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永远无法解释清楚的矛盾,大概就是赢得奥斯卡评委选票的原因吧。因为越是矛盾,越能显示人性的挣扎与呼唤。
片名:伪钞制造者
导演:斯特凡・卢佐维茨基
主演:卡尔・马柯维克斯 奥古斯特・迪赫
类型:战争/剧情
国别:奥地利
关于影片的
五个关键事实
导演斯特凡・卢佐维茨基透露,他的祖父是纳粹同情者,他的祖国奥地利又一直致力于摆脱曾被纳粹占领的历史阴影,在这样的背景下,他一直想拍一部纳粹题材的电影。
这部电影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讲述了犹太假钞制造专家索罗门・索罗维茨和集中营中其他拥有此项特殊才能的犹太囚犯被纳粹逼迫伪造外国货币的故事。
索罗维茨是一个靠造假维生的无赖,本不该成为这个大屠杀故事的英雄主角。但是他照顾其他集中营囚犯,并和其他假币制造者们一道,挫败了纳粹妄***冲垮美国和英国经济的阴谋。
影片着意关注了这些拥有“特权”的囚徒们的愧疚之心――他们不幸的同胞在集中营里忍饥挨饿,甚至被带到毒气室里毒死。
《伪钞制造者》夺得了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在五部最佳外语片提名影片中,它是唯一一部已在美国公映的。
几年前,德国凸版印刷专家阿道夫・博格在回忆录《魔鬼工厂》中,披露了二战期间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二战爆发后不久,为破坏同盟国的金融市场,纳粹德国曾经秘密制订了一个行动计划,挑选142名关押在集中营里的犹太印刷专家、画家、雕刻家、摄影师等专门技术人才,研究制造连英美银行都辨别不出的英镑和美元伪钞。行动由纳粹***官伯恩哈德・克鲁格监督执行,所以也称为“伯恩哈德行动”。回忆录中有个分量不太重的人物叫索罗门・索罗维茨,他是俄罗斯裔犹太人,战争爆发前即因制造伪钞和假证件被捕,由于精通造假技术,他在集中营的伪钞制造中心担任技术监督。
集中营里的犹太人为纳粹制造伪钞。这段历史背后有着怎样的真相,结局怎样?谁都想把这个故事听下去。
“反英雄式”主角
奥地利导演斯特凡・卢佐维茨基最初是听一个德国制片人讲起这个故事,等到一个奥地利制片人又一次跟他讲这个故事,他觉得也许是天意在告诉他,应该把这个故事拍成电影。他对原著进行了两处比较大的改动,一是把书名换成现在的片名《伪钞制造者》,二是把索罗维茨变成主角。
索罗维茨是一个“反英雄”式的人物,他是个造假天才,战前在柏林过着奢靡的生活,他有句格言:“当你可以用钱来赚钱的时候为何还要用艺术来赚钱?”因为他的赚钱哲学,他成了纳粹利用的工具而面临沉重的抉择:一边是战争的道义,一边是自己的性命。只有活着才能找到答案;或者,活着本身就是答案。
在集中营的日子,索罗维茨凭借狡黠的本能掌握了生存之道,他用自己的绘画手艺讨好纳粹,从而逃过苦役,得到食物。“伯恩哈德行动”结束了他的“舒坦”日子,他被转到柏林北部的萨克森豪森集中营。跟其他几位同伴一样,最初他为自己的处境感到庆幸,他们可以吃到丰盛的食物,住干净的房间,睡软一些的床,能洗澡,星期天能自由活动,还可以打乒乓球。
但这里依然是地狱。他们始终处于惊悚和恐怖到来之前的紧张中,不知道下一秒钟会不会听到***声。除了精神备受折磨,心理上也极度矛盾:伪钞制造成功,他们无疑成了纳粹的帮凶,而失败就意味着把自己送上绝路。
影片中,有着一手印刷绝活的阿道夫・博格是一百多名伪钞制造者中唯一拒绝为纳粹效力的人。他想阻止这个计划,并极力劝说索罗维茨加入自己的破坏行动。但索罗维茨有自己一套实用的生存哲――“我还活着,这并不可耻”。
将记忆传给下一代
现实中的阿道夫・博格,今年已经90岁。近10年来,他的生活基本上就是在大学里做演讲,将他的故事和记忆传递给年轻的一代。《伪钞制造者》的剧本就来自于博格的回忆录《魔鬼工厂》。他说:“改编这本书只是一个巧合。当时在两个星期内,同时有两个制片人因为这本书来找我,所以我将之视为一个命运的信号。”
“他在近10年里收到了很多学生的回信,他知道传递他的故事是多么重要,他也知道应该如何去做,这对于剧本的写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90岁的博格确实给了卢佐维茨基很多帮助,但有时候也非常固执,甚至会挑剔一些细节,比如当时囚犯睡的床是金属制成的还是木质的。他经常会这样说:“不,你不能这样做,这不是事实。”此时,卢佐维茨基就必须耐心地和老人解释,这不是一部纪录片,而是故事片。
关于纳粹和集中营,这是一个并不新鲜的电影主题,我们也许有时还会为那些执迷于此的导演们担心,如何在这条泛滥的类型电影长河中浮起而不被吞没,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拥有如意大利人罗伯托・贝尼尼般的喜剧天赋――在那部为他赢得第7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美丽人生》中,他从一个“美丽”的视角讲述关于纳粹集中营的悲惨生活。
差不多十年过去了,卢佐维茨基在刚刚颁出的第80届奥斯卡上,捧起了和贝尼尼相同的小金人。《伪钞制造者》在击败了呼声同样很高的波兰影片《卡廷惨案》之后,卢佐维茨基显得非常兴奋:“奥斯卡是最好的电影奖项,代表了几千名专业电影人士的认可。而在一个由六七个人组成的评审团里,你只能靠运气。”
卢佐维茨基说的是2007年的柏林电影节,《伪钞制造者》在颁奖礼上空手而归。不过,正是去年在柏林的亮相,成就了他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的第一步。当时,这部电影成功地卖给了60多个国家,其中之一就是美国。
“电影在这些国家的票房都不错,只有德国不太好,因为纳粹直到现在仍然是一个。我们的祖父辈曾经效忠于可怕的罪恶。我们这一代知道这是事实,但不知道如何面对。这部电影是我的一次很好的机会。”卢佐维茨基说。
普通人视角
奥斯卡永远不会对纳粹历史表示出丝毫的厌倦,影片能获得今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原因即在于此。此外,影片获奖还要归因于主人公的角色定位。
从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关于一战、二战的电影及文学作品,就一直在提出两个逆向命题:受害者并不总是无辜的;杀人者并不都是魔鬼。近几年,德国也出现了一批聚焦纳粹的影片,其中很多是以普通人的视角来表现杀人者。比如去年出现了一部有关希特勒的喜剧片《拜见希特勒》,还有2004年记述希特勒在碉堡中度过的最后一段岁月的《帝国的毁灭》,被认为是“赋予了希特勒人性”。该片导演曾说:“现在是另一代人在拍有关纳粹德国的电影。如果那些卷入二战中的人都还活着的话,他们恐怕也都已经90多岁了。这一点允许我们采用一种新的途径。”
《伪钞制造者》不可避免地成为这股潮流中的一员,并试***从新的视角和途径来诠释角色――索罗维茨不是无辜的受害者,他做了助纣为虐的事,尽管并非他所愿;纳粹***官也并不总是魔鬼,他们也有恐惧、绝望的一面。索罗维茨本来有机会杀掉纳粹***官赫佐格,但却放走了他,这种抉择充满了矛盾的痛苦,因为索罗维茨发现,自己和赫佐格其实没什么区别,他们都有罪。影片中这种永远无法解释清楚的矛盾,大概就是赢得奥斯卡评委选票的原因,因为越是矛盾,越能显示人性的挣扎与呼唤。从这个角度讲,《伪币制造者》当之无愧。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伪钞制造者》:人性的挣扎与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