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三幕式结构在《美国丽人》中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整部电影象一曲优美的挽歌,在三幕式的灵活框架中探索出了一系列有趣的思想并且创造出了独特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 三幕式结构 《美国丽人》 美
《美国丽人》在第72届奥斯卡领奖会上独揽五项大奖:最佳影片、最佳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原创剧本和最佳摄影。这部影片在美国好评如潮,有的认为它是经历困惑坎坷的男性中年危机的典型经历,有的把它看作是美国市郊麻木不仁生活的一记重击。还有人认为它是对美国成功价值观念的控诉,而这部具有广泛、深入社会现实意义的电影恰恰诞生于一个扣人心弦、生动有力的精致故事框架,即经典的三幕式结构。
经典的三幕式结构意味着在电影的一些特定时刻会出现一些有着特定功能的特定事件。第一幕的作用是给电影打基础,它包括吸引起观众注意力的“引子”,点出电影主题的“主线”,打乱主人公正常生活的“引发性事件”以及主人公应对某种危机的“转折点”。在《美国丽人》中的引子是主人公莱斯特在电影开始时说的“我四十二岁。再有不到一年就会死去。当然。哪会儿我还不知道。不过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已经死了”。影片一开始,男主人公的旁白就告诉我们事情的结尾――他死了。虽然很多电影使用了这样的手法,但很少有足够坚实的织体能够支撑起一个已知的结局。在第一幕中的“引子”激起了观众的好奇心之后不久,就是电影的“主要线索”。这个线索就是莱斯特所说的:“我要找回失去的东西永远不会太迟。”整部电影将要探究的就是一个中年男人醒悟以后是否可以重拾青春的乐观和朝气。电影的“引发事件”是主人公第一次看到女儿的同学安吉拉,一个迷人的金发少女。他的美令他灵魂出窍。这个引发事件正好在第1 5分钟出现,莱斯特胸中燃起了青春逝去后再也不曾感受到的激情。但是,直到“第一个转折点”出现。他都没有因为这种激情采取任何具体的行动。第一个转折点就是他和邻居家的孩子里基一起吸大麻,跟安吉拉喝酒,任由他的妻子和刚勾搭上的情人幽会。从这时开始,他做出了第一个决定性的行动,重新开始充满活力的生活。
第二幕是通过冲突和矛盾来表现主要人物和情节的发展。通常在电影进行到一半时出现“不可返回点”以及表明真相时刻的“转折点2”。莱斯特在第一幕中采取了决定性的行动,但是他真正的义无返顾是在第二幕中间的“不可返回点”――和家人吃饭的时候把盘子摔碎:从这一刻开始,他再也不可能和妻子复合,也不可能重新回到旧的生活中。但是,根据经典的三幕式结构,主要角色之前采取的行动都有着某种错误,直到第二幕的“第二个转折点”他才能认识到这个错误。《美国丽人》的第二个转折点是莱斯特终于如愿以偿,解开了安吉拉的衣服,但当整部影片都“性”不离口的安吉拉突然哭起来,说自己是第一次的时候,他马上停下来,拿过一件毛衣给安吉拉披上,然后安慰她。当安吉拉问他还好么,他愣了愣。说已经很久没有人这么问过他了。因此,在“第二个转折点”他认识到他一直寻求的并不是艳遇。而是和一个女人片刻的亲密感。
第三幕的功能是给电影提供一个有力的高潮。并且解决主人公在第一幕中遇到的问题。在《美国丽人》中,高潮就是他的邻居菲茨上校引诱莱斯特。还把他杀了。有时三幕结构的高潮是主要角色的失败,但是从更深的层面上,主角永远不会彻底失败,因为他在这个过程中学到了一些重要的东西。莱斯特在弥留之际重新审视了他“愚蠢的小小人生”,并且发现他苦苦寻求的“美”,其实一直都在他琐碎的日常记忆里。在影片结束时,我们从莱斯特死后安然、欣慰的眼神中看到了令人惊叹的美丽,导演让死后的莱斯特自己告诉我们,他看到了小时候女儿欢快的模样,他看到了热恋中妻子甜美的微笑。这些被岁月和我们自己合伙埋葬的记忆,才是这世上我们所能拥有的最简单却又最纯粹的美丽。
三幕式结构在《美国丽人》中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整部电影象一曲优美的挽歌。在三幕式的灵活框架中探索出了一系列有趣的思想并且创造出了独特的美学效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美国丽人》:经典三幕式结构的理想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