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碑学与帖学义正

【内容摘要】清代乾嘉以来,中国书法的格局发生了重大转变,即帖学由盛转衰,碑学则日渐兴盛。帖学的主导地位被打破,逐渐形成了碑学与帖学双峰并峙的局面,由此展开了延续至今近200年的碑学与帖学的争论。文章通过梳理分析,对争论的核心问题——碑学、帖学的含义与概念进行界定,并廓清康有为所尊的“碑学”,实质是“北碑”,而所抑的“帖学”,实际是“阁(刻)帖”。

【关键词】特指性 北碑学 阁(刻)帖学

清代书法碑学兴盛,大有“乘帖学之微,入篡大统”之势。在理论上,阮***倡《北碑南帖论》开碑学先锋,包世臣的《艺舟双楫》确定了碑学的理论框架,而碑学理论集大成者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使碑学获得“正统”地位。在碑学兴起的同时也引发了关于碑学与帖学的争论,但是,在诸多关于碑、帖学的论著中对碑学、帖学含义的界定模糊,概念的使用混乱。

一、碑学、帖学概念运用的历史与现状

在碑学与帖学的争论中,不管是碑学派、帖学派还是中立派,在对碑学、帖学概念的运用上各自常以时间界限、形式载体和风格特征等方式加以演变与延伸,这样使各自所指的“碑学”与“帖学”都有不同的特指性,所以经常出现名相同而意相左的情况。

(一)碑学概念运用的历史与现状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尊碑》篇中说:“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①在这里,作者将唐碑排除在外,同时也不包含秦汉碑刻。另外,又在时间与地域上加以限定,指“南北朝碑刻”,即“北碑”。

现代高等书法教育先驱之一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把篆、隶分别单列,但在“碑学”一节加上副题后专门说明“通常谈碑学,是包括秦篆、汉隶在内的”。②在书体和时间上加以确定指“北碑加篆隶”。

文字训诂学家、书法家及评论家马宗霍在《书林藻鉴》卷第十二综述中说:“嘉道以还,帖学始盛极而衰,碑学乃得以乘之。……碑学不囿于唐、魏,而能远仿秦篆,次宗汉分,斯则所谓豪杰之士,固将移俗而不移于俗者。”③马宗霍把唐碑与秦汉篆、隶书一并纳入其中,所指的碑学应是“北碑、唐碑与秦汉篆、隶书”。

(二)帖学概念运用的历史与现状

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尊碑》篇首句即说:“晋人之书,流传曰帖,其真迹至明,犹有存者,故宋元明人之为帖学宜也。”④指晋人之书迹(墨迹、真迹)。同时,康有为接着又说:“故曰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⑤又如章太炎在《论碑版法帖》中说:“法帖自《淳化》以后,虽转经传刻,其失真犹未若是甚也。”⑥他们指的是北宋《淳化阁帖》之后的阁帖或刻帖。

沙孟海在《近三百年的书学》中将“帖学”一节标明“以晋唐行草小楷为主”的副题,⑦表明沙孟海的“帖学”是指晋唐以来的行草、小楷。

从以上分析情况来看,对碑学、帖学概念的运用是不统一的。众说的“碑学”与“帖学”指向性都不一样,缺少共同“语言”,此为其一;其二,在以上具体的运用中,任何一种特定的含义都具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和范围的区域性,但它是局部的、狭义的,都无法涵盖广义碑学与帖学的整体概念。

二、关于碑与帖的本义

碑学、帖学概念在使用上的混乱,问题的关键在于“碑”与“帖”含义太大,又有各自不同的指向性,同时又相互交织,显得复杂。要准确地探讨碑学、帖学之间的关系,界定它们的含义,笔者认为有必要理清其本体,即碑与帖的本义,这样才能正本清源。

关于碑与帖的本义。碑帖的本义是指作品的存在方式。唐代杜甫有诗云:“峄山之碑野火焚,枣木传刻恨失真。”他将枣木传刻与原石本这两种作品的存在方式进行比较之后,称原石本为碑。

沙孟海在《碑与帖》中说,“碑,最初在庙里是扎放牲口的石头,在墓上是安卸棺材的石头,……最后凡是刻字的石头都叫碑。”又说:“帖,本来是指帛书,后来扩大范围泛指一般笔札,包括书信及其他小件帛书和纸书……五代以后公私汇编历代名家书迹摹勒上石,以广流传,称为法帖,也简称为帖。”⑧

另外,中国书法家、书画鉴定家启功把书法的存在类型划分为法书墨迹和碑帖两大类,他说:“法书墨迹和碑帖的区别何在?法书这个称呼,是前代对于有名的好字迹而言。墨迹是统指直接书写(包括双钩、临、摹等)的笔迹,有些写的并不完全好而由于其他条件被保存的。以上算一类。碑帖是指石刻和它们的拓本。”⑨在此基础上又对碑帖加以区分:“‘碑’和‘帖’这两个‘词’,是书法范围中常见的两项内容:碑是刊刻名山、庙宇沿革以及名贤、显宦的事迹;帖是一些著名文人、书家给朋友的书札甚至便条,后人为了欣赏他们的笔迹,把它刻在石上以广流传,所以碑的名称是指石材,帖的名称是指纸张。由于后人为了保存,常常把碑、帖的拓本裱成卷、册,以便于展观和临习,又统称之为‘帖’,这是碑、帖原名之外的第三种名称了。”⑩

为了能更准确地了解碑、帖的含义,我们可以看《汉语大字典》对碑、帖含义的训释:

碑:《说文》:“碑,竖石也。从石卑声。”bēi《广韵》彼为切,平支帮。支部。(1)竖石。①古时竖在宫门前测日影的石头。②竖立在宗庙庭院内拴牲畜(牛、羊、猪)的石头。③古代用以引棺木入墓穴的木柱,后用石。(2)刻有文字或***案,竖石以作为纪念物或标记的石头。如墓碑、神道碑、界碑、里程碑、纪念碑。

帖:《说文》:“帖,帛书署也。从巾,占声。”(一)tiè《广韵》他协切,入帖透。

1.写在帛上的书签称“帖”。见《说文·巾部》。

2.铭功纪事的石刻称“碑”,书疏称“帖”。如晋王羲之《姨母帖》《兰亭帖》。又指石刻、木刻的拓本,书画的摹临范本。如字帖。

3.联语;对联。明文震亨《长物志·室庐》:“两旁用板为春帖,必随意取唐联佳者刻于上。”?通过《汉语大字典》对碑、帖含义的训释以及启功等人以上论述的情况,关于“碑”与“帖在书法领域里的概念,我们基本可以界定出它们的范畴与含义:

碑:1.指凡是刻有文字的石头(包括碑的拓本)。

2.指石材(与纸张相对)。

帖:1.指墨迹或真迹。即启功先生说的法书墨迹(包括双钩本、临本、摹本等)。如陆机《平复帖》、王峋《伯远帖》、坡《寒食帖》、神龙本《兰亭叙》等。此外还包括朱书、墨书,如朱书陶瓶,以及一些写而未刻的墓志、墓砖,如吐鲁番出土的《中兵参***辛氏墓表》等。

2.阁(刻)帖、北宋《淳化阁帖》之后的官、私刻帖,即沙孟海先生所说的“五代以后公私汇编历代名家书迹摹勒上石,以广流传,称为法帖,也简称为帖”,在书法史上称阁帖或刻帖。如北宋《淳化阁帖》、宋代《大观帖》、清代《三希堂法帖》及私刻的米芾《宝晋斋法帖》、文征明《停云馆帖》等。

3.字帖指碑石以外可以作为书法临摹与学习的范本。

4.指纸张(与石材相对)。

三、关于碑学与帖学的含义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比较清楚地界定出碑与帖的范畴与含义,进一步延伸为碑学与帖学之后,都具有广义与狭义两层含义。广义的碑学亦称“碑版学”,是研究考订碑刻起源、体制及新旧异同等学问。狭义的碑学,指清代阮元、包世臣提倡北碑后,学书崇尚碑刻风气大盛,遂有北派碑学、南派帖学之分。同样,广义的帖学指崇尚魏晋以下,如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等书风体系的学派,以区别于碑学。狭义的帖学指研究考订法帖源流、版本优劣、字迹真伪的一种学问,指向性是刻帖。

四、康有为碑学、帖学概念的特指性

在清代兴起的碑学理论中追根溯源,自阮元与包世臣提倡北碑后,学书崇尚碑刻风气大盛。但是阮元只是在碑、帖的风格特征上进行了大体的区分。如在《南北书派论》中说:“南派乃江左风流,疏放妍妙,长于启牍,减笔至不可识。北派则是中原古法,拘谨拙陋,长于碑榜。”?同样,包世臣的《艺舟双楫》也只是确定了碑学书风的理论框架,只有在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里才明确提出了“碑学”与“帖学”的概念。虽然他在概念上用法也比较混乱,但综观全篇,我们还是基本可以得出其概念。

(一)康有为尊碑抑帖的矛头并非是指向广义的帖学,即王羲之等书风体系,反而对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书风推崇有加。他在《广艺舟双楫》(宗南第九)中说:“书以晋人为最工。盖姿制散逸,谈锋要妙,风流相扇,其俗然也。……盖隶、楷之新变,分、草之初发,适当其会;加以崇尚清虚,雅工笔札,故冠绝后古,无与抗行。”?

(二)康有为在论述尊碑的原因时明确提出两点理由,一是广义的帖学书风原迹流传至清代已凤毛麟角;二是宋代《淳化阁帖》之后的刻帖经反复传刻至清代已面目全非。《广艺舟双楫·尊碑》篇:“夫纸寿不过千年,流及国朝,则不独六朝遗墨不可复睹,即唐人钩本已等凤毛矣,故今日所传诸帖,无论何家,无论何帖,大抵宋明人重钩屡翻之本,名虽羲、献,面目全非,精神尤不待论。”?

(三)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尊碑》篇中接着又说:“今日欲尊帖学,则翻之已坏,不得不尊碑。欲尚唐碑,则磨之已坏,不得不尊南北朝碑。”?显而易见,其所批判的是“阁(刻)帖”,所推崇的是不包括唐碑的“南北朝碑”,即简称“北碑”。

如此以来,我们可以把清代康有为所提倡的“碑学”,实际上有时间的前提,就是研究考订南北朝碑刻起源、体制及新旧异同等学问,简称为“北碑学”。而其所批判的“帖学”,实际上是指崇尚魏晋以下钟繇、王羲之、颜真卿等书风体系过程中形成的独特载体——北宋以来的“阁(刻)帖学”。

五、北碑学、阁(刻)帖学范围界定的合理性

自清代碑学兴起以后,其间争论不断,而许多的争论是在不同层面展开的。将清代兴起的碑学、帖学笼统概念落实到具体的“北碑学”与“阁(刻)帖学”,可以抓住争论核心问题的实质,避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可以说,康氏对帖学“二王”宗师是怀有虔诚之心的,其所批判的是唐宋而下的《阁帖》。既然碑学提倡者批评的对象是“阁(刻)帖”,那就不是否认以王羲之为代表的魏晋书风,可以免去广义“帖学派”对碑学的种种批判。

当然,站在今天的立场来看,碑学与帖学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碑学派书风追求的是质朴之美、刚健之美和雄强豪放之美;帖学派书风追求的是飘逸之美、潇洒之美和妍媚之美。笔者以为,今天的书法学习者应汲取各方面营养,兼顾吸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书法艺术,并使之发扬光大。

注释:

①④⑤????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文选[M].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756,754,755,630,804,755,756.

②⑦⑧沙孟海.沙孟海论书文集[M].上海书画出版社,1997:52,44,515,517.

③马宗霍.书林藻鉴[M].文物出版社,1984:193.

⑥上海书画出版社编.历代书***文选续编[C].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771.

⑨⑩启功.启功书法丛论[M].文物出版社,2003:21,134.

?汉语大字典(简编本)[M].四川辞书出版社、湖北辞书出版社,1996:1135,353.

作者单位: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

转载请注明出处学文网 » 清代碑学与帖学义正

学习

谈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

阅读(30)

本文为您介绍谈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内容包括针叶树材的显微构造图,针叶树木材识别特征一览表。针叶树材组成分子主要为轴向管胞和木射线,松科六属木材有正常树脂道,杉科和柏科等少数树种木材有少量轴向薄壁组织。其微观构造简单,横切面上管

学习

谈历史剧《屈原》

阅读(36)

历史剧《屈原》是抗日战争时期郭沫若的代表作,也是最有影响的一部剧作。屈原形象的塑造,不单纯是为了纪念屈原,而主要是“借了屈原的时代来象征我们当前的时代。”一、作者介绍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号鼎堂,四川乐山人,中国现代杰出的

学习

“蛇王”杨洪昌:玩蛇37年玩成“精”

阅读(24)

浙江省德清县子思桥村,面积不过1平方公里,人口不过800余人,每年却能产出300多万条蛇,是当之无愧的中国第一蛇村。养蛇的带头人,是被称为“蛇王”的詈椴。杨洪昌的养蛇史,可谓一波三折,37年前,他开始抓蛇、贩蛇,成了村里最有钱的人;32年前,人家抓蛇

学习

薄相与白相

阅读(47)

前几天,电视里放了一条新闻,说的是某个小区里有位高三学生,过几天就要高考了,而他们家对面楼下,有一对老夫妻,靠“敲铅皮”为生,说是每天从早敲到夜,敲得该考生听见一声响,头就痛一下云云。结果,在电视台、区委会的干涉下,对面的老夫妻只能停了活儿

学习

利用Scratch软件打造交互式课件

阅读(28)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课堂教学与之整合的效率也在不断提高。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方式表现最多的就是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但是对于交互式课件的制作,很多制作软件(如Flash等)都要求教师具有一定的代码编程基础,这就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一定的

学习

《美国丽人》:经典三幕式结构的理想典范

阅读(181)

摘要三幕式结构在《美国丽人》中得到了最大的发挥,整部电影象一曲优美的挽歌,在三幕式的灵活框架中探索出了一系列有趣的思想并且创造出了独特的美学效果。关键词三幕式结构《美国丽人》美《美国丽人》在第72届奥斯卡领奖会上独揽五项大奖

学习

民族传统医药,中国少数民族的传统医学

阅读(240)

中国有56个民族,总人口124261.22万人。其中,汉族113738.61万人,占91.53%;55个少数民族共10449.07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8.4%。各个民族在历史上都有自己的医学创造和医学知识的积累,从而形成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医药。中国的传统医学分三个组成部

学习

中国航天业的前进历程

阅读(27)

中国航天从1956年的一纸草案到现今载人发射,经历了47年的艰辛磨砺,47年的奋力成长。载人航天2003年10月15日上午9时,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21小时,绕地球14周以后,10月16日6时30分顺利返回。无人发射至今,“神舟”

学习

中国真菌学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中国真菌学,内容包括中国真菌大王,中国真菌杂志。头癣与家养宠物的病原学关系探讨廖廷锡,蔺敏,王有为,王国丽,卢洁2648例股癣病原菌分离鉴定结果分析廖廷锡,蔺敏,王有为,王国丽,卢洁骨髓中检出组织胞浆菌1例卢其明,谢品浩,张谦,LUQi-mi

学习

流浪猫鲍勃

阅读(23)

本文为您介绍流浪猫鲍勃,内容包括流浪猫鲍勃全文,流浪猫鲍勃全部演员。在遇到鲍勃之前,波文的人生糟糕到了极点。他喜欢玩音乐,不肯踏实地找一份工作,又染上了毒瘾,女朋友因此离他而去,家人对他不理不睬。波文成了无家可归的流浪汉,虽然主动进

学习

浅论庄子哲学的生死观

阅读(28)

庄子认为生与死只是物理的过程,对生死持有一种达观豁然的态度,追求顺应天命,自由逍遥,把生死问题提高到一种很高的哲学境界。这种达观态度对现代人有很有益的启示作用。关键词:庄子;生死观;达观;逍遥;现代人;启示一、庄子的生死观《列御寇》篇记庄

学习

试论泰国文学作品《金海螺》之文学类型

阅读(34)

泰国民间故事《金海螺》出自泰国清迈佛教文学《五十佛本生故事》中的《桑彤本生》,是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东南亚的带胎民族地区时,随着都叫文学的流传,逐渐产生的一则民间故事。本文通过分析其情感表达的方式,母体的特征以及描法等,得出《金海

学习

路易十三 王的独奏

阅读(27)

没有别的干邑能与它争夺帝王酒的美名,它便是以被冠为“干邑保护神”的法国皇帝的名字来命名的路易十三。路易十三在晚宴上总被安排在最后单独品尝,因为路易十三是王,王是不比较、不分享、不妥协的。路易十三的辉煌历史始于1874年,当时人

学习

科技期刊的校对方法

阅读(43)

本文为您介绍科技期刊的校对方法,内容包括科技期刊投稿电子邮箱,期刊论文校对是什么时候。校对工作是消灭出版错误,保证期刊的内在质量和外观质量的重要环节。西汉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已曾采用过两种校对方法,其一为“读校”(或

学习

清代王坟知多少

阅读(45)

本文为您介绍清代王坟知多少,内容包括清代王爷坟,清朝王坟平面。与京城内尚存的恭亲王府、醇亲王府、孚郡王府的煌煌气象相比,连接着清代王府文化另一端的王爷园寝,在战乱与盗墓的夹击下还留下多少遗迹?因为王坟多分布在房山、平谷、昌平

学习

清代广州牙雕

阅读(62)

在清代,广州牙雕在中国牙雕艺坛上独领。广州牙雕地位的确立、行业组织的成立、中外贸易的发展、工艺的特点以及其典型的艺术特色等诸因素成就了清代广州牙雕的辉煌,清代广州牙雕的艺术成就是令世人瞩目的。关键词:清代广州牙雕;地位;行业组织

学习

清代宫廷精品瓷器鉴赏

阅读(40)

本文为您介绍清代宫廷精品瓷器鉴赏,内容包括清代宫廷瓷器大全,清代宫廷结婚瓷器。众所周知,雍正皇帝尤好瓷器,甚至直接干预瓷器制作,景德镇御窑厂工匠应随皇帝喜好潜心尽力,不懈追求,终使雍正御窑生产水平极大提高,瓷器审美艺术亦随之达到空前

学习

《杜诗详注》和清代学者的杜诗研究

阅读(27)

本文为您介绍《杜诗详注》和清代学者的杜诗研究,内容包括杜诗详注收录多少首杜诗,诗体学视野下的杜诗研究。《杜诗详注》作为清代杜甫研究的集大成者在整个杜甫研究领域地位很高,是现代研究杜甫及其诗歌的学者不可或缺的一本参考书。《杜

学习

清代的补子纹样探析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清代的补子纹样探析,内容包括清代补子纹样的元素,清代补子的案及其含义。引言

学习

清代北京的琉球人

阅读(46)

本文为您介绍清代北京的琉球人,内容包括清朝琉球人是中国人吗,琉球人的历史简介。一、清廷对琉球使节、官生的安置