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瑞典导演英格玛•伯格曼是世界电影史上的重要人物,他的作品为世界电影的文明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宗教、人性、舞台剧的关注是英格玛•伯格曼最擅长的题材,1982年上映的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是英格玛•伯格曼以编剧和导演的双重身份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如同大师的人生哲学,每一个观众对大师的作品都有不同角度的关注和理解。本文仅以女性关怀为主题对电影进行阐述。
[关键词] 英格玛•伯格曼;《芬妮与亚历山大》;女性关怀
一、英格玛•伯格曼与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
20世纪是世界电影发展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一百年的发展历程里,黑白电影被彩所取代,电影诉求的艺术性与市场需求的商业性开始逐渐磨合。时至今日,电影已经不再是一种高高在上的艺术形式,而是成为一种被观众所广为接受的情绪与意念的表达。在电影进入消费时代的今天,电影所关注的内容与思想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轻松、娱乐、有节制的思考成为世界电影的主旋律。在一个缺乏思考或者说躲避思考的时代,我们总是异常怀念那些通过电影引导我们去探寻人性、信仰与价值的大师,英格玛•伯格曼就是这样一位在世界电影史上被铭记的大师,他的电影是永不可被复制的经典,在历经虚浮与狂躁的时代里,岿然不动。20世纪的欧洲,经历了文艺复兴、两次世界大战、世界格局调整等一系列的变革,伯格曼用他的电影记录了这种社会的动荡与变迁,人生、死亡、是伯格曼电影中一直都不肯放弃的主题。有人说,大师的成功来源于时代动荡赋予的灵感,我们并不否认一个时代对一种艺术成功带来的重要影响,但是抽离掉这种历史背景,大师对人性鞭辟入里的思考、对舞台艺术的追求、对心理刻画的精湛技巧依旧是耸立于时代之外,令后来人敬仰的。
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在1982年上映,这部电影对于英格玛•伯格曼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大师的导演生涯来看,这部电影是大师最后一部兼任导演与编剧的电影,后来陆续推出的打着伯格曼印章的电影,大师只是单独的编剧的身份出现,再没有参与影片的导演工作,这是大师留给我们的最后一部完全伯格曼风格的电影作品。排除掉大师的这种艺术身份,《芬妮与亚历山大》更像是一个年长的智者,在风和日丽的午后,对过往所做的一种温暖回顾。很多观众觉得这并不是一部最典型的伯格曼电影,因为虽然有思考、有信仰、有挣脱,但是不够决绝与激烈,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是伯格曼电影中并不多见的平和、温馨与温暖。也许,在历尽一生的探寻与思索之后,引导我们回归生活的本质才是大师与这个世界告别的方式。
二、《芬妮与亚历山大》中的女性角色分析
关于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观众更愿意从英格玛•伯格曼自传的角度来进行解析,更多的是关注这部影片对于导演童年生活、与父亲关系的投射。但是电影本身除了导演的这种半自传印迹以外,它所呈现出来的丰腴与辉煌足以让我们撷取其中的任何一个角度来对电影进行一个***视角的分析。在大师的众多电影作品中,虽然充满了对人性、心理、存在等形而上理念尖锐的抨击与思考,但是女性角色一直是大师电影作品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芬妮与亚历山大》这部作品之前,大师有一部重要的女性角色作品《秋天奏鸣曲》,这部作品在世界影坛上没有取得像《芬妮与亚历山大》一样辉煌的成就,但是对于瑞典电影来说,绝对是一部可以载入史册的电影,因为在这部电影中,汇集了20世纪瑞典最重要的两位电影人物,导演英格玛•伯格曼和演员英格丽•褒曼。对女性的关怀是大师从来都不曾遗弃的命题,只是更加真实,在信仰与宗教之外客观公正地对女性角色进行表达与描述。伯格曼用一种客观语调对女性的不同命运娓娓道来,进而对她们的内心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分析造成她们不同命运的深层原因来对人性进行揭露。伯格曼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大致有三个类型:人格畸形的女性、堕落型的女性和走向反抗与***的女性。
(一)人格畸形的女性
在电影《芬妮与亚历山大》中,女性角色很多,无论是影片开始出现的剧场,还是整个爱柯达家族,女性都是影片中的一个重要群体。人格畸形的女性,在这部影片中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人物就是主教的母亲与妹妹。人格的畸形往往与其生活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妹妹与母亲畸形性格的形成自然是受了主教的影响。这也是大师人物性格刻画的一种技巧,让艾米丽沉迷的主教原本是众多面具中的一个美化身份而已,真实的主教,通过其母亲与妹妹的怪异与暴戾恰如其分地体现出来。这是主教人生的不幸,但是主教沉迷于此并且从中获取自认为的崇高与快乐。更不幸的是主教的母亲与妹妹,她们并未从这种畸形的性格中获得快乐,只是一种不做思考的习惯与逆来顺受,她们的人生已经被这种怪异的生活所挟持,悲哀的是自己却不自知。人格畸形的女性,往往是一个时代、一个环境的投射,女性本身的弱势决定了她们更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在激烈与变动的社会,男人可以站出来叛逆与战斗,但是女性所受到的种种束缚往往会导致她们性格与人生的偏移,人格畸形的女性,是女性特质与社会环境多重作用的结果。
(二)自甘堕落的女性
无论是人格畸形或者是自甘堕落的女性,导演都是从一种客观公正的角度出发来对人物进行刻画,并不曾带着主观色彩去处理影片中的人物。对于所有的女性,导演都从内心散发着一种尊重,即便是堕落的女性,她也能在自己选择的生活模式中心甘情愿地获取自己的小快乐。我们生活的世界,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各不相同,但是这些方式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一种价值观念上的取舍与选择。所以我们所说的堕落女性并不是一种偏见,而是对真实的一种阐述。《芬妮与亚历山大》中堕落懦弱的女性很多,因为那是男权鼎盛的时代,即便是强势的女性,在其生命中的某一段旅途上,也一定有过短暂的消极与懦弱。电影中自始至终一直以卑微形象出现的一个女性人物就是奥古斯塔的妻子,这是一个忍受着丈夫各种花天酒地的女性,对于丈夫的出轨,没有任何的反抗与怨言,默默忍受着这一切,除了安静沉默,她还要适时奉上自己的赞美与微笑,也许,懦弱本身所经历的,是比坚强更残忍的东西。
(三)觉悟并反抗的女性
觉悟与反抗的女性,是电影作品中愿意关注与哄抬的女性角色,因为比起对悲哀人物的思考,人类往往更喜欢选择一种狂欢的方式对小部分人的成功进行效应的扩散。《芬妮与亚历山大》中,接受导演这一定位的人物有两个,艾米丽和小麦。在伯格曼的电影中,这种反抗和觉悟是真实的,并没有被渲染上浓烈的英雄主义色彩。艾米丽的反抗是在她发现了主教的真实性格以后,但是此时的她并没有完全的觉悟,她还抱着幻想息事宁人,也许,主教会给她想要的幸福生活。直到亚历山大被主教责罚以后,艾米丽内心的情绪不断积聚,只是在等那么一瞬间,用抗争摧毁所有的束缚。这是一个让观众揪着心的女性,导演对人物的处理总是让你在陌生中带着一种强烈的真实,如同生活中的自己,也曾在障碍面前,战战兢兢。但是最终,主教喝下的那杯放了安眠药的肉汤,释放了所有观众心中的束缚,我们,终于自由了。这是一种比较正面的抗争与觉醒,所以导演给艾米丽的镜头隐约中带着光辉。影片中另一个担任着反抗重任的角色是小麦,这是一个喜忧参半的女性,她总是边哭边感谢奥古斯特带给她的生活,虽然她并不愿意接受,但是她不知如何反抗,甚至觉得反抗是一种愧疚。于是选择哭泣来表达自己内心的纠缠与抗争。对于这种女性的觉醒,完全依赖自身的意志是难以实现的,所以导演在影片结尾安排了一个正义的小女孩充当最后一根稻草这个角色,这并不是一种被讴歌的觉醒方式,所以在所有观众都已经近乎忘记这个难得正面面对镜头的女性时,她的反抗与觉醒,用一种出乎众人意料的方式敲打了观众的心。导演也许是在试***告诉我们,在人生的不同际遇里,即使哭泣成为一种生活的常态,也并不能吞噬掉我们觉醒的勇气。
三、英格玛•伯格曼的女性视角分析
(一)女性的柔性之美
女性的美有多面,在不同的环境里呈现出来的美的状态也各有差异。柔性之美,是女性的所有特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这种美来自于女性这种物种的天性。在影片中,每一个女性的出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影片的名称虽然叫做《芬妮与亚历山大》,但是芬妮在电影中一直以乖巧、安静的小女孩形象出现,整部电影更多的是用亚历山大来推动故事的情节与节奏。导演的这种处理手法定然是有其用意的,如果从温暖的爱柯达家族到冰冷的主教家这一路上只有一个孤独的亚历山大,也许这个小男孩不一定能够承受住这一段刻骨的成长。电影开始奥斯卡去世的时候,亚历山大是一个害怕面对死亡的小男孩,反而是妹妹,告诉他别怕。芬妮以一种安静的方式一直站在亚历山大的背后,陪伴着亚历山大经历面临死亡的恐惧、经历主教的责罚。这种安静与乖巧,透着一股充满力量的清澈的美。
(二)女性的刚性之美
刚柔并济,一直是对女性一种独特的赞美。女性的特质赋予了她们温柔,在与世界的融合碰撞中她们又有了一种具有韧性的美,这种美有力量但又不过于刚强。影片中奥斯卡去世的那一夜,艾米丽摧枯拉朽的哀嚎振聋发聩,这是一个已经伤心到无法自控的女性。然而翌日,同样是在奥斯卡的遗体前,艾米丽充满信心地向剧院的同事宣布她将接管剧院,于是悲哀的场面顿时变得活跃起来,所有的同事都为可以继续演出与工作感到不可抑制的高兴,哪怕是在奥斯卡的遗体面前。导演就是这样入木三分地刻画了人情世故,在遗体面前的欢呼,写实又讽刺。但是悲伤的艾米丽,必须承担起自己的职责,对去世的奥斯卡、对剧院、对同事。女性,当然有权利肆无忌惮地咆哮与悲伤,但是当责任来临,担当与面对是她们具有的另一种品质,这种品质,有一股刚毅的力量。
(三)女性的智慧之美
在影片中,智慧的女性当然是爱柯达家族中的长者,亚历山大的奶奶艾伦那。这是一个经历过岁月洗礼的老人,她在年轻时有着自己的艺术事业,在丈夫去世以后维持着一个大家族的和睦与温馨。这个家族温馨和睦的表面下,波涛暗涌。儿子奥古斯特是一个喜好花天酒地的商人,有着肆意放荡的私生活。另一个儿子卡尔与妻子总是不停争吵与抱怨,互相攻击与拆穿彼此人生最丑陋的一面。还有去世的儿子及留下的儿媳妇艾米丽以及两个非亲生的孙子,这种复杂的家庭关系里,任何一方矛盾的爆发都可能导致整个家族的瓦解与分崩离析。但是影片最后的聚餐,温馨盛大的场面让所有的观众觉得原来经历过所有以后,生活竟然还能如此幸福美好,这种经历过波折与动荡的幸福,往往让人热泪暗涌。这种美好的结局,我们必须感谢这个智慧的老人,她用宽容、和蔼洗涤了儿女心中所有的郁积与不快,让这个家族的所有人都以热情的态度来面对生活、感激生活。
[参考文献]
[1] 游飞,蔡卫.世界电影理论思潮[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2.
[2] [英]劳拉•穆尔维.视觉与叙事性电影[J].周传基,译.影视文化,2000.
[3] 李道新.影视批评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王方.电影作者和作者电影[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
[作者简介] 赵清(1974― ),女,天津人,文学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德语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瑞典文学。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芬妮与亚历山大》映射导演的女性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