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桶养鱼,不但能够产出优质鱼,而且还能够种出生态菜;不但节省土地资源,而且养殖过程节能又环保。
“没有鱼塘,却一样可以养出优质的鱼,还能够种出生态蔬菜。”这貌似天方夜谭的情节,却真真切切出现在珠海市斗门区。
这一新的种养模式,依靠一种被称为“可移动高密度循环水水产种养平衡”的国家专利技术系统设备,它破解了传统养鱼业存在的污染问题,在产出不含化学农药、化肥、激素等的健康食品的同时,又可节省劳力,目前珠海斗门区的一个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已正式投入使用这套设备,这也是该设备在全国的首次推广使用。
木桶鱼,生态菜
近日,记者来到该示范基地,只见一个塑料大棚内摆放着10个大木桶,罗非鱼、鲫鱼、鲩鱼等在这些直径约2米,容水量3立方米的大桶中快活地游走着。
据基地技术人员周景亮介绍,可移动高密度循环水水产种养平衡系统由水产养殖系统和透光温控果蔬大棚组成。其中的水产养殖系统包括1个大桶(养殖池)、3个小桶(微生物-水生植物净化水床)和3个纳米气化水质净化器(蛋白分离器)等7个构件,它们全部用木材制作而成,周景亮将它形象的称为“七件套”。
记者通过细心观察发现木质养殖池的底部被设计成锥形的,底端还设置有粪便集污口,并连接有污物集排器。通过这种设计,水流一循环起来锥形池底就会产生自然旋力,从而巧妙地把粪便汇集到池底再进入污物集排器。养殖废水经过污物集排器时大部分的鱼粪便可被收集并直接排到微生物发酵有机肥池中。
养殖废水经过粪便集排器之后再进入蛋白分离器,废水中的微小有机物、水溶蛋白等则会被进一步分离出来,这些污物也被输送到微生物发酵有机肥池。经过3个蛋白分离器的三级处理后养殖废水随即进入小桶,余下少量的微小有机物、水溶蛋白在微生物材料和氨氮消化水生植物的作用下被彻底吸收分解。净化后的水体,不但水质干净了而且溶氧也得到了增加,可循环到养殖池中继续养鱼。
运用这套系统,不但养殖水质得以轻松解决,而且鱼类粪便及水体中的有机物在微生物发酵池中变废为宝,这些发酵的有机肥可以用于浇灌果蔬。
环保,节能
近年来,国内部分地区因养鱼污染水质而引发纠纷的事情时有发生。因为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为了提高产鱼量,大量投放饵料,超量的饵料加上鱼的粪便沉积在水底,极易对水质造成污染。更有甚者,为了预防鱼类疾病,养殖户还会在水中投放孔雀石绿、二氧化氯、氮酸素等药品,对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
相比起传统养殖业的污染问题,可移动高密度循环水水产种养平衡系统显得十分环保。因为养殖产生的污染废水能够及时得到彻底处理,并且经过微生物分解发酵处理,污染物可转为种植系统的优质生物有机肥,变废为宝,对外实现零排放,不污染环境。水质的改善加上受外界影响较少,大大降低了鱼儿得病的几率,也就大大减少了鱼药的使用。
其次,这套系统还十分节能。据介绍,系统养殖池的水容量为3吨,每天水的损失量仅为2%,比目前国内外同等规模的工厂化养殖每天损失的水量低15倍。系统采用流水方式增氧,不需要另外安装充气设备。实践证明,一套系统一天的用电量不到0.3度,节能效果十分明显。另外,每套系统占地只有10平方米,十分小巧,移动方便,不受地域的限制,甚至在家里的庭院中都可以摆放。
最后,这套系统比较高效。因为系统可控性比较强,不会受到外部环境如天气变化、突发事故等因素影响,一年四季都可以投入生产。按照设计,系统每立方米水体鱼产量可达75公斤,每套养殖系统相应配套优质蔬菜种植面积约400平方米。鱼的排泄物回收用于大棚里种植蔬菜,大大减少蔬菜种植过程化学药物、化肥、激素等的使用,使产品安全又生态,实现优质鱼菜两丰收。
前景展望
这套设备虽然有诸多的优点,包括使用年限可以达到15年,但是安装这样一套水产养殖系统的成本约为3万元,一次性投入较高。加上它的养殖容积较小,一般鱼类的养殖可能短期内很难从中盈利。那么,这套设备的市场在哪里呢?
据系统研发人、原广州市水产研究所所长黄富源介绍,这套水产养殖系统可应用在三个方面,即鱼苗培育、观赏鱼养殖和高值鱼类的健身、排毒、增重。鱼苗培育周期短、利润高,加之这套系统占地小,环境又可控,用于鱼苗培育的投入产出比较高。
另外,据示范基地的老板透露,系统的微流水养殖生态模式加上水质净化优势,有助于提高水产动物的品质,他们决定接下来将利用这些系统来养殖一些高端的水产品。他很有信心地说:“用这套系统养出的鱼,做刺身是绝对可以放心吃的。”不过,黄富源则建议,此系统用于养殖中高档水产品时最好是从中鱼开始养,如果从小养到大,养殖周期太长,运营成本高了,收益就会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