字,宣扬积极向上的文字就是好文字。我认为徐家小妹的文字就是好文字。起码在我阅读她自述文字的时候感动了我,启发了我。我看到了在她文字后面那颗质朴的、善良的、闪闪发光的心扉。
她在回忆自己与奶奶相处的宝贵时光时写道:“我是一个贪吃的人,一顿美味的饭菜可以使我愉快一整天,如果没有奶奶,我的童年生活该是多么索然无味。”我看到她这些情真意切的回忆文字,就想到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双亲。
她在自述里说:“爸爸在我6岁的时候开始让我学书法、背古诗,字认得够多的时候就念古文、读四大名著,为此他记了很多关于儿童启蒙教育的笔记,是世界上最用功的爸爸之一……其实爸爸的愿望很简单,并没有想让我成为什么家,只是希望我做一个知书达理的姑娘,说得最多的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多么可爱懂事的好孩子,这些不也可以成为我们今天鼓励孩子们努力向上的很好的事例吗?
她的文章里闪光点还有许多,不胜枚举。都说文字是直接到达人物灵魂的最佳方式,在那天晚上我看完她的小自述后,对这个邻家小妹的好印象又增添了几分。且不说她在演艺界的喜人成就,光就文字方面就够我琢磨,够我学习的了。所以我要说:小徐,好好走你自己认定的路吧,不必在意那些不怀好意故意中伤的语言与人,相信自己,你是最棒的!
网友3:老徐的Blog给了我臆想的快乐
本人天天追看徐静蕾的Blog,一天不看就睡不踏实,属于严重上瘾的阶段。没事儿也想剖析一下这种症状的成因,难道是因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说的“清纯”,虽然徐静蕾出道以来,“清纯”二字始终如影相随,娱乐圈要说清纯,随手一捞一大把。当然,我也不认为徐静蕾是那种“邻家女孩”或者“第二眼美女”,她的相貌绝对配得上“漂亮”这两个字。
我想徐静蕾的引人,就在于她那种不内敛但是又决不会锋芒夺人的气质。看到她,你会相信她是明星,但是又绝不会觉得她是高人一等的明星;你不会觉得她是不好相处的明星,也不是脾气太好可以随意相处的明星。在我的臆想之中,徐静蕾始终是一个私底下有点儿脾气的典型北京女孩,与此同时我始终坚定地相信自己有机会一定能够和她成为好朋友。这种臆想的前后矛盾,恰恰便是她Blog的文字给我的最独特印象。大概喜欢徐静蕾的人中,有不少是像我这样平淡但又不甘于平淡,甚至有些闷骚的普通人,坚信自己可以和她相处得很好。我能够有的最疯狂的设想,不过就是到徐静蕾的公司做个小职员,可以经常近距离地看看她而已。当然,设想也只是设想。要我实践,是绝对做不到的
反对派:老徐利用了新浪
经多方考察,老徐博客的真实性毋庸置疑,这已经好过很多明星――为了吸引眼球的关注不惜制作一系列或真或假的娱乐事件,拿自己和别人的情事儿开涮。老徐身段高挑,一双能让男生脸红的清纯的眼睛,就连老徐在博客里也戏称自己是花瓶。如果灌上“才气美女”的美称,加上“天下第一博”“最年轻
的女导演”等一系列光环,这个花瓶似乎变得越来越古典,越来越精致,俨然是一个插满鲜花的花瓶。
众多的博客读者们像是游园的游客,一边关注着和好奇着今天花瓶里插的是什么花,一边惊叹着花瓶似乎越来越美丽。这个世界永远是游园的人多,园林里的花瓶就是那么几个,游客们却是来了一批又一批。此时,想对老徐说一声,做个花瓶不容易啊!吸引别人眼球的不是花瓶,而是里面插上的鲜花,只有不断有新的鲜花插上去,才能不让别人厌烦和疲倦。
还好,老徐始终都有鲜花。从开博不久沸沸扬扬的两大博客教主“调情事件”,到后来震惊文坛的“韩白之争”的加时赛,再到现在与新浪网的广告事件,只要事关博客世界,很少有涉及不到老徐同志的。
同时,老徐同志的事业也随着博客“鸡犬升天”。拉外面的广告新浪不干,给自己作宣传总算名正言顺吧?举双手赞成另一位博客名人王小峰的话――“看上去网站名人相互利用……摆实了,只有徐静蕾利用了新浪,其他人都是垫背的。”
在博客中修行
博客除了让明星更亮、名人更出名,也让很多普通人焕发出同样迷人的魅力。小在博客圈子里的地位就像她的名字一样独特而响亮,她的博客有着超越众多明星的人气,没有喧嚣的攻讦和眼花缭乱的八卦,但是通过她快乐个性的笔触,画成一幅大都市小女子的快乐浮世绘,色彩明烈而又散发着柴米油盐味。就像她自己的介绍一样:“小,精灵古怪的精,有着强大小宇宙的天使。我是一个藏在普通人身边的天使,只负责讲述咱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本来笔者通过SOHO小报站内消息发去采访提纲的时候,心情是忐忑的,但是她迅速的回复马上打消了我的疑虑。是的,小不是明星,她是生活的记录者和快乐播撒者。她能把生活中一件普通的小事写成一件轰动全球的大事,把一个倒霉的遭遇写成一个传奇般的艳遇。
小无疑是第一批抢滩者中的一位,是从2003年底通过时尚杂志知道博客并开博的。在她看来,博客不应该是精英们穿着燕尾服沐浴镁光灯的地方,而应是用来和别人分享的独特载体,是现代科技的美妙赠子。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就是她的写博心得。一个电话不断的恼人假期被她这样调侃:“我被无数个电话吵醒,娘的,这是休假吗?躺在床上,早上9点半有个电话会议,我哭泣着准备起床,又没能睡到自然醒,人生晚景多凄凉……躺在床上,任凭冷风吹过我的身体,吹干我脸上的泪痕……”这样的文字令她自己放松,也让看的人莞尔,也许这就是她高居点击榜首的秘密。
小很珍惜虚拟世界里的真情。“认识很多朋友”是她写博客的最大收获。她说:“博客差不多成了一种习惯,认识新朋友是很快乐的事情,由此形成了很多圈子,可以玩不同的东西。”她写自己的生活,写朋友的生活,一个生日Party,一双新买的鞋子,一切都可以博,并且博得精彩。对于博客的未来,小一如既往地乐观,她说,会有不同形式博客出现,那样就太好玩了。生活滚滚向前,名利纷扰,在博客风生水起的时代,小的粉色水晶骰子会不停转下去。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被叫做老罗的人迅速红遍了神州大地。老罗走红有赖于网络上“老罗语录”的传播,博客在这个过程当中无疑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如果说在老罗的博客时代之前,他那些幽默而特立独行的语录只在深夜的大学宿舍中被愤青们传诵的话,那么,通过新浪博客与黎宛冰的论战,老罗真正地咸了一个***腾,被敢于***思考的人顶礼膜拜。
老罗又因为不能忍受新浪擅自删改他博客留言的行为而愤然抽身,他拉拢了一批“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博客,在自己开办的专业博客网站牛博网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甚“开心颜”。这也符合老罗一贯的自由主义作风,自从他与博客邂逅以后,一个美丽的传奇大戏就徐徐拉开大幕开始上演。从开始写博客到后来做网站,看来老罗是吃了秤砣一定要将博客进行到底了。
网站是开了,可不能随便写,让我们来看看老罗这山大王的霸王条款:
1.首先要会自己写字,不能像李宇春。
2.要言之有物,不能像徐静蕾。
3.不能剽窃,万一不小心剽窃了,要懂得道歉,不能像郭敬明(要是多次剽窃,道歉也不行)。
4.可以是有钱人,但不能像潘石屹那么讨厌。
5.可以幽默,但不要滑稽,可以搞笑,但不要可笑,可以假装热爱人民群众,但不要同时说什么“几十亿愚众”,简单地说,不能像孔庆东。
6.长得难看也没关系,做人也不必厚道,但要地道。比如说,不要在前夫正倒霉的时候落井下石,最好不要像洪晃。
一个能够凭借自己努力成为CRE词汇老师的高中肄业生,自然有他的聪明。对于博客,老罗觉得:“博客时代使得每个人都有了公开表达自己的可能,这在整体上是好事。但是必须承认,这也使得网络上的文字垃圾变得太多了。”所以,老罗要做的是一个文字精英俱乐部,思想碰碰车场。一向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罗对目前博客的火爆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大型的博客网站上,除了极少数的优秀作者之外,绝大多数都写得很滥。”对于牛博网的开办初衷,老罗显示出了一个男人的责任感:“文章写得好的人来这里开博客,不看他们是不是有名,只看他们是不是写得好,我希望做一个文字垃圾最少的中国博客网站。”老罗不是圣人,坐在神坛上针砭时弊还不要工资,用他的话说那是脑子不好。因此对最近大家热炒的博客商业化的问题,老罗说,“我当然希望赚钱,我从来都是非常热爱金钱的,但是我做牛博网还是希望做一件我认为有意义的事情。我们的牛博网正式开放的第一天开始点击就是10万多,已经有人拿着钱要来和我们谈合作了,但是我不希望把牛博做成一个商业化的网站。我今年晚些时候会另做一个纯粹商业化的网站来赚钱。”这就是老罗,一个理论上纯平的镜子,美和丑映在上面绝不会颠倒,博客目前已经是他的事业,作为局外人我们真的应该祝福他,祝福一个找到博客这个投***的斗士!
说到熊姿这个名字,读者肯定都不会熟悉。相比小的光鲜夺目,她只是默默无闻的小草;而相比老罗的特立独行,她又显得平白而温顺。和你一样,她只是这个城市中千万个上班族中的一员,早晨要被快被撑爆的地铁运往某个大厦,周末要去屈臣士买一大包的必需品。但是博客却在她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她是博客网站的一名编辑。
认识熊姿还是因为她邀请我做SOHO小报的博客之星的时候,从她那里我才了解到,一个博客站的背后有那么多默默工作的人,是他们的工作让我们能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评论别人。
熊姿每天的工作有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浏览本站博友的日志上:
“我觉得在博客里生活的状态其实很好,是放松和享乐的一个出口。但自己还没时间和精力去写,写东西也是不停地付出。”作为博客从业者,她眼中的博客更加有立体感,能看到别人生活里常看不到的一面。
熊姿说这是一个神奇之旅,看各种各样的文章、评论、留言是一种很好的放松,而每认识一个朋友就如同一个美丽新世界展现在自己面前,就感到生命更加充盈着力量与温情。博客现在是高潮时期,过后会进入平缓期,能长久地持续下去。
我博故我在
白色简单
忽然有一天,我发现自己的Blo击率已经过万,在Blog.cn的同城排行里它稳居前20名,每天开始有陌生的儒访问并留言,有新锐杂志留言要采访我……
我顿时有些恐惧,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了所谓的博客人,自己既不是草根,又不是明星,却突然间被莫名的人关注。其实很简单,博客只是我生活中的每日伙食,离不开又不值得一提。
我一下子回想起那个冬天,因为刚从ICU里出来,我被困在家里。每天面对电脑和网络无所事事。
是我注册了一个Blog,然后每天鼓捣些***片和音乐放进去,再唠唠叨叨地写些废话,为不能出去逛街买新衣服而大发牢骚。就这样,因为博客的陪伴,我度过了一段最艰难的日子。再后来,就习惯了这样的一种自言自语,几天不写些什么就感到浑身不自在。
博客就是我的日记,它很安全地存在着,我不用为那些不愉快去打扰亲人和朋友,那些小忧伤只能如此表达,然后看着它慢慢淡化。的确,这是一种发泄,偶尔也会是一种另类的交流。有一次和BF打架,我很委屈,于是默默流泪地写下了一篇Blog,数尽了自己所有的委屈。然后没过多久,他看到那篇Blog,就突然对我特别温柔,又是买吃的,又是反复道歉。一个人再了解你,他也不是你肚子里的虫,可是博客却能够了解你所有的情绪。
其实我很清楚,很多人在看着我的Blog,观察着我的风吹草动。有的人出于爱,也有的人出于恨。毕竟这不是一个真空的地盘儿,我无法阻止飞进来的是什么。面对那些指责和挖苦,开始我很气愤,后来就渐渐麻木了。生活是我自己的,而快乐也是我自己的,我犯不着为了这么个虚拟的东西生气。
我把生活的点滴都记录下来,用文字或者***像,不嫌麻烦。Blog就是我唠叨的一个地方,我在那里把所有的废话都说完了,生活中的我开始变得更加安静和沉寂。
这就是一个全民博客的年代,这种或那种自暴隐私生活已经越来越流行,其实无论是博客还是生活,本来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写博客的时候,我几乎不去考虑其他因素,只是发泄和倾诉,甚至过了N久后再翻看,会怀疑那些文字是否曾经来自我的键盘。
写字的时候,我会斟酌词句和谋篇,可是写Blog却是个完全放纵的消遣。对,它只是个消遣,称不上创作或者记录。随时或者随地,只要我闲下来,我就一定要更新博客,因为自己已经中毒太深。
一个人的个人魅力有多大,它的博客就会产生多大的能量,于是努力做一名资深博客女是我目前最大的追求。
博也出是非 博也有困惑
有因博客得到乐趣的,也有因博客惹了万千烦恼的。
在如此多的博客中,要想“博”出位,不标新立异,恐怕难以赚到点击量,因此关于博客的是非,逐渐浮出水面。博客并不全是个人的自留地,更不是自由得没有界限的网络言论空间。无形中,它要求写博者既要彰显个性,也要遵守相应的道德底线,而决不能一味恶搞,充当“穿着睡衣在网上拉稀的家伙”。自由表达是博客的首要精神,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么博客就成了一种约束。
很多名人因为无法忍受一些人的过激言论或者失去当初开博时候的码字热情,纷纷停止了博客日志的更新。单看发生在博客间的争论是非曲直暂且不论,当事人及其拥趸之口不择言、口诛笔伐,往往容易将一场争论最后演变为人身攻击,骂街之声此起彼伏,其用词之彪悍恶毒也往往令人叹为观止。比如,高晓松就曾给网友的留言里不无感慨地说:“你们一辈子说的脏话都没有他们一篇留言里多,咱们原本清谈小酌的这里已经成了一片粪坑。”
博客如同一柄双刃剑,在带给人言论自由的同时,也引发了个人言论与公共话语。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利的矛盾。国际上,随着博客在网络传媒的影响力不断加大,各种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渐成舆论的焦点。据悉,印度正在制定首部法规,准备给博客和那些自由网络记者颁发***资格许可证,以便对越来越庞大的网络博客队伍进行监管。
博客提倡开放和宽容,既然是自由表达,那么这个平台一定是宽松和宽容的,没有太多禁忌和约束。这需要每一个人用最大限度的包容心去面对这一切,而不必太过较真,甚至无中生有妄加猜测。个性的张扬也是博客的价值所在。
由此,博客伦理这一新鲜出炉的烫山芋也就摆在了大家面前。世界上不存在绝对的自由,缺乏法规的监管,必然导致混乱的局面。博客的问题至今尚未得到两全其美的解决。
老罗的牛博网拉拢了一批“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的博客,这些不愿意受大网站博客条条框框束缚手脚的人在牛博网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甚“开心颜”。实际上,牛博网的模式也是博客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有益尝试,博客专业化也是博客商业化发展过程的一个必然。这一切显示出博客在经过春天的混乱萌芽后,已经在盛夏有序地伸展开腰枝。
由于目前还没有完善的行业自律和法律规范,博客可谓毁誉参半。商业化被套上了无形的枷锁,刚出生的牛犊身上是不会有牛黄的,因此,要想从博客身上取出金子,必须完善法规,开发新的内容。如果一切顺利,博客的果实必然金光闪闪地落在我们面前。不管怎么说,博客自由伸展的青葱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博客应该而且必须上一道道德的金箍了。你当然可以用博客这把火来取暖,但千万不可玩火自焚。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在博客中和老徐一起发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